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科學家庭育兒
頭型對一個人有多重要?
之前曾看到一個AI換臉的視頻,科大大也美滋滋地把自己的臉,換到了偶像梁朝偉身上,發現帥度立馬上了3個臺階!
於是!科大大發揮科研精神,思索再三,終於得出結論:
原來我的盛世美顏,是被頭型耽誤了啊!!!
要知道,頭型對顏值的影響可是很大的!先來看看我們大順乖仔的示範☟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偏頭、尖頭等頭型,不僅對寶寶的顏值不友好,嚴重的偏頭,還會導致臉部不對稱,顱骨發育、視力和聽力異常,下頜骨錯位等問題!
為了不讓寶寶們重蹈科大大的覆轍,科大大這就揪住準備溜出去玩的大順,一起來解決下寶爸媽們關心的頭型問題!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1
快看看!你家娃的頭型正常嗎?
寶寶在1歲以前,顱骨較軟,容易受壓變形,又受到胎位、斜頸、分娩方式、睡眠習慣等因素影響,頭型很可能出現以下情況☟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怎麼判斷寶寶頭型是否正常呢?科大大教你個方法☟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還可以從上往下俯看,對比以下圖片,就能清晰判斷娃是否偏頭以及偏頭的程度了☟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其實,寶寶出現偏頭的形象很常見,在醫學上,偏頭被稱為體位性顱骨畸形(PSD)。
大約有45%的寶寶在2個月時出現PSD,如果算上輕微偏頭,那大概有75%的寶寶沒能逃脫魔掌。
2
這些「民間秘方」,你信過嗎?
雖說,大部分的偏頭會隨著成長逐漸好轉。但是,在這個「看臉」的 時代,家長都希望娃有一個「完美」的頭型!
所以,從古至今,做家長的都沒有放棄對寶寶頭型的改造。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老一輩的審美潮流,是希望寶寶有「福相」。
於是給寶寶枕字典、厚書、硬枕頭,導致寶寶後腦勺被壓扁,大腦容量往前面擠壓、面部變大,成為了面額豐滿的「福相」——又稱「大餅臉」、「國字臉」!
現在的家長們則追求圓圓的頭型。於是,黃豆、蕎麥、小米等從鍋裡跑到了枕頭裡,為打造寶寶的頭型效力!
可是,自創的睡頭型計劃很難達到預期。如果不注意看護,寶寶總保持一個姿勢睡覺,還是容易產生偏頭。
於是驚天大坑「嬰兒定型枕」火熱上市,並賺取了一波「智商稅」!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科大大不僅建議大家拒絕定型枕,同時建議在寶寶1歲前,所有枕頭都拒絕!
因為新生寶寶的頸椎是直的,用枕頭不僅無益,還容易導致脖子前傾,影響呼吸和睡眠。
1歲後寶寶可以根據個體情況,考慮是否使用枕頭。如果使用,也建議枕頭高度在3~4釐米,不要超過5釐米,以免影響寶寶呼吸及頸部血液循環。
「民間秘方」都沒用,那寶寶的偏頭問題到底怎麼解決?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3
抓住黃金期,5招正確應對!
其實,給寶寶矯正頭型,不僅有方法,還得抓緊黃金期!
出生4個月內是矯正偏頭的黃金期,之後顱骨生長減慢,1歲至1歲半時前囟門會閉合,矯正成果就不那麼明顯了。
❐ 合理使用矯正工具
如果被醫生評估為嚴重的頭顱畸形,得在醫生建議下藉助塑形頭盔進行治療。
塑形頭盔起源於歐美,看來,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媽媽;同樣的煩惱,同樣的對策!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要注意的是,如果娃使用矯正頭盔,一定要去正規做矯正的機構,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自行購買使用,不僅效果得不到保證,還很可能起到反作用。
前段時間就有個新聞:媽媽給寶寶自行使用矯正頭盔,三個月後,寶寶頭頂往上凸起,像奧特曼…
❐ 調整寶寶的睡向
寶寶喜歡偏向家長在的方向睡覺,但長期朝一個方向,容易導致頭型睡偏。所以,寶爸媽們要定期給寶寶調換位置睡覺。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頭型正常的寶寶,也要儘量平均各種睡姿的時間,讓左側臥、右側臥、仰躺的時間都差不多,還要注意寶寶是否有斜頸的問題。
❐ 引導寶寶轉頭
室內光線、聲音、牆上的貼畫等都會吸引寶寶轉頭,家長可以定期調換嬰兒床的位置。
媽媽臥位哺乳時,不要總躺在寶寶某一側;和寶寶玩耍時,可以用玩具、聲音、自己的方向引導寶寶轉頭。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 別總讓寶寶躺著
每天多抱抱寶寶,左右手換著抱,減少躺著時對後腦勺的壓力。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 讓寶寶多趴著玩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有人看護時,讓清醒的寶寶趴著玩,不僅有利於寶寶頭型的正常發育,還能鍛鍊寶寶手臂、頸部的力量,促進運動發育哦!
自創方法改造寶寶的頭型很容易適得其反,懂更多科學知識,才能讓娃真正」變美「。
當家長足夠優秀負責,娃就足夠美哦。
★ 本文涉及的相關知識已由專家審核:
田禎:天津市婦女兒童保健中心副主任醫師,從事兒童保健門診、集體兒童保健管理、健康教育工作20年。擅長兒童生長發育、兒童營養與餵養指導、常見病與傳染病防治。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