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詩人惠特曼有句名言「全世界的母親多麼的相象!他們的心始終一樣,每一個母親都有一顆極為純真的赤子之心。」也正因如此,一年一度的「母親節」雖為西方節日,但在我國也深受歡迎、倍受推崇。母愛無界,這是最好的證明。為了表達對母親的感恩和愛意,各地網友紛紛在網上發表評論和感言,小編讀後深受感動,特摘編部分網友的真情留言,獻給天下所有可親可敬的母親,致敬世上最為無私偉大的母愛!
「好人365」盡顯百善孝為先
「母親節」快要到了。事實上在中國,每日都是「孝」之節。在傳統孝道中,孝乃做人之根本道理、根本人倫和根本共識。這從我們今天閱讀「好人365」時,那些與孝有關的故事仍能一如既往地打動、直擊人心中得以體現——其與「百善孝為先」的情感魅力和道德力量之深厚、久遠,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為人父母者,有著天然撫育兒女之情愫。父母之慈愛,其言傳身教,就如人類固有的愛之基因,會薰陶、傳遞給下一代。子女之孝,就是一種對父母之愛的回報,這是一種人類感恩之情的自然流動與回溯。所以在中國,養與孝,乃「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這是中國人最本真、最美好、最久遠的一種萬世共通的道德情感。進入當代社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逐步形成,其中的重要內容——「友善」,乃做人之根本,而「孝」之思想,正是「友善」之前提與精髓。孝對父母,才能敬於他人,才會愛及天下。在「好人365中」,孝敬父母的感人故事比比皆是,只有當人們能「老吾老」時,才可能「以及人之老」。有孝心者,其孝中透出的大愛,會無盡擴大、推而廣之。
中國人說:「孝,德之本」。孝心的擁有,是一個人愛滿心底、擁有美德的基礎。從孝出發,愛就會成為一個人情感與道德的主軸。有了孝與愛,才能懂得回報,這樣的人就可能成為一個懂得感恩、以誠信相待、敬業奉獻者……這不正是「好人365」中所集聚的美德圖景嗎?所以「百善孝為先」在「好人365」中得以盡善盡美地彰顯,成為當代國人學習的「百善圖」、「百美圖」。從「好人365」中,我們也能清晰得見當代孝道的演化與進步軌跡。隨著當代文明的發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國人之孝道,逐漸演變成以「愛」為紐帶。同時,孝的外延與內涵也在不斷擴大與深化。「好人365」中不僅有無數孝敬自家老人的故事,更有許多孝敬無親無故老人的感人事跡。而像助人為樂、見義勇為等行為,其實都可視作「孝」中所涵蓋的愛、德、仁、義、禮、信等思想的擴展。
「好人365」,一個「好」字,將人間美德無所不包;而一個「孝」字,則盡將「好」之內涵得以具體體現。孝為根本,才能好為天下。有了孝之美德,愛祖國、愛人民、愛集體,就不再是大而無當、流於空洞的口號,就會成為人們行動的自覺,成為天經地義的人生理念與前行路徑。 (三潁居士 @紹興)
學習模範 將母親冷暖放心上
母親節雖然是個洋節,但是對於中華民族有著「忠孝禮義」的傳統古國來說,尊重母親、孝順母親早就有禮有節。如今翻開「好人365」,將中華尊母孝母的美德發揚廣大的事跡更是比比皆是,他們都用行動為母親節增加了新的內涵和精神。孝心其實很容易,我們不要等到節日才刻意去做,要知道孝順不能等,常回家看看,常打個電話問問,常聽聽嘮叨,常和母親聊聊家常!這樣才有說不完的母愛事,道不盡的親情緣,母親才會真正的幸福快樂。母親節,不一定要大禮相送、錦衣玉食,只要我們能像這些模範人物一樣,持之以恆將母親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上,也同樣是給了母親最大的安慰和報答,哪怕是一句問候,即使不買禮物,母親也會沒有遺憾。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母親節,我們不但要用真心真誠給母親送上節日的祝福,更要關注社會上那些孤寡老人、留守老人,用我們的愛和微笑,用我們的真誠和暖意,去給那些需要幫助的「母親們」盡上一份心意,這才是對母親節精神實質的最好詮釋,這樣的母親節才真正令人難忘和回味無窮! (江南雨 @成都)
「笑」是最好的孝
「過去的時光難忘懷,媽媽曾給我多少吻,吻幹了我臉上的淚花,溫暖我那細小的心靈」。一首《媽媽的吻》,又將我的思緒拉回到童年時代,想起媽媽給我們的愛。每年母親節,聽到這首熟悉而又陌生的歌曲,我心裡百感交集。
母愛是天下最偉大的、是人世間最純潔的情感,母親給了我們生命,我們在她溫暖的懷抱裡成長,生命中傾注了母親全部的心血,今生今世都無以回報。母親節到來,為母親做點力所能及的小事,母親就會笑的合不攏嘴。百善孝為先,孝是中國的傳統美德,孝是社會文明的重要標誌。母親不求回報,但做子女的不能不盡孝道。
孝本無道,只不過人們孝敬的方式用多了,才形成了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盡孝的方式,只要自己於心無愧,長輩開心就好,所以我們說,「笑」才是最好的孝道。此外還存在一個「順」字,「孝順」不但要盡到孝道,還要順著母親的心,這才是一個孝順的子女。孝沒有固定的模式,孝是一種心靈的交流,一種出自內心的自覺行為。大愛無疆,只要自己盡到了心、盡了力,不管採用什麼方式、什麼形式,都應該認定為孝道。
孝是維持一個家庭穩定的重要元素,也是家庭幸福的重要因素,盡孝也體現了一個人的素養和道德。理解老人的心,是孝道的一個重要方面,與老人進行心靈的溝通,是老人們最開心的事。
笑是最好的孝,用心去盡孝,就能換來老人們開心的笑,孝道也能得到傳承。母親節來了,送給母親一個甜蜜的吻,給母親一個溫暖的擁抱,也許會讓母親激動許久。盡孝應當時,不要等到「子欲孝而親不在」時,會後悔一輩子。願天下的母親健康幸福,願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為了母親的幸福,按動拇指發個簡訊吧,母親不求你什麼,有你一聲問候,她就滿足了,此文獻給全天下的母親。 (兩匹馬 @紹興)
子女應將「孝敬」放到最高位置
世界上最偉大的莫過於母愛,從十月懷胎到呱呱墜地,從牙牙學語到蹣跚學步,從入學到大學畢業,從步入社會到成家立業,母親一直在為我們操勞、奔波,不管有多少子女,每個子女的生日母親都會記得一清二楚,而做子女的有幾個能夠清楚地記得母親的生日?有句俗語說得好:「要知父母心,懷裡抱子孫。」說得多好,多麼形象深刻,道出了為人母的偉大與艱辛。
母愛對於我們來說是一種依靠,是一種溫暖。其實,母親需要我們的陪伴,在平時能常回家看看,和母親一起吃吃飯,聽她講講你小時候的故事,對她來說就是幸福的,其實母親的要求很簡單。母親給了我們生命,我們要時刻常懷感恩之心,要尊重母親,適當的時候給她們一個溫暖的擁抱,讓她知道我們對她的愛。作為子女我們應當將孝敬放到最高位置,踐行孝道,創造更為溫馨、溫暖的代際氛圍,創造更為美好的未來生活。 (王冠慶 王志劍 @慶陽)
讓「嘮叨」成為讚頌母愛的熱詞
母親的一聲聲呼喚,聲音是深情優美的;母親的一個個鼓勵眼神,目光是有神犀利的;母親的一次次細微舉止,夙願用愛呵護健康成長。母親用嘮叨,把美好家風用一言一行播入幼稚心靈;母親用嘮叨,把一個呀呀學語的孩童喚大成賦有信念的人。母愛是無私的,母愛是崇高的,在母親節這個神聖節日裡,用一句深情的話語送給母親:是母親的嘮叨把孩子的身心嘮叨大了!
嘮叨是一種關愛。關愛是母親的職責,也是母親的義務。孩子可塑性強,善意的提醒、用心的指導、不言代價的回報,嘮叨成了母愛的代名詞。可憐天下父母心,母親在無數次嘮叨中,把好的家風和社會美德貫穿在孩子言行當中。母親的嘮叨,是善言;母親的嘮叨,是提醒;母親的嘮叨,是摯愛。是母親的嘮叨與呵護,把孩子從溫室引入風雨世界,讓我們變得堅強。多聽聽母親的嘮叨,有關愛、有警醒、有責備、有願望,母親的嘮叨是我們成長的精神食糧,是一種智愛,是一種夙願,是理想的濃縮。當我們長大後,也用「母親般的嘮叨」對母親「嘮嘮叨叨」,關愛母親、贍養母親,讓母親體味返璞歸真的那份孝心,那份誠心,那份愛意。 (方輝利 @黃山)
「母親節」 別表現得太浮誇
母親總是把生活中帶刺的那面留給自己,你可以認為她跟不上你的潮流,漸漸顯得有些「老土」,你也可以不喜歡她的嘮叨囑咐,認為太過小題大做。但是你可曾知道,她拋下公主的光環,放下了皇后的權威,為你扮演一個平凡母親的背後究竟付出了哪些?
懷胎十月,她冒著女生都害怕的變醜變胖的風險,還要頂著大肚子忍受這也不能去、那也不能去的無聊,只是為了期待你的出生,且至此以後都一直在擔當著家裡的「煮飯婆」角色,你可知道當她逐漸變得平凡和普通時,她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你? 母親的身上散發著人類偉大的光輝,這種愛意不僅在人類身上能夠體現,在許多動物身上都能得到最自然的詮釋。「母親」離我們的生活太近,我們才要更加懂得感恩,因為她是看著我們長大的至親,她是保護我們成長的至愛。更為重要的是,我們是母親心頭的一塊肉,肉中的一塊骨。母親待我們好過待自己,她們會毫無埋怨地伺候你,她們會毫無條件地照顧你,她們會毫無要求地給予你「最好的未來」,為的就是有一天你能夠更加出色、更加優秀,讓自己活得更加精彩。當你因為工作或者學業的原因離開她的時候,她心中是非常不舍的,但卻會告訴你:媽不孤單,別想媽。其實她還有後半句:要常給家裡打個電話報個平安,因為媽想你。
因而,我們在「母親節」這天的表現不該那麼浮誇,也該學著母親的偉大和真實。只要母親健在,則天天可為節。在以後的日子裡善待、理解母親,這便是你在「母親節」裡送給母親的最好的禮物。 (周成洋 @南昌)
母親「種福」 吾當「祈福」
在論壇裡看到一篇文章,是關於「福氣」的,講的是「種福」與「祈福」,於是我不禁想到,母親節馬上要來了,有很多要講給母親的話要說,又不知從何說起。那麼就從「福氣」開始說起吧。
「種福」是母親之德,是播撒恩德。「母親」大概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稱謂之一了,她本人偉大,同時也造就偉大。從十月懷胎,到撫養你成人,箇中滋味,恐怕只有母親自己最清楚。一粥一飯,餵養成人,要花費二十年甚至更多的時間,孩子就是她的事業,也是她的未來和希望,一舉一動皆是愛憐。母親一輩子都在「種福」,古今皆如此。「祈福」是子女之情,是報得「春暉」。母親總是那個偉大的女人,不管你的母親在別人眼中是怎樣,但對於你來說,母親將你撫養成人,就是功德一件,我們應該為她「祈福」。其實,母親並不奢求回報,只要你能夠平平安安的快樂成長,其實她們已然心安,所以,她們並不在意金山銀山的饋贈。一句暖心話語,一次回家團聚,足以讓她們心滿意足。關於母親,真的有千言萬語,但總覺得任何讚美的詞語都顯蒼白,母親種了一輩子的福,播撒了一路的慈愛,那麼,趁有生之年,就讓母親多享受一些福報吧! (鬱中平 @武漢)
別讓「陪伴」二字變得太昂貴
這是世界上最無私的愛,她的愛在耳邊窸窸窣窣,在我們耳朵旁是嘮叨;這是世界上最博大的愛,她的愛在我們病痛時是無微不至的關懷,感動我們,也感染我們。可是,曾幾何時,日漸長大的我們擁有了屬於自己的獨立生活空間。高中畢業時想要逃離於是報考了最遠的大學,就是為了遠離她的嘮叨和囉嗦;當工作、生活壓力迎面而來時,我們用寶貴的青春奔波在工作與家庭間,這竟也成了我們未能回家看看的理由。在母親眼中,她們不需要昂貴的母親節禮物,不想面對著冷冰冰的家,她們想要的僅僅是我們的陪伴。
昂貴的「陪伴」二字道出了多少為人母的辛酸,母親可以擁有我們多少年?從牙牙學語到日漸成熟,我們擁有了自己的思想,我們不願再受束縛,於是,我們渴望掙脫束縛,飛向自己所嚮往的天空。我們以工作忙,生活累為藉口,讓日漸年邁的母親在孤獨的世界裡期盼我們歸家的身影。陪伴不能止於母親節,每個孩子都應該把孝心掛在心間,把孝行落實到行動。陪伴不該成為老人們翹首以盼的奢侈,陪伴不能止於母親節。 (陳美園 @廈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