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考英語改革,要求孩子要有夠好的英語聽力和夠好的英語口語

2020-12-12 姠左轉

英語在中高考進行了改革,從北京開始2018年入學中考的英語分數從120分降到了100分,其中有40分是聽力和口語。孩子全部要參加人機對練的中考,就是在電腦裡出題,讓孩子去翻譯,回答,拼寫等等。有的同學一道題考了三場,加試三場,簡單的boy都不能拼寫下來。有的同學從考場上出去的時候淚流滿面的說,媽媽,我知道那個詞,我真的知道,但是就是聽不出來。因為他們不懂外國人發音,考試人機對練是外國人錄音,是原汁原味的英語。

初中小學是國家公立教育,免費教育,高中要考的,這個40分直接決定孩子去一類校,還是二類校的高中,甚至決定孩子是否上得了高中。高考分數聽力和口語比例比中考更高一些,英語能力不僅體現孩子是否會做填空題,筆試等題型,而是要孩子有足夠的口語和聽力,要孩子的聽力要夠好,要說得夠好。

孩子在人機對練的時候,就不再是做題,刷卷子能解決的問題了,孩子的口語和聽力為什麼不好呢。

第一我們是城市化的那種對話練習,沒有真正的語境,都是真套話。老師會給孩子一段相應的情景,甚至非常簡單的那種問候,真正的進行人機對練或者真正的原汁原味的外國人對話,這樣的情景對話的機會並不多。

第二我們會預設很多問題,具有格式化,孩子會想當然的去準備。像我們預設了how are you 是fine, thank you,and you,但是真正老外講,你很少聽到或你聽不到這樣的回話。

現在城市外五縣的孩子會越來越艱難,因為他們基本上要找一個發音很純正的老師,基本上是沒有可能。當然現在的遠程教育還是給這樣孩子一定的機會。這種機會越是偏遠的地方越難得了,哪裡的人可能還是缺乏這種認識和意識,就像老話說的寒門難出貴子,話聽起很不幸的,但這句話有可能慢慢的越來越現實的。

孩子12歲前大腦語言區會形成自己的母語機制,孩子學習各種語言都是母語,孩子可以自如的切換各種語言,像家裡有幾個人說不同的語言,孩子就能學幾種語言,有的小孩會跟媽媽說普通,跟爸爸說英語,和奶奶說方言,孩子會自然而然的學會,比較容易。我們的英文都有漢語的口語,熟悉了中國人的口語,等到外國人發音,發現知道英語詞,我們都聽不出來。因此孩子會聽不懂外國人的發音,在孩子12歲之前我們請純正英語發音的人,去糾正孩子的口語還是比較容易的,過了12歲要特別嚴格,艱苦的去糾正口語才能成功。

現在越來越重視英語的應用能力,在任何一個場合,孩子光靠刷題去答這40分,是絕對不是刷的出來的。

男孩子天生語言能力就差一些,兩口子吵架,沒有男的吵的過女同志,女同志會覺得聽不懂,他炒的是什麼?就是他不光語言能力差,他的理解都差一點,言外之意男孩子天生語言能力要比女孩子稍稍的弱一些,因此語文和英語是他們嚴重的拉分項。

男孩不管漢語也好,英語也好,都要抓住,它們有可能是你的拉分項,你的短板。女孩子就更要抓住,這是你特別優秀的加分項。

北京中高考英語改革已經實行,有些地區沒有實行,但是北京一定是各個省市的風向標,以前我們學的啞巴英語,這個時代一去不復返了。提醒家長,老師,同學們這是一個大的趨勢,千萬不要為了應試光給孩子學習一些技巧,刷題等等,要多給孩子一些口語,聽力的練習。

英語的聽力和口語能決定孩子,能否上一個好高中,能否上一個好大學,現在高考英語211一定不能低於120分,985一定不能低於135分,以前別的科打滿分,英語打零分,總分達標也可以上好大學,現在不行。

人機對練這種考試一定要到來的,孩子是否能夠更自信,他張嘴說孩子就可以第一反應用英文來回答這句話,這是很關鍵。用英語和孩子講長句子比較複雜的,不要去給孩子一字一句的去翻譯,這是很關鍵的一步,孩子會完完全全的用英文去思考,然後他會用英語回答。像人機對練時間很短,沒有時間把聽到的這句話翻譯成漢語,再把想要說的漢語翻譯成英文,完全不給孩子這個時間,英式思維很重要。

學門外語至少有2500個小時的累積,這是最基本的要求。作為父母怎麼把2500個小時給孩子更迅速地累積起來,我們要給孩子更多聽的時間,孩子早上上學可以聽她學校學習相關的內容東西,也可以聽一些小的生活劇,跟他生活更相近的東西,每天早上能聽到40分鐘,小學放學比較早回到家裡可以一邊做作業一邊聽,作為背景音來聽。要孩子不斷地重複聽的內容,要無數次的磨耳朵,磨耳朵肯定是有用,但是方法要對特別重要,磨耳朵要根據孩子相應的年齡段選擇聽到內容,學期班讓孩子用英文來聽歌唱歌,可選很多歌曲,各種各樣的風格,有爵士樂,輕音樂,中國風的等等,小的生活劇一定是小孩懂的故事等等,讓小孩聽了一段英文茶花女,他會全程無感。

小孩子從三歲到六七歲可以聽五到八分鐘,六歲到八歲左右可以聽十分鐘左右,八歲往上就可以15分鐘一個段落,這個段落要播放上三五個月,每天反覆的練,沒有時間限制孩子什麼時候能把這段內容,記住60%到80%,才可以給孩子往下一段內容去走。

中國人對good和ok詞的分辨非常完美,我們讓孩子反覆的聽,要確保孩子在十分鐘五分鐘的每一個單詞都像good,ok一樣的在腦海裡深深印著,只要聽到就能答出來,這個非常很關鍵。這種累計是我們可以不花錢的,現在的教材都有相對應的音頻,可以聽這種音頻,但這種音頻對應課本的,就不要特別大量的重複,因為孩子有課本的學習,聽久了他也不願意。

聽英文一定要全式英文,不要帶中文講解英語,如果聽中文講解英語,在這種情況的大腦更多自動選擇中文,放的漢語的時,大腦是特別興奮的,最後進入的是漢語。英語很厲害的中國人,如果是一段相同內容的漢語和英文同時放,大腦自動選漢語。漢語是自己的舒服區域,不需要選擇大腦自動會選漢語。

如果給孩子放中英文夾雜的音頻,孩子也會這樣,尤其大量的輸入不可能全部都是有意識的輸入,比如早上40分鐘,晚上一個小時,孩子不可能兩個小時都聽英文的,我們能夠保證孩子坐下來聽5到8分鐘認認真真的聽就好,剩下的時間他就可以做別的,像背景音反覆的放,這個時候就真的不能是中文放在裡面,每當孩子的神經興奮的時候一定是選擇的是漢語。

一門語言常用的高頻詞不是很多的,我們日常生活對成年人常用的高頻詞6到800個。孩子小學階段200多個,220個就夠了。成人想要學習好英語,可以挑一段劇就20分鐘,天天聽,聽半年每一句你都張嘴就有,而且20分鐘裡面,高頻率使用的詞,聽到的基本上60%到80%。你能夠把這20分鐘內容掌握了,不用再去特別刻意的去背誦,你會聽到上句就有下句,而且你會把每一個單詞的分辨音素的工作都完成。瑞秋,老友記就很不錯,但是要堅持住,聽過五遍就覺得很無聊了,特別是聽懂了,你要達到它說上句你接下句。美國甜心電影看上幾百遍,你的英文就出來了,用這種近乎殘忍和無聊的方式把自己的英語磨出來了。那成人有用,孩子就更有用,他們的學習能力更強。

學習英語沒有捷徑,但是有方法。每個孩子都不一樣,每個孩子學習東西的方式不同,有一些孩子是視覺型,要看得到才行,有一些孩子是聽覺行的,還有一些孩子一定要不停的動來動去的,才能夠學的更好。有的孩子在課堂是淘氣的,也學的很好,他不一定要在那裡不動學好,每個孩子學習的方式不一樣,最根本的要孩子對英語感興趣,要他有自信才會感興趣,然後越感興趣,這個是良性循環額。

孩子英語打了99分,100分滿分,媽媽問為什麼那1分是錯的,這樣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其實媽媽一定要孩子好好講講為什麼那99道題都答,要孩子去講,反覆練習,要去鼓勵,表揚他,他才會更有自信,更感興趣,做成一個良性循環,才會真的越學越上癮。學習到一定程度會出現瓶頸期,這是很自然的,要孩子多聽多講,一定要說,要大量的去說,給孩子找這種英語應用的環境。學習學到一定程度會上癮,就是不學都不行。

家長不要盲目的去教孩子和糾正孩子,這個事情要專業的人來,孩子在哪裡學,那麼跟老師請教,我們這個指導實際上就打擊了孩子學習的積極性,而且我們知道不一定對。家長願意問孩子,今天學什麼了,桌子這個單詞怎麼講?椅子的單詞怎麼說?英語有抑揚頓挫,絕對不是一兩個單詞蹦出來的,有節奏抑揚頓挫的學句子是很重要的。建議家長問單詞,問一下這單詞在那個句子裡出現,這個句子是什麼?不建議問單詞怎麼講,怎麼拼等等。

很多年過去了,我們會講how are you,how old are you,I am fine等等的句子,可見句子能記得久,但是那些單詞英語四級之前的幾千個單詞,六級之前幾千個單詞都沒了。因為他沒有句子的應用多,沒有很牢靠的基礎。

孩子學英語,第一我們要充分相信他,多鼓勵他。第二創造好的環境。第三家長孩子要堅持。

家長不要去逛街或者今天有朋友有飯局,然後英語課孩子不上行不行,表面上是在跟孩子商量,實際決定了。然後孩子說,當然好了,我很懂事,你出去應酬。但是我們會發現經過這樣的一件事情之後,孩子會覺得學英語這件事不重要,我的課程和你的應酬比,你的應酬更重要,我也可以趁機偷懶,而且更可怕的是孩子覺得這件事可以半途而廢。

爸爸媽媽不管給孩子報舞蹈,還是英語,還是圍棋等等,請你一定要堅持啊!因為孩子堅持不住都是父母沒堅持住,當你放棄了,今天不想去學英語,放棄的不是英語,而是孩子可以半途而廢。孩子會把這種品質轉移到其他事情上也會半途而廢,如果他長大了,工作也沒有堅持的品質,這樣是很難達到成人成才的標準。

學習英語的語感和語法,這兩者有前後的關係,要先有語感,再去研究語法。我們會講漢語,語法都是上學學的主謂賓等等。我們不需要去學,我走了,了是表達這個事完成了,我們沒有這樣學過,就是知道我說我走了就是我已經去了,那麼這個就是語感。

英語的語感也要走在語法之前,要走到專業那一步才會去研究語法,不然的話很多的題都可以讓語感來解決的。比如填空題給了答案,是對的,但不太講的出來為什麼。因為那就是一種習慣用法,就是知道的,這個就是語感。

語感一定要從聽力中來,一定要在聽中聽得出來的。小孩子會講很多錯誤的語法,不光是英語,漢語也會有錯誤的語法。不要去糾正孩子有錯誤的語法,如果當時把孩子糾正了,孩子會只關注那個錯誤的那個點,叫復強化,對她學語言實行了一次卡頓。

孩子英語語法有問題,漢語語法有問題,不要擔心這個事,孩子聽得夠多,說的夠多,就會好了。孩子兩三歲很多漢語講不明白,表達不出來,我們都不會發愁,他是中國人,聽得夠多,說的夠多,不用愁,長大就好了。英語也是一樣的,孩子聽得夠多,說的夠多,他自然也會有語感了。

語感不光從聽力中來,還從閱讀中來,閱讀真的是對語感特別有幫助的,小學生一定要閱讀跟得上。現在網上有大量的閱讀教材,閱讀的小故事,免費的視頻資源,信息資源太豐富,只要家長肯花一點功夫,孩子真的不一定要花很多錢的學英語。閱讀的多了,就懂了,會有這種語感出來的感覺。220個高頻詞對小學生來說,佔閱讀量的60%到80%,它能夠支撐大部分小學生的閱讀,如果孩子把220個高頻次使用單詞熟練的使用,他的課本至少能60%到80%,沒有在其他人幫助下自己都可以閱讀。

語感要從小開始培養,要從聽,說,閱讀中來,當語感累積到一定的時候,才會慢慢的總結出來語法,語法會自然而然的自己就了解了。我們沒有學過漢語語法,我們都會,而且表情達意還一點問題都沒有。像我們知道,我走了,了表示這個事情完成了。就像英語中的現在完成式,過去完成式一樣,語言背後的這種邏輯是自己琢磨出來的,才是習得的一種語言。如果靠學語法去學這個句子,組成這個句子的是什麼語法,在講英語時永遠要想的這個句法的語法通不通,那這個語言永遠是學的,不是習得。

相關焦點

  • 中高考英語聽力口語改革,不以筆試論英雄!
    英語口語,對很多中學生而言都是短板,不知你是否了解到近幾年教育部對中高考英語所做的改革。而這一改革,徹底打破了社會上一度流傳英語將在未來高考錄取中降低權重的說法。這一改革會形成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考生招生模式,基本結束唯分數論的局面。增加口語考試,聽力口語考試合併改為機考,並且成績比重增加。中考英語總分降為100分,其中聽力口語共佔40分,高考總分150分不變,但是聽力口語共佔50分。
  • 英語中高考紛紛改革,之後的英語到底應該怎麼學?
    這兩年,一線城市都先後實施了中高考英語考試新政策,而這也就意味著考生的備考方向也需要做出一定的調整。但是,英語考試改革並不意味著可以不學英語了。以上海為例,新增了英語聽說測試,總分為10分,計入英語高考成績。
  • 新中考已來,英語聽力口語改革,橋吧英語帶你做好準備!
    中考英語是對義務教育階段英語學科教學質量的一次大考評。近日,2019年全國中考英語教學研討會,再次公布了英語改革方向:  中考改革大刀闊斧的將英語書本化破除,應用英語的趨勢已經凸顯。英語應用技巧難度提升是「隱形的考試重點」同時為有效糾正英語教學中長期存在的「重筆試、輕口試」的傾向,彌補英語學習評價體系的不足,改變「啞巴英語」的教育狀況,促進學生適應新的高考改革,適應未來社會發展。
  • 高考英語制度改革,父母要緊急調整孩子學習側重點
    我們的英語考試主要考察的部分就是詞彙量和語法。高考試卷聽力成績又只做參考,不計入總分,這麼多年來,從小學到高中,學生在拿到考卷的時候,總是直接開始做題,聽力部分的答題卡草草一塗,就交卷了。,所以很多老師和家長只要求孩子的詞彙和語法,不在乎他是否能說出一口流利的英語。
  • 關於中高考英語改革後英語變化的一些猜想
    英語學科要突出語言的實際應用,回歸到學科應有的位置上,突出基礎知識、基本能力及課標的基本要求,降低英語學科分數在高考招生中的權重。   2. 改革背景下,新版高考英語方向解讀討論(團體成員的預測,最終形式還需等待最終確認)   和現在的150分相比,各部分的題型變化猜想如下:   1.
  • 教育部 英語中高考改革正式文件!
    史、地、政、理、化、生任選3門,每門70分,計210分1、985大學要求達到A級以上(135分以上)才具有報考資格2、211大學要求達到B級以上(120分以上)才具有報考資格3、非211一本要求C級以上(105分以上)才能報名英語150分,與語文和數學同等都是150分,英語成績不好,一票否決報考資格。
  • 高考英語改革已到來!新高考時代,英語到底應該怎麼學?
    這兩年,一線城市都先後實施了中高考英語考試新政策,而這也就意味著考生的備考方向也需要做出一定的調整。新高考改革實施安排要點解析新高考外語卷增加了聽說測試10分和梗概寫作10分這兩類主觀題。從總分150分看,一些老師和學生對口試不重視,認為只有10分,也拉不出什麼距離。但其實,語法題型只有10分,詞彙題型也只有10分——「10分」不容忽視,也是外語新高考的導向所指。對已實施高考改革地區的考卷進行分析,發現其中英語考卷摻雜了大量的原版英語文章(包括一些專業外刊上的文章),可謂難度爆表。
  • 北京明年高考增加英語口語考試,英語學習在不開口就來不及了!
    過去的高考英語考試內容有聽力、英語知識運用、閱讀理解、寫作四個部分,是對聽、說、讀、寫、譯等英語學習中重要技能的考查。從2021年起,北京高考英語將加入口語考試!口語分值20分,口語加聽力共計50分,總分值保持不變。
  • 高考英語改革有哪些最新消息
    高考英語改革有哪些最新消息高考是人生的重要轉折點,那麼說起高考科目 在近年來有些變化,那麼關於高考英語改革你知道哪些新的消息?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高考英語改革的資料,供參考。
  • 北京高考英語口語聽力將佔50分 「啞巴英語」沒戲了
    原標題:北京高考英語口語聽力將佔50分 "啞巴英語"沒戲了   人民網北京4月7日電(記者林露)今天,備受社會關注的北京考試招生改革實施方案正式發布。從2020年起,報考本科院校的考生,高考成績由語文、數學、外語3門統一高考成績和考生選考的3門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等級性考試科目成績構成,即「3+3」。
  • 英語聽力口語將計入2017年江蘇高考總分
    「江蘇高考不會取消英語,而且聽力和口語仍將在英語考試中佔有一定比例,將來都會計入總分。2017年方案中,江蘇高考英語依然採用計分制。」昨天,江蘇省教育廳廳長沈健在回應有關「英語將退出統一高考」傳聞時,向現代快報記者表示,根據他的了解,教育部正在醞釀的高考方案是將英語從統一高考改為社會化考試,一年兩考。目前江蘇已經做好一年兩考的準備。
  • 北京明年高考增加英語口語考試 口語加聽力共計50分
    明年北京高考還將迎新。從2021年起,英語增加口語考試,口語加聽力考試共計50分,總成績分值不變。北京明年高考增加英語口語考試從2018年高考起,英語聽力分值保持30分不變,與統考筆試分離,實行機考,一年兩次考試,安排在前一年12月和當年3月進行,取聽力最高成績與筆試成績一同組成英語科目成績計入高考總分。
  • 新高考模式英語一年兩考,聽力口語成為英語專業新熱點!
    總體看,英語是一個相對偏文的,適合女生的專業。聽、說、讀、寫、譯能力,是英語的基本功!為了告別「聾子」英語、「啞巴」英語,新高考改革,把英語設置為「一年兩考」是聽力一年兩考,不是筆試一年兩考,筆試還是跟語文數學一起參加全國統考)。我們以北京為例,聽力採取機器考試,滿分計分30分,聽力成績和筆試成績合併計入高考總分;另從2021年開始加試口語,滿分計分20分。
  • 教育部放大招,高考英語口語聽力難度將大幅提升?
    這個改革方案,其中有幾點值得注意的是:1、英語科目在高考的權重加大了。2、一年兩考,在某種意義上表明英語比其他學科在實操方面空間更大了。3、開設口語和聽力的考試,口語和聽力將在高考、會考中佔有重要地位。
  • 考研複試:英語口語面試應該怎麼準備?有這五招就夠了
    在考研複試中,英語口語面試雖然佔比重不大,但在這個環境中,我們仍然不能夠出差錯。我們應該儘可能的在這短暫幾分鐘裡,展現出自己的英語水平,為此我們需要準備一下。1.下載幾個可以練習英語聽力和口語的app,例如:英語流利、可可英語的。我們在與老師對話的過程中,不僅需要良好的口語能力,還需要有良好的聽力,聽懂老師在問什麼。2.每天早起半個小時,把我們之前給考研英語初試準備的大作文和小作文念一念,熟悉的東西比較容易背誦。
  • 中高考改革英語更注重實際應用 口語能力受重視
    從目前高考的改革方案看來,國家正在努力將英語從死記硬背的應試方向往實際應用方向轉變,如向聽力、寫作、閱讀等方面引導。英語成績3年內有效,意味著學生如果在高一英語考試成績較高的話,後期就可以將時間放在其他科目的學習上。很多學生需要在初中階段充分提升英語運用能力,這在高中後期的學習過程中將佔有非常大的優勢。
  • 北京高考,英語增加口語,不能再讓娃學「啞巴英語」了
    科學自然習得,輕鬆英語啟蒙 幾天前,北京教育部門發布消息:從明年起,北京地區將會把英語口語考試列入高考。口語和聽力一樣,都實行機考,一年兩考,取成績高的,計入高考總分。
  • 北京高考英語增加口語比重,51Talk等頭部教培品牌再迎廣闊前景
    北京英語高考將增加口語。根據北京市深化高等學校考試招生制度綜合改革實施方案,從2021年起,英語增加口語考試,口語加聽力考試共計50分,聽說機考今年將首考。從2018屆考生起,北京高考英語聽力分值保持30分不變,與傳統考試分離,實行機考,一年安排兩次,並取最高成績與筆試成績共同組成英語科目成績。而從2021年起,北京高考英語將增加口語考試,口語與聽力共計50分,一年安排兩次機考,取兩次聽說機考最高成績與筆試成績共同組成英語科目成績。從聽力單獨測試,到加入口語考試,體現了對於英語實際應用能力的重視。
  • 重大改革!北京高考英語增加口語考試 阿卡索1對1外教助力高考加分
    近日,根據北京市深化高等學校考試招生制度綜合改革實施方案,從2021年起,英語增加口語考試,口語加聽力考試共計50分。  據悉,從2018屆考生起,北京市高考英語聽力分值保持30分不變,與統考筆試分離,實行機考,一年安排兩次,在每年12月和次年3月進行,取最高成績與筆試成績一同組成英語科目成績計入高考總分。
  • 2017政策風向,英語口語改革迫在眉睫
    本文轉自搜狐教育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及省、市教育行政部門的有關精神,推進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工作的改革與發展,積極適應當前普通高考改革趨勢,使中考英語考試的形式與高考有效銜接,進而提高中考的科學性與公平性,實現英語聽說考試的智能評分,全國各個省市英語考試改革的政策相繼出臺。傳統的學校英語教育面臨巨大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