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這個四喜丸子還有一個典故,是源於唐朝的一代名相張九齡的,在唐朝的一次科舉考試中,衣著寒酸的張九齡中了狀元,皇帝因為賞識張九齡的才智,便將他招為駙馬,
而當時,正值張九齡家鄉水災,父母背井離鄉,杳無音訊,正巧在舉行婚禮的當天,張九齡得到了父母的下落,就把父母接到了家中,張九齡特別高興,就讓廚師加菜,可惜廚房沒啥材料,於是廚師就炸了四個大丸子,張九齡問廚師,這是啥菜叫啥名字啊?
你看這丸子它又大又圓,不如叫「四圓」吧,張九齡覺得這個名字不好聽,這樣吧,我今天有四喜,一喜金榜題名,二喜成家完婚,三喜做了駙馬,四喜一家團聚,不如就叫「四喜丸子」吧,從此之後,就有了婚宴上吃四喜丸子的習俗了;
現在生活水平提升了,很多時候不一定是在重大節日或者婚宴上才能吃到四喜丸子了,平時想吃自己在家就能做,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個家庭版四喜丸子的做法,沒有複雜的步驟和配料,只有簡化的過程和常見的輔料,讓你在家就能做出好吃的四喜丸子,
丸子中的輔料並沒有固定的要求,我加的是香菇和馬蹄,你也可以換成蓮藕、胡蘿蔔等其它的,因為只有做出符合自己家人口感的才是最好的四喜丸子,喜歡的朋友可以試試!
【原材料】豬肉500g、馬蹄7個、香菇5個、雞蛋1個、饅頭半個、玉米澱粉、幹辣椒、
八角、蔥、姜、花椒、蔥姜蒜水、食鹽、料酒、生抽、老抽、蠔油、胡椒粉、白糖;
【四喜丸子的做法】
1、先把肉餡準備好,肉餡可以是3肥7瘦,也可以是4肥6瘦,具體的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有時間的肉餡可以自己剁,自己剁出來的更好吃,沒有時間的直接絞肉機攪成肉末,顆粒稍微大一些;
2、準備好的香菇切成末,馬蹄去皮之後拍碎,切成末;
3、肉餡裡面加入切好的香菇、馬蹄、一個雞蛋,攪拌均勻,在這裡我還加入了半個饅頭碎,為了讓丸子的口感吃起來更暄軟,不加饅頭碎也可以放老豆腐,效果是差不多的;
4、餡料攪拌均勻之後開始調味,加入1勺食鹽、1勺料酒,2勺生抽,少許老抽、1勺蠔油、胡椒粉、1勺白糖提鮮,給它攪拌均勻,然後攪拌上勁,上勁之後分次加入蔥姜蒜水,蔥姜蒜水就是準備一個碗,裡面加入八角、花椒、生薑、大蔥,倒入熱水,浸泡半小時;
500g豬肉加水在100-150g,蔥姜蒜水不僅能讓肉餡更嫩,還能去除肉腥味,避免了直接放生薑和蔥花會被炸糊的煩惱;
5、肉餡加水之後,加入少許玉米澱粉,再把餡料攪拌上勁,500g豬肉大約加20-30g玉米澱粉;
6、全部材料都攪拌好之後,把肉餡分成4個大丸子,這就是四喜丸子,把分好的丸子團圓,團緊實;
7、鍋裡加入稍微多一點的食用油,油溫6成熱,下入丸子之前先在表面打上一層澱粉水,再次把圓子團緊團圓,下入團圓的丸子,順著鍋邊下,這樣避免濺起油花,這個丸子不用炸熟,炸定型上色就能出來了,丸子定型上色之後撈出來放在一邊備用;
8、另外準備一個鍋,鍋中加少許食用油,加入八角、花椒、幹辣椒、薑片、翻炒出香味,加入清水,往水裡面加入蔥段、料酒、生抽、老抽、少許食鹽、白糖提鮮,攪拌均勻把炸好的丸子放進去,大火煮開之後轉小火燉煮1小時;
9、小火燉煮個小時之後,丸子燉好就能出鍋了,出鍋裝盤,為了讓顏值更高,需要給它勾芡,煮丸子的湯盛出來少許,加入適量的水澱粉,勾個薄芡;
10、薄芡勾好之後淋在四喜丸子上,好吃又喜慶的四喜丸子就做好了;
11、這樣做出來的四喜丸子肥而不膩、圓潤飽滿、輕輕咬上一口,肉香混合著湯汁,醇香味濃,瞬間就胃口大開,超大的丸子,讓你一次吃過癮;
12、雖然肉餡比較多,但是我搭配了雞蛋和蔬菜,讓營養更加豐富,口感也會更好;
【PS】:四喜丸子和紅燒獅子頭是 不一樣的,獅子頭一般只有肉餡,獅子頭是淮揚菜,四喜丸子是魯菜,四喜丸子還會在肉餡中加入自己喜歡的配料;
四喜丸子的做法總結:
1、肉丸下鍋前一定要再次團圓團緊,這樣炸出來的四喜丸子才夠圓;
2、丸子出鍋之後一定要淋上湯汁,這樣味道會更加濃鬱;
看完記得點讚+分享,(識別下方搶先閱讀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