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霾危害近來一直是人們熱議的話題,也帶熱了「霧霾經濟」,線上售賣的各種防霾產品琳琅滿目;街頭零售藥店號稱防霧霾的口罩、器械、保健品宣傳廣告更是令人眼花繚亂。
口罩是最受追捧的產品。昨天,記者在南京街頭走訪藥房,發現各家防霾產品都賣得不錯,口罩尤其紅火。在百信藥房鳳凰西街店,記者看到,擺在貨架上的口罩至少有20個品種,有國產的也有進口的,還有各種造型的,價格從幾元到幾十元的都有。
銷售員一口氣向記者介紹了十幾個品種——「我們這裡防霾口罩每月都賣幾百個。這種,裡面有4個過濾晶片,能防PM2.5的,售價27.5元一個,銷量最好。」「還有一種牌子的口罩內層夾有活性炭,能防PM2.5,還能過濾空氣中甲醛、二氧化硫,銷量也不錯……」
「現在人們防護意識強,出門都習慣戴口罩,尤其是南京春秋季節灰塵大,還有梧桐樹飄絨毛毛,過敏的人非常多。」南京益豐大藥房門店經理季惠敏告訴記者,他們在南京的90多家連鎖店,每個月各種防霾口罩銷售量近1萬個。春節期間,好幾家店賣斷了貨。
記者發現,有的藥店還推出了各種防霧霾衍生產品,有宣稱「可修復被PM2.5損壞的皮膚細胞」的化妝品,還有聲稱可清肺、排毒、防PM2.5的保健品。網上宣稱防霧霾的「神器」就更多了,如防霾3D口罩,防霾眼鏡、帽子、戶外用品等等。
各種空氣淨化設備也炙手可熱。在蘇寧電器新街口店,飛利浦、夏普、大金、TCL、布魯雅爾、松下、美的、IQAir等各品牌空氣淨化器,擺在店裡最顯眼的地方,前來問詢的人絡繹不絕。「這些淨化器能過濾灰塵、PM2.5、汽車尾氣、花粉等。」銷售人員告訴記者,價格從一千多到四千多都有,春節長假,最多一天賣了30多臺。
據資料顯示,我國近3年來空氣淨化器銷售量每年都以超過100%的速度遞增,去年全國空氣淨化器的市場零售量達到580萬臺,總額約為136億元。
「霧霾能導致肺癌和呼吸系統疾病。」「霧霾能誘發心腦血管疾病。」提起霧霾的危害多數人都能說出幾條,但是防霾口罩、空氣淨化器等真能預防霧霾的危害嗎?
「用口罩、空氣淨化設備等物理方法防霧霾是很困難的,我認為消費者購買這些產品,心理安慰作用更大些。」江蘇大學醫學院毒力學教授陸榮柱介紹說,霧霾的主要成分是一些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顆粒直徑在10微米以上的會被人的鼻毛擋在外面;在2.5-10微米之間的顆粒物可通過痰液等排出體外;可PM2.5粒徑小,面積大,活性強,易附帶病毒、細菌等有毒有害物質。
專家說,PM2.5直徑還不到人的頭髮絲粗細的1/20,普通口罩只能阻擋顆粒較大的灰塵等,因此市面上多數口罩事實上是很難擋住它的。除非戴N95、N98及一些帶有活性炭的特種口罩,但N95、N98這些特種口罩透氣性非常差,健康人每次佩戴時間不能超過30分鐘,否則會造成全身缺氧,如果患有心腦血管病的人更不能戴;活性炭口罩價格昂貴,不太適合普及。而市面上銷售的防霾口罩有多大效果很難說。
「因為PM2.5、霧霾等是最近幾年才引起關注的問題,霧霾防治產品則出現得更晚些,國家還沒有防PM2.5口罩的行業標準。」南京市食品藥品監管局醫療器械監管處張亞軍處長說,醫用口罩是有標準的,它主要有三類:普通醫用口罩、外科用防飛沫的醫用口罩、N95等防烈性傳染病的特種口罩。
張亞軍說,藥店、超市銷售的都是日常生活用口罩,很多打著「防霧霾」口號的口罩,其實屬於普通的生活用口罩,「防霧霾」有些是商家玩的「噱頭」,質量魚龍混雜,國家相關部門應該儘快出臺此類產品的行業標準。她說,空氣淨化器對於密閉小空間內淨化空氣有一定效果,但這也只是理論上的說法,我們國家也沒有這類產品的國標,因此不能說它是合格的或不合格。購買口罩、空氣淨化器,說明民眾重視環境汙染問題了、健康意識強了,解決霧霾的最終方法要靠改善環境,提高空氣品質,在解決這些問題之前,百姓最靠譜的方法是在空氣汙染較輕的時候多鍛鍊,強身健體來抵禦霧霾危害。 本報記者 仲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