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類!這些電子證照已實現長三角地區共享互認(附操作攻略)

2021-02-18 上海發布


電子證照是指由計算機等電子設備形成、傳輸和存儲的證件、執照等電子文件。電子證照與紙質證照具有同等法律效力。2020年,上海大力推進「兩個免於提交」(在開展政務服務和實施監管執法場景中,通過告知承諾、電子證照應用、數據共享核驗、行政協助等方式,實行凡是本市政府部門核發的材料,原則上一律免於提交;凡是能夠提供電子證照的,原則上一律免於提交實體證照)。

在國辦電子政務辦的支持和指導下,長三角三省一市重點探索推進電子證照跨區域共享互認,提升區域業務協同,推進政務數據跨區域、跨部門、跨層級共享互認,全面提升區域政務服務一體化水平,優化區域整體營商環境,為企業群眾辦事、出行、生活帶來實實在在的便利。2020年9月10日,三省一市聯合印發《長三角地區電子證照互認應用合作共識》。

截至目前,三省一市已經實現身份證、駕駛證、行駛證、道路運輸從業人員資格證(道路客、貨運)等21類電子證照的共享互認,並可通過四地的政務服務APP(上海「隨申辦」、江蘇「政務服務」、浙江「浙裡辦」、安徽「皖事通」)實現已歸集的電子證照亮證亮碼,居民可在覆蓋長三角區域41個地級市的550個長三角「一網通辦」專窗辦事過程中通過電子亮證,窗口掃碼,後臺調用,實現實體證照免交免帶。截至目前,三省一市電子證照共享4萬餘次,電子亮證1150萬餘次。

此外,在特定現場執法場景中,上述21類證照中的電子駕駛證、行駛證、道路交通運輸經營許可證等9類電子證照實現在區域交通運輸和公安交警執法場景的亮證、掃碼、核驗全流程跨省應用,三省一市居民通過本省(市)政務服務APP亮出的電子證照與實體證照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相關焦點

  • 合肥將推動長三角地區異地電子證照、資質認證將互信互認
    近日,合肥市政府在答中復透露,加入長三角G60科創走廊以來,合肥市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進一步發揮了合肥優勢。僅在去年,合肥就發放了7.22億創新貸,為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加持」。今年,還將推動異地電子證照、資質認證實現互信互認。
  • 江蘇交通運輸電子證照在長三角地區推廣應用
    本報訊 12月1日,省政務辦和省交通運輸廳聯合召開「全省交通運輸電子證照應用推進會」,部署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等5類交通運輸電子證照通過江蘇「政務服務碼」在政務服務和行政執法場景中推廣應用。此前,省政務辦、省交通運輸廳選定交通運輸政務服務高頻事項中涉及面最廣、業務量最大的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道路運輸從業人員道路運輸從業資格證、道路運輸證、國內水路運輸經營許可證和船舶營業運輸證等5類交通運輸證照進行實體證照的電子化,通過江蘇「政務服務碼」(「蘇服碼」)實現了與公安部門身份證、駕駛證、行駛證、市場監管部門營業執照等電子證照的關聯共享,實現跨部門實體證照免帶。
  • 長三角地區可以跨省電子亮證,攻略→
    長三角地區可以跨省電子亮證,攻略→ 2019-11-21 09: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省五類交通運輸經營證照實現免帶服務
    12月1日,省交通運輸廳、省政務服務管理辦公室聯合召開全省交通運輸電子證照應用推進會,部署5類交通運輸電子證照通過江蘇「政務服務碼」在政務服務和行政執法場景中推廣應用。即日起,5類交通運輸電子證照實現免帶服務。
  • 「中國水運報」江蘇五類交通運輸經營證照實現免帶服務
    本報訊(記者 顧曉平 通訊員 王子豪)12月1日,江蘇省交通運輸廳、省政務服務管理辦公室聯合部署5類交通運輸電子證照通過江蘇「政務服務碼」在政務服務和行政執法場景中推廣應用。即日起,上述交通運輸電子證照實現免帶服務。
  • ...共歸集502類證照、2.4億條數據 194類證照可通過「愛山東」APP...
    值得一提的是,省市電子證照系統實現級聯對接,支持電子證照跨層級、跨區域共享調用,並實現與「愛山東」政務服務APP的集成對接,194類證照可通過「愛山東」APP亮證,實現電子證照「亮證即用」;教育入學、道路執法等18個試點場景已全面落地實施,身份證、營業執照、不動產權證、醫保電子憑證、社會保障卡、結婚證等9類高頻電子證照全面推廣應用。
  • 西安印發電子證照管理暫行辦法 各單位之間共享互認
    本報訊(記者 張豔芳)2月11日,西安市政府印發《西安市電子證照管理暫行辦法》,辦法適用於西安各級行政機關、履行公共管理和服務職能的事業單位(以下統稱公共管理和服務機構)實施電子證照信息採集、制證籤發、歸集入庫、共享應用、監督管理等相關活動。
  • 山東省市電子證照庫共歸集502類證照、2.4億條數據 194類證照可...
    值得一提的是,省市電子證照系統實現級聯對接,支持電子證照跨層級、跨區域共享調用,並實現與「愛山東」政務服務APP的集成對接,194類證照可通過「愛山東」APP亮證,實現電子證照「亮證即用」;教育入學、道路執法等18個試點場景已全面落地實施,身份證、營業執照、不動產權證、醫保電子憑證、社會保障卡、結婚證等9類高頻電子證照全面推廣應用。
  • 江蘇86個發證地實現頒發不動產登記電子證照
    本報訊 3月18日,宿遷市接入江蘇省自然資源廳不動產登記電子證照制證系統,這意味著全省86個發證地區正式全面頒發全省統一標準規範的不動產登記電子證照。截至目前,全省共頒發不動產登記電子證照77萬本,其中電子證書42萬本、電子證明35萬份。
  • 不用再回戶籍,「亮證」支持添加「長三角」證件
    這是「隨申辦市民雲」APP的「亮證」功能,第一次支持添加並認可籤發地非上海市的電子證照。這個功能的實現,使「隨申辦市民雲」APP成為全國首個打通長三角證照數據,成功實現異地證件添加,並支持線下使用的政府服務移動平臺!
  • 江浙滬籤高校學分互認協議 8校將共享精品課程
    在此文件的指導下,各地結合研究生教育的實際情況,首次出現以學位課程共享和學分互認為內容的區域合作,相繼在重慶、廣州、山東、陝西、上海、吉林、北京等省市高校出現「學區就近,科類相近」的跨學校選課和學分互認的嘗試。這些嘗試多以歐美國家高校合作為藍本,但實行起來依然有很多困難。
  • 我省電子證照應用試點工作取得積極成效
    依託省一體化大數據平臺和政務服務平臺,構建形成完備的電子證照應用支撐體系。建成省級及16市電子證照系統、全省統一的電子印章系統,有效支撐電子證照制發應用和電子印章籤發。省市電子證照系統實現級聯對接,支持電子證照跨層級、跨區域共享調用,並實現與「愛山東」政務服務APP的集成對接,194類證照可通過「愛山東」APP亮證,實現電子證照「亮證即用」。
  • 長三角醫學教育聯盟成立 十校聯手「學分互認,課程共享,中西並重」
    長三角醫學教育聯盟成立 十校聯手「學分互認,課程共享,中西並重」 2019-12-14 15:34:20  今後,長三角地區滬蘇浙皖「三省一市」10所高等醫學院校的醫學生將有機會實現醫學教育資源共享。「創新共建、協調共進、開放共贏、成果共享」是該聯盟的原則。  當日,上海市副市長陳群為聯盟主席、副主席頒發聘任證書。陳群說,長三角醫學教育聯盟的成立是推動落實長三角一體化戰略進程中,具有顯著特色的重要工作。
  • 9月30日起滬蘇浙皖互認電子駕照 趕緊去申領
    如果能像電子身份證一樣,駕駛證和行駛證也能電子化,是不是就方便多了。    9月12日,滬蘇浙皖三省一市人民政府辦公廳正式聯合印發《長三角地區電子證照互認應用合作共識》(以下簡稱《合作共識》),規定從今年9月30日起,滬蘇浙皖三省一市電子駕駛證、行駛證將正式實施互認。
  • 電子證照國家標準明年起施行 網上辦事更便捷
    今日(11月16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國家電子文件管理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國家密碼管理局)聯合發布電子證照6項國家標準。今後,每個電子證照將有自己的「身份號碼」,異地電子政務業務辦理也將更順暢。
  • 進入電子證照時代丨電子證照是什麼?
    隨著「網際網路+政務服務」時代的到來,電子證照作為具有法律、行政效力的電子文件,日益成為企業和個人辦事的主要電子憑證。電子證照國家標準將於明年1月1號開始實施,電子證照如何「讓百姓少跑腿、信息多跑路」?我們可以擁有哪些電子證照?這些電子證照又怎麼保證安全,實現互認?
  • 電子證照六項國家標準實施
    【新政】2019年1月1日起,《電子證照總體技術架構》《電子證照目錄信息規範》《電子證照元數據規範》《電子證照標識規範》《電子證照文件技術要求》《電子證照共享服務接口規範》等電子證照六項國家標準實施。
  • 長三角將互認!附申領入口!
    江蘇全省範圍內開始推行統一的「蘇康碼」,按照紅、黃、綠(分別對應高、中、低)不同風險級別,對人群進行分類管理,在全省範圍內互認,同時在長三角三省一市互認。綠碼人員包括兩類:(1) 本地居民,未被判定為高風險、中風險的人員;(2) 來自疫情低風險地區,且未被判定為高風險、中風險的人員。
  • 山東9類高頻電子證照全面推廣應用
    目前,181類證照實現實體證照與電子證照同步制發,身份證、營業執照、不動產權證、醫保電子憑證、   證照數據歸集方面,省市電子證照庫共歸集502類證照、2.4億條數據,基本實現存量證照數據「應歸盡歸」。
  • 全國"一網通辦" 電子證照六項國家標準發布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國家電子文件管理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國家密碼管理局)日前正式對外發布《電子證照 總體技術架構》《電子證照 目錄信息規範》《電子證照 元數據規範》《電子證照 標識規範》《電子證照 文件技術要求》《電子證照 共享服務接口規範》6項國家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