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西縣金和鎮金新村地處普寧和揭西交界處,原本是一個種植水稻、香蕉、玉米等農作物為主的純農鄉村,近幾年來,村裡部分年輕農民引進黃金百香果種植,如今,百香果正逐漸成為村民的「致富果」。
走進金新村的百香果園,綠油油的果藤爬滿了果棚,或黃或綠的果實沉甸甸掛滿枝頭,空氣中滿是百香果的香甜味。幾位農民貓著腰提著塑料桶穿梭在果棚下,伸手便可觸及果實。
眼下正是百香果成熟季,為了加快採摘的速度,百香果場的合伙人也加入摘果的隊伍,他們和工人一起與時間賽跑,爭取把鮮果第一時間輸送到市場。
黃金百香果場負責人 林海濤:網商非常多,他們會找到這裡來,果實大規模成熟的時候,福建等地的收購商會來到這裡收購。
百香果又叫雞蛋果,因為具有番石榴、芒果、香蕉等多種水果的香氣而被譽為百香果。而黃金百香果,又是百香果中的上等品種。2015年,村民林海濤和其他幾名合伙人開始從惠州引進這個品種到金新村種植。
黃金百香果場負責人 林海濤:當時在揭西還沒有這種水果,我們到別的地方看到有這種水果,就想引進到這裡,看能否種起來。
一開始,這群「門外漢」只是抱著試一試的心理,先小範圍進行種植,因為前期做足「功課」,嚴格參照外地的種植方法,首次在金新村落地的黃金百香果,長勢越來越喜人。
黃金百香果場負責人 林海濤:夏季的時候,果蠅太多要來蠶食果實,開春的時候,會長蛀心蟲,會造成根腐,土地溼度太大,會造成根腐。必須自己認真去學習,需要查資料等要認真去學習,不然就很難管理。
經過四年多的摸索,林海濤一點點積累經驗,偶爾碰到的種植小難題,他和合伙人也能一步步克服。據林海濤介紹,他們的百香果園都是自己育苗,每年春季種下的果苗,分別會在7月、9月和11月結出三批果實。每到收成的時節,兩米高的果棚承受不了果實的重量,滿園的百香果自然垂落到果藤下,漫步果園,便能享受到頭頂果實的喜悅。
黃金百香果場負責人 林海濤:到外面買苗的話,雖然是黃金果,但品種還有好多種,必須自己育苗,才能保證品種不變。正常是在春天,即是正月開始種,到7月已經開始掛果,下半年間可以收成三批果。從來沒種過黃金果,能種出目前這種效果,自己感覺很開心。
揭西縣金和鎮金新村有耕地面積2000多畝,大部分分散在村民手中。最近幾年,像林海濤一樣的年輕農民一步步把分散的土地承租起來,進行規模化生產種植,讓土地的效益更大化。
如今,全村的黃金百香果種植面積已經發展到100多畝,藉助農村電商等網絡銷售途徑,黃金百香果也銷往全國各地。
揭西縣金和鎮金新村黨總支書記 林育輝:只要不出現大的颱風,還有降水不是特別多、特別厲害的,效益還可以。想通過這些途徑,能夠引導我們村民日子越過越好。
來源:揭陽民生熱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