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怎樣看待逝去的親友?為何要十五個祭日的紀念他們?

2020-12-14 心悅珊瑚島

今天是父親的祭日,我們兄妹幾個早早地備好了各樣的供品去給他老人家上墳。

按照老家的習俗,按時的祭奠,算是對逝者親人的紀念。三日燒紙,五日出殯,頭七祭二七祭,接下來還要三七、四七、五七、六七祭,七七不過,再等百日,完了就等過周年,過二周年、三周年,以後每年的清明節、中元節、以及十月月祭祖節都不能少,這樣算下來,過十五個忌日一點不算多。誰家沒有至親,誰家不遇老人?各地的風俗有所不同,但對逝去親人的祭祀都一樣上心,晚輩給他們多過幾個祭日理所當然。

為啥這麼看重給逝去的親人過祭日,每回都要十五六個祭日的去紀念他們?這就是咱中國人的文化。親人去世後要「葬」,葬就要「出殯」,出殯要造「冢」,以後還要每個祭日的「上墳」。這些關鍵詞大家看看,什麼是「葬」?什麼是「殯」?什麼是「冢」?又什麼是「墳」?這些字詞真的都包含了對逝者的敬畏!「葬」在草叢中,要讓他回歸自然,「冢」和「家」差一個點兒,它其實就是圓頂的「家」。「家」在陽世,「冢」上面去點,表示陰間。為什麼要給他們再造一個家?因為他們都算是死去的先賢,陰陽兩隔,已不再是你朝夕相伴的親人,但他們卻更加的至高無上!給他們再造一個家,要重塑他們在世上的輝煌,或幫助他們實現生前無法成就的願望。這就是中國人待逝者,待「土」裡人的規矩「文」化!

世界上的文明有好多,斷頭失尾,全然不見其蹤,卻只有中華古文明傳延了下來。這不是偶然的吧?世界上的人都崇拜「神」,神在哪裡?虛無縹緲!隨著外族的入侵,國沒了,神沒了,文明也沒了。而中國人崇拜的神是人的祖先,黃帝炎帝,我們是炎黃子孫,有根可尋!而且比黃帝更早的伏羲一畫開天地,一個看似簡單的「八卦圖」卻精奧地詮釋了無窮宇宙天地人。你可以說伏羲甚至炎黃其人還無跡可查,但這「一畫」確鑿無疑。中國人就是本著這個文化活下來的。我們的冥文化哪些不是滲透了滿滿的三才相和!敬天!敬地!敬先者!

當然,中國的這個文化在歷史發展中被儒家參入了很濃的奴役思想。為了統治者的皇權永固,早被統治者尊為國寶的儒學宣揚的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命不可違,父嚴不可犯,君讓臣死臣不可不死,無不是的是大人,「父母在不遠遊」,父母去三年守。這些都極大地束縛了人的自由,制約了生產的發展。如今,已沒有了「君」,父也不需要那樣的「嚴」,三年守孝已是腐朽,甚至好多條條框框都可以變通或者免除。但,慎終追遠還是不可丟的,祖宗必須留在心中。我們活到什麼時候都應該留住炎黃的根!

再過兩天又是父親的五七了,我很忙,但我不想少見他一回!

相關焦點

  • 很多中國人學習小語種,該怎樣看待學日語的中國人?他們很聰明?
    寫在前面:很多中國人學習小語種,該怎樣看待學日語的中國人?他們很聰明?在世界上,每個國家的人,都要學習別的國家的語言。但是,人們一般在學習哪些國家的語言呢?在歐洲,有的學者說,人們總是喜歡學習鄰國的語言,因為學了之後能夠用上。
  • 夜放河燈冷,中元十五遊。放河燈是什麼時候?
    放河燈,用以對逝去親人的悼念,對活著的人的祝福。一般在每年初一,十五和逝世祭日舉行,道教,佛教常在七月十五舉行。而一些地區放河燈卻不止於七月十五,正月十五,三月三,上巳節,七月七等節日也放河燈。正月十五是上元節,也叫元宵節、燈節。此夜為團圓夜,放的河燈為團員燈、許願燈。
  • 怎樣與死去的親人告別,以什麼方式紀念他們
    親人逝去是最大的悲痛,比親人逝去的更大悲痛並不是親人逝去本身,而是活著的人久久不能平息,一直在親人逝去的旋渦裡徘徊轉圈。當我看到一篇文章後我才徹底的解脫出來,這篇文章說的是孫子自駕遊開車帶著奶奶去看世界,本來是想讓老人看看外面的風景,不幸的是出了車禍,更不幸的是奶奶由於受重創,受傷嚴重,醫院已經下達了最後的通知書,奶奶在彌留之際,孫子嚎啕大哭,捶胸頓足,一直抱怨自己沒有照顧好奶奶,奶奶看到孫子的痛苦,奶奶努力地睜開眼睛,示意讓孫子靠近她,在孫子的耳邊喃喃的說:「孩子,別難過,這個事不怪你,是老天讓我走的,我應該走了,你要用你以後做出的成績和做有意義的事情來紀念我
  • 追憶beyond十五載,逝去的歲月
    beyond香港殿堂級搖滾樂隊,一個時代的記憶,其實今天我寫這篇文章,也是來自於我這十五年,對於音樂的感悟,以及beyond樂隊對我的影響,2005年還在上初中的我,第一次看到了父親在親戚家裡給我拿來的收音機。那是一臺老式收音機,充滿了灰塵。
  • 外國人是如何看待中國人的
    五千年禮儀之邦,中國人自己的感覺是熱情好客的,但是事實是這樣嗎?外國人又是如何看待中國人的呢?下面就為大家 帶來一個在中國生活了五年的美國人,是如何看待中國人的。
  • 八月十五為啥要吃月餅?中秋節在紀念哪位大神?
    例如:過年、中秋節、上元節、清明節,這些都有紀念的意思。就拿中秋節來說吧,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從這些名稱來說,就能看出中秋節的意義:一、和月亮有關;二、有團圓的意思。猶如八月十五那一天,很多家庭成員都會坐在一起,吃上一個團圓飯,意味深長。
  • 實拍:哥哥張國榮去世十五周年,香港文華酒店旁粉絲排隊獻花紀念
    這一天是哥哥去世十五周年的忌日,那個曾經的演戲天才、歌唱巨星,已經離開這個世界十五年了。這十五年,世界天翻地覆,社會迅速發展,唯獨哥哥的音容笑貌始終不便,將最美好的年華永遠的留在了人們心中,同時代的人都漸漸老去,而他永遠年輕。他離開了這個世界,卻會一直活在很多人的心中。
  • 這個清明節除了掃墓,好好整理逝去親人的物品,也能化哀思為能量
    因為坐了長時間火車,親友讓我先吃點東西,就在這短短的幾分鐘,奶奶走了。我特別懊惱,為什麼我要離開一下子,我都沒有陪她最後的時刻。心中充滿了自責和遺憾。那幾天忙著後事,守著禮節來,我是悲傷,但是哭不出來,只是默默的哀傷。當時家裡人把奶奶的物品全都拿去燒掉了,什麼都沒有留下。要問為什麼燒掉,沒人能回答的了,因為這是習俗。
  • 讓已故親友重回眼前
    隨著科技的發展,祭奠故人的方式越來越多,去年日本就開發了一款可以讓已故親友「重回眼前」的AR掃墓APP。據了解,任何用戶都可以下載Spot message,但是免費用戶只能夠保存10段視頻,而用戶如果註冊成為普通會員,只需要付費500日元(約33元人民幣)就能可儲存最高達30個視頻。
  • 人工智慧新技術 能與逝去親友對話?何時上市:尚無時間表
    美國微軟公司新近申請專利的一項人工智慧語音技術或令人們能夠與逝去的親友對話。
  • 華盛頓國家大教堂敲鐘200下 紀念疫情中逝去的生命
    華盛頓國家大教堂敲鐘200下 紀念疫情中逝去的生命
  • 紀念逝去的海牛英雄聯盟小魚人菲茲皮膚
    紀念逝去的海牛英雄聯盟小魚人菲茲皮膚 發布時間:12-04-03 21:22 來源:未知 作者:skydog
  • 各國如何紀念逝去的人?
    重耳執政後要封賞他,但介子堆隱居山林拒絕封賞。無奈,晉文公重耳放火燒山想逼他出山,不料卻燒死了恩人。自此,晉文公下令每年的這一天禁止生火,只吃冷食,這就是寒食節的來歷。因寒食節恰好在清明前一兩天,久而久之,寒食的習俗逐漸被移到清明中,清明便從單純的農業節氣變為重要節日"清明節"了。
  • 古代春分皇帝舉行祭日儀式 民間流行「豎蛋」遊戲
    原標題:古代春分皇帝舉行祭日儀式 民間流行「豎蛋」遊戲   春分晝夜等長 古代舉行祭日儀式   春分是二十四節氣之一,通常被看作春季90天的中分點。劉一達介紹,時間大致在每年公曆3月20日左右,太陽位於黃經0°時,「春分這一天,太陽直射赤道,晝夜等長」。   關於春分,在古籍中也有記載。《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秋同義。」
  • 臺灣民間各界紀念「七七」83年:為了做個中國人
    臺灣民間各界紀念「七七」83年:為了做個中國人 2020年07月09日 08:36:00來源:海外網   為了做個中國人  臺灣抗日誌士親屬協進會理事長蕭開平接受記者採訪時提到1936年發生在臺灣的「祖國事件」。當時臺灣的知名士紳林獻堂先生受邀到臺中參加活動,因為林獻堂在大陸曾有「此番歸來祖國」之語,日本殖民統治者唆使日本浪人當眾掌摑他,並質問他為什麼說回到了祖國?
  • 紀念趙忠祥:一生忠一事,祥莫大焉!
    今天時值他的生日,也是他的祭日。讓人不禁想到,生死本為一體。趙先生去世的偶然,也成就了一條哲理。今年,趙老先生78歲了。這個蒼老的聲音卻有著磁性的聲音,直到近年還縈繞在耳畔,他也頻頻出現於大眾的視野。這個聲音,伴隨著我們的童年,從動物世界當中走過來。世間再無此等聲音,「春暖花開,萬物復甦,又到了交配的季節……」在舊曆新年來臨之際,他就這樣走了,沒有等到春天。
  • 端午節不能說快樂要說安康,因為是懷念屈原的祭日
    大家想想,屈原老先生是在很多年前,在今天這個日子投江殉節,換句話就是說屈原老先生的祭日。如果我們用高興、用快樂似乎就失去了紀念的意義,我們是對老先生的緬懷,期待他高尚的品德永存於世,期待他久住於世間,為世間的人做一個好的榜樣。他的離去對我們弘法利生是一個損失,那麼我們是應當高興呢還是應當有一絲淡淡的哀傷?
  • 中國人為什麼這麼喜歡過中秋?
    但中秋節對於中國人的意義,是歷經多少歲月都無法消減的。因為在這一天,「團圓」是千千萬萬個家庭翹首以盼的歡喜。從古至今,有很多關於中秋的小故事,也許你都沒聽過。今天噠sir就跟你講講。明明每個十五的月亮都圓,為什麼我們偏偏要在八月十五一起賞月呢?
  • 2019中秋為什麼吃月餅有什麼傳說故事 八月十五吃月餅有何寓意
    你喜歡吃什麼餡的月餅呢,你知道中秋節吃月餅是為了紀念什麼?每逢中秋節我們都會吃月餅賞月,那你知道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嗎,中秋節吃月餅最初是為了什麼嗎?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看看中秋節吃月餅的起源吧。》》》推薦閱讀:2019四字中秋祝福語句大全 中秋節祝福四字成語及簡短祝福語中秋節吃月餅是為了紀念什麼關於中秋節吃月餅的起源有很多種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