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談垃圾分類:將設置簡便易行的分類投放裝置

2020-12-23 新京報

新京報快訊(記者 姜慧梓)在國家發改委12月16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發言人孟瑋表示,下一步將設置簡便易行的垃圾分類投放裝置,防止生活垃圾「先分後混、混裝混運」。

孟瑋介紹,截至目前,首批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先行先試的46個重點城市的生活垃圾分類小區覆蓋率已達86.6%,生活垃圾平均回收利用率為30.4%,廚餘垃圾處理能力從2019年的每天3.47萬噸提升到目前的每天6.28萬噸,成績初步顯現。

但同時也要看到,我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總體尚處於起步階段,在落實城市主體責任、推動群眾習慣養成、加快分類設施建設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

下一步,有關部門將進一步完善分類投放收集系統和運輸系統,設置簡便易行的垃圾分類投放裝置,合理布局分類收集設施設備,提升分類處理能力,防止生活垃圾「先分後混、混裝混運」。同時,加快補齊廚餘垃圾和有害垃圾處理設施短板。

此外,健全生活垃圾分類法規體系,支持生活垃圾分類系統建設項目及運營,健全收費機制,提升科技支撐能力,加強工作成效評估。

新京報記者 姜慧梓

編輯 劉夢婕 校對 劉軍

相關焦點

  • 發改委:將加快補齊廚餘垃圾和有害垃圾處理設施短板
    中新網12月16日電 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16日就垃圾分類方面的進展情況做介紹,她表示,將加快補齊廚餘垃圾和有害垃圾處理設施短板。國家發改委16日召開12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會上,孟瑋稱,「十三五」期間,我國生活垃圾分類由點到面逐步推開,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置體系進一步完善,為營造乾淨整潔的人居環境、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 生活垃圾分類進展如何
    日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12部門聯合印發《進一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為生活垃圾分類列出了時間表:上海、廈門、寧波等46個重點城市到2020年年底力爭實現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基本全覆蓋,分類運輸體系基本建成,分類處理能力明顯增強。
  • 濟南明確生活垃圾分為四類 要在規定時間、地點分類投放
    在分類投放方面,對建立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管理責任人、督導員制度做出規定,明確不同場所、區域和居住區的管理責任人,並對其管理職責作出要求。同時,對垃圾分類的顏色標識、分類投放的方法要求等作出規定。據介紹,居民應當按照四類垃圾的分類要求,在家中分類袋裝或桶裝垃圾,在規定的時間、地點分類投放。可回收物可以直接售賣給再生資源回收人員或者投放到藍色收集桶;有害垃圾量很少,可以在每月第一周的有害垃圾宣傳收集周,集中投放至紅色收集桶;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產生量較多,應當按照時間、地點要求及時投放至綠色、灰色收集桶。
  • 【垃圾分類宣傳周】保定垃圾分類投放指南發布!看看垃圾要怎麼扔?
    一、適用範圍本指南適用於保定市城區範圍內的生活垃圾分類投放,農村地區的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可參照使用。工業垃圾、危險廢物、醫療垃圾、園林垃圾、建築垃圾、裝修垃圾、農業垃圾、病死及死因不明的動物等固體廢物按照國家、省有關規定處理,嚴禁投放至生活垃圾收集容器或收集設施。
  • 垃圾分類設施設備如何配置——《江蘇省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類投放...
    在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方面,實施「四分類」的小區,應配置規範的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餘垃圾、其他垃圾四類收集容器。實施「三分類」的小區,可暫不設廚餘垃圾收集容器。分類收集方面,小區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容器間(房)面積不宜小於20平方米,服務戶數一般不超過1000戶,服務半徑不宜超過300米。有條件的小區應設置可回收物暫存場所。
  • 垃圾分類投放 家園越來越美
    村民們說,村莊從整潔到美麗,垃圾分類功不可沒。在西溝鄉樺樹林社區的垃圾分類房前,居民年斌正在按照之前學習的分類辦法投放垃圾。樺樹林社區居民年斌說:「現在社區把這個垃圾分類房,放到我們家門口了,挺方便的,挺好的,給我們經常宣傳怎麼樣分類,我們現在基本上差不多都適應了,現在環境也好,衛生也好,也乾淨了。國務院近日印發《關於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的意見》,明確完善公共衛生設施,改善城鄉人居環境。
  • 在「窗戶下」設置投放點,「獵德村」垃圾分類玩出新花樣
    如何破解投放點設置中的鄰避問題?如何引導村民和租戶養成垃圾分類良好習慣?經過摸索,獵德村形成了「黨建引領,基層共治,智慧先行,民生為本」的生活垃圾獵德模式。為更好地推動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工作,由社區黨總支牽頭,成立了獵德花園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由社區黨總支書記、獵德村公司黨委書記擔任組長,全面負責獵德花園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組織協調,社區黨總支副書記、獵德村董事會成員任副組長,分別負責花園四個區域的生活垃圾分主,收集居民意見、公示投放點效果圖、召開居民議事會,堅持群眾的事商量著辦,經過多論磋商、磨合,最終一致同意將投放點設置在小區架空層
  • 公共場所分類投放遇「尷尬」 無處投放的廚餘垃圾
    西安網訊:我市的垃圾分類工作已經開展了將近一周了,今天記者在曲江南湖遺址公園和曲江池北路走訪時發現,由於廚餘垃圾桶設置的相對較少,分類投放遭遇尷尬。  上午十點,在曲江池北路記者看到,每隔一兩百米就設置有可回收和其他垃圾的分類垃圾桶,負責清掃這一路段的保潔員告訴記者,根據她觀察,垃圾分類開展這些天來,年輕人的垃圾分類意識更高一些。  隨後,記者來到曲江南湖遺址公園,在公園廣場上擺放有垃圾分類的宣傳板,不少市民和遊客經過都會閱讀學習。在排列整齊的四個分類垃圾桶內雖然投放的垃圾不是很多,但是似乎並沒有嚴格按分類投放。
  • 方便投放,北京將完善廚餘垃圾破袋器等便利性裝置
    今天下午,北京市城市管理委組織召開《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半年新聞發布會,市城市管理委、市城管執法局、市委社會工委市民政局發布《條例》實施進展情況。記者了解到,自今年5月1日《條例》正式實施以來,本市大力開展「桶」、「車」、「站」、「樓」全鏈條垃圾分類設施設備改造提升,創造規範便利的分類條件。不斷完善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精細化管理體系。同時強化專業檢查和行政執法,匯總日常檢查、行政執法、12345熱線、媒體曝光等多渠道反映問題,建立問題臺帳,形成上帳、核查、銷帳機制,倒逼整改。
  • 佛山也將啟動生活垃圾分類!到底分成哪幾類?
    將在一句「靚仔靚女,你系咩垃圾? 到2020年,廣州市、深圳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珠三角其他地級城市實現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設區城市至少有1個區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範片區,不設區城市至少有1個街道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範片區;粵東粵西粵北地級城市實現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至少有1個街道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範片區。
  • 上海將投放AI垃圾桶 垃圾分類再不愁
    從7月1日起《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行以來,「這是什麼垃圾?」已經成為讓上海人民最為頭痛的問題,同時預計垃圾分類制度未來也將逐步覆蓋全中國。支付寶等App也紛紛上架「垃圾分類」小程序來幫助用戶分類。
  • 【垃圾分類就是新時尚】——可回收物怎麼分類、怎麼投放?
    【垃圾分類就是新時尚】——可回收物怎麼分類、怎麼投放?什麼是生活垃圾分類生活垃圾分類,是指按照生活垃圾的不同成分、屬性、利用價值、對環境的影響以及不同處理方式的要求,分成屬性不同的若干種類,從而有利於生活垃圾的回收利用與處理。通俗地講,生活垃圾分類就是在源頭將生活垃圾進行分類投放,並通過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和分類處理,實現垃圾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
  • 天津:垃圾分類來了
    天津市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主任王澤慶介紹,條例分為總則,規劃與建設,源頭減量,分類投放,分類收集、運輸與處理,資源化利用,社會參與,監督管理,法律責任和附則等十章共七十四條。主要規定了以下內容:明確實行生活垃圾全程分類管理。將生活垃圾分為廚餘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類。
  • 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看看示範片區怎麼做?
    今年年底,市城區公共機構將實現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武陵區芷蘭街道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範片區。目前市城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進展得怎麼樣?社區居民是否理解生活垃圾分類?目前該小區設置了3處生活垃圾分類投放點,每個投放點分別放置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廚餘垃圾、其他垃圾4個大型垃圾桶。每天7時到9時30分和下午5時到7時30分,是投放點的固定投放時間。當居民投放垃圾時,引導員會上前查看垃圾種類,並為居民進行垃圾分類。9時30分,一輛紅色的有害垃圾清運車和一輛藍色的可回收物垃圾清運車開進小區。
  • 合肥:垃圾分類投放集中點納入老舊小區改造
    【設施建設】 分類投放集中點納入老舊小區改造 按照要求,自然資源和規劃部門在待開發建設的地塊出讓時,應將生活垃圾分類集中投放點設施的建設納入規劃條件,作為小區公益性服務設施由開發建設單位按照標準配套建設。
  • 視頻丨詳解居住小區生活垃圾分類投放點設置標準
    2020年4月,市城市管理委制定印發《居住小區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集指引》,規範了居住小區生活垃圾分類投放點設置標準。投放點主要包括哪些類型?固定桶站、分類驛站分別包含哪些設施?其設置標準是怎樣的? 如何通過不同類型的投放點組合,形成符合小區實際的投放收集模式?
  • 廣東分類施策示範帶動垃圾分類
    一直以來,廣東將垃圾分類這件「關鍵小事」當大事對待,2016年在全國率先實施《廣東省城鄉生活垃圾處理條例》,將生活垃圾分類納入立法,此後全省循序推進,近年來再度加速,完善垃圾分類全鏈條設施,並通過示範城市帶動,全域因地制宜推進垃圾分類。截至今年12月,全省已建成172座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其中「十三五」期間新建成99座,總處理能力達14.9萬噸/日。
  • 探索垃圾分類治理「長沙模式」
    截至目前,長沙全市小區投放四分類垃圾桶18萬餘只,發放居民家庭廚餘垃圾桶33萬餘只,主次幹道更換兩分類垃圾桶7000餘組,配備小區分類運輸車1100餘臺,全市改造新建廚餘垃圾站82座,建成餐廚垃圾處理廠、生活垃圾清潔焚燒廠、廚餘垃圾處理廠、危廢處理中心,可回收體系基本建成,垃圾分類工作持續推進。
  • 垃圾分類投放和回收 如何做得更好?
    但是,隨著我市「撤桶並點」工作的快速推進,垃圾分類投放點如何設置、設置在哪裡的問題,也成為市民關注的熱點。  在當天的論壇上,市人大代表、蓬江區環市街道豐雅社區居委會主任英海燕表示,垃圾分類對於江門人來說是一個新事物,需要時間去改變之前的生活習慣。「此外,社區平時遇到比較多的就是投放點的選址問題。」她說,「有很多人不願意把點位建在自家門口附近,覺得影響正常生活。」
  • 株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時間表、路線圖來了!(附垃圾分類投放指南)
    具體來說,我市將按照「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原則,由點及面、分片實施、分步推進城鄉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確保到2025年農村、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全覆蓋。、運輸,再到後端分類處置的系統性工作,接下來,株洲市將緊扣4大環節,提升生活垃圾閉環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