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出國留學的人越來越多,在雅思考試中,讓大多數中國學生頭疼的部分就是口語測試,常常是到最後花上萬的費用去惡補。
原因大家可想而知。我們的英語考試主要考察的部分就是詞彙量和語法。高考試卷聽力成績又只做參考,不計入總分,這麼多年來,從小學到高中,學生在拿到考卷的時候,總是直接開始做題,聽力部分的答題卡草草一塗,就交卷了。
短時間看是沒有問題——即使沒有良好的聽說能力,孩子照樣能考高分,所以很多老師和家長只要求孩子的詞彙和語法,不在乎他是否能說出一口流利的英語。
長遠來看,問題就大了。
1
早在2018年,北京市教委正式發布北京新高考綜合改革方案,2021年起,英語增加口語考試,口語加聽力考試共計50分。
1分甩開1000人,大家算一下這50分會和多少考生拉開差距。
看到這篇文章的朋友們如果家裡的孩子還沒上高中,就要好好注意一下。
如果沒有意外,北京發布的這份考試方案,可能會成為未來幾年高考改革的方向,關係著每一個學生。
其實自2016年起,大學必考的英語四六級,就已經開始為口語專門設置考級測試。
如果孩子口語不好,先不說出國留學,以後能不能考上好學校也是一個問題。
2
為什麼我們現在一直都在強調學英語要從幼兒開始呢?
「波士頓3所大學的研究者進行過一次涵蓋了60多萬人的研究,結果表明:
人們在18歲之前都能很好地學習第二語言;如果想把第二語言說的像當地人一樣流利,最好在10歲之前就開始學習。」
人們在嬰兒時期對發音是很敏感的,等到孩子慢慢長大,對發音的感受會慢慢遲鈍,學習語言的能力也會下降。這就是為什麼孩子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就提倡父母放一些音樂或語言給他聽,長大後最好選擇國際幼兒園、雙語學校學習的原因。
在孩子的幼年時期,讓他沉浸在外語的環境下,他會開始主動吸收,而且吸收的速度非常快,完全不用像大人現在那樣費勁的學。
要孩子到青春期的時候再開始學語言,想沒有口音基本是不可能了。
3
學英語除了構建沉浸式的語言環境,最重要的是培養英語的母語思維,也就是用英語學英語。
非英語思維的孩子在聽英語講第一句話的時候,就開始在心裡翻譯成中文,那麼他就會錯過第二句話,心裡一著急,接著就會錯過第三句話,聽著聽著就發現完全聽不懂了。
有英語思維的孩子會省去翻譯的時間,直接跟著英語走,把英語變成自己的第二母語。
我的一個朋友碩士畢業,經常看英文書,他的詞彙儲備量是很大的,按理說開口說話對他來說很容易,但他看到外國人就開始緊張,擔心自己的語音語調不夠純正,所以即使他有這樣的水平,也不敢和外國人聊天。剛好任職的公司和國外有合作,需要他參與講解,但他不敢開口說話,於是錯失了很多機會。
現在他女兒2歲,他就經常和女兒用英語對話,孩子聽不懂就用東西給她提示或者用簡單點的英語解釋,中間絕不參雜一點中文。
他說,等到長大再學口語,是很難補足的。
英語是全世界的通用語,也是未來工作或生活不可或缺的溝通工具。
流利的口語表達不僅是以後孩子未來考試的趨向,還是進入社會後升職的保障。
當你的孩子掌握了這個技能,他就會越發自信,這樣的自信讓他敢於在學校或以後的社會競爭去爭取一些機會。
優秀的人會越來越優秀,就是這個道理。
4
遊美英語APP由哥倫比亞大學專家團隊研發,模擬和再現美國數千種英語學習場景。
包括家庭生活、學校課堂、超市購物、工作職業、人際溝通、國家禮儀.......
直接用英語教英語,跳過漢語翻譯,讓孩子條件反射式的用英語思維反應和溝通,徹底告別「中國式英語」。
感興趣的家長可以下載「遊美英語APP」試一試~
讓3-15歲的孩子輕鬆學會英語,優質內容持續更新中,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