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20中歐綠色智慧城市峰會」在重慶成功舉行。法國前總理、法國總統中國特使、法國展望與創新基金會主席讓-皮埃爾·拉法蘭、歐盟駐華使團大使鬱白、歐盟地區與城市政策總司司長魯道夫·尼斯雷以視頻的形式進行了致辭。全國政協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自然資源部原副部長曹衛星,中國信息化百人會顧問、浙江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長人大原副主任、浙江省智能製造專家委員會主任毛光烈,重慶市政府常務副市長吳存榮,法國駐成都總領事白嶼淞,中美綠色基金董事長徐林,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副主任王勁松,以及來自國內外等嘉賓以線上線下形式共同出席了本次活動。重慶市政府常務副市長吳存榮和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副主任沈遲分別進行了致辭。本屆中歐綠色智慧城市峰會由中國國際智能化產業博覽會組委會主辦,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重慶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兩江新區管委會、法國展望與創新基金會等共同承辦。
圍繞習近平總書記「開啟後疫情時代中歐合作新局面」的要求指示,組委會在本次峰會召開前舉行了「2020中歐數位化抗疫優秀案例徵集」活動,旨在加強中歐雙方在抗擊疫情方面的經驗、技術交流,加強全球公共衛生治理對話合作,推動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共有約150個中歐城市代表團參與,中國包括北京、上海、天津、重慶、武漢、寧波、青島、廈門等超過30個國內省市向組委會推薦了125個數位化抗疫案例。峰會組委會專家評審組對參評案例進行了嚴格地評審,共選出疫情防範、疫情控制、有效救治、民生保障、復工復產、政策保障、城市治理七類優秀案例。全國共有38個城市或企業入選。
優秀入選案例具體情況如下:
(一)疫情防範類,共有5個優秀案例入選:
1.河南鄭州市,依靠「城市大腦」構建「1+9」立體化防控系統,實現數據、管理、責任閉環管理。
2.山東威海市,通過疫情防控綜合管理平臺,實現了街道社區與社會聯防聯控。
3.安徽銅陵市,建設城市超腦信息化防疫平臺,利用科大訊飛提供的城市超腦27個場景精準研判風險人員、聚集預警等,實現高效防控。
4.廣西貴港市,通過智慧荷城APP的疫情地圖分布系統,構建了疫情立體防護網。
5.中國平安集團的入深車輛登記申報系統,系統有效的協助深圳市交警部門提升檢疫效率。
(二)疫情控制類,共有7個優秀案例入選:
1.雲南省委省政府和浪潮集團開發的雲南疫情監測指揮系統,按照每秒處理15萬高並發的算法實現系統最優性能深化。
2.杭州蕭山區的「蕭山戰疫」疫情綜合管理系統,建立了蕭山戰疫數字駕駛艙、「疫戰」APP、蕭山房東聯盟4項核心功能,在數位化技術應用方面取得突出成效。
3.北京嘀嘀無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滴滴出行成功推出醫護人員專屬叫車服務、智慧防疫碼、口罩佩戴AI識別技術,助力個人防護等科技抗疫服務。
4.海爾數字科技(青島)有限公司的卡奧斯COSMOPlat平臺,助力企業高效生產,開創應急物資產業聚合新生態。
5.三六零公司,在天津寶坻地區應用疫情分析大數據平臺,為疫情指揮調度提供精準決策依據,提升物資、人員配給方案的準確性。
6.南寧雲寶寶,推出基於區塊鏈的疫情數據互聯互通及電子健康卡,提升南寧疫情防控能力。
7.中睿信公司的「寧聚藍」抗疫智慧治理平臺,開展線上大數據+線下網格化防控,精準掌握疫情發展階段性趨勢。
(三)有效救治類,共有5個優秀案例入選:
1.天津市委網信辦指導的新冠肺炎實時救助平臺,提供全面的線上醫療救助服務。
2.寧波衛健委和醫渡雲公司,共同建設疫情監控大數據平臺,開展醫學分析,為醫生診斷提供決策參考。
3.推想科技,推出抗擊疫情肺炎AI系統,幫助全球一線醫務工作者快速識別感染者,在全國52家醫院上線部署,全球累計處理肺炎病例超過65萬餘例。
4.心醫國際,搭建陝西遠程醫療雲平臺,協助陝西省援鄂醫療支援隊搭建遠程醫療雲網絡,完成數十場行動部署、臨床培訓、跨院區專家會診。
5.微醫網際網路醫院總院的「全球抗疫平臺」,向海外多地醫護人員開展線上防護及治療經驗的分享,並提供在線義診、在線諮詢、心理援助、防疫科普等服務。
(四)民生保障類,共有4個優秀案例入選:
1.重慶吉之匯,依託數位化農產品供應端服務體系,為重慶西部地區保供農產品達9.3萬多噸,線上線下助農增收約7800多萬元。
2.襄陽市現代信息化防疫後勤保障系統,在疫情期間啟動移動菜籃子配送上門服務,開發醫療物資管理平臺,促進物資高效管理。
3.快狗打車的車貨物資保障匹配系統,招募3000餘名志願者司機,馳援疫區物資運輸百餘次,並提供無接觸式配送服務,保障居民日常生活。
4.中國平安集團「i深圳」疫情防控平臺推出平安在家口罩預約、在線問診等專題服務,日服務約70萬人,累計受益770萬人次、企業10萬家。
(五)復工復產類,共有4個優秀案例入選:
1.長沙市,通過推進「網際網路+」定向服務支持,開發「湘就業」系統,利用數字金融手段,推動復工復產。
2.北京東方金信,充分利用大數據分析與挖掘能力,為武漢滯留人員提供精準服務,並為深圳復工情況提供精準研判。
3.重慶忽米網絡科技公司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及時上線疫情防控工業資源共享平臺,對抗疫稀缺物資匹配提供必要保障,高效解決供應鏈需求。
4.福建漳州市和神州數碼公司的網上公共服務平臺,推行漳州出行碼、個人消費發票抽獎活動及乘車補貼活動,助力經濟復甦。
(六)政策保障類,共有3個優秀案例入選:
1.武漢戰疫小程序,採用政企合作模式,在社會治理、疫情防控方面開創了新的實踐。
2.北京市大興區的「接訴即辦」熱線信息化保障,通過熱線防疫,實現群眾滿意度同比提升17.7%,群眾訴求解決率提升59.72%。
3.福建三明市的「e三明網上服務公共平臺」,聚焦口罩難買問題,精準發放口罩135萬多個。
(七)城市治理類,共有10個優秀案例入選:
1.上海市和阿里雲合作的數位化「一網統管」,建立「一屏觀天下、一網管全城」理念和體系,通過「大基座」和「中樞體系」,實現全市部門、區、街鎮間的業務協同、數據協同。
2.天津市的抗擊疫情「兩津聯動」APP,以全科網格事件協同處理為核心,匯聚各類現有感知渠道和9.3億餘條社會治理領域業務數據,實現社會治理領域感知、管理、服務的多維度提升。
3.北京市亦莊鎮聯合北京市市民熱線服務中心和大興區城市管理指揮中心,以黨建引領,實現政府快速統籌應對,通過四嚴控、四暖管保障民生,通過數位技術深化應用,實現排雷、盯梢、留痕和服務的全方位管理。
4.重慶市兩江新區促進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相互融合有效抗擊疫情,構建了三級管控體系,實現了五個全覆蓋。
5.武漢市微鄰裡抗疫治理平臺,平臺及時上線了肺炎自查上報、困難救助、體溫自查上報、在線問診、社區團等功能板塊,大力提升了社區防控工作效率,最大限度的減少了人員的接觸。
6.「智慧福州」管理服務中心「e防控」體系,大大提升了摸排核查的效率,為政府決策提供了有力的依據,並通過自助終端,為企業和市民提供7×24小時不間斷服務。
7.寧波市智慧城市疫情防控和社會統籌治理,通過大數據追溯和智能識別助力公交出行的安全防疫。雲醫院構築居民就醫配藥疫情防控線,甬上雲校,實現全校師生停課不停學。
8.廈門市城市治理口罩預約登記服務系統,創新「線上預約+公正抽號」的方式,保證防疫物資有效安全發放,利用大數據,提升發放效率和服務質量,並加速系統升級迭代。
9.青島市城陽區「數戰數決」疫情防控,通過陽光戰疫雲平臺,對63萬餘人進行疫情防控管理,「網上辦會」保障疫情防控的指令政令暢通,全面推行政務服務「網上辦、不見面和零接觸」。
10.常州市生命健康產業園薛家鎮疫情防控網絡信息化平臺,創新推出了5+X居家隔離、「六大關卡」道口防疫的管控機制,完善了「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等基層治理經驗的做法。
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荷蘭、葡萄牙、西班牙等13個歐洲國家的25個城市也推薦了優秀案例。法國前駐外大使、法國展望與創新基金會主任賽日·德加萊,法國駐成都總領事白嶼松,比利時駐上海總領館商務領事林柏森,法國土魯斯市副市長弗朗斯瓦·索樂,德國弗勞恩霍夫研究院明日之城項目負責人馬克思·施魏格勒,西班牙巴塞隆納市數字部負責人邁克·多納森,義大利SETEL公司總經理愛德華·德·佛朗斯科,德國曼海姆市政府國際事務部主任大衛·林澤等眾多嘉賓作為歐方代表也紛紛發言,就歐方的數位化抗疫案例進行了線上線下的分享和交流。
在隨後的會議環節,各與會單位代表之間還就數位化抗疫等相關內容進行了經驗分享及業務交流,中國信息化百人會顧問、浙江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長人大原副主任、浙江省智能製造專家委員會主任毛光烈和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副主任王勁松為優秀案例入選單位頒發了獲獎證明。
(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智慧低碳處供稿)
註明:本公眾號轉載文章僅用於分享,不用於任何商業用途。如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後臺聯絡授權或議定合作,我們會按照版權法規定第一時間為您妥善處理。
————————————
原標題:《2020中歐綠色智慧城市峰會成功舉辦——優秀數位化抗疫案例現場發布》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