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全部學科課程預習匯總
高中化學思維導圖(必修+選修)匯總
高中化學必修第一冊微課+資料下載
高中化學必修第二冊微課+資料下載
高中化學必修選修學生電子課本下載
▼
知識點:
環境汙染
環境問題的含義:是指人類不合理地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而造成的生態環境破壞,以及工農業生產和人類生活所造成的環境汙染。
當前的任務:對環境情況的監測;三廢(廢氣、廢水、廢渣)的治理;尋找源頭治理環境汙染的生產工藝。要較好地完成這些任務,都離不開化學知識
廢渣的處理遵循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的原則,達到減少環境汙染和資源回收利用兩個目的。
綠色化學
視頻教學:
練習:
1.打贏藍天保衛戰,提高空氣品質。下列物質不屬於空氣汙染物的是
A.PM2.5B.SO2C.O2D.CO
2.未來新能源的特點是資源豐富,在使用時對環境無汙染或很少汙染,且可以再生。下列最有希望的新能源是( )
①天然氣 ②煤 ③石油 ④太陽能 ⑤氫能 ⑥酒精
A.①③⑤B.②③④C.④⑤⑥D.②④⑤
3.「化學,讓城市更美好」,下列敘述不能直接體現這一主題的是( )
A.綠色食品,讓人類更健康B.合成光纖,讓通訊更快捷
C.火力發電,讓能源更清潔D.環保塗料,讓環境更宜居
4.垃圾的分類收集是實現垃圾處理無害化、減量化和資源化的重要措施。向貼有如下圖所示標誌的垃圾箱中丟棄的垃圾應是
A.廚房垃圾B.可回收垃圾C.有害垃圾D.其他垃圾
5.為減少汽車對城市大氣的汙染,近年來中國成功開發出了以新燃料作能源的「綠色汽車」,這種汽車可避免有毒的有機鉛、苯和苯的同系物及多環芳烴的排放,保護環境。該「綠色汽車」的燃料是
A.甲醇B.汽油C.柴油D.重油
6.下列氣體排放到空氣中,不會導致環境汙染的是
A.NOB.Cl2C.SO3D.O2
7.水汙染主要來自 ①天然水與空氣、巖石和土壤長期接觸 ②工業生產中廢氣、廢液、廢渣的排放 ③水生動物的繁殖 ④城市生活汙水的大量排放 ⑤農業生產中農藥、化肥使用不當
A.④⑤B.①②③C.②④⑤D.②③④⑤
8.下列環保措施主要目的是保護臭氧層的是( )
A.使用無鉛汽油B.使用可降解塑料C.使用無氟冰箱D.使用無磷洗衣粉
9.下列哪種物質不列入城市「空氣品質日報」的首要汙染物( )
A.CO2B.NO2C.SO2D.可吸入顆粒物PM2.5
10.節能減排是社會賦予旳責任和使命,從衣、食、住、行、用等方面,下列行為不利於低碳生活旳是( )
①用LED半導體節能照明燈代替傳統旳白熾燈 ②購物時提倡用超薄一次性塑膠袋
③推廣使用一次性筷子 ④在農村推廣沼氣照明和供熱
⑤用大排量旳轎車代替公交車出行
A.③④⑤B.②③④C.②③⑤D.①②⑤
習題:
一、單項選擇題
1.2011年6月5日,世界環境日中國主題為「共建生態文明,共享綠色未來」。下列做法不符合這一主題的是( )。
A.將綠色化學應用於化工生產中
B.綜合利用化石燃料
C.選擇合適的、「低碳」的出行方式
D.以可降解餐具代替耐用型餐具
2.常見的大氣汙染物分為一次汙染物和二次汙染物。二次汙染物是排入環境中的一次汙染物在物理、化學因素或生物作用下發生了變化,或與環境中的其他物質發生反應生成的新汙染物。如2NO+O2===2NO2,則NO2就是二次汙染物,由NO2導致的汙染就是NO的二次汙染。下列物質中:①SO2、②NO、③NO2、④HCl、⑤CO2,不易導致二次汙染的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⑤
C.④⑤ D.④
3.近年來,建築裝潢裝飾材料進入家庭,調查發現,新裝修的居室中由裝潢裝飾材料緩慢釋放出來的化學汙染物濃度過高,影響健康。這些汙染物中最常見的是( )。
A.CO
B.SO2
C.甲醛、甲苯等有機物蒸氣
D.臭氧
4.下列化學電池,不易造成環境汙染的是( )。
A.氫氧燃料電池
B.鋅錳電池
C.鎳鎘電池
D.鉛蓄電池
5.保護環境是每一個公民的責任,下列做法:①推廣使用無磷洗滌劑;②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理;③推廣使用一次性木質筷子;④推廣使用清潔能源;⑤過量使用化肥、農藥;⑥推廣使用無氟冰箱。其中有利於保護環境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⑥
C.①②③⑤ D.③④⑤⑥
6.綠色能源是指使用過程中不排放或排放極少汙染物的能源,如一級能源中的水能、地熱、天然氣等;二級能源中電能、氫能等。下列能源屬於綠色能源的是( )。
①太陽能;②風能;③石油;④煤;⑤潮汐能;⑥木材。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④⑤⑥ D.①②⑤
7.高壓電機、複印機工作時會產生臭氧,該氣體有強氧化性。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臭氧和氧氣是氧的同素異形體
B.臭氧可使溼潤的KI澱粉試紙變藍
C.臭氧的存在對人體有益無害
D.臭氧是很好的消毒劑和脫色劑
8.綠色化學追求減少化工生產對環境造成的汙染,下列物質可以稱為綠色氧化劑的是( )。
A.濃硫酸 B.高錳酸鉀
C.雙氧水 D.漂白粉
9.下述做法能改善空氣品質的是( )。
A.以煤等燃料作為主要生活燃料
B.利用太陽能、風能和氫能等能源替代化石能源
C.將廢舊塑料統一回收後直接焚燒
D.在城市建設綠道,鼓勵使用自行車
10.下列關於環境保護或綠色化學的說法錯誤的是( )。
A.植樹造林可徹底解決空氣汙染
B.綠色化學有助於改善生態環境
C.大量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都會導致酸雨
D.綠色化學研究的是用化學的方法處理汙染物
課件:
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通過廢舊電池回收利用的實例,掌握垃圾資源化的方法。
2.通過工業合成實例,從定性→定量分析汙染物排放問題,實現綠色化學。
3.能夠通過實際問題的分析和解決,實現學生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
過程與方法
通過以「環境保護問題的解決」為主線,通過從事後處理和源頭處理兩個方面對問題進行分析和解決,從而實現對環境的保護。
課堂中通過問題探究設計實驗對廢舊電池進行回收再利用,以及對化學反應進行定性→定量的分析,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
1.賦予學生綠色化學的思想,培養學生愛護環境從我做起的意識,樹立化學與可持續發展的意識。
2.通過問題的分析探究過程,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能夠切身感受到化學與人類社會,化學與環境保護,化學與可持續發展的密切關係。
【教學重點】
垃圾的資源化、綠色化學和環境保護意識的培養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加強環保意識並培養綠色化學的理念,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可持續發展教育滲透點】
本節課從環境保護這一視角,進一步強調人類與可持續發展的關係,人類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做到合理利用資源,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資源,還要保護好環境。
【教學過程】
(一)課前預習探究
時間
指導預習探究
預期學習效果
指導知識預習
指導問題探究
科學知識
學習能力
價值觀與生活方式
查閱有關環境保護的信息和資料
1、小組查找有關環境汙染的資料。
了解有關環境汙染問題的現狀
調查研究能力
感受環境汙染現狀,了解環境問題對社會和人類的危害
已有知識的複習和鞏固
2、知識回顧:
(1)有關原電池的知識回顧
例:以為例設計出原電池並寫出對應的電極反應方程式。
電解質溶液_________
正極材料_______,
電極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負極材料_________,
電極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關物質分離提純方法的知識回顧
例:如何分離以下混合物:
乙醇和水的混合物_________
KCl和混合物__________
NaCl和混合物_________
和混合物_________
乙酸乙酯和碳酸鈉溶液_______
(3)常見離子的檢驗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複習原電池、物質的分離提純方法、物質的檢驗等知識
信息的加工,合作探究,問題的分析解決能力
(二)課堂獨立—合作—應用探究
時間
課堂教學階段任務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預期學習效果
科學知識
學習能力
價值觀與
生活方式
課堂引入
展示一些環境優美的圖片
對比展示一些環境受到嚴重汙染的圖片
觀看投影
了解環境汙染問題
觀察表達能力
感受人類與環境,人類與化學的關係
問題提出
環境問題是當今社會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如何保護環境愛護環境呢?
本班特斯拉科技製作社團廢物利用小組的成果視頻展示和目前所面臨的困惑:
1.廢舊電池的回收利用問題
2.其他更好的保護環境的方法
觀看視頻
思考
從各種方面實現垃圾資源化
觀察分析解決問題能力
體驗利用科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成功
提出方案
問題一:如何回收利用廢舊電池的分析和解決:
指導學生分析廢舊乾電池的組成、檢驗、回收利用方案的設計
討論交流
實驗驗證成分
評價實驗方案
利用原電池、物質分離提純、檢驗,對問題進行分析解決
分析解決問題能力
感受化學與環境的關係,體驗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
深入探究
問題二的分析和解決:
回收處理只是事後的處理方法,對環境問題來講最好的方法是什麼?
定性評價和定量(原子利用率)分析工業合成環氧乙烷的流程。
討論交流
討論交流
計算
提出綠色化學概念
提出原子利用率
分析解決問題能力
對比分析評價能力
感受化學與可持續發展的關係
培養學生從定性到定量的分析思維
知識應用
有關化學與實際社會問題的例題。
討論交流
鞏固綠色化學理念
分析問題能力
感受化學與社會可持續發展關係
總結提升
指導學習回顧學習過程
世界環境日介紹
環境保護,從我做起
回顧思考交流
化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意識到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從我做起
(三)課後延伸
時間
課後延伸作業
內容
方式與要求
預期學習效果
課後當天
完成學案上的作業布置題
環境汙染、綠色化學、垃圾回收利用實驗題
獨立完成
了解常見環境汙染問題,能夠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化學過程,能夠完成回收利用實驗分析
【教學評價】
本節課的學習效果評價內容主要基於這幾個方面:課前預習探究活動中作業的完成情況,課堂自主合作探究中協作學習過程中做出的貢獻,是否達到問題的要求。以及課後延伸活動中任務的完成情況評價。
圖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如有不妥,告知即刪
點擊閱讀原文下載全冊PPT課件動畫教案習題整套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