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昆明12月1日電 (虎遵會)本網11月30日從雲南省普洱市孟連縣舉辦的「孟連牛油果」區域公共品牌發布推介會上獲悉,截至目前,該縣已建成牛油果規範化種植示範園5萬畝,投產1萬畝,產量4000噸,產值1億元,牛油果已發展成為老百姓的「致富果」。
孟連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戴國強在會上介紹,該縣自2007年試種牛油果取得成功以來,全縣因地制宜,立足獨特區位優勢,探索出了一條發展牛油果產業的路子。2019年8月,孟連縣被雲南省政府公布為「一縣一業」(牛油果)特色縣。
戴國強介紹,2007年3月,孟連縣引進國際公認牛油果優良品種哈斯(Hass)試種,並取得成功。「孟連縣屬南亞熱帶氣候,年均氣溫20.7攝氏度,年均降雨量為1733.4毫米,全年日照2183.5小時,部分地區屬於喀斯特地貌,土壤蓄水能力較弱的地貌特點都滿足了牛油果根系『需要水分但不能積水』的種植要求,很適合種植牛油果。」
近年來,孟連縣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立足於自然資源優勢和氣候區位優勢,逐步將牛油果產業培育成為助農增收致富的新興主導產業。
「以孟連縣牛油果種植面積最大的鄉鎮——芒信鎮為例,截至目前,全鎮牛油果種植面積已達15300畝,戶均達3.7畝。」戴國強說,這些牛油果的種植,為當地老百姓創造了「三聯結」的穩定增收路徑,為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有力保障。
租賃聯結,通過土地流轉助農增收。「我們依託龍頭企業,採取企業向農戶流轉土地的方式發展牛油果產業,通過長期租賃,不僅解決了部分土地閒置的問題,還拓寬了農戶增收致富渠道。」孟連縣芒信鎮副鎮長王藝榕說,以芒信鎮芒信大寨為例,2015年,企業共向芒信大寨群眾流轉土地2500餘畝,在2020年的土地流轉資金支付現場,企業向土地流轉戶支付土地流轉現金260萬元,涉及群眾125戶,戶均收入2.08萬元,最高領到7.8萬元。
勞務聯結,通過勞務經濟助農增收。「企業進駐後,我們又特邀牛油果種植管理方面的專家,對群眾進行勞動技能培訓,提高群眾對牛油果種植及管理水平。」王藝榕說,2020年,務工人員達1.3萬人次,實現勞務收入90.86萬元,戶均增收3400元以上,最多一戶增收5770元。
股份聯結,通過入股分紅助農增收。「此外,為解決牛油果發展資金匱乏、技術支撐不足和產品銷售難等產業發展瓶頸,我們按照『平臺公司 龍頭企業 合作社 農戶』的產業發展模式,不斷發展壯大牛油果產業。」王藝榕說,通過合作發展實現了優勢互補,銷售利潤按3:7分成,即企業提供種苗、技術指導和市場銷售佔30%,入股專業合作社佔70%,獲取利潤分紅同時並按照該比例承擔相應的風險。目前,全鎮6個村共成立了9個牛油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
「值得一提的是,在入股分紅方面,按目前牛油果的市場價格測算,每畝果園可實現2萬元左右的收益,入股群眾每畝就將獲得7000元左右的入股分紅。」王藝榕說,這是一個多元增收的模式,群眾收入更加穩定、更加可持續。
戴國強表示,下一步,孟連縣將圍繞「把孟連建設成為亞洲牛油果之都」的目標,帶領群眾大力發展牛油果產業,真正使牛油果成為綠色生態的「健康果」、富民強鎮的「致富果」、鄉村振興的「幸福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