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美國移民與海關執法局(ICE)突然發布了一則新通知,對在美留學生的網課學習進行了限制:申請今年秋季學期課程的留學生,如果學校僅開設網課學習,學生將無法獲得籤證,已經在美國境內的學生則必須離境,或轉學至面對面授課的學校,否則也必須離境。
簡而言之,在美或準備赴美的留學生現在的處境非常窘迫:如果你在美國境外,秋季學校選擇全部上網課,移民局不會頒發籤證,海關也不會允許入境,但是會對已有身份的學生保留籤證狀態,允許在家上網課;如果你在美國境內,秋季學校選擇全部上網課,那麼你必須離境,亦或者轉學到可以提供面授課程的學校。
由於這一新政引來眾怒,近來受到全美各大高校聯合起訴,而迫於強大的輿論壓力下,美國移民及海關執法局(ICE)終於鬆口,對該新政進行了部分修改。
修改後的規則如下:身在美國境內的國際留學生,不能全部選擇上網課;身在美國境外的國際留學生,可以在當地選擇上網課;沒有回美國返校,但仍上網課的學生,學生身份仍然有效,只需要在SEVIS中保持激活狀態。
而實際上這只是美國限制留學生,尤其是中國留學生的一小部分新政而已,而之前宣布的政策,影響更深遠,更嚴重。
川普根據相關法律,宣布自美國東部時間6月1日下午12點起,持有學生籤證(F籤)或交流籤證(J籤)的中國公民,如果曾在支持或支持中國軍民融合發展戰略的高校或研究機構學習或從事研究,將被禁止入境。
白宮在該公告中表示,與中國軍隊有或曾有聯繫、在中國學習或進行研究活動的中國學生和研究人員入境美國,將損害美國利益,並威脅美國民眾的安全保障和經濟的長久活力。
學姐認為這一禁令對中美雙方都造成了一定影響,首先引發了美國高等教育界和科技界的反對和批評:一些將被禁止入境的學者可能正在美國承擔重要的學術研究課題,而且在今年的新冠疫情影響下,包括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在內的多所美國名校紛紛宣布進入財政緊急狀態,因為這些大學的正常運行大多是依靠外國留學生支付的全額學費來維持。
再者,這項決定將影響至少數千名中國留學生的籤證,中國學生和科研工作者的深造和交流計劃也會受到極大影響。
而國內,剛剛結束高考的考生們,也迎來了前途與命運的一道門檻,無數考生手握著命運的號碼牌,能不能跨過這道坎走向光明的未來,靠的全是自己的努力。
學姐在這裡預祝所有的高考考生都能發揮出應有的水平,金榜題名並實現自己的理想!
想到幾年前老學姐我也曾是眾多的高考考生之一,如今再回想起那一段奮鬥的青春歲月,心中還是久久不能平靜,毫無例外我們每個人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都要付出辛勤的汗水,就如同影片《風雨哈佛路》中的女主人公麗茲那樣,她以自己的堅韌不拔精神打破重重枷鎖,最終踏入哈佛大學校門的勵志經歷,感動並鼓舞了無數為夢想奮鬥著的少年們。
學姐在這裡,並不是鼓勵大家去美國,去哈佛讀書,而是鼓勵那些勇於為自己目標而奮鬥的同學,哪怕無家可歸,沒有退路,也要奮鬥不息。
麗茲從小出生在貧民窟,她的父母都是癮君子,母親還患有精神病,她從小的生活就是顛沛流離,也從未有過一個像樣的家,15歲時母親因愛滋病去世,成為壓倒她的最後一根稻草,由於貧窮她只能看著母親木質的棺材被隨意丟棄。之後她拒絕了朋友回到孤兒院的邀請,背上書包轉身離開,踏上了艱難的求學之路。
我永遠也忘不了麗茲在請求鄰居伊娃女士幫她上學時說的那句話:「我不想成為傻瓜,我要去上學。」由於美國的教育體制規定高中畢業前是義務教育不收學費,所以麗茲解決了學費的問題,但她解決不了生活上的問題。她沒有家,每天只能靠扒垃圾桶填飽肚子,每天晚上她是最後一個離開學校的,然後在一趟地鐵上坐四個來回,這樣就能耗掉一整晚——只是因為她沒有地方住。
學校組織的一次波士頓旅行讓麗茲下定決心要讀哈佛大學,這樣就能早點爭取大學中的獎學金並且儘快工作養活自己,但是如何支付昂貴的學費呢?她看到了《紐約時報》的獎學金項目,為了爭取到這份獎學金去讀哈佛,她決心只花兩年的時間完成四年制的高中課程,於是我們看到了影片中的她努力得令人難以想像:
比圖書館管理員更早到圖書館學習;成為閉館的最後一位學生;每晚在四個來回的地鐵上看書學習;在打工洗碗的碗槽上方掛滿學習資料,一邊洗碗一邊學習......麗茲為理想付出的努力也是無數學生的縮影:在高三教室中埋頭刷題;在宿舍挑燈夜讀;在操場上走廊上大聲背書......這些都是我們經歷過的歲月。
最後麗茲順利高中畢業並通過面試成功拿到了獎學金,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被問到:「你是怎麼做到的?」她回答:「我怎麼做不到呢?」是的,我們應該相信自己,當你對自己有信心並且願意付諸努力的時候,就已經成功了一半!
誠然,麗茲的逆襲之路,令人豔羨,哈佛是我們常掛在嘴邊的「名校和前途」的代名詞。近些年來,留學熱潮席捲中國,很多有條件的家庭都會選擇讓孩子出國留學。
現在情況出現了巨大的變化,美國在全力阻止中國留學生,尤其是敏感學科的中國學生。但是學姐想問問大家,有沒有冷靜下來仔細思考一番:到底是該逞一時之勇,還是該審時度勢,敏銳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