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2歲」來臨,孩子進入首個反抗期,父母需要這份育兒指南

2020-09-03 金櫻媽媽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如果要問家長們孩子哪個年齡段最可怕?很多父母可能下意識地回答:青春期的孩子,不聽話還喜歡跟父母對著幹,不管是打罵還是講道理都沒用。但其實孩子的反抗期從2歲就開始了,被稱之為「可怕的2歲」(Terrible Two), 這個時候的孩子令很多父母都招架不住。

「可怕的2歲」來臨,孩子進入首個反抗期

孩子到了2歲之後,似乎變得「不聽話」了,從「小可愛」變成了「小惡魔」。一言不合就鬧情緒、稍不順心就發脾氣、不合心意就摔東西、嘴上經常說「我不要」,凡事都想要自己沾手……

相信很多媽媽都有這樣的體驗,這是因為孩子在2歲的時候進入了人生的第一個反抗期。

隨著孩子身體和心理的成長,開始產生自我意識,也逐漸進入到「自我中心主義」階段。這個時候孩子會執拗地要求所有事情要按照自己的規矩進行,拒絕別人的幫助,不喜歡被父母管教、幹涉。

但是2歲的孩子依舊對父母有很強的依賴性,他們一面想要親力親為,另一面又很黏人。父母不允許孩子做的事情,他偏要做;若是父母絲毫不管他,孩子又會鬧情緒,因為自身的能力跟不上內心想法而沮喪,處於一種無理取鬧的狀態。

孩子的2歲固然可怕,但比起青春期的孩子還是好管教得多。李玫瑾教授表示,教育孩子要趁早,6歲之前孩子的錯誤行為該管就要管,不然等到12歲之後就晚了。

父母要有耐心地接納孩子的首個「反抗期」,不要用過激的行為壓制,找到合適的方法應對,尊重孩子的想法,培養孩子好性格、好習慣。

父母學習這份育兒指南,讓「可怕的2歲」不再可怕

01讓孩子知道自己的底線

許多孩子越來越不聽話的原因,就是因為父母對於孩子沒有底線,或者是底線可以為了孩子隨意修改。父母要讓孩子知道自己的底線在哪裡,沒有觸碰底線前怎麼哭鬧都沒關係,但如果一觸碰了底線,那麼就要懲罰孩子。

02不要一味忍讓、妥協

父母難免會心疼孩子,每當孩子一哭鬧,父母就會忍不住去哄孩子,答應孩子各種無理的要求。而孩子也抓住父母的這種心理,變本加厲、毫無顧忌。父母對孩子不能一味妥協、忍讓,要建立自己的威嚴,要讓孩子知道什麼可以做,什麼不能做。

03適當地打

小時候的我們挨父母打是一件家常便飯的事情,但如今文明社會下許多父母已經不提倡這樣的事情了。對於孩子的懲罰,往往是打一頓更加有用,只不過父母要掌握好度,不要讓孩子受傷。適度地打孩子能夠讓孩子懂得道理,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04給孩子表現機會

孩子產生自我意識之後,什麼事情都想著自己幹,很多父母怕孩子受傷或者累著,就不願意讓孩子動手。其實父母應該多給孩子表現自己的機會,比如做飯的時候,讓孩子幫忙洗菜、端盤子,不僅讓孩子因為受到肯定而高興,而且培養了責任感。

05給孩子樹立規矩

有些父母擔心孩子年紀太小,給他立規矩形同虛設,根本不管用。父母給孩子立規矩別嫌太早,也別著急不見效。這時候給孩子樹立規矩相當於打地基,先從一些簡單的飯前洗手、隨手關水龍頭做起,再到戒掉零食、遊戲,逐漸培養孩子的好習慣。

真正的育兒是從孩子2歲開始的,好性格、好習慣也是從這時候培養起來的,父母善用這份「育兒指南」,比吼孩子一千句管用。如果父母對於管教孩子還有疑問,不妨讀一讀這本《可怕的2歲》,或許能從中找到答案,輕鬆搞定2歲的「小惡魔」!

在這本書中,美國著名的家庭心理學家、育兒專家約翰·羅斯蒙德,為家長順利度過這一混亂時期提出了秘訣,從建立有效獎懲機制、控制孩子過激行為、兒童的領地意識等方面有針對性地指導父母育兒。

此外,父母配合《正面管教》、《父母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以及《好父母不吼不叫》3本書一起閱讀,學習高效實用的親子技巧。一些父母抱怨自己帶娃沒時間看書,但是「時間都是擠出來的!」關鍵看你想不想。

這4本書僅需要69.8元,比買一件衣服、一個手提包便宜得多,只有父母自己不斷學習,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購買:

今日話題:你家孩子2歲的時候是什麼樣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如何度過孩子「可怕的2歲」,父母需要這份育兒指南
    如果要問家長哪個年齡段的孩子最「可怕」,很多家長會脫口而出:青春期。青春期多是孩子表達自我,叛逆甚至和父母對著幹的成長階段。但其實孩子在成長中的反抗階段不至青春期,在此之前還有2個階段也是孩子的反抗期,最早的一個在2歲左右,因此也被稱為「可怕的2歲」(Terrible Two)。
  • 寶寶進入「可怕的兩歲」,家長要怎麼辦?你需要這份「保命」指南
    孩子進入「可怕的兩歲」時到底有多可怕,相信每個家長都深有體會。以前乖巧的寶寶突然就變身成為了一個「小惡魔」,總是和父母唱反調,父母說東,他就一定會往西走。每天鬧的讓鄰居以為這個孩子是拐來的。為什麼會這樣呢?
  • 「可怕的兩歲」來臨,娃哭聲不斷咋辦?這份保命指南寶媽收藏備用
    一歲前的嬰兒,像天使一樣可愛,舉手投足期間盡顯小天使的氣質,一顰一笑,都讓寶爸媽們神魂顛倒。然而進入到兩歲,孩子就仿佛從天使變成了惡魔,瞬間變成了哭鬧精,生活中很多習以為常的事情,都能把小傢伙惹哭。「可怕的兩歲」到底是咋回事,寶媽又該如何去應對呢?這份保命指南你或許需要,提前收藏備用,整治這個不聽話的小惡魔。
  • 讓人聞風喪膽的「可怕的兩歲」,你需要這份保命指南
    導讀:讓人聞風喪膽的「可怕的兩歲」,你需要這份保命指南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讓人聞風喪膽的「可怕的兩歲」,你需要這份保命指南!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2歲孩子可怕的口欲期,媽媽需要了解這份「保命」指南
    我是二胎男媽媽,大寶四歲多,小寶快滿二歲了,現在的他正經歷可怕的口欲期。為什麼說可怕和需要「保命」?在解決問題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什麼是口欲期?口欲期,是指嬰幼兒時期處於一種完全不自立的狀態,依賴母親或其他養育者生活。基本沒有行動能力,口是嬰幼兒生活的中心和興趣的中心。有人說,口欲期在寶寶半歲的時候才建立,然而我不這樣認為。
  • 「可怕的2歲」,孩子做出這些折騰父母的行為,都是有原因的
    文|秘籍君育兒就像是「升級打怪」,一輪辛苦接著一輪辛苦,沒有盡頭。孩子剛出生的時候,父母3個小時給孩子餵次奶,2個小時給孩子換次尿布,勞心勞力。當父母覺得孩子長大一點就好了,可是,孩子長到2歲,經歷「可怕」的2歲,才更令人抓狂。
  • 父母眼中「可怕的2歲」其實暗藏玄機,這份「保命指南」收好不謝
    文/孕媽咪育兒經(原創丨歡迎轉載分享)剛出生的寶寶難以護理,這是大家的共識,然而2歲的寶寶在父母眼裡更是難管教,簡直就是「混世魔王」重現。因此,很多父母在帶2歲娃的時候,都是各種「哀嚎」,甚至坦言:再也不生娃了。為什麼2歲娃反而是更難搞的呢?其實,這是因為孩子正在經歷「可怕的2歲」階段。
  • 為什麼都說可怕的2歲?孩子打滾撒潑背後的心理需求,我們要明白
    悅悅從小就性格溫和,不吵不鬧,屬於比較好帶的孩子,媽媽常常抱著她向鄰居炫耀:「真是一個貼心的小棉襖,不吵不鬧,這麼小就知道體貼媽媽!」小區裡的寶媽們忍不住和悅悅媽說:「不要得意得太早哦,你現在覺得孩子很乖很好帶,像個小天使,那是因為你還沒有經歷「可怕的兩歲」。等孩子到2歲你就知道了。」
  • 2-4歲孩子第一「反抗」期,雞蛋碰上石頭,父母怎麼辦?
    反抗:顧名思義就是說一方對另一方不滿意,從言行上給予對方有聲或者無形的反對。拿到家庭教育中來,就是孩子情緒反作用在家長身上,在家長身上體現出來的一種張力。對於2—4歲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們,經常會看到他們有不聽話現象,你說你的,我做我的,有時弄的家長急了,就吼孩子兩嗓子。
  • 父母想要培養孩子的好性格,就從「可怕的兩歲」開始
    養育孩子最難的是什麼時候?很多父母都會異口同聲地回答:「當然是孩子兩、三歲的時候,真是太可怕了!」一般來說,育兒第一季對大多數父母來說並不難,尤其是對母親來說,為孩子的需求服務就是母親的本能。因為這個階段,孩子還是個小寶寶,生活方面的照顧都需要父母來為他服務。在第一季的時候,家庭關係以孩子為中心,父母都是圍著孩子的大大小小的需求來服務的。孩子也是享受著這種「世界中心」的良好感覺,他會感覺身邊所有的親人都是圍著他在轉。
  • 「孩子的2歲」,為什麼讓家長聞風喪膽?這份「自救」指南請收好
    孩子的2歲有多可怕?相信很多經歷過孩子2歲的都深有體會。網上一位寶媽惆悵地說:「我家孩子中了2歲的魔咒,一點事不如意就躺地上撒潑打滾,哭個不停;你不讓他幹什麼他非要幹,你不給他吃就直接哭給你看或是站著亂跳打人」,這個熟悉的場景每天都在我家孩子身上上演,然而我一點辦法都沒有。
  • 「可怕的2歲」,家長怎麼引導孩子的「叛逆期」?用對方式很重要
    2歲,「可怕」在哪裡?1.處於三「期」並發的特殊時期孩子從2歲開始就進入了自我意識的發展期、而秩序敏感期的孩子抗拒變通,對物品擺放、做事的順序等都有著嚴格的要求,一旦有改變就會感到不安、焦慮,因此總想辦法反抗。了解了這三個「期」,就不難理解孩子為何如此叛逆了!
  • 「可怕的2歲」,家長怎麼引導孩子的「叛逆期」?用對方式很重要
    所以,不少人都把孩子的這個階段稱為「可怕的2歲」,也就是Terrible Two,這是什麼原因呢?孩子叛逆又該怎麼辦?孩子到了2歲,「可怕」在哪裡?1.孩子才2歲,為啥就會叛逆了呢?1.處於三「期」並發的特殊時期孩子從2歲開始就進入了自我意識的發展期、物權敏感期和秩序敏感期,這個階段,孩子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物權意識強烈且熱愛秩序。
  • 寶寶進入「可怕的2歲」,爸媽別著急!蒙臺梭利讓育兒變得so easy
    身為家長的你,已經迎來了坊間傳聞已久的"可怕的兩歲"(Terrible Two)。兩歲的孩子,簡直就是"天使變惡魔"!關於2歲的孩子,美國兒科學會(AAP)中總結如下:不斷意識到自我的存在;認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開始出現挑釁行為;要求每個人都按照他的想法思考;無法通過道理來溝通。
  • 孩子進入了「可怕的兩歲」,我們應該怎麼做?
    哈嘍,大家好,歡迎點擊右上角關注,每天閱讀育兒好文哦導語:許多父母會發現,不知什麼時候開始,孩子突然從可愛的小天使,變成了喜歡發脾氣,愛哭鬧,不講道理的「小惡魔」,大多情況下,這就是孩子進入了「可怕的兩歲」,也是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那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 孩子進入「可怕的兩歲」,家長要怎麼辦?可以試試這3個方法
    甚至家長會開始懷疑自己,是自己平時也有什麼壞脾氣被孩子學去了嗎?還是自己平時對孩子太縱容了,把孩子教壞了?其實家長不必太過擔心,也不必太過妄自菲薄,因為孩子只有一個有這麼多的惡魔舉動,是因為此時的孩子進入到了第一個叛逆期中。
  • 孩子進入「反抗期」,性格叛逆,家長用這三招制服
    導讀:孩子進入「反抗期」,性格叛逆,家長用這三招制服!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進入「反抗期」,性格叛逆,家長用這三招制服!!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如臨大敵的「Terrible 2」,6個方法教你科學應對孩子第一反抗期
    《孫子兵法》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在討論如何應對之前,我們先來了解孩子為什麼會有第一反抗期呢?二、為什麼孩子會有第一反抗期?1.自我意識的發展心理學家埃裡克森提出: 在人格發展中, 起主要作用的是自我。
  • 為什麼都說可怕的2歲?孩子打滾撒潑背後的心理需求,我們要明白
    悅悅從小就性格溫和,不吵不鬧,屬於比較好帶的孩子,媽媽常常抱著她向鄰居炫耀:「真是一個貼心的小棉襖,不吵不鬧,這麼小就知道體貼媽媽!」小區裡的寶媽們忍不住和悅悅媽說:「不要得意得太早哦,你現在覺得孩子很乖很好帶,像個小天使,那是因為你還沒有經歷「可怕的兩歲」。等孩子到2歲你就知道了。」
  • 「狗見嫌」年紀來臨,孩子太淘氣咋辦?這份育兒指南寶媽收藏備用
    ,孩子一旦長大,就必須要改變自己的育兒戰術。收藏這一份育兒指南,能在你為孩子的事焦頭爛額的時候提供幫助。第一叛逆期:孩子2歲的時候出現,又稱作&34;第二叛逆期:孩子7歲左右出現,稱為&34;第三叛逆期:在12-18歲,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34;處於第一叛逆期的孩子,一般來說家長很容易糾正他的行為,而第三叛逆期則有更多更明顯的特徵顯示,所以這兩個階段都很突出,但狗見嫌的&34;就很難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