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之信都區漿水鎮
種上「致富果」念好「生態經」
相關數據
全鎮蘋果、板慄種植面積分別達2萬畝和14萬畝,創建蘋果標準化示範園生產基地18個,板慄生產基地21個
2019年全鎮農業產值2.21億元,蘋果產值1.43億元,板慄產值0.58億元
日前,農業農村部發布第十批423個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推介91個全國鄉村特色產業十億元鎮和136個億元村。「太行醉紅·蘋果小鎮」————河北省邢臺市信都區漿水鎮再獲「國字號」榮譽。
近年來,漿水鎮緊緊圍繞鄉村振興戰略,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以發展現代蘋果產業、展示蘋果文化、實現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深度融合的全域旅遊為著力點,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拓展山村群眾增收致富渠道。
據統計,全鎮蘋果、板慄種植面積分別達2萬畝和14萬畝,2019年農業產值2.21億元,蘋果產值1.43億元,板慄產值0.58億元。
●林果業提質增效,「紅蛋蛋」變身「致富果」
沿著寬闊平坦的道路行走在漿水鎮,道路兩旁種植的蘋果樹向前延伸,果園裡不時傳來忙碌果農說笑的聲音,銀鈴般的笑聲中流露出豐收的喜悅和對來年的希冀。
坡子峪村幾乎家家戶戶種植蘋果樹,現在正是果樹修剪的時候,經過接連不斷的技術培訓,大傢伙個個都是技術能手。劉聚軍種植蘋果樹7畝,年產優質蘋果2.5萬多公斤,是人人皆知的「蘋果大王」。「早些年光知道管樹,果子不管好賴都是論堆賣,收入少不說有時候還上愁賣不出去。有些戶甚至賭氣砍掉蘋果樹種板慄。」說起這些年種蘋果的變化,他頗有感慨:「現在可不一樣了。同樣的地塊生產出的蘋果品質逐年提升,知名度也越來越高,俺們的蘋果再也不愁賣了。」
劉聚軍眼中「漿水蘋果」的變化是信都區漿水鎮多年如一日做大做強林果產業的生動實踐。
漿水鎮按照「材林頭,乾果腰,水果腳」的建設模式,全面治理荒山,大力發展高效林果業。為樹立創建漿水蘋果、板慄品牌,提升蘋果和板慄產量、質量,漿水鎮凝心聚力,積極爭取項目資金。大力推廣有機肥替代化肥項目,推廣病蟲害生物防治技術;落實蘋果、板慄綠色高產高效創建工程,果園統防統治面積4000畝;加強自然災害防禦能力,安裝防雹網、建設防雹點。目前,全鎮共創建漿水蘋果標準化示範園生產基地18個,漿水板慄生產基地21個。
全力做好林果產業提質增效的基礎上,漿水鎮成功舉辦四屆漿水蘋果文化節、首屆漿水蘋果花節、漿水蘋果採摘節、「迎雙節、慶豐收、促消費」活動和家樂園首屆邢臺(太行山)蘋果文化節,提高了「漿水蘋果」知名度和美譽度。漿水蘋果多次被中國廊坊農交會評為果王,連年被評為河北省「省優產品」;2017年成功註冊了「漿水蘋果」區域公用品牌,並被省林業廳評為河北十大林果地域公用品牌;2019年,成功註冊「漿水蘋果」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壯大旅遊產業,好風景中栽下搖錢樹
漿水鎮群眾的獲得感,不止林果產品暢銷,還有農旅融合發展的實惠。在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論的實踐中,漿水鎮良好生態不斷釋放「美麗經濟」紅利。
陽春三月的「桃花節」、盛夏的「高山音樂節」、金秋時節的「紅葉節」、進入隆冬的「冰雪文化節」,九龍峽景區依託良好生態打造的一張張旅遊「金名片」越擦越亮。
前南峪景區作為全國農業生態旅遊示範園區、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是典型的旅遊和農業深度融合模式,挖掘抗大紅色和生態綠色兩大優勢發展鄉村旅遊業;依託抗大紅色文化陣地推進抗大舊址共建共享,推動紅色教育與鄉村遊、生態遊融合發展,構建以紅色旅遊為主要內容的全域旅遊發展格局。
在龍頭景區和經典旅遊線路的帶動引領下,紅色遊、農家樂、採摘園等特色旅遊產業蓬勃發展,不僅增加了百姓收入,更實現了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實現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的協調發展。
漿水鎮生態旅遊特色小鎮基礎設施項目有序推進,停車場、商業街道路管網改造、休閒廣場等29個子項目建設完成,「太行醉紅·蘋果小鎮」特色小鎮雛形顯現。同時,開工建設了前南峪農家樂、九龍峽遊客中心、下龍門停車場和星級廁所、李保國幹部學院等項目,旅遊業態不斷豐富。
●好環境引來民宿項目,「窮溝溝」變成「富窩窩」
道路寬敞整潔,閒置石頭房屋變成精緻民宿,廢棄石碾石磨也成了旅遊體驗項目。位於漿水鎮的傳統村落前禪房村開出了信都區又一家山村民宿,古樸雅致的山村環境、精巧別致的院落與現代化的客房裝修、古式家具相結合,吸引各地遊客紛至沓來,也給古村發展帶來機遇。村黨支部支書李紀成說,這不只是個旅館,更將為村民增收致富開闢新路子。
李紀成介紹說,以往的前禪房位置偏遠不說,村裡到處是破破爛爛,旱廁牲口棚到處都是。「當時那真叫窮。隨著人居環境持續改善,精品民宿項目落戶小山村,百姓增收致富又有了新渠道,俺們村這窮溝溝正變成富窩窩。」李紀成說。
漿水鎮全力加強特色小鎮美麗鄉村環境衛生整治和美麗城鎮建設工作,經過近五年打造,51個村全部建成美麗鄉村;大力開展「廁所革命」,所有旱廁清零;全鎮51個村實現了垃圾處理一體化全覆蓋,農村垃圾實現日產日清,汙水處理設施建設得到進一步完善,全鎮21個村實現了汙水集中收集、處理。充分發揮鎮綜合執法中隊作用,加大對鎮區容貌、經營秩序、環境衛生等工作日常管理,按照市「十個一」標配,積極打造美麗城鎮建設,漿水鎮先後被評為省級和國家衛生鄉鎮。
圍繞大力發展康養休閒民宿,助推大健康產業形成規模效應,漿水鎮在打造前禪房、營房臺、寨上、大寨、慄樹坪等精品民宿的基礎上,引導51個村發揮自身優勢,打造一村一品一特色,發展民宿康養休閒新業態,實現全域康養旅遊目標。
「下一步,我們將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現代農業發展,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實施『千斤糧、萬元錢』項目,調優林果產業結構,謀劃農貿市場建設,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進一步拓展農民增收空間。」漿水鎮黨委書記李潤國表示。(記者閆麗靜 通訊員王聚芬)
來源:邢臺日報
關注河北新聞網,了解河北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