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和白領屬抑鬱症高發人群 明顯早醒或患病

2020-12-23 中國新聞網

  多年前,張國榮突然跳樓自殺,讓不少人惋惜之餘對抑鬱症感到不可思議;近些年,一些明星導演、公務員、白領因抑鬱症而自殺,也讓不少人難以理解。近期,幾位不同行業的精英之死,則開始讓更多人關注到抑鬱症本身。抑鬱症越來越普遍了,這個病究竟為何如此具有殺傷力?我們應該如何面對抑鬱症呢?

  表現

  抑鬱症是一種常見病

  大部分想過自殺

  抑鬱症到底離我們有多遠?自治區人民醫院心理康復中心副主任黃玲,多年來從事抑鬱症等相關疾病的治療工作。在黃玲的患者中,來自社會各個行業的人都有。抑鬱症是一種常見病,在該醫院的心理康復中心,每天都會接到這樣的患者。「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礙、神經症是康復中心接到的三大常見病,神經症就是神經官能症,心境障礙包括抑鬱、躁狂和雙向。」黃玲說。

  黃玲介紹,抑鬱症主要表現為情緒低落,總是憂愁傷感、對任何事情都喪失樂趣,甚至悲觀絕望,如夜裡同海上的一葉孤舟,看不到一點點光明和希望;思考問題困難,思維遲緩就是自覺腦子不好使,記不住事;睡覺早醒,睡眠不足;運動抑制,包括精神精力減退、總有疲乏感、不愛活動、渾身發懶、走路緩慢、言語少等。嚴重的可能不吃不動,生活不能自理。

  「單純的抑鬱情緒就像剎車系統,讓人適可而止,一般有具體的誘因,程度較輕,時間較短,能很快緩解。而抑鬱症的情緒低落持久而嚴重,持續2周以上,影響社會功能並造成極度痛苦。情緒的低落與處境不相稱,也不能自我調節,還存在興趣減退、持續疲勞、頭腦遲鈍、不能集中注意等許多其他症狀,呈現一組特有的症候群。」廣西社會心理學會曹均盛秘書長介紹。

  「重要的是除了抑鬱症患者由於情緒低落、悲觀厭世外,嚴重時很容易產生自殺念頭。並且,由於患者思維邏輯基本正常,實施自殺的成功率也較高。自殺是抑鬱症最危險的症狀之一。」黃玲介紹。

  據中華醫學會《精神醫學新進展》提供的數據表明,應該重視抑鬱症,抑鬱症有較高的致死性與致殘性,黃玲解釋,「因為10%~15%的抑鬱症患者會自殺死亡,2/3抑鬱症患者曾有自殺的想法。」

  據研究,抑鬱症患者的自殺率比一般人群高20倍。社會自殺人群中可能有一半以上是抑鬱症患者。有些不明原因的自殺者可能生前已患有嚴重的抑鬱症,只不過沒被及時發現罷了。由於自殺是在疾病發展到一定的嚴重程度時才發生。所以及早發現疾病,及早治療,對抑鬱症的患者非常重要。不要等患者已經自殺了,才想到他可能患了抑鬱症。

  數據

  抑鬱症成第三大負擔疾病

  我國抑鬱症就醫率不足10%

  今年5月14日,世界衛生組織發布《全球青少年健康問題》報告稱,抑鬱症已超越交通事故、貧血、愛滋病毒、愛滋病等,成全球青少年致病和致殘的頭號原因。該報告還指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已造成巨大損失。每年,約有20%的青少年遭受某種形式的精神疾患,最為常見的是抑鬱症或焦慮症。由此可見,在全球範圍內,抑鬱症已躍居青少年致病和致殘的頭號原因。

  世衛組織統計,目前世界上抑鬱症的發病率為2%~5%,而在我國發病率為1.5%~3.5%。據調查,早在2009年,中國抑鬱症患者已達9000萬。然而,如此龐大的患病人群,每年20萬人因抑鬱自殺,識別出來後就醫的患者也只有30%。這意味著,中國抑鬱症就醫率不足10%。

  在傳統的認知裡,癌症、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這樣的疾病才是人類社會的「心腹大患」。實際上,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單相抑鬱症已經成為第三大負擔疾病,到2020年,將升至第二位,僅次於冠心病。

  「許多抑鬱症患者認為,抑鬱症只是一種心理疾病不要緊,只要自己想開點或者忙於事業,導致一直都不能進行有效的治療。這都是極其錯誤的,沒有真正認識到抑鬱症的殘酷性與危害性。」黃玲介紹。

  高發

  抑鬱症偏愛以下人群

  公務員和白領是高發人群

  「臨床資料顯示,患抑鬱症的母親所生的子女患此症的較多。這是因為如果父母患有抑鬱症,沉默少言,害怕各種社會活動,或者對事物的知覺過於敏感,身體稍有不適或遭遇一些挫折就十分焦慮和悲觀,這些都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情緒和個性發展。」黃玲介紹。

  此外,在臨床就診者中,親人死亡、家庭破裂、失戀、嚴重的軀體疾病、學習和工作中的困難和挫折等,這些應激事件容易使人自尊心受到打擊而誘發此病症。而且主觀判斷這些負性社會應激事件的危容程度越大,個體可利用的應對方式越缺乏,則抑鬱情緒越嚴重。此外,抑鬱症的發生也與患者病前的性格有關。多數患者其有明顯的內向、孤僻的性格,他們往往比一般人更多愁善感、思慮過多、處世悲觀。

  據調查顯示,公務員和白領是抑鬱症的高發人群。「一些高壓力、激烈競爭中的人群,也是高發人群。因為這些人中,希望理想中的狀態比現實中要好,抑鬱感受一產生就壓抑下去,強撐著沒事兒的樣子,往往忽視了就醫治療。」

  措施

  中度以上抑鬱症患者

  應進行藥物治療

  黃玲建議,抑鬱症是常見病,患者要有心理暗示:抑鬱症要治,能治!

  據了解,多種抗抑鬱藥物、物理治療(如鎮痛安眠枕)、心理治療都可以治療抑鬱症。對有些病人來說,抗抑鬱藥物更有效;而對另外一些病人來說,物理治療或者心理治療更為有效;而對大多數患者來說,藥物治療和物理治療一起使用可能最有效。

  「輕度抑鬱症患者可以通過自我心理調整,以及適當的體育鍛鍊來緩解病情,但是中度以上的抑鬱症患者,必須進行藥物治療。藥物治療就如同腳受傷後的拐杖,它只是在發作的時候幫你一把,但是,是否能丟得掉拐杖,還要看自己。」

  連結丨

  一、抑鬱症有哪些主要表現?

  1.持續性情緒低落、憂鬱、心境惡劣是抑鬱症的典型症狀之一。

  2.焦慮、激越焦慮和抑鬱常相伴出現。

  3.腦功能下降,通常表現為思維困難,腦力勞動的效率明顯下降。

  4.思維消極、悲觀和自責、自卑,猶如帶著有色眼鏡看世界,感到任何事情都困難重重,對前途悲觀絕望。

  5.精神運動性阻滯。典型表現是行動遲緩,精力減退,缺乏興趣和活力,總感到心有餘而力不足。

  二、如何發現早期抑鬱症?

  如果出現嚴重的睡眠障礙,特別是早醒,也就是睡眠的最後一次覺醒時間明顯提前,須引起警惕。患有嚴重的慢性疾病如心臟病、中風、糖尿病、癌症與阿爾茨海默病等,出現抑鬱症的機會較高,抑鬱症也可能是這些嚴重疾病的前兆。在抑鬱之前常常會有食慾不良、沉默少語、失眠。性格行為突然改變,像變了一個人似的。

  三、抑鬱症男女表現各不同

  1.女性更愛胡思亂想。女性抑鬱症患者更容易沉浸在消極情緒中,並出現自責、沒有原因的哭泣等症狀,讓患者感覺更糟;男性情緒低落時會分散注意力,有助於緩解抑鬱。

  2.女性更可能一蹶不振。面對消極生活事件,如離婚或失業時,女性更可能變得沮喪,甚至以淚洗面,一蹶不振。這可能與雌激素和情緒調節神經遞質的相互作用有關。

  3.女性併發症更多。女性抑鬱症患者更易出現飲食失調症,如厭食、貪食,而且更可能並發焦慮症、強迫障礙等。

  4.男性更易酗酒。男性在抑鬱時更可能通過超負荷工作麻痺自己,或者沉迷於網絡、賭博等,來掩飾悲傷情緒。更有甚者會借酒澆愁,甚至濫用精神類藥物,如安眠藥等。男性還更容易被激怒,甚至四處惹是生非。

  5.男性的症狀更難被識別。女性在抑鬱時能更好地察覺心理異常,並向醫生描述症狀,以便早發現,早治療。而男性比較內斂,即使家人也很難看出其異常,從而在出現自傷等嚴重症狀時才被發現。

  6.男性更易自殺。由於男性往往在很長時間內難以得到診療,因此更可能出現自殺等嚴重後果。(當代生活報記者 鄧子霖)

相關焦點

  • 抑鬱症成白領高發病 線上問診更便捷
    據權威機構對北京、上海、廣州三個城市的白領所做的調查顯示,80%以上的人認為自己時常感到不快樂;70%左右的人覺得在人生的不同時期抑鬱過。高強度的工作節奏,不規律的生活,使用腦集中的都市白領成為抑鬱的高發人群,特別是工作繁忙的年底,讓他們感覺壓力空前,抑鬱也就隨之而來。
  • 經常早醒可能是「抑鬱」了 抑鬱症的9大症狀
    原標題:經常早醒可能是「抑鬱」了 抑鬱症的9大症狀   最近多個新聞事件,讓抑鬱症多次進入人們的視野。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抑鬱症已經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第四大疾病,並且患病率有不斷上升的趨勢,預計到2020年抑鬱症可能成為僅次於心臟病的人類第二大疾患。
  • 抑鬱症高發,有這些表現要警惕可能患上了抑鬱
    有一項研究表明:20歲至30歲的人群精神壓力最高。但是,抑鬱並沒有明確的病因,同樣的壓力下,有人扛扛就過去了,有人可能會因長期的抑鬱情緒演化成抑鬱症,這類人就屬於「抑鬱高發人群」。抑鬱高發人群常見以下幾種:1、有家族遺傳史的人。
  • 大學生成抑鬱症高發人群,面對抑鬱我們該如何自救?
    一直以來,網友和家長們都以為大學生沒有煩惱、沒有壓力,抑鬱症只會是社會人士常患的病。一旦有新聞報導大學生患抑鬱症做出很多不可挽回的事情都會覺得是杜撰的消息或者只是個別學生心理承受能力太差導致的。然而,昨天一則熱搜打破了大家的幻想,原來抑鬱症在大學生群體中不但發病率逐年升高,在大一、大三更是抑鬱高發期。為什麼抑鬱找上了大學生?世界衛生組織曾指出,四分之一的中國大學生承認有過抑鬱症狀。
  • 哪種人群易得抑鬱症?
    當今社會下,每個人都頂著巨大的壓力,負重前行,而越來越多的心理疾病,精神疾病纏繞著我們,導致抑鬱症成為一種發病率較高的精神疾病。很多人都或多或少有一些抑鬱症的特徵,如不及時發現,就很容易對自己和他人造成很大的傷害,抑鬱高發人群處於哪?
  • 4大因素是抑鬱症高發的「背後黑手」,患有抑鬱症不吃藥能好嗎?
    4點症狀需警惕,抑鬱症的高發原因,避免陷入持續抑鬱狀態1.意志衰退每個人都不可能離開他人而獨立存在,而抑鬱症患者則經常避免社交行為。抑鬱症患者不敢、不願跟家人、同事、朋友接觸,寧願終日臥床閉門獨處。自我障礙抑鬱症患者在患病期間,學習能力顯著下降,通常表現為反應遲鈍,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學習困難,做事嚴重拖延,無法按時完成工作和學習計劃。
  • 大學生體檢將篩查抑鬱症 數據顯示大一和大三是抑鬱症高發期
    要求試點地區加強部門協作,採用多種宣傳手段和渠道,廣泛開展抑鬱症防治知識科普宣傳。二是開展篩查評估。要求醫療衛生機構、體檢中心、高等院校等通過線上線下多種形式,開展抑鬱症篩查。三是提高早期診斷和規範治療能力。要求婦幼保健院、中醫院等開設精神(心理)科,加大對非精神專科醫院醫師的培訓,提高抑鬱症識別和診療能力。四是加大重點人群幹預力度。
  • 2010健康中國 揭示抑鬱症高發人群(圖)
    2010健康中國揭示抑鬱症高發人群(圖片來源:資料圖)人民網4月8日電 由中國醫師協會和中國醫師協會精神醫師分會共同發起的「2010健康中國——全國抑鬱症及睡眠障礙健康促進項目」日前在京啟動,北京、上海、成都、西安等全國18家醫院同時宣布建立「抑鬱症及睡眠障礙教育基地」。
  • 大學生體檢將篩查抑鬱症:數據顯示大一和大三是抑鬱症高發期
    要求試點地區加強部門協作,採用多種宣傳手段和渠道,廣泛開展抑鬱症防治知識科普宣傳。二是開展篩查評估。要求醫療衛生機構、體檢中心、高等院校等通過線上線下多種形式,開展抑鬱症篩查。三是提高早期診斷和規範治療能力。要求各級醫療衛生機構、婦幼保健院、中醫院等開設精神(心理)科,加大對非精神專科醫師的培訓,提高抑鬱症識別和診療能力。四是加大重點人群幹預力度。
  • 醫生提示長期早醒是抑鬱症信號
    醫生提示長期早醒或是抑鬱症信號一個人是否處於抑鬱狀態,經常早醒往往是一個很重要的提示性症狀。那麼,什麼時候醒來可稱得上是早醒呢?如果因小便急而醒來解尿,解完後上床又能很快睡著,這樣的醒不屬於早醒的範圍。早醒的人睡眠時間肯定不足,次日就會感到疲乏、心煩意亂、注意力不集中、辦事效率低等。長期早醒的人還會出現軀體方面的不適,如心悸、胸悶、腰酸、腹脹等。由此便構成了「睡不好,吃不香,做不動」的惡性循環,給人的身心健康帶來嚴重影響。早醒是睡眠障礙的一種表現,又可以是抑鬱的一種伴隨症狀。
  • 大學生已成"抑鬱症" 高發人群?
    北青報記者近日調查發現,在京一所著名重點大學有40人被確診為抑鬱症,約佔到學校心理諮詢中心訪問量的兩成。智識高、求勝心強的大學生,已然成為抑鬱症高發人群。在談起遭遇心理危機的大學生群體時,長期在大學心理諮詢一線工作的章文直言道:「他們中患有抑鬱症的佔比較高,去年中心約有1500人次的來訪量,抑鬱症佔到諮詢人數的兩成。經我們統計,全校共有40個學生確診為抑鬱症,算上實際患病卻沒來諮詢的,這個數字應該還會更高。」
  • 抑鬱症正在學生群體高發
    世界衛生組織估算,全球共有約3.5億名抑鬱症患者,抑鬱症成為僅次於癌症的人類第二大「殺手」。在我國,抑鬱症患病率達到2.1%,學生群體呈高發態勢。但是,目前無論醫學還是社會對抑鬱症這一「被隱藏的疾病」認知仍不足,導致不少人「發現即是重症」。築牢完善多級抑鬱症防控體系迫在眉睫。
  • 長期早醒或是抑鬱症信號
    □陳曉鷗(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主任醫師)   一個人是否處於抑鬱狀態,經常早醒往往是一個很重要的提示性症狀。  那麼,什麼時候醒來可稱得上是早醒呢?最為常見的是在凌晨2時到4時醒來就再也睡不著了。如果因小便急而醒來,解完後上床又能很快睡著,這樣的醒不屬於早醒的範圍。
  • 抑鬱症成自殺最大「兇手」 發病高峰年齡為20至60歲
    短短一個月內,連續發生多起自殺案件,背後的原因,竟然都是抑鬱症。為什麼現在抑鬱症頻發?哪些人群容易患上抑鬱症?我們應該怎麼預防?記者日前就此採訪了湖南省腦科醫院的幾位專家。湖南省腦科醫院精神科大科主任周旭輝分析:目前大多數獨生子女家庭,家長對孩子過分保護,喜歡包辦代替,剝奪了孩子心理髮育機會,容易導致孩子心理髮育有缺陷,抗挫折能力差,社會適應能力也差,一旦面對挫折,他們就會顯得手足無措,再加上不願意與別人分享,久而久之,容易引發抑鬱症等症狀。 與此同時,空巢老人也成為抑鬱症的高發人群。
  • 獨生女居然是產後不良情緒的高發人群?!慌了慌了
    很多媽媽在生產完後總是憂思過度,失眠多夢,以為自己得了產後抑鬱症。其實很多新手媽媽在產後或多或少都會出現一定的不良情緒,但這並不代表就是患上了產後抑鬱症或焦慮症。 產後不良情緒雖然是正常的,但程度有輕有重,嚴重的話可演變成產後抑鬱症。
  • 早醒可能是抑鬱症
    </P><br><P>近幾個月以來,他總是感覺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也不願參加同事和親朋的集體活動,每天凌晨三四點就醒了,睡不著也不想起床上班。 </P>   李先生是一家大型企業的骨幹,本來有可能升職,但由於去年出現一次嚴重失誤導致升職無望。
  • 抑鬱症有多可怕?這五個症狀出現,就可能是抑鬱症到來的信號
    當今社會無論是上班族或學生黨,其實過得並不輕鬆,每天都處於高壓力和高強度的生活狀態。也正因如此,越來越多的心理疾病也悄悄找上了患者,比如「抑鬱症」就是高發的一種。與其它心理疾病不同,抑鬱症的影響是心理和生理多方面的。
  • 抑鬱症有多可怕?這五個症狀出現,就可能是抑鬱症到來的信號!
    當今社會無論是上班族或學生黨,其實過得並不輕鬆,每天都處於高壓力和高強度的生活狀態。也正因如此,越來越多的心理疾病也悄悄找上了患者,比如「抑鬱症」就是高發的一種。與其它心理疾病不同,抑鬱症的影響是心理和生理多方面的。
  • 性格開朗的人,為什麼還會得抑鬱症呢?
    孕產婦由於激素劇烈變化,加上初為人母,角色變化、照顧孩子、兼顧事業和家庭等原因,其中有50%~70%的人會出現反應性抑鬱。  2、空巢老人:誘發這些老人患病的原因有:老伴去世是第一誘因,很多老人在老伴去世3個月內,即出現明顯的抑鬱症症狀;其次是退休,很多老人因生活失去目標,出現心理問題。  3、疾病纏身者:心血管疾病、神經系統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與抑鬱症的共病率很高。
  • 大學生體檢將篩查抑鬱症!全球預計有3.5億人患病……
    導讀:據央視報導,抑鬱症,正在成為僅次於癌症的人類第二大殺手,全球預計有3.5億人患病。要求各級醫療衛生機構、婦幼保健院、中醫院等開設精神(心理)科,加大對非精神專科醫師的培訓,提高抑鬱症識別和診療能力。 四是加大重點人群幹預力度。針對青少年、孕產婦、老年人、高壓職業人群,分別提出心理健康服務措施。 五是強化心理熱線服務。要求將心理援助熱線建設成為公眾進行心理健康諮詢、求助、疏導、危機幹預、轉介的便捷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