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俊傑看財經
最近,有一個事情很熱門,有一項專門的調查數據說:中國700萬外賣小哥,碩士及以上學歷佔1%,也就是說有7萬碩士研究生在送外賣。本科佔3%,也就是21萬,合計本科以上學歷28萬人。此外大專學歷還有11%,應該佔了70萬人,最多的人群是初中和中專學歷,大概佔了外賣騎手總數的60%,於是就有人大發感慨,說研究生這麼高學歷去送外賣,這就是對於人才的浪費,這也應該引起足夠的反思,高學歷都去送外賣了,以後我們的製造業怎麼辦?這其實就是您有點想多了。
首先,我們先把真相說一下,美團和餓了麼的騎手,都是平臺經濟,也就是說,你隨時可以幹,也隨時可以不幹,他已經是一個很好的副業賺錢平臺,所以700萬外賣小哥,並不等於全都是全職,這裡面有絕大多數都是兼職,那麼也就是,這裡面很可能有很多都是學生群體,業餘時間送外賣,只是賺點生活費和學費,算是勤工儉學。這個無可厚非,想當年老齊讀大學的時候我也上街發過傳單,甚至還有的同學穿上跳跳虎的衣服裝扮吉祥物,當年可以一天給200-300,算是一筆巨款了,也不分本科還是碩士。所以,你能說大學上上街發傳單,算是浪費學歷嗎?也要反思教育制度?顯然不挨邊。這就是大學生活的一部分,80%的大學生都幹過類似的勤工儉學,不是發傳單,也是咖啡店,麥當勞,家教,甚至自由市場練攤,只有少數富二代和非常內向的人,不願意做這些社會活動,這些活動其實也有利於我們接觸社會,完成學生到社會人的角色轉變。所以我們一直以為,這應該是個好事。現如今網際網路已經更發達了,再加上這半年是疫情期間,學校不上課,其他商業活動全都萎縮。只有外賣平臺最為活躍,所以大學生,研究生湧向這裡做兼職,加入更簡單,時間也更自由,所以非常正常。沒啥大驚小怪。
其次,就算大學生送外賣,現在也不丟人。從收入來說,現在外賣騎手如果肯努力,一個月5000塊錢是應該能夠賺到的,好一點的可以跑到8000以上。而大學生起薪,現在可到不了這個數,再加上最近工作可不好找,所以通過送外賣的方式,先解決自己的生存問題,再找更好的機會發展,這對於大學生來說,就是最好的選擇了,有面試隨時就可以不接單了,沒有面試,閒著的時間,都可以賺錢。這樣更有利於大學生們心態平和的去找工作,好歹自己先餓不死,也減輕家裡負擔。也能夠沉下心思,好好選選。
第三,勞動本身就沒有高低貴賤,大學生和研究生又怎麼樣,如果你不從事本專業的工作,那你就相當於沒有職業優勢,而畢業十年後,不從事本專業的工作者,佔據絕大多數。那麼也就是說其實大家都一樣。研究生進入大公司,也得先從複印文件打雜的工作做起,這些工作並不比送外賣更高級。
第四,送外賣,網約車,開直播,做電商,這就是時代的特徵,越來越多的人會自己就業,國家都鼓勵地攤經濟,我們也要轉變思想,現如今各種各樣的平臺已經幫我們實現了網際網路基礎設施建設,我們個人站在平臺上,就可以完成自我就業。所以這個老觀念要改一改了,不是說只有進公司才算就業,只要你能賺錢養活自己,就算是有工作。
第五,至於說製造業招工難,這個確實是事實,一方面大量人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企業招不到工人,因為現在製造業最大的困難就是工資太低,工廠招工人,還沒有送外賣賺的多,而且工時長,不自由,強度高,風險還大,人家憑啥要去幹製造業,所以不划算是最主要原因,這時候你不能把責任都推到工人身上,每個工人都有權力選擇自己更好的生活。大家都是人,都希望過的更好。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製造業收入低呢,說明沒那麼大利潤,為啥利潤低,因為固定成本太高,需求不強。絕大多數傳統製造業,也不是什麼未來的方向。換句話說,劉易斯拐點之前,我們有大量的勞動力紅利可以吸收,所以靠壓低工人收入來實現效益,但在劉易斯拐點之後,這個紅利已經消失了,未來必須是拼高端製造,高端產業鏈的時代了,再想壓榨工人已經不可能了。這也並非是什麼工人意識覺醒,而是生活成本太高,隨著房子為代表的生活成本持續上升,工人也會全面衡量工作機會,你給他的錢,還不夠他在大城市的成本,那他還不如回家種地,所以就出現了現在的情況,傳統製造業招工難,大部分人找工作也難。其實不是沒有工作,而是沒有好工作。如果我們繼續放任社會成本提升,那麼以後別說製造業了,估計連服務業也沒人幹了。我一個月辛辛苦苦賺的錢,都交給房東了,別說以後買房了,連租房和吃飯都不夠的時候,所有人都會選擇離開這個城市。
所以很多專家說,城鎮化沒有結束,所以房價還要漲。但我要說的是,農民工和外來人口又不是傻子,城市生活更好,才會去城市,城市生活還沒有小地方好,我去那邊幹嘛?辛苦賺錢就為了養房東嗎?現在高生活成本,顯然已經反過來開始阻礙城鎮化的進程。很多城市的租金開始倒退,其實已經說明了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