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的答案通通都有。」
「劇透人生,解鎖命運。」
「解讀你的前世傷痛與今生課題,尋找你靈魂天賦與內在小孩。」
「經典塔羅|神諭建議 可問事業/感情/健康/學業/財運/人際關係」
悄然興起的新型職業——塔羅師,正在改變朋友圈微商「獨霸」的局面。充滿誘惑力的文案往往能激起潛在顧客的好奇心,但上百一次的價格又可能讓人打起退堂鼓。
B站上的塔羅牌佔卜互動視頻,播放量動輒上萬,為站內塔羅佔卜師帶來了上百萬的流量。標題為《測一生良緣幾何,願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情感向塔羅測算視頻,就在B站收穫了359.3萬播放、34.3萬投幣。
崛起的塔羅牌,究竟是一門怎樣的生意?
1
虛擬性、年輕向
現代社會焦慮情緒撐起的偏門生意
「有一次,我的舍友找我算一個問題。當時算完她不相信那個結果,但是因為同一個問題不能在一天之內算兩次,所以第二天我又重新給她算了一下。」
23歲的冬冬,學習塔羅牌兩年。她總覺得,塔羅牌與測算者之間,確實存在著某種神秘的聯結。這種「聯結」,偶爾也會向外界釋放出顯性信號。
「結果你猜怎麼著?抽到的三張牌裡,重要的兩張牌一模一樣。」
和冬冬一樣,不少人覺得塔羅牌具有某種神秘的能量,測算結果頗有借鑑意義,但也有許多人覺得這完全是迷信行為,不過是風水學、命理學的升級或變形。
由「TAROT」音譯而來的塔羅,其實是西方一種古老的佔卜工具。塔羅共78張牌,包括22張大阿爾卡那牌,即反映不同人生際遇的大牌,是佔卜分析的重點;56張小阿爾卡那牌,可以解釋具體狀況、周遭環境、原因發展、作為補充,其中還包含16張用於解釋人物性格的宮廷牌。78張牌可分別使用進行佔卜,也可混合使用進行佔卜。
目前絕大多數塔羅牌測算都通過微信。那麼,隔著屏幕,抽出幾張牌,在微信聊天界面進行解牌,依靠塔羅師的幾句話透視未來的情感/事業發展,真的靠譜嗎?
關於塔羅牌的原理,目前比較令人信服的是潛意識和共時性原則。
憑藉直覺抽牌,利用的是潛意識。塔羅師會透過佔卜人抽的牌,描繪出其潛在的想法,幫助佔卜人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但不會直接給出確定答案。
而共時性原則,由瑞士籍精神分析學家榮格提出。榮格認為,人的一生中發生的相當多「有意義的巧合」事件,用「巧合」來解釋並不能令人信服。尤其是多次經歷類似的巧合,用概率解釋便缺乏說服力了。於是,他用「共時性」來描述這種超自然現象、心理狀態與客觀事件間的非因果關係。
抽出幾張牌來映射所卜之事的答案與意義,也是榮格所探究的「非因果關係」,而這種關係,事實上也與東方視野中的看手相、卜卦等命理學同源。
相信「超自然」的人群,無論通過東方命理學或是西方的塔羅牌,測算的內容都大同小異,無非是事業、情感、健康、學業、財運、人際關係等等。不同的是,風水、手相、算命,吸引了一大批中老年群體,而塔羅牌瞄準的,顯然是更能接受新事物的年輕人。
這一屆年輕人開始「迷信」了。
對中老年人拜佛、迷信大多嗤之以鼻的年輕人,卻自己偷偷迷上了無科學依據的塔羅牌。深究其原因,還是高速運轉的現代社會引起的焦慮情緒使然。
25歲的小萬,自稱是「初學入門之後不接單類型塔羅師」。從大三開始接觸塔羅牌的她,彼時是因為學業、人際關係方面的迷茫找到了一位塔羅師進行測算。「覺得很準,就安利給身邊好多朋友,得到的反饋是80%都說很準。」
打開新世界大門的小萬,也當起了「半吊子」塔羅師,主要為同學測算,但畢業後隨著工作和生活漸趨穩定,她的塔羅師生涯也基本畫上了句號。「大家都面臨人生選擇的時候,算的比較多。」
可見,越來越多年輕人開始相信塔羅牌,和逐漸增加的社會壓力、邁入人生新階段的焦慮迷茫不無關係。
「感情出問題了我就會去算,其實就是想找個心理寄託,畢竟發生在以後的事兒誰也不知道。」27歲的小曼告訴新博弈,她對塔羅牌半信半疑,但每次感情出現問題還是會花錢找塔羅師算一算。
像小曼一樣把塔羅牌當成「心理寄託」的年輕人,養活了一門生意。
2
低投入、高回報
朋友圈「擺攤」、電子「佔卜」
塔羅牌這樣低投入、高回報的生意,簡直可以列入年輕人「致富經」第一條。
易入門學習,也易開張回本。入門,主要是靠自學和拜師。
買一本書、一顆水晶球、一套塔羅牌,花費幾百元,就可以開始學習塔羅佔卜知識了。22歲的小柴,在小學時期就擁有了自己的第一本塔羅牌相關書籍。最初是被塔羅牌的精美牌面吸引,後來小柴把「裝備」帶到學校,給同學算起了成績、桃花運。「可能是心理作用,有些還挺準的。」不過,小柴的塔羅師生涯在一個午休時間戛然而止了——午託班的老師沒收了他的書。
看到如今朋友圈火熱的塔羅牌生意,小柴還有點不甘心:「誇張點說,是個人就能當塔羅師。難道會有人從小研習塔羅牌,能把每一張牌的涵義倒背如流嗎?」
同樣自學入門的Emma,相比之下投入更高一些。「我覺得塔羅牌是一種藝術。」作為設計師,Emma對於「美」和「藝術」頗有見解。Emma注重塔羅牌的藝術價值,喜歡收藏不同的塔羅牌。
而正經拜師學藝的冬冬,交了2000左右的學費,成為了自己常光顧的塔羅師的一名徒弟。師父會從準備工作、牌型挑選到解牌方式,對她進行詳細的指導。「師父說,解牌最重要的是真實案例的積累,除了紙上的牌義,各種牌面結合不同的問卜人情況是什麼解釋,要在實際裡慢慢感受。」
經驗和直覺,是塔羅師必須具備的特質。冬冬和師父更重視經驗,而自學的Emma,認為直覺更關鍵。「有時候你不一定會按照官方的牌意去解讀。當一張牌掉出來的時候,直覺比思維更快的話,最好是跟隨直覺。同時抽出來的牌需要組合起來解讀,所以還是一些相關知識加上感覺。」
塔羅師,只是Emma其中一個副業。今年25歲的Emma,除了本職的設計工作,也在微信上開設塔羅測算業務,平時還會跟隨樂隊進行演出。
學習幾個月後,Emma以一條正式的朋友圈宣告自己的塔羅師身份,並開始接單。「最開始是幾十,因為人太多,後來就上百了。高峰階段一天能有十個左右,但也有好幾個月一分錢沒賺。」日入千元,對專業塔羅師來說也並非難事。
較為常規的塔羅師,每次收費90~150。冬冬介紹道,測算某件事的發展、是否應該這樣做等較為簡單的問題,價格在80~90元一次,而更複雜的問題,諸如面臨多個選擇尋找最優選項、分析一段關係中兩人的心理、情感之類,費用更貴。但不同塔羅師都會按照自己的標準定價,價格向上浮動幅度很大。
線下門店成本過高,小成本的塔羅生意主要瞄準線上圖景。
一方面,實牌佔卜的塔羅師「盤活」私域流量,在微信「擺攤」。另一方面,網絡上的電子佔卜,包括網頁跳轉連結、B站帳號,更多的是一種導流。
B站UP主「會星座的兔子」,擁有25.2萬粉絲,視頻播放數超過1762萬。在首頁簡介中,他註明「不要給我充電」的同時,附上了微博帳號、淘寶店鋪名以及粉絲QQ群。淘寶店鋪主要售賣轉運符、幸運物等,粉絲數達到53364。
21萬粉絲的UP主「暖暖的Alice姐姐」,在簡介中明確表示「不接商務合作;不教學」,但也放上了「預約Alice親測微信公眾號」,在公眾號的唯一一條推送中標明了測算價格,380、480、1480三檔價位。
總體而言,塔羅牌的商業化進程較慢,集中度低。同屬西方神秘學的星座運勢,在國內的發展已進入了更高的階段,孵化出「同道大叔」、「Alex大叔」等大IP,而塔羅牌還未出現知名塔羅師及IP。但除了重疊的周邊部分,塔羅牌的商業前景,無疑比星座運勢更廣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