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網訊(記者 吳彥飛 通訊員 彭瑩瑩 楊燕)「原來這裡都是荒山,後來鄉裡來扶貧,公路可以直通山頂,我就種了20多畝油茶樹,純收入一年可以達到2000元/畝,只要油茶樹還在,勤於管護,這筆收入至少可以持續70年。」在梁立省眼裡,油茶樹無異於大自然的搖錢樹。
家住山店鄉山店村犁灣衝組的村民梁立省,在山店鄉金源油茶公司黨支部油茶基地務工,並逐漸掌握了油茶的種植技術,在自留山上建成了二十多畝自己的油茶園,在他的帶動下,該公司務工人員中有16戶建成了自己的「小銀行」,總面積達280餘畝,年增收達40多萬元。
近年來,山店鄉將油茶產業作為脫貧攻堅的主導產業之一,將黨組織建在脫貧攻堅前沿陣地,引領黨員群眾唱響新時代黨建助農新號角,讓油茶果成為了群眾的「致富果」。
黨建引領,聯通脫貧產業路。山店鄉以黨建領航,成立金源油茶公司黨支部,選派黨建指導員,確定了「黨建引領種油茶 凝心聚力奔小康」的脫貧鞏固提升工作目標,大力發展現代高效農產品種植,先後謀劃了金源油茶10萬畝種植基地,並帶動周邊發展油茶、冬棗等現代高效農業種植,今年來,全鄉種植規模進一步擴大,油茶種植面積2.8萬畝,冬棗種植3000畝;同時,通過荒山流轉、提供就業、產業幫扶、修路築塘等方式帶動山店鄉陳樓村、高窪村、胡畈村、雞籠村、金城村等14個村1800餘戶農戶增收致富,年增收達8000元以上。
科學種植,打造致富產業園。該鄉黨委總攬全局,以非公企業黨支部為依託,金源油茶公司黨支部積極參與,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火車頭」引領作用,由黨員幹部、村幹部、農村黨員為主力軍,組建一支有本領、能帶頭、樂奉獻、專業化的黨員服務隊,通過出點子、謀路子,加人力、投資金、送技術等幫扶力度,幫助想種植油茶但缺少勞動力和經驗的農戶,砍茶挖坑種新苗,切實解決實際種植問題。「開花開出蜜,結果結出油」,把油茶產業與脫貧攻堅有機結合,油茶樹成為滿足貧困人口增收的致富樹,讓貧困戶嘗到了油茶產業扶貧的甜頭,打造了村民自己的致富產業園。
謀利於民,共享紅利促脫貧。山店鄉以「黨支部+合作社+農戶」模式持續發展油茶產業,金源油茶公司為農戶提供就業、帶貧幫扶、支付山場租金、獎勵貧困戶就業創收等共計890多萬元,帶貧398戶,累計發放帶貧資金233.15萬元。近年來,解決農民工400多人常年在公司務工,累計發放農民工工資460萬元,戶均年增收3000多元,25戶貧困戶獲得務工就業獎勵(工資收入的10%)12000元,流轉山場4萬多畝平均年付租金近100萬元,種植油茶讓村民戶戶有產業、家家有增收,在帶動全鄉貧困戶穩定脫貧後,持續鞏固提升脫貧成效。
綠色發展,探索高效農旅路。過去的荒山荒地,現在一天天變成綠意盎然的「油田」,村民致富有了「加油站」。該鄉黨委緊緊圍繞黨建+油茶主導產業工作目標,以千畝聯片油茶基地為依託,充分利用油茶林下資源和大雞籠山原生態鄉村自然風貌,探索「網際網路+生態種養殖」模式,嘗試發展現代休閒觀光農業,打造觀光體驗型、休閒度假型、文化植入型等各具特色旅遊發展模式,開展自駕遊、戶外休閒遊的人數達到近6萬人,創收1000萬元以上,實現「以農促旅、以旅興農」的發展之路。金黃的油茶果,照亮了山店鄉群眾的「紅日子」,鼓起了種植戶的「錢袋子」。
(映象網信陽新聞熱線:0376-6880376,投稿郵箱:yxxy2013@126.com。 映象網「大象陪辦」電話180 0371 9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