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劃定多條「紅線」 規範高校人才招聘引進工作

2020-12-22 環京津網

中國網北京12月18日訊(記者 徐虹)近日,針對高校在人才評價機制方面存在的「唯帽子」傾向,教育部印發《關於正確認識和規範使用高校人才稱號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劃定多條「紅線」,規範高校人才招聘和引進工作。

《意見》明確提出,高校要緊密結合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依據學校定位、學科發展規劃和人才隊伍建設實際,制定人才隊伍中長期發展規劃,精準提出人才招聘和引進崗位需求,堅持人崗相適原則延攬人才,不將人才稱號作為硬性指標,不針對人才稱號獲得者發布「明碼標價」的招聘廣告。要統籌用好國內外人才資源,不將國(境)外學習或工作經歷作為人才招聘引進的限制性條件。嚴格依照法律政策規定和合同約定招攬和引進人才,不得招攬在支持期內的高層次人才,禁止採取「不要人事檔案、不要流動手續」或另建人事檔案的違規做法招攬和引進全職人才。人才成果嚴格按照署名單位認定、不隨人走。發達地區不得片面通過高薪酬高待遇競價搶挖人才,特別是從中西部、東北地區挖人才。要合理髮揮市場機製作用,探索建立高層次人才流動的前期培養投入補償機制。鼓勵中西部、東北地區高校人才稱號獲得者與學校籤訂長期服務合同,為實施國家和區域發展戰略貢獻力量。

同時,《意見》強調,在教學評估、職稱評審、收入分配等環節,也要扭轉「唯帽子」問題。其中,各類學科基地評估、學位點申報、項目評審、評獎評優,不得將是否獲得人才稱號或人才稱號獲得者數量作為限制性條件或評價的重要內容,有關申報書中不設置填寫人才稱號相關欄目。在收入分配方面,也不將人才稱號與薪酬待遇等物質利益簡單掛鈎。此外,要統籌好不同層次、不同類型人才的收入分配水平,消除引進人才和非引進人才、有稱號人才和其他人才之間不合理的收入差距。

相關焦點

  • 教育部發文扭轉高校唯帽子傾向 規範人才招聘和引進工作
    教育部發文扭轉高校唯帽子傾向 規範人才招聘和引進工作時間:2020-12-18 16:39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教育部發文扭轉高校唯帽子傾向 規範人才招聘和引進工作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2月18日電 今天記者從教育部獲悉,教育部印發《關於正確認識和規範使用高校人才稱號的若干意見
  • 教育部:不將國外學習或工作經歷作為人才招聘引進的限制性條件
    近日,教育部印發了《關於正確認識和規範使用高校人才稱號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教育部人事司負責人就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1.請簡要介紹《意見》出臺的背景和主要考慮。答:高校是人才聚集的高地。
  • 教育部出臺意見推進高校人才稱號規範使用
    教育部出臺意見推進高校人才稱號規範使用教育部近日印發《關於正確認識和規範使用高校人才稱號的若干意見》的通知,要求扭轉「唯帽子」傾向,推進人才稱號回歸學術性、榮譽性本質。對支持期已結束的,原則上不再使用相應人才稱號,確需使用的要標註支持期。  教育部:發達地區不得片面通過高薪酬高待遇競價搶挖人才  為規範高校人才招聘和引進工作,《意見》提出了5個方面的具體舉措。
  • 榆林市教育局招聘引進高層次人才公告
    (團隊)引進辦法》有關規定,經研究,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引進高層次人才。一、招聘引進崗位本次招聘引進高層次人才所需專業涵蓋初級中學、高級中學各個學科,招聘人員主要從事榆林市教育局所屬學校教學任務。二、招聘引進對象及條件1.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2.具有正常履行職責的身體條件和心理素質,服從組織安排。3.教育部直屬6所師範大學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學歷畢業生,並取得相應學位。
  • 教育部印發《關於正確認識和規範使用高校人才稱號的若干意見》
    教育部網站消息,近日,教育部印發了《關於正確認識和規範使用高校人才稱號的若干意見》。要完善人才稱號退出機制,對不能按相關規定或合同約定履行崗位職責的,解約退出並不再提供計劃支持;對有違反師德師風等違法違規行為的,強制退出並撤銷稱號及入選資格,實現人才計劃能進能出。對支持期已結束的,原則上不再使用相應人才稱號,確需使用的要標註支持期,如未規定支持期需標註入選年度。六、規範人才招聘和引進工作。
  • 不將國外經歷作為人才招聘引進的限制條件,「留學生」何去何從?
    曾經有很多人為了避免國內的殘酷競爭,選擇「出國鍍金」,成為「留學生」,再回國找一個好工作。然而,這種現象將成為歷史一去不返!12月18日,教育部印發《關於正確認識和規範使用高校人才稱號的若干意見》的通知。
  • ——教育部人事司負責人就《關於正確認識和規範使用高校人才稱號...
    近日,教育部印發了《關於正確認識和規範使用高校人才稱號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教育部人事司負責人就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1.請簡要介紹《意見》出臺的背景和主要考慮。  答: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人才工作。
  • 教育部人事司負責人就《關於正確認識和規範使用高校人才稱號的...
    近日,教育部印發了《關於正確認識和規範使用高校人才稱號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教育部人事司負責人就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1.請簡要介紹《意見》出臺的背景和主要考慮。  答: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人才工作。
  • 教育部:不得將國外經歷作為高校人才招聘限制條件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2月18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葉雨婷)今天記者從教育部獲悉,教育部印發《關於正確認識和規範使用高校人才稱號的若干意見》的通知。通知指出,堅持人崗相適原則延攬人才,不將人才稱號作為硬性指標,不針對人才稱號獲得者發布「明碼標價」的招聘廣告。
  • 教育部印發《關於正確認識和規範使用高校人才稱號的若干意見》的...
    教育部   2020年11月30日   關於正確認識和規範使用高校人才稱號的若干意見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人才工作的重要論述,堅持新發展理念,踐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落實《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樹立正確人才觀,推動人才高質量發展,推進人才稱號回歸學術性
  • ...全國人大代表建議在高職院校開設本科專業;高校教學實驗室劃定...
    【芥末晚報】全國人大代表建議在高職院校開設本科專業;高校教學實驗室劃定安全紅線 作者:寧寧 發布時間:
  • 教育部:國外經歷不得作為高校招聘限制性條件
    教育部2020年11月30日關於正確認識和規範使用高校人才稱號的若干意見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人才工作的重要論述,堅持新發展理念,踐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落實《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樹立正確人才觀,推動人才高質量發展,推進人才稱號回歸學術性、榮譽性本質,激勵和引導高校人才隊伍堅守初心使命、矢志愛國奉獻
  •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引進人才招聘啟事
    學院擁有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教育部高校新聞學國家教材建設重點研究基地、文化部國家文化創新研究中心、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學與研究基地、全球傳播全媒體研究院、傳媒與輿情調查中心等研究平臺和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新聞學院已與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一流院系建立了人才培養和科研合作關係。根據學院教學科研和學科發展需要,現面向全球廣納英才。
  • 優化招聘、提升待遇……玉林出臺人才引進新政,讓基層工作有「奔頭...
    近期,玉林市委組織部聯合市委編辦、市財政局、市人社局出臺《玉林市基層事業單位人才引進激勵辦法(試行)》,重點圍繞放寬招聘限制、提升人才待遇、強化培養力度等方面,進一步加強基層事業單位人才引進力度和人才隊伍建設,進一步夯實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人才支撐基礎,有效解決基層人才引不進、留不住的難題
  • 2020內蒙古烏蘭浩特引進教育部直屬6所師範大學及雙一流建設高校...
    為深入實施教育強市、人才優先發展戰略,不斷滿足我市教育高質量發展對高層次教師隊伍的迫切需要,建設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師資隊伍,根據工作需要,烏蘭浩特市計劃通過「綠色通道」方式,引進教育類人才。現公告如下:一、引進人才方式採取招聘會現場招聘與考察相結合方式進行。
  • 教育部:高校不得將人才稱號與薪酬待遇簡單掛鈎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以及《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要求,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切實扭轉高校「唯帽子」傾向,提升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教育部部制定了《關於正確認識和規範使用高校人才稱號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 教育部部長:東部高校,請對中西部高校人才「手下留情」!
    在24日教育部召開的中西部高等教育振興計劃工作推進會上,面對上百位來自全國各省教育行政部門和高校的代表,教育部部長陳寶生說:「挖走這些人才,就是在掘人家的『命根』!」陳寶生表示,「十三五」期間,教育部將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和財政部繼續圍繞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升服務發展能力兩個重點開展工作,強化人才、體制機制和投入三項保障,支持中西部高等教育加快發展。
  • 教育部出臺十項準則 為教師行為「劃紅線」
    中青在線北京11月16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樊未晨)記者剛剛從教育部獲悉,日前教育部正式印發了《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新時代幼兒園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以下統稱「準則」)。
  • 教育部劃定「十不得」底線 專項整治「唯論文」問題
    光明日報北京12月15日電(記者唐芊爾)一直以來,高校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存在「唯論文」現象,造成了學術功利化浮躁化、創新創造動力不足、侵蝕學術風氣等後果。為切實扭轉「唯論文」不良導向,近日,教育部發布《關於破除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劃定「十不得」底線,為建立健全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術規範和評價體系指明了方向。《意見》明確提出了十個「不得」的底線要求,即:不得簡單以刊物、頭銜、榮譽、資歷等判斷論文質量,防止「以刊評文」「以刊代評」「以人評文」。
  • 浙江省麗水市蓮都區2020年下半年人才引進招聘公告
    ,經研究,決定集中開展蓮都區2020年下半年人才引進招聘工作,面向全國公開招聘引進高層次、高素質和緊缺專業人才。   二、招聘範圍、對象和條件   (一)招聘範圍和對象   1、要求全日制普通高校研究生及以上學歷畢業生(含2021年應屆畢業生),其中醫師崗位學歷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及以上。   2、年齡35周歲以下(1984年9月19日以後出生)。   3、戶籍地和生源地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