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英語改革後正向國際英語語言考試看齊!您知道嘛?

2021-03-01 濟南貝樂英語

相信很多人都面臨英語只會寫不會說的尷尬,因為曾經我們學習的叫做「學校英語」,學生總是把英語當成一個目標去學,而忽略了它是一種交流工具,到頭來還是只會應試,不會應用。而本次高考改革,將更注重學生英語聽說能力的考量,提升學生使用英語的交流溝通能力,真正回歸英語學習的本質。這次我們就先帶大家先來來看看高考到底改在哪裡?

 2017年全國高考改革方案初定,最引人注目的改革內容是,英語考試改為1年2次,取最高分記入高考成績。語數兩科設定在6月7、8日中的一天統考,再讓學生選考三門,按五級制評價。

  英語退出高考實則是媒體誤讀,新的高考改革將使試卷難度上升,競爭更加的激烈。英語考試命題將更加側重聽、說、閱讀等實際應用能力的檢測。想要增加自身的競爭優勢,英語成績的好壞處於十分重要的地位。重點大學和名校對英語會有明確要求,英語成績不夠好,甚至可能失去進入名校的資格!而如果英語成績好的同學,可以儘早考出最好的成績,就可以有更加充分的時間備考其他科目,不用為英語分心。

接下來,就帶領大家去認真解讀一下:

英語改革教育部最新通知(2017年6月施行)

1、總分660分(450分+210分)

2、3+3模式,不分文理科

3、語、數、英各150分,計450分

4、史、地、政、理、化、生任選三門,每門70分,計210分

5、英語考試滿分是150分

  1) 高考英語僅允許考兩次,選最高分。

  2) 每年1月和6月考試。

  3) 考試方法:筆試+口語對話。

6、英語報考門檻線

  1) 985大學要求達到A級以上(135分以上)才具有報考資格

  2) 211大學要求達到B級以上(120分以上)才具有報考資格

  3) 非211一本要求C級以上(105分以上)才能報名

  4) 二本要求D級以上(90分以上)才能報名

  5) 三本要求80分才能報名

7、英語單科150分,與語文和數學同等都是150分,英語成績不好,一票否決報考資格。隨著英語改革的到來,英語實際運用能力變得越來越重要了

高考英語側重考查學生什麼能力?

  自從2003年開始試行《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我國英語教學的重心從原來知識技能轉變為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高考的側重點也隨之逐漸作出調整。十幾年來,高考英語試卷基本由聽力、閱讀理解、語言知識運用和寫作四部分組成。2014年,全國卷取消了單選題,把語言知識與語篇、語用更加緊密結合在一起,明顯突出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明確提出:「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素養整合發展的基礎上。」顯然,高考也應檢查考生這五方面內容的整合發展水平,評價他們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在試卷上表現為:1)理解英語口語的能力;2)理解書面語言的能力;3)詞彙、語句應用知識運用能力;4)書面表達能力


    自1950年以來,中國實行自成一套的高考選拔方式,與英美等主流發達國家的測評體系有一定差距。究其原因,歐美國家的「高考」如SAT, A-level,ACT等均是由專業的測評協會組織管理的,他們多專注於考試評價本身是否能公平檢測學生的實際能力。而在中國測評體系建立及運營一直受限於很多的特殊體制因素,無法完全滿足現代教育對人才培養的需求。

  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給中國高等教育帶來新一輪的機遇與挑戰,《2017年高考改革方案》的出臺讓中國將迎來全面的高考改革,減輕學生課業壓力,與國際高校人才選拔方式逐步接軌。

已經不再是「一考定終身」


    英語實行一年兩考制

  在此次改革中,英語考試制度的改革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考試分值由150分降低為100分,實行社會化考試,一年兩考,三年六考,學生可多次參加,按最好的成績計入高考總分,成績三年有效。這樣的考試形式無論對學生還是對老師,甚至整個學校體系與相關培訓機構,都會迎來巨大的改變。

  有專家指出,英語改革表明英語率先突破了「一考定終身」的傳統高考制度,使得學生能夠在整個高中階段擁有多次機會來刷新高考英語分數。此種做法與出國留學的國際化英語測試非常相似,在國外院校本科或研究生入學申請中,申請者均可在申請截至日期前選擇多次參加託福和雅思等語言考試,以提交最佳成績。而將此做法嫁接在高考中,很好地分散了學生考試時的心理壓力,避免因為發揮失常「一失足成千古恨」而錯過了展示真實能力的機會。此外,對於高考準備期的學生來說,也能夠緩解一定的學習壓力,在高一高二就逐步積累,不會「「臨時抱佛腳」到了高三再緊張的去突擊英語的現象。

擺脫「學校英語」

  回歸語言的本質: 學以致用

  首先從英語詞彙上,各省高考逐漸淡化了語法與詞彙知識,避免了死扣語法細節和脫離實際的空談,不探討某個詞彙的特殊用法,而是注重對語境理解能力的考察,也就是考察學生對語言的實用能力。同樣的,2015年的高考英語全國卷刪掉了傳統的單項選擇題,取而代之的是一篇對語境感知力要求極強的「語法填空題」,而在山東卷中,亦增加了一篇故事性很強的「小完型」。這一改革趨勢意味著高考對於中國學生的要求將更加看重其對「語境」的把握能力,同一詞彙在不同語境中會有不同的理解,學生不僅要了解詞彙的原有含義,還要能夠將其放在真實的交流場景中,甚至要隨著時代或者特殊環境的變化來理解該詞含義。此外,加強英語聽說能力的考量將成為高考英語改革的另一趨勢。在高考英語的北京卷題型上增加了聽、說部分的題目比重,一些省份也增加了對於英語口語的單獨測試。這就要求學生要拋開傳統的「啞巴英語」,在「聽、說、讀、寫」四大方面綜合發展,從一邊倒的注重知識結構到注重實際應用能力的趨勢改革。

  這樣看來,從考試理念及內容上,改革後的高考英語都與國際英語語言考試更為切近。以託福雅思舉例來看,雅思考試首創了從「聽、說、讀、寫」四方面進行在真實場景中英語實際應用能力的全面測評,突出的正是溝通是英語作為一門語言的本質屬性。而一直僅有聽,讀,寫三部分的託福考試也追隨雅思的腳步於2004年正式引入了機考形式的口語測試,開始綜合考評學生使用英語的能力。而從考試內容上,相較於偏重考察詞彙與語法掌握的學術化託福考試,雅思除了詞彙要求及聽力內容多為貼近國外生活學習外,口語測試則更是與老外面對面直接交流,學生在口語考試過程中真實的與外國人交流,更能真正的體現出學生的語境能力,通過眼神、面部表情、肢體語言等都可以傳達自己的思想,不再僅僅是抽象的學習,還可以了解英語國家的語言習慣和風俗文化,開闊眼界。同時,對於準備出國留學的考生來說,更可以為其以後學習生活有了提前「預熱「。而國內的高考英語改革同樣在力求以終為始,使孩子不僅完成了一場考試,在備考過程中真正的掌握這門語言,體會到英語真正的「語言生命力」,並能夠融合進自己的思想,而不是一味的鑽語言的「牛角尖」,或者追求所謂的「應試技巧」。

語言學習更是一種理念學習

  高考英語改革的背後,暗指的中國英語語言教育理念的變革。一位常年從事英語教學的老師曾在公開場合講到:「人的品格和思維方式與其語言能力是有關聯性的,舊有的學習習慣造成了中國學生缺乏批評與創新的能力與品格,外化在英語學習中就是其很難把握英語表達的實質,英語教學中不光要教其聽說讀寫及語法,還要教會其如何與人交流和思考問題的方式。」學生通過備考雅思等國際英語語言考試中,學習的不僅是如何用英語在不同的情境下表述自己的觀點,更是如何在審題解題,組織語言結構中培養自己更加辯證的思維方式。而孩子的交流能力和思維方式是隨著年齡的變化逐漸形成的,傳統的「學校英語」、「短期英語」等英語學習方式很難做到讓孩子領悟語言學習背後真正所體現出的交流與理念。


  因此,這次高考英語改革也是在提醒中國的學生及家長,傳統的死記硬背式的應試教育思維已經行不通。孩子的英語學習應該更早地制定出更為合理的規劃,真正實現「以考養學」,這才是高考英語改革的初衷,也是給予家長和學生最大的啟發。

在此趨勢下,無論是口語考試,還是交流方面,學校課程已然無法滿足家長及學生的需求。  貝樂學科英語,同步美式互動課堂,在課堂上以學生為主體,進行互動探索式教學,互動趣味式的課堂形式,激發培養孩子的英語學習興趣,讓孩子在遊戲互動中,快樂學英語。同質同步美國原版權威教材,以及配套教材的趣味豐富的卡通電子課件,結合高科技電子互動白板輔助教學,對教材進行淋漓盡致的演繹,通過身臨其境的環境感受讓孩子們學習最純正的美式英語。學以致用才是王道!

相關焦點

  • 中高考英語政策改革!這項國際考試能大幅提高英語水平
    今年的中高考剛剛落幕明年即將迎來高考改革隨之而來的是從小學到高中一系列的教育變革作為家長,您準備好了嗎?您知道高考英語將實行社會化考試嗎?您了解大學對英語成績的限制嗎?您知道《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嗎?
  • 高考英語改革歷程!
    步入21世紀初期,高考英語題型發生重點變化,增加了30分的聽力考試內容,刪去語音題、補全對話題、單詞拼寫題等。儘管聽力測試在後續實施過程中出現過不同問題,但最終仍然以其重要的語言測試生命力沿襲至今。有學者對此給出肯定的評價,認為聽力元素的融入體現我國英語高考對語言交流功能的進一步關注,具有裡程碑意義。此後,各省市根據課程標準和考試大綱進行自主命題,高考英語朝著內容多樣化、體系標準化的方向發展。
  • 英語考試改革的最終趨勢是什麼?
    文章發出去後,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鳴。2013年,媒體曾經大肆報導2016年英語將從高考中消失,其中北京教育考試院還言之鑿鑿,說如果學生高一的時候就考到100分,高二高三就可以不學英語了。但今年北京的高考仍然有英語考試,分值仍然是150分。
  • 2020年中高考英語政策改革,以後英語到底怎麼考?
    您知道高考英語將實行社會化考試嗎? 不太清楚 您了解大學對英語成績的限制嗎? 不了解...... 您知道《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嗎? ......
  • 河南省兩會代表委員熱議高考改革 英語奧賽怎麼學
    閱讀提示|歲末年初,高考改革未停歇。2013年末,多地傳出高考改革消息,拿英語「開刀」;2014年,「瘦身」後的高考加分新政將首次執行,取消奧賽生保送資格……指揮棒方向有變,學生該如何學習、怎樣迎接高考?這些,也成為省兩會代表委員們熱議的話題。
  • 高考英語改革有何積極作用?
    高考英語的一年兩考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社會化考試改革,是屬於先頭兵,但是一年兩考如果只是增加考試的次數而不從徹底的體制的改革來進行深入改革的話,英語高考的改革就不算成功,所以應該儘快完善社會化的改革,促進高考英語社會化的改革儘快執行,更為其他科目的社會化考試打下基礎。
  • 關於中高考英語改革後英語變化的一些猜想
    現狀分析:   北京市教委發布關於《2014-2016年高考高招改革框架方案》(徵求意見稿)。從2016年起降低英語學科分數在高考招生中的權重,實行社會化考試,一年兩次考試。學生可多次參加,按最好成績計入高考總分,成績3年內有效。英語分數從150分調整為100分(聽力30分),比過去減少50分。
  • 高考英語改革:讓英語回歸實用性
    2013年10月,北京市教委發布了《2014-2016年高考高招改革框架方案》,提出從2016年起,高考英語分值變為100分,聽力和閱讀理解各佔50分。前不久,教育部發布的有關考試招生改革的總體方案中提到「外語科目實行社會化一年多考」,將不再統考。按照計劃,到2020年高考時,英語將退出。
  • 重大改革!北京高考英語增加口語考試 阿卡索1對1外教助力高考加分
    近日,根據北京市深化高等學校考試招生制度綜合改革實施方案,從2021年起,英語增加口語考試,口語加聽力考試共計50分。  據悉,從2018屆考生起,北京市高考英語聽力分值保持30分不變,與統考筆試分離,實行機考,一年安排兩次,在每年12月和次年3月進行,取最高成績與筆試成績一同組成英語科目成績計入高考總分。
  • 平常心看待高考英語改革
    「我這幾天都不知道怎麼上學了,特別失落。」北京市一零九中學高一年級的小郭說。從幼兒園開始,小郭已學習英語13年 。「我不願意改,這個打擊對我太大了,完全打擊了我對高考的積極性。語文和數學都不好,本就指望英語拉分呢。」(10月22日《新京報》)  北京中高考改革徵求意見的方案終於出臺:相同的內容都是降低了英語科目考試的分值,高考英語由150分降到100分。
  • 多地高考改革先拿英語」開刀」 看英語改革利與弊
    多地高考改革都先拿英語「開刀」  事實上,在北京公布中高考改革方案前,有關降低英語分值的爭議早已存在。而在近期,江蘇、上海、山東等各省市也相繼傳來醞釀高考改革的消息,不約而同的是,多地高考改革都是先拿英語「開刀」:江蘇英語將「退出」高考,而此前報導的山東省高考政策改革方案中,更是明確了從2014年開始取消高考英語聽力測試。
  • 今日輿情解讀:高考英語改革在質疑中前行
    英語考試改革是這個方向上的大膽嘗試。拿英語高考開刀同時針對了中國基礎教育的多個問題。社會應當對這一改革給予支持和鼓勵。 高考「弱化英語」是難得的進步 《長沙晚報》評論認為,英語極有可能會在2017年退出全國統一高考。在經過高考改革後的「新高考」,英語的重要性被大大弱化了。
  • 假如英語退出高考,學還是不學了?
    試想目前我國一切向分數看齊的教育現狀下,倘若英語退出高考,學校還會教學生這個唯一能夠觸及世界的工具嗎?我出國旅遊學習都要講英語,外國朋友來中國我接待要用英語,我向別人介紹我們國家要用英語,隨著中國企業走向國際,職場上需要英語,國家也需要會說英語的各種外交人員……您一句提議高考不考英語何其簡單,可您怎麼保證高考不考的科目
  • 英語高考改革,風從何方來
    高考考試內容改革的核心問題是「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高考試題作為考試內容的載體和呈現形式,蘊含併集中體現了學校的育人導向,承載著中華民族的集體追求,對國家人才培養有著戰略性、基礎性和全局性的意義。英語學科同其他學科一樣,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和核心內容,強化高考考試內容的育人導向。堅持在試題中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法治理念,考查綜合素養。
  • 高考考試改革從英語考試破冰 高考英語擬一年多考
    高考考試改革從英語考試破冰 高考英語擬一年多考   高考考試改革將率先從英語考試「破冰」。
  • 中國英語語言能力標準開始與國際接軌,未來的英語該怎麼學?
    昨天,中國教育部考試中心與英國文化教育協會聯合發布雅思、普思考試與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China's Standards of English Language Ability,簡稱CSE)對接研究結果。這些接連刷爆朋友圈的消息都向國內的教師和家長傳遞著一個信號:中國英語語言能力標準開始與國際接軌。
  • 多地醞釀高考英語改革引震蕩 「英語熱」難退
    在北京、上海、江蘇、山東等省市相繼傳出醞高考改革的消息,部分省市削減英語教育比重後,敏感的成都家長開始焦慮。  在中國內地,許多人的命運曾因英語不好被改寫。而近日多項正在進行的改革釋放著一個信號——英語多年以來的強勢地位被削弱,教育部門試圖讓它回歸語言教育的本質。而另一方面,業內人士認為,內地「英語熱」現象在國際化大背景下並不會減弱。
  • 高考英語命題的改革之路——孔德惠教授訪談錄
    包:題型沒有選擇好,這是表象,實際是高考英語的考試類型沒有確定好。以前託福考試大量使用選擇題,現在也在改革。而雅思考試就很少採用選擇題,當然美英這兩個考試與中國的高考英語考試不是一種語言考試類型。高考英語實踐中採用如此多的選擇題,簡直是匪夷所思。
  • 高考改革後英語怎麼學:態度需重視 方法要改變
    10月21日,北京市向社會公布了中高考改革框架方案的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方案」),立即引發了廣泛的關注,其中尤以「2016年高考英語從150分下調到100分,實行社會化考試,一年兩次考試」這一條最為引人注目,成為社會爭議的焦點。  在各路專家學者就考試新政發表意見的同時,各種情緒也在家長圈中發酵:「英語課外班還要繼續嗎?」「會不會換教材?」
  • 關於英語退出高考等高考改革的解讀
    【徵求意見稿】   2013年底,教育部表示擬於2017年實施高考改革試點,當時教育部是根據高考改革三年早知道的原則,宣布的這一時間節點。【高考改革三年早知道】   2014年2月12日,上海市最新高考改革草稿公布,最引人注目的改革內容是,以英語為主的外語將退出高考統考,變為社會化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