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在長大的過程中,孩子無時無刻不再製造&34;,稍有不注意就去哪裡磕磕絆絆,把家裡攪得像一鍋粥一樣。7歲—8歲,這是俗話說的&34;的年紀。
&34;寶寶剛剛出生時總是事事都聽話,可是一旦去到七八歲,那就不是普通的調皮搗蛋,而是太過淘氣惹人煩。
&34;
&34;
&34;
這就是媽媽們經常遇見的育兒難題,孩子一旦長大,就必須要改變自己的育兒戰術。收藏這一份育兒指南,能在你為孩子的事焦頭爛額的時候提供幫助。
1.了解孩子的三個叛逆期
第一叛逆期:孩子2歲的時候出現,又稱作&34;
第二叛逆期:孩子7歲左右出現,稱為&34;
第三叛逆期:在12-18歲,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34;
處於第一叛逆期的孩子,一般來說家長很容易糾正他的行為,而第三叛逆期則有更多更明顯的特徵顯示,所以這兩個階段都很突出,但狗見嫌的&34;就很難發現。孩子開始有更強烈的自我意識,開始嘗試擺脫父母的控制,對父母的話也不再言聽計從。
孩子到了一定的年紀,各種不同的情緒也會迸發,特別還會模仿父母以及周邊的人。如果做了一件不合他心意的事,那麼他就會說:&34;語氣開始兇起來,學著大人的模樣生氣憤怒。
當你苦口婆心地告訴孩子不要亂跑、要聽話、要安靜的時候,他就會故意發出更大的聲音,特地做一些令你感到不順心的事。比如你要他收拾房間,他就會拿出積木把房間弄得更加亂糟糟;你讓他去關燈,一直拖延不肯去,最後直接就跑出房間不管不顧。
如果孩子出現以上兩種狀況,那麼大概率他已經進入了&34;。要想解決這一時期的育兒難題,家長就必須先要從自己的角度思考,改變與孩子相處的方式。
當孩子到了&34;的年紀,家長應該怎麼做?
1. 滿足孩子合理範圍內的要求
孩子長大了,家長不該再把孩子當成是小寶寶,所有事都包辦代替,甚至是為孩子設定
所有的日常規劃。孩子也會有自己的想法,他只是不懂得判斷情況,家長應該直接教育或者用語言勸導。比如孩子不願意穿家長買的新衣服,那麼家長也不應該強制逼迫孩子去穿,而應該讓孩子去選自己想穿什麼,其他生活選擇也是如此。
2. 教育孩子正確的表達自我的方式
在&34;的年齡,很多孩子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34;。孩子希望得到父母的重視,同樣也想要平等的地位,不想被時時刻刻都拘束著。可是,他的表達能力不足以說明這一點,所以用一些特殊的舉動來表達自己的想法。
受到委屈時,孩子不會去說出心中的感受,而是通過摔書包、打被子來發洩。這時,家長要告訴孩子正確的表達自我的方式,引導他說出心中的想法,好好溝通。
3.千萬不要嫌棄和無視孩子
這個年齡是最需要關心關注的年齡,一旦孩子覺得自己被漠視,那麼就會覺得自己被父母嫌棄,心情更加低落,行為也不能改正過來。
最好的方法是告訴孩子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用道理教育孩子如何去改變自身。家長應該要&34;孩子,不需要對他有過高的要求,更不要逼迫孩子去做事,給孩子獨自思考和鍛鍊的機會。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小E媽媽育兒師,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