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護芽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在過去,老人們常有給孩子「睡偏頭」的說法,但如今隨著時代的進補,爸媽們也早已知道偏頭並不適用,反而是「圓頭」更受歡迎。
但在孩子的發育過程中,家長們發現,即使不可以睡偏頭,寶寶的頭型也不是那麼對稱,看上去也不適很美觀。
小寶寶的頭為什麼會「變形」?
新生寶寶不同成年人,頭部骨骼還未骨化,特別柔軟,再加上各個骨片之間仍有生長空隙,也就我們常常說的囟門沒閉合,所以可塑性很強,很容易隨著不均勻的受力而變形。
一旦寶寶長期讓頭部的某一部分受到外力壓迫,那麼就會出現偏頭的情況了。
睡頭睡偏了容易,想要再睡「圓」回來,可就困難多了。
寶寶頭睡偏了還能「圓」回來嗎?
如果寶寶睡偏了頭,情況不是很嚴重的情況,正常是可以把頭「圓」回來的。
據統計:約有45%的2個月之內的寶寶會出現偏頭問題。
但如果情況不是很嚴重,正常情況下,隨著後面寶寶學會了翻身、坐、走後,偏頭的情況就不會那麼明顯了。
所以說,很多寶寶的偏頭情況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地改善,變得「圓」回來。當然,想要寶寶的頭型更加好看,就得人為幹預去糾正,效果才能更好。
這個時間段是寶寶頭型糾正的最佳時期
專家提醒:矯正寶寶頭型的最佳時期就是:2個月之內!
2個月之內的寶寶,如果發現頭型睡偏的情況,是最好矯正回來的。因為這個時候寶寶的囟門還沒有閉合,頭型是最好塑形的。
而等到寶寶到了1歲左右,雖然囟門也沒有完全閉合,但矯正起來的效果就會差很多。
所以在寶寶囟門閉合之前,也就是在寶寶1-1.5歲之前,頭型都是可以矯正的,但最佳的矯正時機就是在寶寶2個月的時候。一旦錯過,寶寶的頭型也就定型了,無論是偏還是圓,都「無力回天」了。
這幾個方法,讓寶寶睡出好頭型
1) 調換位置法
不知道媽媽們有沒有發現,寶寶總是喜歡偏向自己所在的那一邊,這是因為寶寶由於天性,總是習慣性地找媽媽。
所以媽媽在平時餵奶或者睡覺的時候,要刻意轉換方向,最好是寶寶睡偏的反方向,這樣寶寶就能慢慢地調整過來睡覺的姿勢,偏頭也就能得到很大的改善。
寶寶2個月之內是偏頭的最佳矯正階段,所以從寶寶出生後,媽媽就要注意勤變換方向,讓寶寶輪流睡,保證腦袋兩邊均勻受力,這樣才能避免寶寶睡偏頭的情況。
2) 毛巾矯正法
如果寶寶一時間不能自主地調換睡覺的偏向,那麼媽媽也可以藉助毛巾,墊在寶寶喜歡偏向的那一側,來協助寶寶調整睡眠方向。
3) 按摩輔助法
寶寶長時間偏向一側,那一側的頸部就會受到壓迫,導致頸部肌肉緊張。
媽媽可以適當地給寶寶頸部做些按摩,來緩解頸部的壓力。比如寶寶偏向右側,就給右側的頸部按摩。
長時間後,能很大程度上避免寶寶出現「高低肩」的問題。
4) 遊戲引誘法
媽媽也可以通過遊戲的方式來矯正寶寶的偏頭問題。像家長可以在寶寶偏頭相反的方向來吸引寶寶的注意力。
當然也不要一直往一個方向吸引,適當地變化位置和方向,才能更好地糾正偏頭問題。
寫在最後:
寶寶的頭型不僅影響美觀,有時候也會影響健康,並非所有的頭型不正都是正常的,一些奇怪的頭型也可能是疾病因素導致。
所以一旦爸媽發現寶寶的頭型奇形怪狀,那麼一定要儘快到醫院就醫,接受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