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業存量時代,為了掙脫同質化與行業競爭,各家購物中心都紛紛通過調整進行轉型升級。融入新業態在增加購物中心經濟利益的同時,也起到了更全方位服務消費者的效果,不失為當前同質化嚴重的情況下一種互惠互利的選擇。
為了應對日益激烈的同質化競爭及零售電商的衝擊,購物中心「腦洞大開」,開發、引進了大量前所未有的結合方式,創造了層出不窮的新業態。正所謂,只有你想不到,沒有購物中心做不到的。
國內購物中心裡的八大類新興業態
醫療類業態:牙科診所、體檢中心、中醫養生、月子會所、藥店等
案例——臺灣Abc牙醫診所
臺灣Abc牙醫集團總部位於臺灣,成立於1990年,致力於打造高埠腔醫療品牌。武漢宜家薈聚購物中心中的臺灣Abc牙醫診所位於2樓,其環境打造較好,設有休息區、恢復區、等候區等,等候區內提供免費的咖啡供應。目前臺灣Abc牙醫診所大陸地區已分布有崑山、大連、廈門、上海、東莞等地區,共10家。同時在海外已在臺灣本地、日本、澳洲設有共13家分院。
寵物類業態:寵物樂園、寵物美容等
案例——Mr. Doggy
6月28日,目前國內唯一集寵物美容、營養改善、寄養訓練、技能比賽為一體的大型體驗式會員制寵物服務樂園Mr. Doggy將正式在北京朝陽大悅城一樓開幕。Mr.Doggy分為180平精品店和2500平寵物樂園兩部分。裡面提供的商品和服務,讓「遛狗」從此變得高大上。精品店內商品均為國際一線寵物品牌,承包寵物吃穿用玩的一條龍商品,包括高端主糧、益智玩具、進口零食、日用牽引、保健美容和周邊定製,七大類別,200個單品。
種植類業態:空中農場、室內農莊、懸空樹屋等
案例——坊田·天空農場
坊田·天空農場是一個集都市農業觀光、娛樂、展示、交流、科普的創意農業主題公園,坊田天空農場計劃通過與商業項目合作,充分利用起這些閒置公共建築的屋頂種植蔬菜瓜果及花卉,結合雨水收集系統、太陽能利用等先進設施,打造更多的空中菜園。並在蔬菜基地展開企業承包租賃、個人分塊租賃、屋頂休閒服務等業務。目前,坊田天空農場已落戶於成都青羊鵬瑞利、成都龍湖北城天街、長沙步步高、福州信通中心等項目。
虛擬體驗&競技類業態:VR體驗館、3D逆襲現實體驗館、真人CS、密室逃脫、鬼屋等
由於消費群體的固定和市場容量有限,密室和鬼屋往往被打上「短命」的烙印。但現今各個密室和鬼屋積極引進各類「聲光電」高科技設備以增加用戶體驗,為了保持參與者的新鮮感和提升玩家體驗,密室逃脫和鬼屋內的各類「機關」均會定期更換。密室逃脫平均逃脫率在18%,巧妙利用消費者不服輸的心裡,吸引消費者再次甚至多次進行消費。另外,購物中內密室逃脫等開始延長消費時段,例如X先生密室營業至凌晨四點,而其午夜的銷售額與上午時段幾乎持平。而鬼屋項目則採用流動的形式,過一段時間就去不同的城市。通過種種改進使其走出短命這個怪圈。
遊樂&運動類業態:海洋館、摩天輪、保齡球館、高爾夫球館、攀巖館等
案例——大魯閣
大魯閣創辦於2003年,那時的它只是一個以保齡球為主要產品項目的運動館。隨著不斷發展,逐漸成為多元化的運動休閒主題館。目前已經成長為臺灣最大的運動休閒業態品牌,大魯閣在臺灣設有棒壘球打擊場、保齡球運動館等共37家門店、5間五星級保齡球運動館、全亞洲最頂尖的卡丁車場和16家遊戲愛樂園。2014年,大魯閣進軍大陸市場,已經開業5家保齡球館,分布在成都、蘇州、濟南等城市,預計到2017年達到30家門店。
文化藝術類業態:劇院、動漫主題專賣店、博物館、藝術畫廊、漫展、畫展、攝影展等
案例——上海K11「莫奈展」
2014年3月至6月15日,「印象派大師·莫奈特展」在上海K11購物藝術中心舉辦,在莫奈展期間其日常營業額增長了20%。在帶動人流方面,文藝類業態尤其是各類展覽卻能帶來20%以上人流量增長,這類業態日益開始在購物中心中扮演重要角色。數據統計顯示,40.47%的消費者表示在購物中心看完展覽會繼續進行其他消費,52.56%的消費者表示看完展覽偶爾會繼續逛商場,展覽在吸引消費者的同時也催生了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南京友誼廣場名貓展同期營業額增長20%左右。同時購物中心將展覽和各類消費緊密結合,以創造更多消費機會。如上海月星環球港在舉辦Hello Kitty40周年全球巡展時,達到一定消費金額即可換取門票。
市集類業態:不同主題的創意市集
案例——大悅城原創市集
「市集」作為一種新興營銷方式,由於玩法豐富、參與商戶眾多、規模可大可小,而成本卻並不高,很快成為各購物中心青睞的文化活動之一。大悅城旗下多個項目紛紛舉辦創意市集:成都大悅城創客微集市/罐頭鬼市、北京西單大悅城CITY瘋果創意集市、北京朝陽大悅城生活市集、瀋陽大悅城iMART創意市集、天津大悅城大咖鞋星創意市集等,在這些活動當中,大悅城完成了從單體項目到一個具有性格和溫度的商業品牌的蛻變升級,在精準傳遞自己「年輕、時尚、潮流、品位」品牌理念的同時也為行業樹立起一面「模仿者眾,超越者鮮」的營銷王牌。
服務類業態:金融服務、電信營業廳、彩券等
服務類業態在國外購物中心早已屢見不鮮,購物中心的功能早已不再局限於購物,消費者開始在購物中心內尋求多種多樣的服務。在RET睿意德中國商業地產研究中心調研的國外優質購物中心內,平均每個至少擁有2個電信運營商、2個醫療服務商、2個金融服務商、1個彩券點和1個旅行社。
福建部分購物中心新興業態引進情況一覽
與一線發達城市相比,福建商業還處於發展階段,那麼福建的各大購物中心都引進了哪些新興業態?
從購物中心的角度講,不管是聯手海洋館、真冰場,還是畫廊、展覽,都是為了打造全新的消費體驗。根據以往的數據,購物中心引進藝術展覽、文藝演出等活動,新的體驗業態確實能吸引不同興趣的消費者,豐富購物中心功能和形象,實現客流量的上漲,繼而創造更多的潛在消費機會,提升業績。
但凡事皆有兩面,有業內人士表示,「如果購物中心引入這些新興業態時,沒有考慮到是否和購物中心相匹配,是否找到和消費者的契合點,那麼,隨著消費者視覺疲勞、購物疲軟,漸漸會對體驗過的東西失去興趣。」
總而言之,新生業態是否長久的關鍵在於購物中心的定位與之是否相匹配,而且一個商業購物中心要想長久發展,不能僅僅靠新興體驗吸引消費者,還是要靠購物中心本身來吸引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