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創建日期:2020-10-19來源:天中晚報客戶端
摘要:
天中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賀建
在她的夥伴們玩捉迷藏做遊戲的年齡,她卻抱著《芥子園畫譜》如醉如痴;常對冊臨摹,深深的給她從小埋下了藝術家的基因,如花似玉的豆蔻年華,她不愛風花雪月,不愛奼紫嫣紅,不愛淺吟低唱,卻愛洗卻鉛華的古香古色,卻愛風骨陽剛的高山流水,雄渾厚重的黃鐘大呂。
她苦心鑽研,獲獎不斷。她以滿腔熱忱的專業態度對待藝術,以精益求精的專業精神對待創作。她的畫寧靜而悠遠,似現實之景,更似夢中之境……她就是遂平縣美協主席劉春梅。讓我們一起走近劉春梅。
以夢為馬唯靠勤
1997年,劉春梅從駐馬店文化藝術學校畢業後,她沒有放下手中的畫筆,越畫越覺得進入了困境。「不行,我還得出去學習。」而就是這樣一個決定,讓她走上了一條辛苦的求學之路,也為她日後繪畫走向奠定了基礎。「在國家畫院的求學生活很辛苦但又很充實,臨摹名家精品,又得名師教導,這大大提高了我的繪畫水平,也開拓了我的眼界。」 劉春梅說。
回憶起當年在國家畫院的學習、生活經歷,劉春梅感慨:這麼多年來,第一次體會到全心全意去做一件事情的滋味,它是甜的,更是苦的,卻令人心無旁騖。
然而進入國家畫院並不意味著已經成功了。在夢想的道路上,劉春梅認為自己剛開始,進入學校,許多同學都很優秀,這一度讓她覺得有壓力。面對壓力,她選擇了勤奮。
在有些同學忙於他事時,她的眼裡只有繪畫,然而正是這樣的勤奮在堅定著她對夢想的追求,她的畫作逐漸成熟。
2015年從國家畫院畢業後,劉春梅勤奮如初,雖已有畫作登上國家級美術展,但她認為自己還有提升空間,每每待孩子晚上入睡後,她就會俯身桌前,把腦海中的秀美圖畫染於紙上。
「習畫之人若放不下包袱,擯棄物慾之累,意亂情混就無以言境界,境界首先需要一個無欲之心為基礎。」 劉春梅如是說。
學習結束後,回到家鄉的劉春梅經常蟄居簡出潛心創作,以畫為伴,對藝術始終抱有一顆拳拳之心。劉春梅喜歡單純的東西,她認為作畫是一種隨心所欲的事情,也是屬於內心的一種感受,不會受別人或任何事物所左右。
「冬思雪景春寫豔,夏繪清漣秋愈紅。」在劉春梅看來,生活中的美無處不在,只有細心觀察、有心感知,對萬事萬物懷有美好情愫的人,才能更好地捕捉美、表現美,從而創作出更多給人美的享受的作品。
劉春梅的作品,兼工帶寫,工筆重彩,清潤典雅,流露出一種閒靜、樸素、自然之氣,這與她崇尚簡單美好,追求真性情的生活態度有關。
品味藝術的原理是樂
藝術的可貴品格在於,它從不就事論事的描摹或還原物象,而是以抒情言志手法,借用現實物象的狀貌,提升或抽象為一種「意向」。使之帶有「心象」寓意或意味,在「以小見大」的表現中,呈現生命風景的絢麗。
因此,從本質上說,真正的藝術,表現的只是生命的風景。在這個意義上,女畫家劉春梅的現代重彩作品,在豐富與多樣中,在輝煌燦爛中,追求呈現的乃是對生命的謳歌、對美好的嚮往、對光明與健康的憧憬,也是對生命精神理想的不倦求索與呈現。女性視角中的大自然,永遠是一片溫馨美好的世界,在這裡沒有醜惡、沒有陰暗,即使是某種缺憾,也都被女性情懷的慈愛與悲憫所化解。
細筆柔情,華彩溢香,她的工筆重彩畫讓人驚豔。工筆畫,這是一種以精謹細膩的筆法,描繪人和景物的中國畫技法,與寫意畫對稱,要求有巧密而精細,恬淡幽雅,瀟散空靈。重彩,是被古人認為的豔俗的顏色,但是在她的畫筆下相融合,這種純粹的美體現在每一根線條上面,每一層顏色上,讓看畫的人心都美醉了。一個覺得生活應該充滿美的女畫家,並且將美詮釋進畫裡,相信生活就應該是美好的,純淨的。這線條,這筆觸,這色彩,這眼神,乾淨純粹,是最美也是最好的象徵。她的作品被同行評價為最具有強烈的時代精神,生動地體現了新時代的精神。
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是甜
對中國畫而言,道與技,心與物,形與神,人格與風格是和諧統一的,也是相輔相成的,更是一個畫家首先應該具備的一種基本素質。在劉春梅看來,繪畫生活吃苦,以苦為樂;為人處世吃虧,雖虧是福。
劉春梅知道,要想畫好中國畫,除了博覽群書,遨遊在書海裡去獲得大量的知識外,還要臨摹大量歷代名家作品,仔細揣摩其畫法,認真研究其意韻,取其精華,融入到自己的筆墨之中。劉春梅以為,只是閱覽和臨摹還遠遠不夠,要想畫好畫,還需要深入生活。正因此,她通過大量的寫生觀察,為她的作品打下堅實牢固的基礎,也為她的作品創作積澱了源泉。
細讀劉春梅的畫語,精心細膩的畫作裡流露出很多溫情,每幅作品都包含著一段獨特的心路。畫中的人物精緻準確,形象生動,使得她的工筆畫在自然中佇立、沉思,足見她對傳統筆墨的掌握和繼承上的實力。
劉春梅還年輕,她是一個追求完美的青年女畫家,在繪畫中,我行我路,永不放棄,她在傳承中國傳統繪畫的基礎上,將一個現代女性對傳統繪畫的思考注入其繪畫創作之中,她探傳統,破古人,使得她的工筆畫充滿了無限生機和活力。
2015年《絮語》《 清風》入展由中國美協舉辦「古蜀文脈墨韻天府」中國畫作品展。同年作品《靜》在中國美術館展出。
藝術之夢很精彩,所有實現藝術夢想的成功者都不是偶然,青春年華的熱血一定是澆灌在自己最熱愛的事業上,詩酒趁年華,祝福她在漫漫藝途上美夢成真!
天中晚報原創文圖(視頻)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經授權轉載拒絕任何形式刪改,否則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