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英語制度改革,父母要緊急調整孩子學習側重點

2020-09-17 遊美英語


現在出國留學的人越來越多,在雅思考試中,讓大多數中國學生頭疼的部分就是口語測試,常常是到最後花上萬的費用去惡補。


原因大家可想而知。我們的英語考試主要考察的部分就是詞彙量和語法。高考試卷聽力成績又只做參考,不計入總分,這麼多年來,從小學到高中,學生在拿到考卷的時候,總是直接開始做題,聽力部分的答題卡草草一塗,就交卷了。



短時間看是沒有問題——即使沒有良好的聽說能力,孩子照樣能考高分,所以很多老師和家長只要求孩子的詞彙和語法,不在乎他是否能說出一口流利的英語。


長遠來看,問題就大了。


1

早在2018年,北京市教委正式發布北京新高考綜合改革方案,2021年起,英語增加口語考試,口語加聽力考試共計50分。


1分甩開1000人,大家算一下這50分會和多少考生拉開差距。

看到這篇文章的朋友們如果家裡的孩子還沒上高中,就要好好注意一下。


如果沒有意外,北京發布的這份考試方案,可能會成為未來幾年高考改革的方向,關係著每一個學生。

其實自2016年起,大學必考的英語四六級,就已經開始為口語專門設置考級測試。


如果孩子口語不好,先不說出國留學,以後能不能考上好學校也是一個問題。



2

為什麼我們現在一直都在強調學英語要從幼兒開始呢?

「波士頓3所大學的研究者進行過一次涵蓋了60多萬人的研究,結果表明:

人們在18歲之前都能很好地學習第二語言;如果想把第二語言說的像當地人一樣流利,最好在10歲之前就開始學習。



人們在嬰兒時期對發音是很敏感的,等到孩子慢慢長大,對發音的感受會慢慢遲鈍,學習語言的能力也會下降。這就是為什麼孩子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就提倡父母放一些音樂或語言給他聽,長大後最好選擇國際幼兒園、雙語學校學習的原因。


在孩子的幼年時期,讓他沉浸在外語的環境下,他會開始主動吸收,而且吸收的速度非常快,完全不用像大人現在那樣費勁的學。


要孩子到青春期的時候再開始學語言,想沒有口音基本是不可能了。


3

學英語除了構建沉浸式的語言環境,最重要的是培養英語的母語思維,也就是用英語學英語


非英語思維的孩子在聽英語講第一句話的時候,就開始在心裡翻譯成中文,那麼他就會錯過第二句話,心裡一著急,接著就會錯過第三句話,聽著聽著就發現完全聽不懂了。



有英語思維的孩子會省去翻譯的時間,直接跟著英語走,把英語變成自己的第二母語。


我的一個朋友碩士畢業,經常看英文書,他的詞彙儲備量是很大的,按理說開口說話對他來說很容易,但他看到外國人就開始緊張,擔心自己的語音語調不夠純正,所以即使他有這樣的水平,也不敢和外國人聊天。剛好任職的公司和國外有合作,需要他參與講解,但他不敢開口說話,於是錯失了很多機會。


現在他女兒2歲,他就經常和女兒用英語對話,孩子聽不懂就用東西給她提示或者用簡單點的英語解釋,中間絕不參雜一點中文。

他說,等到長大再學口語,是很難補足的。


英語是全世界的通用語,也是未來工作或生活不可或缺的溝通工具。

流利的口語表達不僅是以後孩子未來考試的趨向,還是進入社會後升職的保障。

當你的孩子掌握了這個技能,他就會越發自信,這樣的自信讓他敢於在學校或以後的社會競爭去爭取一些機會。


優秀的人會越來越優秀,就是這個道理。


4

遊美英語APP由哥倫比亞大學專家團隊研發,模擬和再現美國數千種英語學習場景。

包括家庭生活、學校課堂、超市購物、工作職業、人際溝通、國家禮儀.......


直接用英語教英語,跳過漢語翻譯,讓孩子條件反射式的用英語思維反應和溝通,徹底告別「中國式英語」。


感興趣的家長可以下載「遊美英語APP」試一試~

讓3-15歲的孩子輕鬆學會英語,優質內容持續更新中,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洪梅香委員:改革高考英語 「一刀切」的制度
    新華網北京3月3日電(記者 艾福梅)「多年以來,在我國的高考中,英語是必考科目。也就是說,無論文史、理工、藝術、體育等考生都必須過英語這一關。這種『一刀切』制度越來越顯示出諸多弊端甚至是危害。」全國政協委員、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政協主席洪梅香建議有關部委組織專家學者進行調研論證,科學合理地調整英語高考。
  • 全國政協委員:改革高考英語「一刀切」制度
    「多年以來,在我國的高考中,英語是必考科目。也就是說,無論文史、理工、藝術、體育等考生都必須過英語這一關。這種『一刀切』制度越來越顯示出諸多弊端甚至是危害。」全國政協委員、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政協主席洪梅香建議有關部委組織專家學者進行調研論證,科學合理地調整英語高考。
  • 各地出臺高考改革方案_高考改革_北京高考改革_河南高考
    北京市一零九中學高一年級的小郭說,早在幾天前就聽聞了高考英語或許會改革。 從幼兒園開始,小郭已學習英語13年。二年級起,父母就為她報了劍橋少兒英語學習班,一直持續到五年級,每周都上課。
  • 考試改革糾正英語學習過度狂熱
    不論是「3+X」的改革、分制的變化、語文作文命題方向的變化、各科目考察知識點及側重點的微小調整等都能夠引起學生、家長、學校、社會各方面的密切關注及相應學習側重點、學習方式及氛圍的改變。今天出臺的「徵求意見稿」相比於前幾年的微小調整可以說有了比較大幅度的變化,而這些變化,其實正是相關教育主管部門為了使中高考適應時代變化發展、滿足和回應社會需求、解決現實中存在的種種弊端和問題而進行的新的系統設計。
  • 多方強烈建議,高考英語要取消?教育改革何時見效
    如今高考英語要取消的傳言越來越多。那麼什麼時候會真正實現呢?我們也一直在關注著高考改革的消息。那麼我們今天就來看一下高考關於英語改革的消息。針對"英語退出統考"的傳聞,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續梅18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特別是高考改革事關千萬學子和廣大群眾切身利益。新一輪的改革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近年來確實關於高考英語的重要性,社會討論廣泛,教育部門也在相應的進行調整。從歷年來的高考英語改革上看,高考英語取消也是有可能的。
  • 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_高考英語改革_教育改革——中國教育在線
    【觀點碰撞】高考英語改革:是打破「一考定終身」還是「刷分催化劑」 《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   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  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  國發〔2014〕35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 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在路上,細說你理解的高考改革!
    11月28-29日,高考特色招考高峰論壇在山東濟南成功舉辦,來自全國的600餘位教育工作者齊聚泉城,共同解讀高考改革趨勢和高校招生模式。高考改革對於教育領域來說已經不是什麼新鮮詞,早在2014年教育部就明確表示要逐步推行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並且要求在2020年形成符合時代要求的高考招生新制度。
  • 高考改革後語文變化大,高中語文學習的關鍵期要抓住!
    近年來,隨著各地新高考改革方案的陸續啟動和執行,高考改革後的學習重點成為備受關注的內容。明確高考改革的方向和側重點,有利於學生制定學習方案。值得關注的是,在新高考改革方案實施後,將突破原有的文理分科的考試制度,而實行「3+3」的考試模式,即除了語文、數學、外語3門統考科目外,學生可在歷史、地理、政治、物理、化學、生物6門科目中任選3科計入高考總分。跟誰學高中部負責人表示,這種考試方式給了學生更多的選擇,學生需要結合多方面的因素來考慮選考科目,此外統考科目仍是學習中的重點內容。
  • 中考英語改革方案出臺後,如何調整英語學習策略?
    中考英語新增口語&聽力考試2018年起,中考英語增加了口語考試,聽力不再通過筆試而是和口語單獨考,學生可以考兩次,佔40分。新政策提高了聽力和口語的比重,是為了迎合英語語言學習趨勢,為了改善「啞巴英語」的學習現狀,調整學習重心。英語考試開始從「應試」向「實用」轉變。
  • 跟誰學解析高考英語改革新趨勢,英語學習需要注意這些內容
    2018年是高考改革的關鍵一年,多個省份陸續公布了高考改革方案及啟動時間。在高考英語改革方面,各省的高考英語考試改革方向大致相同。高考英語考試形式上將取消「一考定終身」,增加高考英語考試機會,採用一年兩考的考試制度;在高考英語考試內容方面,部分省份將在高考英語中增加口語考試。在線教育機構跟誰學語言項目負責人分析,從高考英語改革中可以看出,改革的方向意在減輕學生的英語學習負擔,同時也可以看出將更加側重於學生的英語實用能力。
  • 多地醞釀高考改革 部分家長力挺英語降分
    明年河南高考政策是否變化?帶著諸多問題,記者昨日進行了走訪。  學生: 學習壓力並無變化  聽到北京高考英語的改革,學生們反應不一。但針對減少高考中英語所佔分值是不是能減輕學習英語壓力,多數未來要參加高考的學生表示,這對於他們學習英語並沒有什麼影響,英語仍然是高考科目之一,仍然有分值。因此,還得同樣地努力學習。
  • 高考改革了,中國強大了,為什麼我們還要學習英語?
    最近接觸一些家長,經常會談及高考改革這個熱門話題。其中,關於改革之後高考科目的變化,是家長最為關心的。我們發現,很多家長對於高考改革政策的解讀有些偏差。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有些家長認為高考改革之後,英語不重要了。
  • 高考英語改革後正向國際英語語言考試看齊!您知道嘛?
    隨著英語改革的到來,英語實際運用能力變得越來越重要了高考英語側重考查學生什麼能力?  自從2003年開始試行《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我國英語教學的重心從原來知識技能轉變為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高考的側重點也隨之逐漸作出調整。十幾年來,高考英語試卷基本由聽力、閱讀理解、語言知識運用和寫作四部分組成。
  • 英語學習還在觀望?OUT了!高考政策改革新方向解讀
    昨天剛剛公布的《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中十分明確的表達了「保持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科目不變、分值不變,不分文理科,外語科目提供兩次考試機會」。孩子們和家長們,還是要做好應對。幾個不變科目不變:語數外三個科目作為高校對於人才的基本要求科目的地位還是沒有改變。之前觀望的家長和同學們,現在可以結束觀望了。畢竟無論將來孩子是高考考入國內大學,還是為了將來的進一步出國深造,都應該在高中這個階段對英語進行充分的學習和準備。
  • 我國高考制度改革能否取消英語考試?
    我國高考制度改革能否取消英語考試?我認為應該取消、儘快取消、越快越好,不過按照現在的教育體製取消英語高考是不可能的。我主張取消英語高考,但是我不反對國人學英語。相反,我非常鼓勵與支持那些喜愛英語的人好好學英語。只是覺得全國有百分之八九十的人在學校英語學不好,而且只學了一點皮毛的人一輩子都不可能用得了。所以說取消英語高考,對於大多數學子來說是天大的好事。但凡事有兩面性,如果英語高考取消了,那所有靠英語教學、培訓,編寫英語資料,賣英語資料的人,都有可能失業或改行。
  • 高考改革英語先行 家長很糾結專家呼籲招考要分離
    十八屆三中全會一系列教育改革內容被社會各界廣泛關注,而中高考將如何改革又牽動著許多人的心。近日,教育部已經完成制定考試招生總體方案,即將面向全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此輪改革的主要舉措包括七方面,貫穿義務教育到高等教育整個教育全程。
  • 高考英語改革歷程!
    此後,高考英語科目經歷了幾個階段不同方面的改革變化。首先是英語學科在高考中分數權重的變化,從最初成績不計入總分到按100%計入總分,在1978至1983年間共進行六次調整。具體詳見表2-1:自1983年起,英語學科成績按100%計入高考總分並一直延續至今。恆定的分數權重體現外語在高考中的穩固地位,彰顯國家和社會的重視程度。
  • 英語高考改革,風從何方來
    總之,高考制度改革要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改進考試評價方式,評價學生的綜合素養,顧及學生的發展性、主體性和動態性,強調評價的促教、促學功能,惠及個人、家庭和社會。高考命題要具有國際眼光,關注並借鑑各國基礎教育評價領域呈現出的新趨勢、新做法,強調在真實的情境中評價學生的學習,激發學生思維想像空間和創新意識,注重學生創造性發揮的潛能和綜合性實踐的能力。
  • 江西高考英語改革 家長喜憂參半
    「據說,高考英語科目要進行社會化考試了,不再統一參加高考統考了!」近來微信圈中,廣泛傳播著一條這樣的消息,即《2017年高考改革方案》。消息顯示,2017年全國高考改革方案初定為英語高考前置,在高中一年級就可參加全國社會化的統考,外語一年兩考,三年六考,取最高分記入高考成績。
  • 第103期:高考改革能讓英語走下"神壇"嗎?--觀點--人民網
    每周花費1260元的英語補習費。「但是我的中考成績才比二次模擬考高了1分。」她對新政策很支持:「這是符合國家減壓政策的」,她說,「英語學習就是費錢費力費時間」。反對者:英語改革對我打擊太大從幼兒園開始,北京市一零九中學高一年級的小郭已學習英語13年。二年級起父母就為她報了劍橋少兒英語學習班,初中後她開始看原版英文作品,英語也屢屢為她贏得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