義大利經典電影 《美麗人生》 23年後重映
票房雖平淡,影迷卻為之沉醉
本報記者袁運兒
23年後,經典電影《美麗人生》的4K還原版在中國上映。許多歌迷再次陶醉於它優美的音樂、感人的情感和自然的表演。
這部義大利電影由羅伯託·貝尼尼執導,羅伯託·貝尼尼、尼可萊塔·布拉斯基和喬治·坎塔裡尼主演,於1997年首映,講述了最常見的生活故事,但反映了夫妻之間的真實感情和父愛之山。這部電影獲得了當年坎城國際電影節的大陪審團獎,並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最佳男演員和最佳音樂獎。電影《豆瓣》得分高達9.5分,在豆瓣的250部電影中排名第六,有粉絲點評,《美麗人生》可能是中國觀眾最喜歡的義大利電影。
「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在電影頻道看過這部電影。我能想到的就是父親教小男孩玩遊戲。今天,在閱讀了這個故事的歷史背景後,我覺得我們特別幸運,沒有出生在戰爭年代。」觀眾王丹說,小男孩在電影結束時失去了父親,但她相信他會和父親一樣樂觀和堅強。
自去年以來,《龍貓》 《千與千尋》 《海上鋼琴師》等進口電影已經重新上映,讓國內觀眾有機會在大屏幕上重溫經典。談到《美麗人生》的翻拍,影評人「22島津」分析說,這部電影屬於電影史上的經典,翻拍得到票房保證,這部電影是反戰題材的領軍者,電影中主人公圭多的父愛,對當前的家庭教育也很有啟發性。「但最重要的是,當我們回顧20年的長河以及我們如何對待戰爭、民族和種族苦難時,它對時代主題的回應引導我們反思現實,並問我們生活應該有多美好。」許多觀眾的第一反應是父親的愛非常感人,但這並不是這部電影最重要的主題評論家凌銳認為反戰和反歧視是這部電影的首要主題。「吉多書店在電影中的緩慢成功是由於墨索裡尼的種族歧視政策:禁止猶太人進入的商店隨處可見;最殘酷的事情是納粹屠殺猶太人,甚至婦女和兒童.這部電影通過情節、細節和隱喻反映了受害者的痛苦,這使觀眾的感受不僅僅是恐怖和恐怖場景。看完這部電影後,我們希望世界和平,不再有戰爭和歧視。」
但是,從票房來看,這部電影的表現相對平淡,不如之前的《美麗人生》重映。截至1月6日晚,這部電影四天的總票房還不到3000萬元。《二十二個島的主人》認為這部電影的票房並不令人滿意,主要是因為很多觀眾都看過這部經典電影,而且這部電影不是一部需要在電影院體驗的電影,所以票房很難有大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