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下山楂樹 結出致富果

2020-12-15 金臺資訊

十一月十九日,在安康市漢濱區石梯鎮大石村東茂山楂種植現代農業園區,村民徐尤娣正在將山楂進行切片。 本報記者 方敬堯攝

「給山楂樹剪枝是個技術活,要能分清哪些是結果更多的枝條。」11月19日,李朝順正站在山楂樹下剪枝。他手裡的剪刀輕鬆開合幾下,再輕輕一掰,山楂樹上的一根多餘枝條便被剪下。「今天太陽很紅,適合剪枝。眼下山楂鮮果都已採收完畢,要抓緊時間施肥剪枝,做好山楂產業後管理,這樣明年才能有個好收成。」李朝順說。

在安康市漢濱區石梯鎮大石村東茂山楂種植現代農業園區內,跟李朝順一同來幹活的人還有很多。站在園區內望去:遠處一棵棵山楂樹在坡地上層層排開,不時有喜鵲落在樹上,嘰嘰喳喳地叫著;近處空地上正晾曬著火紅色的山楂片。

「啥時候要剪枝施肥,啥時候該防病蟲害,我都清清楚楚。」李朝順說,2014年園區剛建成時他就來這裡工作,目前一年能有2萬多元的收入。「現在我早上走一會兒就能到園區,既方便掙錢,又能照顧好家人。」

原來李朝順的妻子患有重病,家中就他一個勞動力,因此他家被認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園區建成後已經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38戶159人穩定增收,年底還會給貧困戶分紅。在鮮果採摘期,每人每天可以採摘350多公斤鮮果,一天就能收入200多元。」園區負責人王道東說,現在山楂園一年可以產山楂鮮果100多噸。「可以直接聯繫客商前來收購鮮果,也可以將鮮果烘乾後製成山楂片供給藥廠和飲片廠,做成衝劑、果丹皮、健胃消食片等產品。」

王道東是土生土長的大石村人。在外地做了好幾年中藥材生意的他,一直想著能回家鄉創業,幫助鄉親們脫貧致富。「山楂食藥兩用,而且耐寒、耐旱。我們大石村大多是坡地,很適合山楂樹生長。」王道東告訴記者,2014年春季他從山西絳縣運來4萬多棵山楂苗種在地裡,建起了佔地492畝的山楂園。「我們這裡溝壑縱橫,用水很不方便,當時栽樹得用3臺水泵從山下抽水上來。由於管理得當,山楂樹生長比較好,成活率達到90%。」

沿著山楂園裡的水泥路行走可以看到,芍藥、黃精、板藍根等一株株中藥材套種在山楂樹下,一個個蜂箱散落在路邊,水泥路盡頭矗立著一座二層小樓。「在今年10月的鮮果採摘期內,每天有500多名遊客來園區採摘山楂。我就將這座小樓改造成了吃住一體的民宿,以此來發展鄉村旅遊,帶動更多村民增收致富。」王道東說,現在園區既可以收穫山楂鮮果,又能出產山楂蜜和中藥材等產品,經濟效益得到了顯著提高。

「今年11月初山楂鮮果已採摘完畢。未來要爭取將大石村的山楂產業做深做細,用深加工的方式延長山楂產業鏈,讓更多村民能嵌入產業鏈中實現致富增收。」大石村黨支部書記何橋麗說,大石村山大溝深,耕地類型以坡地為主,適合發展小而精的山地農業和林下經濟。村裡用爭取到的30萬元產業引導資金積極扶持山楂產業園發展,並以「支部 園區 貧困戶」的模式帶動貧困戶就近增收。

在石梯鎮,除了大石村外,雙村、花果、雙聯等村也種有山楂樹,總栽種面積1200畝左右,現已實現山楂樹連續3年掛果,每年山楂鮮果產量都較為均衡。石梯鎮的鄉親們既可以獲得每年每畝地300元至500元的土地流轉費,又可以在山楂產業園內務工,收入比以前增加了不少。

「石梯鎮處於群山環抱中,全鎮大多是低山丘陵,交通非常不便。因地制宜發展山楂產業,既發揮了我們的自然資源稟賦優勢,又能就近帶動村民就業,同時也讓全鎮的生態環境得到了有效保護。」石梯鎮鎮長陳德榮說,目前石梯鎮已形成龍頭大戶帶動、群眾廣泛參與的山楂產業發展模式,每年給產業工人發放40多萬元的工資。

陳德榮說,以前柿子、石板和龍鬚草被稱為石梯鎮「三大寶」,現在又有了核桃、山楂等「新寶」,群眾的整體收入和人居環境有了很大提升。「下一步我們將搶抓特色小鎮建設機遇,並利用好安康城區周邊的發展機遇,圍繞雙村、大石、花果、雙聯4個村,進一步推動園區提級上檔,發展鄉村休閒旅遊,實現富民增收。」

相關焦點

  • 天山深處荊棘林結出「致富果」
    天山深處荊棘林結出「致富果」 2020-07-07 17: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宕昌:樹莓結出致富果
    原標題:宕昌:樹莓結出致富果  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通訊員 劉國慶 劉治學  冬日,走進宕昌縣南陽鎮下付村,楊俊蘭農業特色產業農民專業合作社電商體驗館展廳裡
  • 東平縣梯門鎮西溝流村:櫻桃樹結出致富果,帶動產業興
    櫻桃紅了梯門鎮西溝流村梯門鎮西溝流村發揮山區村優勢大力發展林果種植和生態經濟,小小櫻桃樹結出致富果,帶動產業興。夏日風嫋嫋,又遇櫻桃紅。梯門鎮西溝流村村民張秀平:「現在櫻桃採摘,我早晨五點半就來摘果,摘完果實以後我再挑選果,我這一天能掙300多塊錢,這樣不出家門就輕鬆把錢掙到手了。」鄉村振興時,產業正興旺。目前,西溝流村已逐漸形成櫻桃種植、採摘和生態旅遊產業鏈。
  • 紅土地結出「幸福果」
    ■尋樹文 歐陽珺初冬時節,湖南省嶽陽市平江縣童市鎮合旺村許多村民家門前的地坪上,鋪滿了金黃的油茶果。這些油茶果會統一運送到加工廠制油,村民能從油茶銷售所得中分紅。
  • 羅山縣山店鄉:黨建花開油茶樹上結出「致富果」
    近年來,山店鄉將油茶產業作為脫貧攻堅的主導產業之一,將黨組織建在脫貧攻堅前沿陣地,引領黨員群眾唱響新時代黨建助農新號角,讓油茶果成為了群眾的「致富果」。黨建引領,聯通脫貧產業路。科學種植,打造致富產業園。該鄉黨委總攬全局,以非公企業黨支部為依託,金源油茶公司黨支部積極參與,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火車頭」引領作用,由黨員幹部、村幹部、農村黨員為主力軍,組建一支有本領、能帶頭、樂奉獻、專業化的黨員服務隊,通過出點子、謀路子,加人力、投資金、送技術等幫扶力度,幫助想種植油茶但缺少勞動力和經驗的農戶,砍茶挖坑種新苗,切實解決實際種植問題。
  • 竹市蝶變①「三棵樹」結出「致富果」
    在該鎮竹龍村油茶種植基地,眼前200多畝鬱鬱蔥蔥的油茶樹,生機盎然,滿滿地承載著村民致富的希望……圖為洞口縣委書記艾方毅和鎮黨委書記胡小革等在竹市鎮曲塘村雪峰蜜桔基地調研「三棵樹」發展情況。柑橘、油茶、茶葉這「三棵樹」已逐漸成為洞口人的致富樹。
  • [一起奔小康] 阿布都拉果蔬園裡結出「幸福果」
    [一起奔小康] 阿布都拉果蔬園裡結出「幸福果」 2020-12-21 19: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決勝小康 || 藍莓樹結出「致富果」
    創業之初,他與其他果農一樣,大施化肥,廣灑農藥,產量是上去了,然而他卻發現,結出的果子口感差,市場競爭力差,經濟效益不佳。2000年,他嘗試著在果園裡散養肉雞,在山上蓋起豬欄,種菜養豬,林下養雞捉蟲,雞糞豬糞肥樹,採用立體化生態養殖,生物滅害和人工除草,走綠色有機種植之路,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水果的品質明顯提高,售價高出一大截,這更堅定了他走綠色生態農業的道路。
  • 野生藍莓 結出「扶貧果」
    野生藍莓 結出「扶貧果」 牙克石市庫都爾鎮地處北緯50°,是名符其實的「黃金緯度」,既有自然之美,又有人文魅力 庫都爾鎮不斷深挖藍莓附加值,大力發展林下經濟,引領群眾增收致富,當地的野生漿果加工企業也將投資和發展的目光投向了高附加值的野生藍莓,生產的深山礦泉水、藍莓飲料、沙棘飲料贏得廣闊的市場發展空間,備受消費者青睞,不僅實現了企業自身的發展壯大,同時也解決安置了當地群眾就業。
  • 熟練掌握山楂樹常見的蟲害問題,便能有效地促進山楂樹的成長
    今天就給大家帶來了一些關於山楂樹的常見蟲害問題,熟練掌握這些常見的蟲害問題,便能更好的促進山楂樹的成長,結出飽滿的果實。幾種常見的山楂樹蟲害:(一)山楂紅蜘蛛山楂紅蜘蛛這種蟲害一般附著在山楂樹的葉片上,其危害主要是對山楂樹的葉片部位進行吸食。受山楂紅蜘蛛的影響,山楂樹的葉片初期會呈現很多的綠色小斑點,隨後逐漸的擴展成一大片。
  • 四川威遠四方村:無花的果綻開致富的花
    新華社成都11月30日電 題:四川威遠四方村:無花的果綻開致富的花   新華社記者童芳  無花果,這種見果不見花的植物,在四川一個小山村開出了致富花、結出了幸福果。
  • 你在山楂樹之戀裡看到的紅花,並不是真的,山楂樹的花是白色的
    幾十年後,這些茂密的備受摧殘的山楂樹卻成為城市的一道風景。雖然我並不喜歡山楂樹,但是我覺得這個決策者還是成功的,他為這個城市種植了花香和綠蔭,山楂樹春花秋果,花開時如雲似雪,秋果時如瑪瑙美玉,讓人不由得心生歡喜。山楂樹還有一個好處,就是長壽耐活,據有人說,山楂樹能活到150年,能活過任何一個看到他的人。看來,這一片山楂樹如果不被砍伐,將會見證城市的發展,成為城市發展的標籤。
  • 揭西這個村的黃金百香果正逐漸成為村民的「致富果」
    揭西縣金和鎮金新村地處普寧和揭西交界處,原本是一個種植水稻、香蕉、玉米等農作物為主的純農鄉村,近幾年來,村裡部分年輕農民引進黃金百香果種植,如今,百香果正逐漸成為村民的「致富果」。走進金新村的百香果園,綠油油的果藤爬滿了果棚,或黃或綠的果實沉甸甸掛滿枝頭,空氣中滿是百香果的香甜味。幾位農民貓著腰提著塑料桶穿梭在果棚下,伸手便可觸及果實。眼下正是百香果成熟季,為了加快採摘的速度,百香果場的合伙人也加入摘果的隊伍,他們和工人一起與時間賽跑,爭取把鮮果第一時間輸送到市場。
  • 濰坊:種300棵山楂樹 果農家供出三個大學生
    ◎青州市王墳鎮幾乎家家種山楂,加工產業興旺 ◎果農金德功幹了30多年,還建起專門的合作社  上世紀八十年代的金秋時節,鄉間地頭隨處可見掛滿「紅燈籠」的山楂樹,隨著時間的流逝,很多山楂林被砍伐掉,如今山楂紅似火的景象只能在山區才能見到。
  • 黃土地上結出「致富果」!空軍機關幫扶革命老區舊貌換新顏
    4年多時間,村民們「面朝黃土背朝天、日日勞作不得閒」的生活得以改變,黃土高原上的這座小村莊走上了致富路。懷著感情幫扶,找問題才精準,解難題才見效——真情,是挖開貧瘠土地的「金鋤頭」高成忘不了,4年前,這個家差點塌了。
  • 信都區漿水鎮:種上「致富果」念好「生態經」
    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之信都區漿水鎮種上「致富果」念好「生態經」相關數據全鎮蘋果、板慄種植面積分別達2萬畝和14萬畝,創建蘋果標準化示範園生產基地18個,板慄生產基地近年來,漿水鎮緊緊圍繞鄉村振興戰略,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以發展現代蘋果產業、展示蘋果文化、實現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深度融合的全域旅遊為著力點,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拓展山村群眾增收致富渠道。
  • 「三峽橘海」激活鄉村旅遊 生態種植種出「致富果」
    13日,記者採訪中了解到,昔日的貧瘠小山村,如今已實現了從一粒種子到一杯橙汁的融合發展,忠縣柑橘產業已建成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實現了生態資源保護和農民致富增收的「雙贏」。荒山變果園 生態種植結出「致富果」位於忠縣長江邊的友誼村,曾經是一塊貧瘠之地,直到2001年9月,友誼村被納入忠縣35.2萬畝優質柑橘基地首批示範果園,村民紛紛開始種植柑橘,友誼村自此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規模化的柑橘種植讓曾經的莊稼地變成了柑橘林,生態環境得到了保護,村民們也紛紛嘗到了「甜頭」。
  • 牛油果成孟連老百姓的「致富果」
    人民網昆明12月1日電 (虎遵會)本網11月30日從雲南省普洱市孟連縣舉辦的「孟連牛油果」區域公共品牌發布推介會上獲悉,截至目前,該縣已建成牛油果規範化種植示範園5萬畝,投產1萬畝,產量4000噸,產值1億元,牛油果已發展成為老百姓的「致富果」。
  • 日照市陳疃鎮:藍莓樹結出「致富果」
    6月19日,記者來到日照市東港區陳疃鎮,正值摘果高峰,工人們在田間穿梭忙碌,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豐收的喜悅。陳疃鎮位於東港區西部,弱酸性的土壤非常適宜種植藍莓,從2005年開始發展藍莓產業,經過15年的悉心呵護和扶持培育,如今全鎮藍莓種植面積達2.5萬畝,2019年藍莓鮮果產量8000噸,產值2.8億元。
  • 萬畝油茶林結出「致富果」,背後有對「黃金搭檔」丨脫貧攻堅 國企...
    過去,這裡是「隔山喊得應,走路要半天」的高山深村,如今,公平村不僅通了公路,更是靠著規模化的油茶種植,開闢了一條致富路。在這條致富路上,不管是堅守油茶林十五年的村支書戴秋遲,還是駐村幫扶的省國資委機關扶貧隊,都在不遺餘力地帶領鄉親們拔掉窮根、致富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