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位年輕的法學教師出任華僑大學法學院副院長

2021-02-20 學術之路

2020年10月7日,華僑大學發布新的任免通知,2位年輕的法學教師出任華僑大學法學院副院長。這是繼「80後」青年才俊劉超教授出任華僑大學法學院院長之後的又一重磅人事任命,期待華僑大學法學院越來越好!

關於侯祥朝等同志職務任免的通知

華大委〔2020〕89號

學校各單位:

因工作需要,經學校黨委常委會研究決定:

侯祥朝同志任國際學院副院長;

王嘉順同志任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副院長(試用期一年);

常旭旻同志任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副院長(試用期一年);

蘇梽芳同志任經濟與金融學院副院長;

王景河同志任經濟與金融學院副院長;

陳斌彬同志任法學院副院長(試用期一年);

林偉明同志任法學院副院長(試用期一年);

此處省略部分內容

白曉東同志不再擔任法學院副院長職務;

此處省略部分內容

中共華僑大學委員會

華僑大學

2020年10月7日

林偉明,男,1975年12月出生。中國政法大學法學博士,現為華僑大學法學院民商法專業副教授。

近年來主持的科研項目:

1.「民間資本的利用與法律規制研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資助項目·華僑大學哲學社會科學青年學者成長工程」,2013-2015。

2.「僑民僑資在中國企業境外投資中的獨特作用及其法律規制研究,國務院僑辦課題,2014-2015年。

3.「民國初期商事立法問題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2008-2011。

主要代表作:

1.《民國初期商法本土化研究——以票據法為視角》,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8年(出版中)。

2.《共同案與北洋時期票據立法之發展》,載《中國法學》英文版2008年第2期。

3.「我國BOT特許權協議法律性質分析」,載《中國法學》1999年第4期。

陳斌彬,男,1977年出生,福建漳浦人,祖籍廣東汕頭,法學博士,經濟學博士後,現系華僑大學法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法學院國際經濟法學科點負責人,院學術委員會委員,華僑大學2010-2012年度優秀教師,2012年入選福建省高校傑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計劃,2013年入選泉州市高級人才。2016年入選福建省高等學校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現兼任中國國際經濟法學會理事(2011-);中國國際法學會理事(2012-);臺灣大學法律學院訪問學者(2015)、廈門市鷺江講壇報告人及廈門市財政採購評審專家,擁有律師執業資格,現主要從事國際經濟法、金融法(銀行法、證券法、投資基金法)等領域的教學與研究工作。

研究方向:國際經濟法,國際法理論,金融商事法方向

教授課程:《國際經濟法》《金融法》《國際法》《金融證券與投資法》《證券法》《國際貨幣金融法》等  

發表論文:    

在《現代法學》《法律科學》《法商研究》《國際經濟法學刊》《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重慶大學學報》(社科版)等刊物上發表論文近50篇,其中被CSSCI收錄的文章20篇,並有多篇被《中國社會科學文摘》、人大複印資料《國際法》《投資與證券》《金融與保險》全文轉載。相關科研成果曾獲全國第十八屆安子介國際貿易優秀論文三等獎,福建泉州市優秀社科成果獎二等獎、三等獎和佳作獎等。

承擔課題:    

以下為主持的縱向課題:  

(1)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中國證券市場法律監管的經濟分析」(2007年);  

(2)福建省社科基金「人民幣匯率爭議的國際法問題」(2009年);  

(3)華僑大學高層次人才科研啟動基金「我國證券市場法律監管的有效性研究」(2009年)  

(4)福建省社科基金「金融國際化背景下我國投資基金法律制度的發展與完善」(2011年);  

(5)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股指期貨與股票現貨跨市場交易風險法律監管研究——以宏觀審慎為中心」(2011年)。  

(6)華僑大學「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國家社科基金培育計劃專項項目「後金融危機時代國際金融法治重構研究」(2011年)  

(7) 福建省教育廳社科基金項目「法律化理論視野下國際經濟治理機制的重構」(2012年)  

(8)福建省高校傑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計劃(2012年)  

(9)泉州市社科基金「引導和規範民間資本的法律制度研究」(2013)  

(10)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後危機時代我國影子銀行監管的法律制度構建研究」。(2014)

(11)福建省高等學校新世紀優秀人才項目(2016年)

另作為主要成員參與國家社科基金、司法部、教育部和中國證監會等課題基金研究10餘項,參編論著10餘部。

著作:    

以下為個人獨著:  

(1)《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不當行為的法律規制》(廈門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計28.4萬字。  

(2)《我國證券市場法律監管的多維透析——後金融危機時代的思考與重構》,(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計32萬字。  

(3)《股市期貨和股票現貨跨市場交易監管研究》,(廈門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計16萬字。  

所獲榮譽:  

1、2011年獲泉州市第四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  

2、2013年獲泉州市第五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3、2013年獲泉州市第五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佳作獎;  

4、2015年獲全國第十八屆「安子介國際貿易研究成果論文獎」三等獎(該獎項被教育部明文規定為省部級獎,是國際貿易領域最高學術獎)

陳斌彬教授再次獲得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立項資助

2020年9月27日,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正式公布了2020年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的立項結果。我院陳斌彬教授主持的《「數字中國」建設背景下我國因應金融科技的監管法制創新研究》課題獲得一般項目立項資助,立項號為:20BFX152,資助額度為20萬元。

陳斌彬教授長期從事(國際)金融法與國際經濟法研究。這是其繼2014年獲得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後危機時代我國影子銀行監管法律制度構建研究」(14BFX093)資助後,再次獲得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的立項資助。據悉,陳斌彬教授主持的2014年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於2019年6月順利結項。結項成果《後危機時代我國影子銀行監管法的反思和重構》已由法律出版社出版。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是我國現行哲學社會科學項目資助體系中層次最高、影響力最廣、資助力度最大的項目類別,是檢驗一所學校文科學術科研實力的重要尺度,具有引領科研發展、支撐學科建設、提升學校科研水平的強大牽引力。近年來,法學院高度重視學科建設和學科梯隊建設,陸續發起成立「遠大聯盟崇法學術午餐」「案例法研究工作坊」等學術平臺以營造良好學術氛圍、促進科研創新、輔助高質量科研產出,取得了顯著效果。據統計,近十年,我院完成和在研的國家社科基金(含後期資助項目)累計有14 項。其中,劉超和陳斌彬兩位教授均成功獲得兩次立項資助。這是法學院科研實力進一步增強、學科建設不斷取得成效的體現。

任何道路都是靠自己走出來的

貴在努力與堅持

誠摯邀請您加入東小店

京東商城價格PK東小店價格

51個項目暫緩結項、12個項目被終止、1個項目被撤項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發布通知:全面排查近五年授予博士、碩士學位的論文!

關於公布2020年度上海高校市級重點課程立項名單的通知

2020年中國青年仲裁論壇暨第八屆「中倫杯」全國商事仲裁徵文大賽頒獎儀式成功舉行

《法學實踐論叢》徵稿啟事

全國模範人民調解員公示啦!快來瞅瞅有你認識的沒?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調整河北省、河南省、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所轄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民商事案件標準的通知

教育部公布已出版教育部馬工程重點教材目錄

中國科學院大學2019年、2020年累計授予11650人博士學位,全國NO.1

湘潭大學法學院張慶霖老師在開學典禮上的精彩發言,新生必看!

書到用時方恨少!

學術之路專屬信息發布工作人員發布

相關焦點

  • 陳甦研究員出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法學院院長!
    消息稱,會議還介紹了新組建的12個學院領導班子的構成情況,中國社科院法學所、文學所、哲學所等11個研究所的所長或黨委書記出任新組建的科教融合學院院長,若干位學部委員和二級研究員將受聘特聘教授,數百位研究人員將成為大學的崗位教師。
  • 復旦大學法學院專業介紹
    現有法學理論、法律史、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刑法學、民商法學、訴訟法學、經濟法學、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和國際法學等九個學科組和民商法研究中心、國際法研究中心、法治研究中心、中國法律文化研究中心、司法研究中心、比較法與普通法研究中心、日本與東亞國家研究中心、訴訟法研究中心等八個學術研究中心。02年至今,我院教師共承擔了十二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出版專著、教材100餘部,在核心刊物發表學術論文400餘篇。
  • 法學院召開業務副院長任免宣布大會
    根據吉林大學黨委組織部關於《處級領導幹部任免宣布工作須知》的要求,法學院於1月13日在匡亞明樓279會議室召開了業務副院長任免宣布大會。
  • 山東大學法學院概況
    1991年9月——1993年2月,章道全教授任法律系主任,馮殿美同志任黨總支書記。1993年,經山東省司法廳批准,成立隸屬於法律系管理的山東文瀚律師事務所,有專、兼職律師40餘人。1993年2月——1994年9月,馮殿美同志任法律系主任兼總支書記。1994年,法律系升格為為法學院,青年法學家徐顯明教授出任首任法學院院長,馮殿美教授出任院分黨委書記。
  • 浙大光華法學院院長朱新力擬任浙高院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
    其中,現任民革浙江省委員會副主委、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院長朱新力,擬任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 朱新力,男,漢族,1964年12月生,浙江桐廬人,民革黨員,1986年7月參加工作,在職研究生學歷。
  • 孩子大學想讀法學專業,國內哪些新興法學院值得關注?
    在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世界大學排名發布最新的2020法學排名中,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位列第30位,成為中國大陸排名最高的法學院。依照上海交通大學的發展規劃,法學的定位是交大的未來優勢學科和強勢學科,是交大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交大文科建設「有選擇追求卓越」的重點之一。
  • 傳承東吳法學精神 發展東吳法學事業——王健法學院概況
    1915年9月,時在東吳大學任教政治學併兼任東吳大學附屬中學校長的美籍律師查爾斯·蘭金,為能在中國培養法律人才,以蘇州東吳大學為本,於上海創設「東吳大學法學院」,專以講授「比較法」為主,因而又稱「中華比較法律學院」。
  • 南開大學法學院"神考題":認錯老師照片就掛科
    昨日,一道南開大學法學院的「神考題」爆紅網絡。這道題目需要辨認上課老師的照片,答對不得分,答錯或不答不及格。  南開大學法學院副院長侯欣一稱,這場考試的考生,均為在職法律碩士,出題老師出於善意提醒的目的「娛樂了一把」,並表示答錯的學生並不會因此扣分。  認錯老師照片不及格?  這道「考題」出現在南開大學法學院2014級D JM研究生第二學期《民事訴訟法》課程期末考試試卷上,是試卷第一題。
  • 去浙江讀法學,除了浙江大學、寧波大學,還有這些優秀法學院!
    下面,我們一起走進浙江,看看這裡有哪些優質的法學院校?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是一所具有顯著學科特色和實力的法學院。該院有六十多年的歷史,2007年冠名「光華」並成立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光華法學院秉承「求是厚德,明法致公」的院訓,堅持「專業典範,社會公義」的法科教育理想,守候「返回法的形而下」的學術旨趣,營造「以學生為本,師生互動」的學院氛圍。浙大光華法學院享譽海內外,著名法學家李浩培教授出任首任院長。浙大擁有涉外法律人才教育培養基地,為中國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法治人才。
  • 華東政法大學的傳承:東吳大學法學院的遺產
    東吳大學法學院,英文名稱為「Comparative Law School of China」(中華比較法律學院),1915年成立於上海,是中國在教授中國法之外惟一系統地講授英美法的學院,為亞洲第一所比較法學院。從1930年到1990年,國際法院一共有過6位中國籍法官,從顧維鈞開始,一直到1997年的聯合國前南國際刑事法庭法官李浩培,都是東吳法學院的教授或畢業生。
  • 最高法原審判員蔣惠嶺將出任同濟大學法學院院長
    6月22日,澎湃新聞從最高人民法院方面了解到,原任最高法審判員的蔣惠嶺將出任同濟大學法學院院長。蔣惠嶺,男,1963年10月生於山東,1987年進入最高人民法院,先後在研究室、辦公廳、中國應用法學研究所、司改辦工作,先後在澳大利亞雪梨大學、美國耶魯大學、臺灣「中央研究院」等學術機構作訪問學者。
  • 廈門大學法學院
    廈門大學法律系是國家培養高級法律專門人才的重要基地,現有法學本科專業;有民商法學、國際法學、經濟法學、訴訟法學等4個碩士點和國際法學博士點;是法律碩士專業學位全國試點單位之一。自1979年復辦以來,法律系在培養法律人才、法學科學研究和為政府決策諮詢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果。廈門大學法律系師資隊伍實力雄厚。
  • 同濟大學法學院院長蔣惠嶺:不負時代重託,振興同濟法學!
    1997年被全國人大常委會任命為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員,2006年出任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改革辦公室副主任,2015年任中國應用法學研究所所長,2018年轉到國家法官學院從事法官培訓工作。確定離開最高人民法院之前,蔣惠嶺的職位是國家法官學院副院長(主持工作)。
  • 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六位教師喜獲 「教書育人獎」、「科研成果...
    來源: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 近日,在上海交通大學2020年「教書育人獎」、「科研成果獎」評審中,凱原法學院收穫頗豐,王先林教授獲評「教書育人獎」一等獎,彭誠信教授獲評「教書育人獎」二等獎,
  • 法學專業,中國政法大學和浙江大學怎麼選?
    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是在原法律系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是中國政法大學的骨幹學院。長期以來,我院堅持「學術立院、人才強院、特色興院、依法治院」,經過全院師生不懈努力,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以及文化傳承等方面取得了突出貢獻。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的前身是創建於1945年的浙江大學法學院,著名法學家李浩培教授出任首任院長。
  • 陳清漢教授出任香港城市大學法學院院長
    來源: 學術之路 舉報   來源:RCCL  陳清漢教授出任香港城市大學法學院院長
  • 中山大學法學院給予7名法學博士、2名法學碩士、44名法律碩士退學...
    聯 系 人:洪老師(法學碩士、博士)  佘老師(法律碩士)  電子郵箱:hongshx@mail.sysu.edu.cn(法學碩士、博士)  shezm@mail.sysu.edu.cn(法律碩士)  辦公地址:廣州市海珠新港西路135號中山大學法學院  附:《超期研究生擬作退學處理告知書》  中山大學法學院
  • 法苑 · 動態︱郭靂副院長一行參加臺灣大學「北京大學日」活動
    在臺期間,郭靂副院長一行受到了臺灣大學法學院的熱烈歡迎。詹森林院長、曾宛如副院長、姜皇池副院長等臺大教授與郭靂副院長一行親切交流,雙方就未來如何加強和開展全方位深層次的友好合作進行了深入探討,希望今後在學術研究、學生培養、暑期學校等項目中展開進一步的合作。
  • 我院四位教師應邀參加中國法學教育研究會2019年年會
    開幕式我院教師張光君副院長、馮子軒副教授、吳志偉老師和呂輝老師應邀參加了中國法學教育研究會2019年年會暨「法治人才培養與法學教育」論壇和中國法學會法學教育研究會模擬法庭教學專業委員會2019年年會暨「模擬法庭教學資料和教學方法」論壇。
  • 「不負時代重託,振興同濟法學」——專訪同濟大學特聘教授、法學院...
    在最高人民法院的33年中,蔣惠嶺先後在研究室、辦公廳、中國應用法學研究所、司法改革辦公室、國家法官學院等部門任職。1997年被全國人大常委會任命為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員,2006年出任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改革辦公室副主任,2015年任中國應用法學研究所所長,2018年轉到國家法官學院從事法官培訓工作。確定離開最高人民法院之前,蔣惠嶺的職位是國家法官學院副院長(主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