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理性分析到精準備考 ——2019年浙江卷文學類文本閱讀答題情況分析及備考建議

2022-01-28 我語文
摘要:2019年高考語文浙江卷文學類文本閱讀題以《呼蘭河傳》節選為閱讀材料,這體現了重視整本書閱讀的新課標理念。分析試題特點和考生答題時存在的突出問題可知,這類試題的備考應注重用好教材的意識、用好真題的意識、試題整合的意識和一材多用的意識。關鍵詞:文學類文本閱讀題;高考語文浙江卷;備考策略    對於高考備考,大家似乎更關注以往考了什麼。其實,為什麼這樣考,還會怎樣考,更值得我們關注。這關係到我們的備考工作是否方向正確、是否落實到位。故此,筆者擬就2019年高考語文浙江卷文學類文本閱讀命題特點、考生答題情況,作一些理性的分析,並對下一屆的備考工作提一些建議。為闡述方便,先錄2019年真題(材料為《呼蘭河傳》節選,略)及參考答案:13.如果給本文擬一個標題,你會選「磨房裡外」還是「馮歪嘴子」?為什麼?(6分)

10.(4分)①使用擬人修辭手法,寫出黃瓜蔓蓬勃的生命活力。②句式上長短交錯,使語言生動活潑。③每句都用「了」字,反覆強調黃瓜生長迅速。④語調輕快,傳達出敘述者的喜悅之情。

    11.(4分)①給馮歪嘴子摘遞黃瓜,可見「我」的友善。②「故意的不出聲」,逗馮歪嘴子說話,表現出調皮可愛的一面。③想吃粘糕,又聽話,可見「我」的乖巧。④想吃粘糕又呆在那裡不說話,表現出矜持的一面。    12.(6分)①用第一人稱,顯得真實、自然、親切。②通過孩子的視角,呈現天真有趣、溫暖美好的一面。③按照時間順序自然展開,敘述散文化,節奏舒緩。④注重場景的細節描繪,細膩、生動、傳神。    13.(6分)選「磨房裡外」。理由:①交代故事發生的空間。②小說通過「磨房裡外」來架構故事情節。③富有意蘊:磨房外的後園是個童話般的美好世界,磨房內則是艱難的現實世界,但「我」與馮歪嘴子能夠友好相處。選「馮歪嘴子」。理由:①他是本文的主人公,以此為題,可突出人物形象。②本文通過馮歪嘴子這一形象牽出小說其他人物,串聯故事情節。③關涉小說主旨:寄託了對善良又寂寞的底層勞動者的親近和同情。從2019年文學類文本閱讀題實際作答情況看,考生存在以下問題:(一)對題幹所涉及的概念不了解,也就不能明了答題範圍

比如,第10題要求學生簡析「語言特點」,但有些考生並不清楚「語言特點」是什麼,不清楚「語言特點」包括什麼,也就不知道答什麼。其實,賞析語言特點,可以從語言本身出發,既關注詞語運用(每句都用「了」字)、句式選用(句式上長短交錯)、手法使用(使用擬人修辭手法)、整體風格(語調輕快)等方面的特點,又要能夠準確分析出它們各自的表達效果。

再如,第12題考查本小說的「敘述上的特徵」。關於「敘述特徵」,有些考生也不清楚其內涵,於是亂湊一些內容。其實,考生可以從敘述人稱(用第一人稱)、敘述視角(通過孩子的視角)、敘述順序(按照時間順序自然展開)、小說筆法(敘述散文化)、表達方式(注重場景的細節描繪)等角度作答,在寫出相應要點的同時,還要分析表達效果。(二)沒有關注題幹中的限制性內容,答案不能貼合題目所問比如,第11題乍看是一道非常簡單的概括人物形象題。一般來說,概括人物形象需要從外貌、喜好、性格、身份等角度來作答。而一旦加上「結合故事情節」這一限制,問題的答案就要仔細斟酌一下了,一些考生恰恰忽略了這了限定。好在選文當中沒有關於「我」的外貌描寫,就算有相關的描寫,也是不能直接答出外貌特點的。根據《外國小說欣賞》中對「情節」的定義(它是按照因果關係聯繫起來的一系列事件的逐步展開),外貌描寫自然不能算做「情節」,所以人物的外貌不能作為此題的答案。而人物的喜好、性格、身份等才能作為正確答案。(三)答題思維混亂或答案不全面,語言表達粗糙而不夠精準比如,在回答佔6分的「敘述上的特徵」題時,只籠統地回答「敘述上特色鮮明,使用第一人稱,按照時間順序講述故事,使故事顯得真實,順序清楚、流暢」等。又如,第13題以擬標題為抓手,考查學生對行文思路的把握和對主旨的理解,憑印象作答的考生不少,要點不全、要點間關係不明或重合的現象也不少。其實,小說擬題一般可以考慮主要寫作對象(馮歪嘴子)、主要場景(磨房裡外)、主要事件等。因為該小說情節處理相對淡化,所以從寫作對象和場景作答更為切合文本。從2019年高考命題特點和考生存在的突出問題出發,筆者認為,以下四個意識值得關注。在教材學習和研讀的過程中,學生的語文能力會逐漸形成。但隨著學業水平考試的結束,教材也似乎完成了其歷史使命,廣大師生在複習現代文大閱讀時,基本上已經不再關注語文教材,這是不正確的。教材內的課文對於高考複習來說,具有以下幾個優勢:第一,文本經典;第二,學生熟悉;第三,研讀深刻;第四,課後習題規範;第五,解讀資料豐富。可以說,這些得天獨厚的優勢,讓教材成為高考複習備考資料中的首選。所謂用好教材,是指以重讀教材為起點,引導學生歸納閱讀規律,用好課後習題,並以此提高學生相關能力。下面以《最後的常春藤葉》為例,簡要分析。從閱讀規律角度來看:如何能夠讀懂、讀深文本?可以歸納為:關註標題(為何是「最後的常春藤葉」,而不是「最後的傑作」);關注主要人物(老貝爾曼、蘇艾、瓊珊);關注主要情節(瓊珊得了肺炎,蘇艾細心照顧,老貝爾曼夜裡冒雨畫葉子,救了瓊珊,而老貝爾曼自己卻得肺炎死去);關注重要詞句(「傑作」一詞,貝爾曼自己提起,蘇艾提起);關注不尋常的筆法(貝爾曼畫葉子如此重要,卻留白;「歐•亨利式結尾」)。因為對文本非常熟悉,學生在總結歸納相關規律時會更容易,對這些規律的接受度也會更高,理解起來也會更到位,運用起來也會更得心應手。從命題角度來看:課後習題值得認真研究。《最後的常春藤葉》課後的「文本研習」有這樣兩道題:1.貝爾曼老是說「要畫一幅傑作」,他畫的最後一片葉子是不是「傑作」?為什麼?貝爾曼畫常春藤葉是小說的重要情節,作者卻沒有實寫,這樣寫有什麼好處?2.找出文中描寫貝爾曼外貌和語言的語句,說說作者通過外貌和語言的描寫塑造了一個怎樣的人物形象。第1題中關於「傑作」的問題,主要涉及對主旨的挖掘,關於「畫常春藤葉這一重要情節沒有實寫」的問題,主要涉及到文章構思的妙處;第2題是引導學生掌握概括人物形象的途徑等。這些問題都是從閱讀本身出發的,與高考題的方向是一致的。高考備考過程中,廣大師生擁有大量的複習資源,有近些年全國各地的高考真題,有各地區大型的模擬考試試題,還有各出版社彙編的模擬題、仿真題等。面對如此繁多的複習用題,用什麼題,怎麼用,最終決定了複習備考的效率。而筆者認為,對於高考備考而言,真題是首選。歷年全國各地的高考真題,無論是從選材的經典性、試題命制的科學性,還是從答案擬定的規範性,都比各種模擬題要強得多。分類遴選足夠數量的高考真題,並且反覆練習,能夠起到極好的效果。關於高考真題的使用,下一點筆者還會提及,在此先不贅言。除了選用高考真題外,很多教師會忽略另一類真題——浙江省高中語文學業水平考試的真題。這些學考真題的質量堪與高考真題媲美,除此以外,它還具備高考真題所不具備的優點:學生對文本更熟悉。2018年4月浙江省學考真題的選文出自《祝福》和《品質》,其中第18題為:甲乙選文主要運用對話描寫,指出這一描寫對刻畫主人公的作用。(4分)(答案:①揭示主人公的現實困境;②表現主人公的內心苦悶;③刻畫主人公的性格特點)2018年6月浙江省學考真題語段選自《林黛玉進賈府》,其中第19題為:有評論說王熙風、賈寶玉的出場「相互映照卻不重複」,結合選文,作簡要分析。(6分)(答案:①均為「未見其人先聞其聲」,但甲文是笑聲,乙文是腳步聲。②王熙鳳、賈寶玉均由外而入,前者被媳婦丫鬟們圍擁而至,講究排場,頗顯威勢;後者則獨自一人,隨意率真。③兩人的出場均引起林黛玉的內心反應,她對王熙風的「放誕無禮」心生「納罕」,對賈寶玉則是在長輩評價影響下心生「疑惑」)以上兩題,問題指向都非常明確,答案要點設置合理。這對訓練學生文本細讀能力,明確這一類題目的作答方向都很有價值。一般來說,在選用高考真題時,教師應該先下一番工夫,既要從試題選材的角度考慮,又要從考點覆蓋面的角度考慮。比如《小哥兒倆》(2018年江蘇卷)、《呼蘭河傳》(2019年浙江卷)、《趙一曼女士》(2018年全國卷Ⅰ)、《鞋》(2014年全國新課標卷Ⅱ)、《餵自己影子吃飯的人》(2013年全國新課標卷Ⅰ)、《第九車廂》(2011年浙江卷)等。這樣能夠保證學生接觸到足夠多的題材,也能夠保證學生熟悉足夠多的考點。學生將真題做完一輪之後,接下來有一個重要的工作,就是將這些真題按一定的標準進行整合併提煉規律。如果學生能力足夠,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整理,教師再進行細化;如果學生能力一般,教師可以一邊指導一邊幫助學生整理;如果學生能力相當欠缺,那教師就全部整理好,再指導學生對照研習。比如筆者的學生曾經做過以下整理:①《魔盒》:有人建議有標題「魔盒」改為「貝格斯太太」,你認為哪一個合適,談談你的看法。(3分)②《鋤》:小說以「鋤」為標題,有什麼寓意?請結合全文簡要分析。(6分)③《戰爭》:小說寫的只是戰爭中的一個小故事,卻用了「戰爭」這樣一個大題目,你認為這樣處理合適嗎?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觀點。(8分)①《魔盒》:概括第一段所寫景物的特點並簡析其作用。(4分)②《第9車廂》:賞析畫線部分的景物描寫。(5分)③《烏米》:指出第5自然段中景物描寫所採用的手法,並簡析該段景物描寫的作用。(6分)①《巴爾塔薩的一個奇特下午》:依據小說的相關內容,概括蒙鐵爾形象的特點。(5分)②《塾師老汪》:東家老範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請結合全文簡要分析。(6分)③《鞋》:小說中守明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物形象?她有什麼樣的心態?請簡要分析。(6分)④《走眼》:趙老闆在鑑定鈞瓷時,小說先用「淡淡」,後用「朗聲」來描寫他的神態,反映了人物怎樣的心理?(3分)另外,還可以概括出的有「跟多次寫有關的」「跟結尾有關的」「跟賞析有關的」「跟主旨有關的」等。通過這樣以類為單位的整理,加之以相應的作答規律概括,學生對於考什麼,怎麼應考,都會更清楚,作答也會更準確。所謂一材多用的意識,是指教師能夠在少做精做的原則下,把經典材料的作用發揮到極致。通過將原有題目加以改造,或擬出其他新題目,減輕學生負擔,提高複習效率。1.老人有哪些形象特徵?結合文本簡要分析。(6分)2.小說開頭寫車隊人流湧過橋上的畫面和孤零零坐在河畔的老人,有何作用?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6分)3.小說中畫線句子(「那時我在照看動物。」他木然地說,可不再是對著我講了,「我只是在照看動物。」)表現了老人怎樣的心理,請簡要分析。(4分)4.小說中老人反覆念叨自己的小動物,作者這樣寫有何用意?請簡要分析。(4分)5.小說的結尾有什麼表達作用?(6分)6.海明威曾提出「冰山」創作原則:「冰山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八分之一』是讀者所看到的,『八分之七』雖然沒有寫出,卻能為讀者感受到。」 試探究小說從哪些方面體現了這一創作原則。(6分)除了對教材中的課文進行一材多用的處理以外,高考真題也可以做如上處理。不過,這對教師的命題能力有較高要求。

相關焦點

  • 2019年高考全國I卷數列、三角試題分析及備考建議
    2019年高考全國I卷數列、三角試題分析及備考建議 數列是高中數學的重要知識模塊之一,是歷年高考必考內容,也是廣大考生「搶分爭分」之地.在高考試卷中通常題量是一大一小,題在壓軸題的位置也是經常出現,大題則穩在17題,與三角考查交替進行,分值約佔15分左右,數列題是考查學生綜合素養的重要載體,其蘊含了構造、轉化和化歸、函數與方程、數形結合等數學思想方法
  • 關於文學類小說閱讀備考的幾點思路
    現代文閱讀一直都是教師招聘考試的熱點,而作為文學類四大文體之一的小說閱讀更是備受命題者的青睞,成了教師招聘考試中現代文閱讀部分的重要考點之一。那麼我們該如何備考文學類小說問題的閱讀,接下來中公教育將為大家提供幾點備考思路和建議,以期幫助大家對教師招聘考試中的文學類小說閱讀有更為的認識和領悟。
  • 高考文學類文本(散文)備考指要
    散文閱讀是文學類文本閱讀的重要文體之一。近年來,很多同學在高考備考中忽視散文閱讀的備考,他們認為,散文難度大,高考考查的機率小,所以集中火力集訓小說去了。如何彌補散文學習的缺失,從而進行有效的散文備考?筆者在此以2020年山東卷為例,談談散文閱讀備考策略。【2020年山東卷高考真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
  • 2020屆高考非文學類文本閱讀答題技巧
    一、論述類文本閱讀答題技巧解題指導一、通讀全文。如2008年高考江蘇卷C項將謀士荀彧和郭嘉弄混淆了,2009年卷A項錯因相同。2、顛倒次序,命題者在情節的先後次序上設置錯誤。如淮安調研卷D項中將「空城計」設在「斬馬謖」之後。3、錯亂技法,不識作品藝術手法。如2009年揚州市第一次質量檢測題A項混淆了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
  • 託福聽力2019年全年考情分析及2020年備考指南
    2019年已經結束從1月5日到12月21日中國大陸考區一共舉辦了54場託福考試5月22日ETS召開了2019託福考試新政發布會。ETS官方宣布:自2019年8月1日起,託福考試時間縮短至3小時,整體考試形式、題型和評分標準保持不變,閱讀、聽力、口語部分問題數量減少。
  • 高中語文,2018高考文言文題型分析及備考指導
    文言文閱讀不僅考「讀」的能力,更綜合考古漢語知識掌握情況、文言文閱讀能力、古代文化常識,甚至綜合思維能力等。各地的題材雖不同,出發點卻一致,均依據考試說明,向教材之外進行了拓展。在當前加強傳統文化學習的熱潮中,古代文化常識的難度有所,要求考生有更豐厚更紮實的古代文化積澱,甚至要深入閱讀文本中進行判斷。
  • 2019年上半年雅思口語考情分析及備考建議!
    很多考生可能會出現前面內容時時間控制不好的情況,答到關鍵內容時沒有時間了。建議有此擔心的考生可以改變回答順序,先答圍繞關鍵詞的內容,然後再說相關的基本信息。2019年1-4月口語變題比重分析2019年1-4月口語全新題在所有新題中佔比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在2019年1-4月份的Part 1, Part 2全新題目佔到總新題的約50%。
  • 文學類文本閱讀題命題的困境及突圍路徑
    讓我們回到「高考現場」,看一看「主觀題」的命制情況。文學類文本閱讀題命題例選古代詩歌閱讀命題例選從考生答題情況來看,幾百萬考生中也可能沒有一個人能夠做出與「標答」一致的答案。劉小楓講得很明白:「現代的解釋學與古代的解經學不同,首先在於,解釋學放棄了由理解『作者的意圖究竟是什麼』這一原則來引導閱讀,從而廢除了文本作者與文本讀者之間的高度秩序。」
  • 山東教師招聘關於文學類文本句子賞析類題目答題方法的一點思路
    山東教師招聘關於文學類文本句子賞析類題目答題方法的一點思路 http://shandong.hteacher.net 2019-03-14 15:57 山東教師招聘 [您的教師考試網]
  • 歷年遴選考試情況分析及備考建議
    考試設置ABC套試卷,AB類主要為正處級、副處級領導職位設置,側重於考察案例分析與對策性論文一科,從材料篇幅上來看,無論是案例分析還是對策性論文,材料篇幅都較長,5000字左右,材料設置上難度較高。答題過程中要緊扣材料,答題要有高度和深度。C類主要為主任科員及以下職位設置,側重於考案例分析一科,主要是分析案例、提煉觀點、解決問題。
  • 深圳教研院對新高考選考科目的變化情況分析及備考建議
    來源:大少論校 關於2021年廣東省高考 選擇性考試科目變化情況 及備考建議資料下發的說明
  • 關於文學類文本句子賞析類題目答題方法的一點思路
    在教師招聘考試語文學科筆試中,閱讀是往往是分值佔比很大的內容,尤其是對於現代文閱讀中文學類作品的鑑賞與分析,往往是拉開分值差距的一個重要部分,當然也是備考過程的重中之中重。而在文學類文本閱讀中,我們最繞不過的就是&34;這一大類型的題目。這一類型題目可以說是文學類文本閱讀中&34;的題目大類,掌握了它的分析方法以及答題思路,也就解決了很大一部分的閱讀難題。
  • 2020年重慶中考A卷文學類文本閱讀
    2020年重慶中考A卷文學類文本考查的是發表在《嘉應文學》2019年7期上餘顯斌的《賠償》,目前在網上能看到原文。作為一篇中考的文學類文本,出題人進行了刪改。16.閱讀全文,概括老人的形象特點,並作簡要分析。(4分)17.「賠償」是小說的中心事件,也是小說的主旨所在。請簡要概括文中「賠償」的表層含義和深層含義。
  • 中考 | 2020年廣東中考英語試題分析及2021年備考建議
    【備考建議】語法選擇是廣東中考英語新出現的題型,從單項填空演化而來,從過去的單一語法考查演變為在語篇中考查語法知識。眾所周知,廣東省從2020年中考開始已經取消考綱,改為以新課標和教材為命題依據。二、備考建議1.注重聽力答題速度的訓練關於聽力訓練,高分突破編寫組建議同學們在平時的訓練中,不僅要訓練語感,還要訓練答題速度,因為聽力考試需要在20分鐘之內完成,包括聽音頻時間和填答題卡時間
  • 名師:小升初如何答文學類作品閱讀題
    文學類作品閱讀對於小升初的學生還是很重要的,特別是加大題目。簡答題目的要點是,簡約其途,豐腴其實。大多數同學平時做大題,答題沒有途徑,於是做題總會有偏差,做文字表述題要有清晰的途徑,其途徑如下:   一、提取信息   根據題目要求,在文本中擇定重點閱讀區域,提取承載重要信息的詞句。
  • 高考小說閱讀題簡答題如何作答?用好這三種分析方法
    高考小說閱讀題是高考現代文閱讀題中的重要試題,高考現代文閱讀題共出三道大題:論述類文本閱讀題、實用類文本閱讀和文學類文本閱讀,賦分是36分。在這36分中,論述類文本閱讀題9分,實用類文本閱讀題12分,文學類文本閱讀題15分。由此可見,文學類文本閱讀題在現代文閱讀題所佔的分量。
  • 2020年浙江工商大學真題分析及備考建議
    2019年12月22日2020考研正式結束。學姐先簡單介紹一下自己的情況。2017年7月二本醫學院校畢業,開始學日語,是因為對日劇著迷,從看的第一部完整日劇《重版出來》開始,莫名被日劇很多臺詞戳中內心,就決定作為興趣學習日語。下面我會分兩部分進行介紹:真題分析和備考建議。
  • 2018-2021年高考語文全國課標卷I、卷II試題研究暨備考策略​
    2.試卷結構:試卷分現代文閱讀(論述類文本、實用類文本、文學類文本)、古代詩文閱讀(文言文閱讀,詩詞閱讀,詩文默寫)、語言文字運用、寫作四部分。現代文閱讀部分36分。論述類文本,三道選擇題,每題3分,共9分;實用類文本,兩道選擇題,每題3分,共6分;一道問答題,6分,共12分;文學類文本,一道選擇題,3分;兩道問答題,12分,共15分。
  • 文言文閱讀——虛詞考情分析和備考建議
    2020廣東教師考試:文言文閱讀——虛詞考情分析和備考建議 2020-12-22 13:36:31| 來源:廣東中公教育
  • 高考語文有哪些考點,文學類文本閱讀的解題思路和答題模板有哪些
    穆老師先來帶大家看一下高考試卷的構成情況,穆老師分析了「江蘇卷」和「全國卷」,為大家整理成下圖,感興趣的同學可以認真查看一下:由上圖可見,高考語文考點浩然煙海,但穆老師認為,高考試題的答案命制,一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