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能教學設計模板
步驟一:課題名稱寫中間,課型課時定位準
我們首先需要把所要授課的名稱寫在第一行的正中間,不要覺得就一個名稱而已寫不寫都無所謂,教案的規範與否都在細節之間,所以一定不能忽視。名稱寫好之後在名稱的正下方寫這節課屬於什麼類型的課,一般情況下,課型分為新授課、練習課、複習課、實驗課、示範課、觀摩課、研討課、匯報課、實驗課、觀摩課這幾種,然後計劃在幾個課時之內完成。
步驟二:教學目標很重要,教學重難點不能忘
大家都知道,教學設計的三維目標分別為:知識與技能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主要為教師要向學生傳授哪些知識,過程與方法目標為教師想培養學生哪方面的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則是教師通過這節課要對學生進行哪些方面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等等。另外教學目標一定要具體明確,並且符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
一節好課需要有層次有輕重,需要突出核心內容,也就是重點內容,那麼教學重點就顯得尤為重要,所以教案中要體現出這堂課中需要著重講解和分析的是哪些內容和學生難以理解的又是哪些內容(教學難點)。這樣劃分主次就能在課堂中做到有條不紊,有輕有重。
步驟三:教學輔助幫大忙,教學方法很多樣
設計一節有意思不枯燥的課,需要教師思路清晰的同時,不要忘記藉助教學用具來輔助教學,比如多媒體、模型、標本、實物、音像等都可以用來教學用,讓課堂有亮點也讓學生不無趣,擺脫了傳統課堂的古板乏味,何樂而不為呢。至於這節課要如何實施,是普遍的講授法還是新奇的實驗法或者嘗試別具一格的情景教學法,都是教師在設計教案時需要考慮的。另外除了以上三種教學方法,案例教學法、發現教學法、課堂提問、討論、自學、演示、演講等教學方法,考教資的考生們都可以借鑑。
步驟四:教學過程是主線,課後反思做總結
課堂上所有的環節都是跟教學過程設計有關的,教學過程可以說是支撐一節課的骨架,重要性可想而知。那我們如何設計教學過程呢?
第一:導入
課前導入是為了讓教師進行教學內容時不那麼突兀,也利於學生接受課堂。常用的導入方法有序言導入、演示導入、故事導入、提問導入、範例導入等。導入內容儘量新穎活潑,精簡概括,吸引學生。
第二:講授
在設計這一部分的時候,要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怎麼提出問題,如何逐步啟發,誘導學生理解新知識;怎麼教會學生掌握重難點,以及時間的安排等。
第三:鞏固練習
鞏固練習不是讓學生自己做題這麼簡單,練習的內容可以是重溫課堂加深印象,也可以是隨堂知識點練習鞏固提高,也可以是拓展延伸升華課堂主題。多種多樣的聯繫方式主要在於練習設計要精巧,有層次。
第四:總結
即新授課即將結束時,由教師或學生對本課所學內容要點的回覆。應用精煉的語言將教學內容的重難點系統地歸納總結,使知識系統化。
第五:作業
布置一份有水平的作業,而不是給學生某個任務。布置的這份作業是能幫助學生吸收這節課所講的內容的,能夠利於學生學習和身心發展的。
第六: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要目的明確,布局合理,要與講課內容和進度相結合。
第七:教學反思
這節課的不足與改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