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在美國建5nm生產線,卻在南京擴建28nm工廠,原因望周知

2020-12-10 白蘿蔔科技

臺積電是全球晶圓代工最先進的廠商,也就是因為技術先進,很多國家和地區都邀請臺積電建廠,而美國也是其中之一。

雖然美國是晶片大國,像英特爾、高通、英偉達、AMD以及蘋果等都是頂尖的晶片企業,但在晶片製造方面,卻略顯落後,至今還無法生產製造7nm的晶片。

據了解,美國邀請臺積電前來建廠,目的就是完善晶片產業鏈,而美國缺少的就是製造這一環節。

可惜的是,美國邀請了臺積電,但臺積電卻以美國不符合建廠要求等,把美國給拒絕了。

但意外的是,美國多次修改規則後,臺積電卻突然在5月份宣布要在美國建設5nm的晶片生產線,預計投資120億美元,將會在2024年正式量產5nm的晶片。

11月下旬,臺積電董事會正式批准了在美國建廠的這一方案,並成立獨資公司,子公司實收資本 35 億美元。

另外,臺積電美國工廠預計在2021年2月份開工建設,將會在2023試產,2024年量產,月產2萬片。

但沒有想到的是,臺積電在美國建設5nm的晶片生產線,卻又在南京擴建了28nm的工廠。

根據臺積電的方面的消息可知,南京工廠的產能已經從月產1.5萬片提升到2萬片,可以說,臺積電的這一舉動讓很多網友不解。

要知道,國內市場是最大的晶片消費市場,臺積電將5nm生產線放在美國,卻在南京擴建了28nm生產線的產能,這是為啥。

其實,原因很簡單。

因為臺積電在美國建廠,一方面是為了用技術換市場,畢竟臺積電至今還沒有實現自由出貨。

另外一方面,臺積電在美國建5nm的晶片生產線,是為了拿到更多的拿到美國企業的訂單。

要知道,在全球範圍內,目前能夠自主研發設計5nm晶片的企業只有華為、三星、蘋果、聯發科、高通等少數企業,而在這些企業中,多數都是美國企業。

將5nm的生產線放在美國,自然是為了更好拿下美國企業的訂單,更何況,臺積電在美國建設5nm的生產線,最主要的目的是換取自由出貨許可。

至於臺積電擴建南京工廠,將28nm的產能提升到2萬片/月,原因有三點。

第一點, 臺積電28nm以上工藝貢獻的營收佔比約為38%。

據悉,臺積電目前技術雖然是最先進的,能夠量產7nm、5nm等晶片,甚至3nm晶片也將在2021年試產,但在臺積電的營收貢獻中,28nm以上工藝的營收貢獻佔比約38%。

簡單說就是,28nm以上工藝仍是臺積電主要的營收來源,而這類工藝的晶片主要用在物聯網、通訊基站等設備,由於物聯網等晶片需求增加,臺積電自然要擴充產能。

第二點, 大一部分晶片需求還是以28nm以上為主。

倪光南都已經明確表示,國內晶片需求主要還是以14nm以上的晶片為主,而28nm以上的晶片佔比也很高。

至於7nm、5nm等更先進位程的晶片,主要使用在智慧型手機等設備上,而這類晶片往往都需要進口。

相比之下, 28nm以上等工藝的晶片,國內廠商能自主研發設計,然後交給臺積電等代工廠進行生產,臺積電擴建南京工廠,顯然是想拿下更多28nm以上晶片的訂單。

第三點, 與其它代工廠競爭。

除了臺積電外,國內還有三星等其它晶圓代工廠,由於國內廠商需要大量的28nm以上的晶圓代工,三星、中芯等都在擴大產能,臺積電自然也不願意落後。

臺積電擴大南京工廠的產能,目的就是更好地競爭,拿下更多的訂單。

對於臺積電你們怎麼看,歡迎留言、點讚、分享。

相關焦點

  • 臺積電去美建設5納米生產線,在南京卻只擴建28納米,目的很明顯
    目的很明顯可是臺積電在美國建設了一條5納米的晶片生產線,在南京擴建的卻只是28納米的工廠,臺積電有消息表示,南京的工廠產能已經從原來的1.5萬片提升到2萬片了。這對於臺積電來講應該是一個不錯的突破。所以臺積電子是在南京擴建28納米工廠的舉動,讓很多人不能夠理解,要知道,國內市場對於晶片的需求是非常大的,可是現在臺積電將5納米生產線放在美國,但卻擴建了南京的28納米生產線其實原因很明顯,臺積電之所以在美國三番四次糾纏之後,才答應在美國方面現場就是為了想要用技術換取市場,因為直到現在為止,臺積電都沒有能夠恢復自由出貨,再加上如果說每臺積電真的在美國建設了
  • 臺積電國內工廠爆發:南京廠將繼續擴建
    據中國臺灣媒體報導,半導體巨頭臺積電南京廠目前月產能已達成原定2萬片目標,而之前依計劃擴增南京廠產能,今年月產能已由1.5萬片擴增至2萬片,製程技術以12nm及16nm為主。臺積電決定啟動南京廠第2期擴建,並以28nm製程為主。
  • 在美建5nm晶片廠,大陸啟動28nm晶片廠,臺積電「謀」什麼
    此外,高通也將5G晶片訂單交由臺積電的老對手三星來代工,臺積電只有增加產能、謀求更多的訂單量,才能穩坐釣魚臺。11月18日,外媒傳出消息,臺積電將會在美國鳳凰城投資120億美元建立一個5nm工藝的晶片工廠。
  • 臺積電南京廠月產能2萬片,擴產計劃卻取消,錢去哪了?
    毫無疑問,南京廠第2期擴建是滿足這個條件的。但是現在臺積電卻表示南京廠擴建計劃取消了,這是為什麼呢?這筆錢又要用到哪裡去呢?錢去哪了?錢去哪了?去美國了!如此一來,子公司實收資本的35億美元加上新建工廠這100多億美元,臺積電還有錢去擴建大陸南京工廠嗎?當然,臺積電南京廠擴建計劃取消的原因還不止這一個。
  • 臺積電南京工廠月產能2萬片
    由於國內客戶需求的激增,臺積電在國內工廠產能也是爆發。 據中國臺灣媒體報導,半導體巨頭臺積電南京廠目前月產能已達成原定2萬片目標,而之前依計劃擴增南京廠產能,今年月產能已由1.5萬片擴增至2萬片,製程技術以12nm及16nm為主。
  • 消息稱臺積電南京工廠產能爆發:國內客戶對12、16nm需求旺盛
    由於國內客戶需求的激增,臺積電在國內工廠產能也是爆發。據中國臺灣媒體報導,半導體巨頭臺積電南京廠目前月產能已達成原定2萬片目標,而之前依計劃擴增南京廠產能,今年月產能已由1.5萬片擴增至2萬片,製程技術以12nm及16nm為主。
  • 不安好心,臺積電到大陸擴產!
    臺積電等企業將在大陸擴產 根據臺灣《經濟日報》最近的報導,在美國制裁中芯後,臺積電、三星和聯電都紛紛在尋找新的出路,為了滿足更多的需求,近期它們都將啟動大陸工廠的
  • 傳上海微電子將推28nm光刻機,使用國產組件,擺脫對美國依賴
    荷蘭ASML是光刻機領域的霸主,全球市場份額佔比接近80%,能實現7nm以下製程的EUV(極紫外光)光刻機市場份額100%;美國應用材料是半導體設備的另一霸主,憑藉其強大的生產線,橫跨沉積設備、離子注入、刻蝕、化學機械拋光(CMP)等多個領域,2018年以前,應用材料長期坐穩半導體設備市場第一供應商的位置。
  • 新消息傳來,臺積電再出爾反爾,日本天降喜訊
    數據顯示,臺積電是全球晶片生產製造技術最為先進的廠商,不僅最先量產7nm、5nm製程的晶片,還有望率先量產3nm和2nm製程的晶片。另外,臺積電還拿下了全球超過一半以上的晶片訂單,像蘋果、華為、英偉達以及高通等,均是臺積電的客戶。所以美國才邀請臺積電赴美建廠。當然,這也因為美國沒有先進的晶片製造企業,英特爾至今還沒有掌握7nm的晶片生產技術。
  • 臺積電南京廠月產能達2萬片,二期擴建暫無具體計劃
    圖片來源: 網絡集微網消息,據經濟日報報導,臺積電南京廠順利達成月產能2萬片的目標,市場傳出,臺積電決定啟動第2期擴建,並以28nm為主。臺積電對此表示,目前尚無進一步擴產具體計劃。臺積電10月營收為1193.03億元新臺幣(單位下同),月增減少6.5%,年增12.5%。前10月合併營收為1兆970.24億元,年增27.7%。臺積電第三季度營收為3564.3億元,季增14.7%,年增21.6%,創歷史新高。稅後淨利潤1373.1億元,季增13.6%,年增35.9%;每股純益5.3元,再創歷史新高。
  • 三星將擴建美國德克薩斯州半導體工廠 以提高其在代工市場地位
    12 月 21 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本月初,業內消息人士稱,三星電子可能正在考慮擴大其位於德克薩斯州奧斯汀的代工廠規模,以提高其在代工市場的地位。  如今,有外媒報導稱,該公司將擴大其位於德克薩斯州的半導體工廠,以為安置下一代製造設備騰出空間。  三星認為,其位於德克薩斯州奧斯汀的工廠在爭取美國科技公司訂單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 臺積電突然宣告,美國川普空歡喜一場,又被擺了「一道」
    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近年來,美國川普在科技方面主要忙於兩件事情,一個件是打壓、限制華為,另外一件是要求科技公司在美國開設工廠或者將生產線搬回美國。在打壓華為方面,美國川普到處宣揚華為5G設備和技術不安全的謬論,要求盟國放棄華為5G產品等。
  • 臺灣聯電擴充28nm製程的12吋工廠 臺積電董事長否認蘋果削減A14...
    打開APP 臺灣聯電擴充28nm製程的12吋工廠 臺積電董事長否認蘋果削減A14處理器訂單 章鷹 發表於 2020-12-17 08:51:12
  • 臺積電(TSM.US)興建8英寸生產線的思考
    而依300mm矽片計算,90nm為每片1,800美元,65nm為2,100美元,45/40nm為2,655美元,28nm為3,010美元,以及小於等於20nm為6,050美元。再依2018年第三季度臺積電數據,從工藝節點來看,7nm貢獻了11%的收入,預計第四季度達20%;10nm貢獻了6%的收入,自2017年第四季度以來,10nm的營收持續下滑;16/22nm收入佔比為25%及28nm收入佔比為19%。所以它的28nm及以下先進工藝佔總收入比重為61%。
  • 臺積電工程師竊取大量28nm機密投奔華力微被捕
    今年1月,業內還傳出上海華力微電子(Huali Microelectronics/HLMC,以下簡稱華力微)挖角了臺灣聯電(UMC)一隊多達50人的28nm工藝研發團隊的消息。除了研發人才之外,臺灣半導體行業的高端管理人才也是大陸企業爭奪的對象。
  • 臺積電在大陸擴產 在美國設廠 三星電子奮力趕超
    在美國出口管制影響中芯國際增加產能的背景下,臺積電、聯電等晶片代工大廠不約而同地瞄準中國大陸龐大的內需市場,準備在大陸擴產以增加份額。據臺灣《經濟日報》11月23日報導,全球晶圓代工產能緊缺在「美國制裁中芯」後進一步發酵,28nm成熟製程產能持續滿載。為滿足客戶需求,臺積電、三星和聯電均啟動大陸工廠28nm新產能布局。
  • 中芯國際擴產受限:南京臺積電、廈門聯電提升產能搶佔市場
    在美國出口管制影響中芯國際增加產能的背景下,臺積電、聯電等晶片代工大廠不約而同地瞄準中國大陸龐大的內需市場,準備在大陸擴產以增加份額。據臺灣《經濟日報》11月23日報導,全球晶圓代工產能緊缺在「美國制裁中芯」後進一步發酵,28nm成熟製程產能持續滿載。
  • 「每日收評」集微指數跌0.14%,臺積電啟動南京廠第2期擴建!
    目前我國類似1980年代初的美國,經濟正處於轉型期,當年美股的牛股多數出現在科技+消費這條主路上。牛市格局未變,中短期而言,後周期的金融更優,中長期主線仍是代表轉型升級的科技和內需。華峰測控表示,實際上臺積電生產的很多晶圓都在我們平臺測試,只是都在其他產業鏈客戶那裡進行的,近期是頭一次直接採購。華天科技——生產線滿負荷運行,南京公司已進入二期實施階段。近日,華天科技發布投資者調研相關信息稱,南京公司一期已於今年7月正式投產並順利運行,目前已進入二期實施階段。
  • 臺積電在大陸有大動作
    在美國出口管制影響中芯國際增加產能的背景下,臺積電、聯電等晶片代工大廠不約而同地瞄準中國大陸龐大的內需市場,準備在大陸擴產以增加份額。 據臺灣《經濟日報》11月23日報導,全球晶圓代工產能緊缺在「美國制裁中芯」後進一步發酵,28nm成熟製程產能持續滿載。
  • 自建還不夠:臺積電要買茂德晶圓廠
    雖然自己一直在不斷新建、擴建晶圓廠,但是產能仍舊遠遠無法滿足各大廠商的需求,於是臺積電又打起了收購的主意。業內消息稱,臺積電正在抓緊爭取買下茂德(ProMOS)的300毫米晶圓廠,而後者也在迫切尋求新的資金和投資,以充足嚴重虧損的DRAM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