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母親節:孝與養 一種萬世共通的道德情感

2020-12-17 中國文明網

 

  美國詩人惠特曼有句名言「全世界的母親多麼的相象!他們的心始終一樣,每一個母親都有一顆極為純真的赤子之心。」也正因如此,一年一度的「母親節」雖為西方節日,但在我國也深受歡迎、倍受推崇。母愛無界,這是最好的證明。為了表達對母親的感恩和愛意,各地網友紛紛在網上發表評論和感言,小編讀後深受感動,特摘編部分網友的真情留言,獻給天下所有可親可敬的母親,致敬世上最為無私偉大的母愛!

 

  

 

    「好人365」盡顯百善孝為先

 

  「母親節」快要到了。事實上在中國,每日都是「孝」之節。在傳統孝道中,孝乃做人之根本道理、根本人倫和根本共識。這從我們今天閱讀「好人365」時,那些與孝有關的故事仍能一如既往地打動、直擊人心中得以體現——其與「百善孝為先」的情感魅力和道德力量之深厚、久遠,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為人父母者,有著天然撫育兒女之情愫。父母之慈愛,其言傳身教,就如人類固有的愛之基因,會薰陶、傳遞給下一代。子女之孝,就是一種對父母之愛的回報,這是一種人類感恩之情的自然流動與回溯。所以在中國,養與孝,乃「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這是中國人最本真、最美好、最久遠的一種萬世共通的道德情感。進入當代社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逐步形成,其中的重要內容——「友善」,乃做人之根本,而「孝」之思想,正是「友善」之前提與精髓。孝對父母,才能敬於他人,才會愛及天下。在「好人365中」,孝敬父母的感人故事比比皆是,只有當人們能「老吾老」時,才可能「以及人之老」。有孝心者,其孝中透出的大愛,會無盡擴大、推而廣之。 

  中國人說:「孝,德之本」。孝心的擁有,是一個人愛滿心底、擁有美德的基礎。從孝出發,愛就會成為一個人情感與道德的主軸。有了孝與愛,才能懂得回報,這樣的人就可能成為一個懂得感恩、以誠信相待、敬業奉獻者……這不正是「好人365」中所集聚的美德圖景嗎?所以「百善孝為先」在「好人365」中得以盡善盡美地彰顯,成為當代國人學習的「百善圖」、「百美圖」。從「好人365」中,我們也能清晰得見當代孝道的演化與進步軌跡。隨著當代文明的發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國人之孝道,逐漸演變成以「愛」為紐帶。同時,孝的外延與內涵也在不斷擴大與深化。「好人365」中不僅有無數孝敬自家老人的故事,更有許多孝敬無親無故老人的感人事跡。而像助人為樂、見義勇為等行為,其實都可視作「孝」中所涵蓋的愛、德、仁、義、禮、信等思想的擴展。 

  「好人365」,一個「好」字,將人間美德無所不包;而一個「孝」字,則盡將「好」之內涵得以具體體現。孝為根本,才能好為天下。有了孝之美德,愛祖國、愛人民、愛集體,就不再是大而無當、流於空洞的口號,就會成為人們行動的自覺,成為天經地義的人生理念與前行路徑。  三潁居士 @紹興

 

 

  學習模範 將母親冷暖放心上

 

  母親節雖然是個洋節,但是對於中華民族有著「忠孝禮義」的傳統古國來說,尊重母親、孝順母親早就有禮有節。如今翻開「好人365」,將中華尊母孝母的美德發揚廣大的事跡更是比比皆是,他們都用行動為母親節增加了新的內涵和精神。孝心其實很容易,我們不要等到節日才刻意去做,要知道孝順不能等,常回家看看,常打個電話問問,常聽聽嘮叨,常和母親聊聊家常!這樣才有說不完的母愛事,道不盡的親情緣,母親才會真正的幸福快樂。母親節,不一定要大禮相送、錦衣玉食,只要我們能像這些模範人物一樣,持之以恆將母親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上,也同樣是給了母親最大的安慰和報答,哪怕是一句問候,即使不買禮物,母親也會沒有遺憾。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母親節,我們不但要用真心真誠給母親送上節日的祝福,更要關注社會上那些孤寡老人、留守老人,用我們的愛和微笑,用我們的真誠和暖意,去給那些需要幫助的「母親們」盡上一份心意,這才是對母親節精神實質的最好詮釋,這樣的母親節才真正令人難忘和回味無窮! (江南雨 @成都)

 

 

  「笑」是最好的孝

 

  「過去的時光難忘懷,媽媽曾給我多少吻,吻幹了我臉上的淚花,溫暖我那細小的心靈」。一首《媽媽的吻》,又將我的思緒拉回到童年時代,想起媽媽給我們的愛。每年母親節,聽到這首熟悉而又陌生的歌曲,我心裡百感交集。  

  母愛是天下最偉大的、是人世間最純潔的情感,母親給了我們生命,我們在她溫暖的懷抱裡成長,生命中傾注了母親全部的心血,今生今世都無以回報。母親節到來,為母親做點力所能及的小事,母親就會笑的合不攏嘴。百善孝為先,孝是中國的傳統美德,孝是社會文明的重要標誌。母親不求回報,但做子女的不能不盡孝道。  

  孝本無道,只不過人們孝敬的方式用多了,才形成了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盡孝的方式,只要自己於心無愧,長輩開心就好,所以我們說,「笑」才是最好的孝道。此外還存在一個「順」字,「孝順」不但要盡到孝道,還要順著母親的心,這才是一個孝順的子女。孝沒有固定的模式,孝是一種心靈的交流,一種出自內心的自覺行為。大愛無疆,只要自己盡到了心、盡了力,不管採用什麼方式、什麼形式,都應該認定為孝道。  

  孝是維持一個家庭穩定的重要元素,也是家庭幸福的重要因素,盡孝也體現了一個人的素養和道德。理解老人的心,是孝道的一個重要方面,與老人進行心靈的溝通,是老人們最開心的事。

  笑是最好的孝,用心去盡孝,就能換來老人們開心的笑,孝道也能得到傳承。母親節來了,送給母親一個甜蜜的吻,給母親一個溫暖的擁抱,也許會讓母親激動許久。盡孝應當時,不要等到「子欲孝而親不在」時,會後悔一輩子。願天下的母親健康幸福,願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為了母親的幸福,按動拇指發個簡訊吧,母親不求你什麼,有你一聲問候,她就滿足了,此文獻給全天下的母親。 (兩匹馬 @紹興)

 

 

  子女應將「孝敬」放到最高位置

 

  世界上最偉大的莫過於母愛,從十月懷胎到呱呱墜地,從牙牙學語到蹣跚學步,從入學到大學畢業,從步入社會到成家立業,母親一直在為我們操勞、奔波,不管有多少子女,每個子女的生日母親都會記得一清二楚,而做子女的有幾個能夠清楚地記得母親的生日?有句俗語說得好:「要知父母心,懷裡抱子孫。」說得多好,多麼形象深刻,道出了為人母的偉大與艱辛。 

  母愛對於我們來說是一種依靠,是一種溫暖。其實,母親需要我們的陪伴,在平時能常回家看看,和母親一起吃吃飯,聽她講講你小時候的故事,對她來說就是幸福的,其實母親的要求很簡單。母親給了我們生命,我們要時刻常懷感恩之心,要尊重母親,適當的時候給她們一個溫暖的擁抱,讓她知道我們對她的愛。作為子女我們應當將孝敬放到最高位置,踐行孝道,創造更為溫馨、溫暖的代際氛圍,創造更為美好的未來生活。 (王冠慶 王志劍 @慶陽)

 

 

  讓「嘮叨」成為讚頌母愛的熱詞

 

  母親的一聲聲呼喚,聲音是深情優美的;母親的一個個鼓勵眼神,目光是有神犀利的;母親的一次次細微舉止,夙願用愛呵護健康成長。母親用嘮叨,把美好家風用一言一行播入幼稚心靈;母親用嘮叨,把一個呀呀學語的孩童喚大成賦有信念的人。母愛是無私的,母愛是崇高的,在母親節這個神聖節日裡,用一句深情的話語送給母親:是母親的嘮叨把孩子的身心嘮叨大了! 

  嘮叨是一種關愛。關愛是母親的職責,也是母親的義務。孩子可塑性強,善意的提醒、用心的指導、不言代價的回報,嘮叨成了母愛的代名詞。可憐天下父母心,母親在無數次嘮叨中,把好的家風和社會美德貫穿在孩子言行當中。母親的嘮叨,是善言;母親的嘮叨,是提醒;母親的嘮叨,是摯愛。是母親的嘮叨與呵護,把孩子從溫室引入風雨世界,讓我們變得堅強。多聽聽母親的嘮叨,有關愛、有警醒、有責備、有願望,母親的嘮叨是我們成長的精神食糧,是一種智愛,是一種夙願,是理想的濃縮。當我們長大後,也用「母親般的嘮叨」對母親「嘮嘮叨叨」,關愛母親、贍養母親,讓母親體味返璞歸真的那份孝心,那份誠心,那份愛意。 (方輝利 @黃山)

 

 

  「母親節」 別表現得太浮誇

 

  母親總是把生活中帶刺的那面留給自己,你可以認為她跟不上你的潮流,漸漸顯得有些「老土」,你也可以不喜歡她的嘮叨囑咐,認為太過小題大做。但是你可曾知道,她拋下公主的光環,放下了皇后的權威,為你扮演一個平凡母親的背後究竟付出了哪些? 

  懷胎十月,她冒著女生都害怕的變醜變胖的風險,還要頂著大肚子忍受這也不能去、那也不能去的無聊,只是為了期待你的出生,且至此以後都一直在擔當著家裡的「煮飯婆」角色,你可知道當她逐漸變得平凡和普通時,她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你? 母親的身上散發著人類偉大的光輝,這種愛意不僅在人類身上能夠體現,在許多動物身上都能得到最自然的詮釋。「母親」離我們的生活太近,我們才要更加懂得感恩,因為她是看著我們長大的至親,她是保護我們成長的至愛。更為重要的是,我們是母親心頭的一塊肉,肉中的一塊骨。母親待我們好過待自己,她們會毫無埋怨地伺候你,她們會毫無條件地照顧你,她們會毫無要求地給予你「最好的未來」,為的就是有一天你能夠更加出色、更加優秀,讓自己活得更加精彩。當你因為工作或者學業的原因離開她的時候,她心中是非常不舍的,但卻會告訴你:媽不孤單,別想媽。其實她還有後半句:要常給家裡打個電話報個平安,因為媽想你。 

  因而,我們在「母親節」這天的表現不該那麼浮誇,也該學著母親的偉大和真實。只要母親健在,則天天可為節。在以後的日子裡善待、理解母親,這便是你在「母親節」裡送給母親的最好的禮物。 (周成洋 @南昌)

 

 

  母親「種福」 吾當「祈福」

 

  在論壇裡看到一篇文章,是關於「福氣」的,講的是「種福」與「祈福」,於是我不禁想到,母親節馬上要來了,有很多要講給母親的話要說,又不知從何說起。那麼就從「福氣」開始說起吧。   

  「種福」是母親之德,是播撒恩德。「母親」大概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稱謂之一了,她本人偉大,同時也造就偉大。從十月懷胎,到撫養你成人,箇中滋味,恐怕只有母親自己最清楚。一粥一飯,餵養成人,要花費二十年甚至更多的時間,孩子就是她的事業,也是她的未來和希望,一舉一動皆是愛憐。母親一輩子都在「種福」,古今皆如此。「祈福」是子女之情,是報得「春暉」。母親總是那個偉大的女人,不管你的母親在別人眼中是怎樣,但對於你來說,母親將你撫養成人,就是功德一件,我們應該為她「祈福」。其實,母親並不奢求回報,只要你能夠平平安安的快樂成長,其實她們已然心安,所以,她們並不在意金山銀山的饋贈。一句暖心話語,一次回家團聚,足以讓她們心滿意足。關於母親,真的有千言萬語,但總覺得任何讚美的詞語都顯蒼白,母親種了一輩子的福,播撒了一路的慈愛,那麼,趁有生之年,就讓母親多享受一些福報吧! (鬱中平 @武漢)

 

 

  別讓「陪伴」二字變得太昂貴

 

  這是世界上最無私的愛,她的愛在耳邊窸窸窣窣,在我們耳朵旁是嘮叨;這是世界上最博大的愛,她的愛在我們病痛時是無微不至的關懷,感動我們,也感染我們。可是,曾幾何時,日漸長大的我們擁有了屬於自己的獨立生活空間。高中畢業時想要逃離於是報考了最遠的大學,就是為了遠離她的嘮叨和囉嗦;當工作、生活壓力迎面而來時,我們用寶貴的青春奔波在工作與家庭間,這竟也成了我們未能回家看看的理由。在母親眼中,她們不需要昂貴的母親節禮物,不想面對著冷冰冰的家,她們想要的僅僅是我們的陪伴。 

  昂貴的「陪伴」二字道出了多少為人母的辛酸,母親可以擁有我們多少年?從牙牙學語到日漸成熟,我們擁有了自己的思想,我們不願再受束縛,於是,我們渴望掙脫束縛,飛向自己所嚮往的天空。我們以工作忙,生活累為藉口,讓日漸年邁的母親在孤獨的世界裡期盼我們歸家的身影。陪伴不能止於母親節,每個孩子都應該把孝心掛在心間,把孝行落實到行動。陪伴不該成為老人們翹首以盼的奢侈,陪伴不能止於母親節。 (陳美園 @廈門)

相關焦點

  • 母親節如何感恩母愛?看圖作文(含範文)
    【優秀範文】「秀孝順」不如回家看母親母親節到了。我看到這樣一幅漫畫:孩子們都用手機在發信息,手機上的四個字:感恩母愛,表明他們在「秀孝順」,而年邁的母親拄著拐杖,卻在發問:孩子們,你們在哪呢?現在網絡發達方便,母親節,微信、QQ、自媒體紛紛出現各種「秀孝順」的現象,真可謂「八仙過海,各顯其能」,各種創意的表達方式,層出不窮,鋪天蓋地,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繚亂,在集體性演繹「感恩」,有網友留言:你們在網上這麼孝順,你們母親都知道嗎?引人發笑!
  • 濃情五月 感恩母愛|龍城區新華街道中山社區開展感恩母親節活動
    五月份的第二個星期天,是一個向母親表達愛的節日,為歌頌偉大的母親,紀念母親的恩情,發揚孝敬母親的美德,在母親節到來之際,龍城區新華街道中山社區開展「溫情母親節,愛心獻母親」主題活動,來共同表達對母親的愛與思念。
  • 孝是對父母的樸素情感,隨著社會的發展被有意識的系統化和理論化
    孝乃人之天性,即使在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氏族公社時期,人們對於生養自己的母親也有著孝的天性,就像烏鴉反哺、羊羔跪乳一樣,人們對父母的孝也是一種天性使然,這種天性並不是說到了商代、周代才開始表現出來。這段詩句中所表現出的父子、母子之間的親親之情,正是孝觀念產生的基礎。在個體家庭的基礎上發展產生的這種孝觀念,是非常樸素與自然的,是人們在家庭生活中,在父母的養育過程之中自然產生的對父母的感恩與尊敬。孝在產生之初的本義是指子女善事父母,這是人在家庭生活之中自然產生的一種樸素情感,也是符合歷史發展實際的。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史書《尚書》中便有關於此的記載。
  • 感恩——以文化名義的道德綁架(一議感恩)
    母親節期間,各種媒體推送消息,要人們感恩母親。似乎母親節就是一個感恩節。很多人效法,奔赴各大商場超市,不惜高價購買各種適合於母親的禮物。由母親節,讓我對感恩有了新的認識。這些年,感恩成了用量很大的一個流行詞彙,她披著傳統文化元素的上衣、提著道德風範的褲子,在物慾橫流的街頭激流勇進。
  • 幼兒園母親節活動策劃方案
    >幼兒園母親節活動策劃方案2017-05-15 19:27:49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一、母親節(5月13日)即將來臨,為進一步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弘揚中華民族敬老愛幼的傳統美德,讓學生了解母親為自己成長所付出的艱辛,理解母親對自己的期望,懂得如何去感恩,如何去關愛他人、關愛社會,決定開展了"陽光、趣味、感恩"母親節感恩活動。
  • 母親節活動:2017年感恩母親節活動方案
    >母親節活動:2017年感恩母親節活動方案2017-02-28 09:38:01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一、活動目的  今年的5月10日是母親節,「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母親節即將來臨,為進一步加強少先隊員思想道德教育,弘揚中華民族敬老愛幼的傳統美德,讓學生了解母親為自己成長所付出的艱辛,理解母親對自己的期望,懂得如何去感恩,如何去關愛他人、關愛社會,開展"母親節"感恩活動。學校為把母親節活動作為學校感恩教育的繼續與延伸,並以母親節活動為契機,對學生進行責任意識和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
  • 母親節,感恩我們的媽媽
    母親節,感恩我們的媽媽五月的康乃馨,沒有牡丹的雍容,沒有百合的濃香,只有默默散發沁人的清香,就像母親的愛。今天是母親節,共同祝福我們的媽媽節日快樂!安寧區水掛莊小學 孩子們的心聲: 我希望媽媽永遠開心 因為她笑的時候最好看水掛莊小學的孩子們。在母親節前夕,記者走訪了安寧區水掛莊小學,聆聽了孩子們想說給媽媽的話。
  • 母親節主題班會活動方案
    :感恩母親節:媽媽您辛苦了!  二、活動目的及意義:母親,是世界最偉大的稱呼;母愛,是世界上最無私的情感。從小我們就在母愛的滋潤下無憂的長大。受傷時,母親是我們可以毫無顧忌的傾訴和依靠的對象。傳承華廈美德——孝,演繹華廈靈魂——愛,撰寫國華美德——傳華廈之文明,弘揚社區文化。通過系列活動,豐富社區文化生活,關注親情,重溫成長過程,感恩偉大母愛。讓社區居民學會感恩,學會用心靈關懷。
  • 江蘇科大研支團開展母親節活動加強感恩教育
    中國青年網北京5月14日電(記者 李川 通訊員 張冬 朱大林 徐青青)為培養學生懂得感恩的道德品質,弘揚中華民族的孝悌之道,建設新時代的幸福中國,值此母親節到來之際,江蘇科技大學第二十屆研究生支教團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平果縣第二小學組織開展了「感恩母親節」主題活動。
  • 含山縣各兒童之家開展母親節活動
    在母親節來臨之際,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傳承良好家風,傳播積極向上向善的正能量。5月9日下午,望梅社區召開「感恩母親節,傳承好家訓,培育好家風」座談會,邀請轄區的黨員和群眾共20餘人參加。座談會上,大家圍繞「好家訓,好家風」主題進行交流討論,暢談孝老愛親、尊老愛幼、孩子成長成才、以及自己對家規、家風、家訓的認識與感悟。
  • 浙江理工研支團開展母親節感恩教育主題活動
    中國青年網北京5月11日電(記者 劉喆 通訊員 宋倩倩)為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鼓勵學生們勇於表達心中對母親的愛,學會感謝母親、感激生命、感恩生活。近日,浙江理工大學研支團成員宋倩倩在四川省樂山市金口河區永和鎮小學組織開展「溫情五月,我給媽媽獻支花」母親節感恩教育主題活動。
  • 從弟子規中理解「孝」
    弟子規》是中國古代聖賢留下的智慧結晶,它是匯集了孔子孟子等聖賢道德教育的成果,它是指導傳統道德教育著作中的綱領,也是一部讓孩子接受倫理道德教育、養成有德有才之人的最佳讀物。古訓中說到做人要孝順父母、友愛兄弟、關懷朋友,都應該要心懷感恩。正因為懂得感恩才會有愛的無私和付出。猶記得「親愛我,孝方難;親惡我,孝方賢」這句話,它的的意思是:如果親人疼愛自己,那麼敬孝是很容易的;但如果親人厭惡、討厭自己,自己仍能盡孝道,那才是真正的孝。
  • 實驗中學舉辦溫馨五月花 感恩母親節活動
    溫馨五月花 感恩母親節 你養我小,我養你老,世上最美好的事莫過於:我已經長大,你還未老,我有能力報答,你仍然健康;對不起的是 :從未讓你們驕傲,你們卻依然待我如寶——致母親!(視頻要在WiFi下觀看哦~) 五月八日母親節,蕭縣實驗中學舉辦了「溫馨五月花  感恩母親節」的主題活動,千名學生和母親一起度過這個重要的節日。母親節的一早學生們就在校門口,等候著自己的母親,以前都是母親等候學生,今天學生也等候了一次母親!品嘗一下等待親人的心情是什麼樣子的!
  • 2018母親節怎麼發朋友圈?母親節感恩媽媽的朋友圈心情說說精選
    母親節正在向我們慢慢的駛來,相信很多小夥伴會在母親節這天,發條朋友圈感恩自己的母親,那麼2018母親節怎麼發朋友圈呢,快快隨小編一起來看看下面的2018母親節感恩媽媽的朋友圈心情說說吧!1、母親,不是一個名詞,而是一種大愛的結晶;媽媽,不是一種稱呼,而是世上最溫暖的表達;母親節來臨之際,祝願天下母親身體健康,節日快樂!2、媽媽,我感謝你賜給了我生命, 是您教會了我做人的道理 , 無論將來怎麼樣 , 我永遠愛您 !
  • 母親節感恩父母親演講稿
    母親節感恩父母親演講稿 高考微信 母親節感恩父母親演講稿 我們從哪裡來
  • 《論語》求知|子遊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
    【原文】2·7 子遊(1)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2),不敬,何以別乎?」 (2)養:楊伯峻先生說,「養父母」的「養」字,從前人都讀去聲。音漾,yàng。【譯文】子遊問什麼是孝,孔子說:「現在人們所謂的孝,只要能贍養父母便是。可是,即使犬馬都能得到餵養。如果沒有對父母的敬愛之心,那麼贍養父母與餵養犬馬又有什麼本質區別呢?」
  • 母親節|無法用標題表達的感恩
    等我終於寫完作業出去,只看見已經在沙發上睡熟的媽媽,突然有一種無形的溫暖包裹著我。這是大家最熟悉的主題:母親。可能是小學的第一篇作文,讓我們仔細地感知與認識母愛。雖然這些作文可能有些誇張(畢竟誰不會打個車啊),但愛是毋庸置疑的。母親節快樂今天是一個特別的日子——母親節,源於美國。
  • 2018母親節感恩媽媽朋友圈說說 把祝福送給臨沂的母親
    是媽媽懷胎十月生下我們,是媽媽辛辛苦苦把我們養大,母親節到了,說一句感謝媽媽的話吧。小編整理了關於2018母親節感恩媽媽的朋友圈說說,一起去看看吧。   在人生的舞臺上,母愛從不缺席,臺前精彩演繹,幕後關懷鼓勵,閱盡人間悲喜,溫暖陪你繼續。母親節,今後的主角是你。祝母親節日快樂!
  • 家庭教育最可怕的不是孩子不懂感恩,而是父母的道德綁架!
    有人說,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不是貧窮,不是爭吵,而是養出不懂感恩的孩子。乍一聽,頭頭是道,很有道理的樣子。深入一想,完全不是那麼回事兒。如果用這個思路去養育孩子,無形之中,會形成對孩子的道德綁架。感恩沒有錯,我們要養出一個感恩的孩子,也完全正確。問題是,要弄清楚——孩子該對誰感恩。感恩父母,羔羊跪乳,當然沒錯;但這只是千萬種感恩中,很虛幻的一種。為什麼說它虛幻?
  • 母親節:為孩子上一堂關於感恩的課,讓他終身受益!
    母親節,除了享受來自另一半和孩子的濃濃愛意,還請利用這個機會,為孩子上一堂關於感恩的課程。1、做孩子最好的榜樣正如俞敏洪所說,如果家庭是一臺複印機,父母是原件,孩子就是複印件。在感恩母愛這件事上,父母的行為,將可能成為孩子一生的參照標準。如果在感恩節這天,父母向長輩表示了感恩之情,和睦孝順的家庭氛圍,暗示著孩子「這是對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