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南市武都區楓相鄉:「精神之鈣」築牢脫貧之基

2020-12-23 每日甘肅

武都楓相:「精神之鈣」築牢脫貧之基

隴南日報 通訊員 張虎偉 黨國強

每日甘肅網5月7日訊據隴南日報報導 一棟棟整齊的樓房坐落在青山綠水之間,平整的通村水泥道路旁綠樹成蔭、簇簇各類品種的小花點綴著農家院落,三五個人圍坐在乾淨整潔的庭院裡聊天……這不僅是武都區楓相鄉強家灣村脫貧之後的鄉村美景,也是武都區在推進精神文明建設助力脫貧攻堅的實踐中,取得的物質精神「雙脫貧」的豐碩成果。

強家灣村位於省道206線沿路,村內茂林修竹、環境優美、民風淳樸、產業強勁,共有168戶634人。2013年初,全村有建檔立卡貧困戶87戶322人,經過這些年的努力,去年實現了整村脫貧退出。今年3月,強家灣村被評為我市先進文明村。

近年來,楓相鄉結合村情實際,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開展拆危治亂、土地復墾,積極建設美麗鄉村,加強環境衛生整治,大力發展茶葉、中蜂等特色產業促農增收,群眾的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全村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為了進一步激發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楓相鄉始終堅持脫貧攻堅與精神文明建設兩手抓,以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為載體,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切實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在凝聚群眾、引導群眾等方面的作用,抓住群眾議論、關心的熱點、疑點,積極開展針對性強、耐心細緻的思想工作,幫助群眾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把思想建設融入到有聲有色的行動之中,凝聚了脫貧攻堅的強大精神動力。在道德風尚建設方面,楓相鄉始終注重社會公德建設,引導和教育村民遵紀守法、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使農村真正成為安居樂業的美好家園。

相關焦點

  • 武都楓相鄉:奏響脫貧樂章 繪就美麗鄉村新圖景
    通訊員 焦小菊近年來,武都區楓相鄉以美麗鄉村建設為抓手,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統籌推進鄉村旅遊發展和農村人居環境改善,不斷夯實鄉村振興基礎,建成了一個一個集休閒、觀光、旅遊為一體的美麗鄉村田園綜合體,在「黨建+產業+扶貧」的引領下
  • 花椒產量在全國佔比25%,中國花椒之鄉——甘肅武都
    武都是甘肅省隴南市下轄市轄區,地處秦巴山地結合部,素有「巴蜀咽喉、秦隴鎖鑰」之稱,是甘肅、陝西、四川三省交通要道。位於甘肅省東南部、隴南市中部、白龍江中遊。武都區是隴南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和軍事重鎮,隴東南區域中心城市之一,總面積4683平方公裡。
  • 2020年甘肅隴南市武都區招聘社區工作者60人公告
    具有武都戶籍(戶口遷入時間為招聘公告發布之日前或武都生源)。3.年齡要求。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年齡在35周歲以下(1985年10月1日以後出生);退役軍人和已在社區工作滿1年以上且仍在崗公益性崗位人員年齡在40周歲以下(1980年10月1日以後出生)。4.學歷要求。
  • 隴南市武都區多項春節文化活動鬧新春
    新聞熱線:0931-8486893 廣告熱線:13919392204 投稿郵箱:gschinanews@163.com 隴南市武都區多項春節文化活動鬧新春 發布時間:2018年02月24日 17:20 來源:中新網甘肅     分享到:   中新網甘肅新聞2月24日電 (通訊員 張虎偉)為進一步豐富全區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 隴南市「園丁獎」、「市長教育獎」出爐
    各縣(區)黨委和人民政府,市委各部門,市級國家機關及各部門,隴南軍分區,武警隴南支隊,各人民團體,中央、省駐隴南各單位:近年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引領下,全市教育系統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全面推進教育改革,努力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穩步精準實施教育脫貧攻堅工作
  • 【脫貧攻堅】強化組織引領 築牢決勝之基 ——科左中旗保康鎮抓...
    【脫貧攻堅】強化組織引領 築牢決勝之基 ——科左中旗保康鎮抓黨建促脫貧攻堅紀實 2020-12-10 18: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甘肅省隴南市擺地攤趕集趕場時間表
    甘肅省隴南市擺地攤趕集趕場時間表(徵集)隴南市轄1個區8個縣,分別:武都區、成縣、徽縣、兩當縣、宕昌、文縣、康縣、西和縣、禮縣。武都區擺地攤趕集趕場時間表(徵集)武都區轄12個鎮、22個鄉、2個民族鄉:城關鎮、安化鎮、東江鎮、兩水鎮、漢王鎮、洛塘鎮、角弓鎮、馬街鎮、三河鎮、甘泉鎮、魚龍鎮、琵琶鎮、城郊鄉、坪埡藏族鄉、蒲池鄉、石門鄉、漢林鄉、柏林鄉、馬營鄉、池壩鄉、佛崖鄉、黃坪鄉、隆興鄉、龍壩鄉、龍鳳鄉、桔柑鄉、磨壩藏族鄉、外納鄉、玉皇鄉、郭河鄉、
  • 隴南市武都區遭遇特大暴雨 武都消防緊急開展救援
    人民網蘭州8月18日電(王文嘉)8月16日至17日,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再降暴雨,暴雨、洪水、塌方、泥石流同時來襲,多處告急,隴南市武都區消防救援大隊迅速開展救援行動。 據了解,8月17日12時07分,該大隊接到報警稱,由於連續強降雨,導致武都區江南街道趙壩村後山發生山體滑坡並伴有泥石流,有一戶人家被困,該大隊14名消防指戰員迅速趕往現場。
  • 東營243個扶貧項目築牢脫貧之基
    從貧困村、貧困戶實際情況出發,東營市制訂切實可行的「一村一業」「一戶一策」幫扶措施,全力助推2020脫貧攻堅「收官之戰」取得勝利。東營市把發展產業作為實現貧困人口穩定脫貧的根本辦法,推動實施了光伏發電項目、肉雞養殖項目及資金合作建設項目,讓資源變資產,為幫扶貧困人口提供可持續的資金來源,築牢脫貧之基。
  • 隴南市「園丁獎」、「市長教育獎」出爐,看看兩當縣有哪些集體和個人獲獎~
    ,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全面推進教育改革,努力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穩步精準實施教育脫貧攻堅工作,不斷提高教育均衡發展水平,提升人民群眾的教育獲得感和滿意度,全市基礎教育質量穩步上升,教育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
  • 隴南市武都區法律援助中心成功幫助務工群眾追討勞動報酬
    心繫群眾履職盡責 法律援助紓解民憂——隴南市武都區法律援助中心成功幫助務工群眾追討勞動報酬11月初,當事人趙某帶著兩張已經被摺疊得皺皺巴巴的欠條來到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法律援助中心尋求法律幫助。武都區法律援助中心的尹主任熱情地接待了她,並向其詢問了事情的原委。
  • 隴南市武都區池壩鄉:從「爛泥溝」到小康村
    從「爛泥溝」到小康村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 白楊隴南市武都區池壩鄉,因為脫貧而變美:硬化路,自來水,安全房,健身廣場,娛樂設施,樣樣俱全。2019年全鄉實現脫貧摘帽,2020年實現31戶70人穩定脫貧,貧困發生率降至零,全鄉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8600元。過去的池壩鄉,長期村落凋敝、人居環境髒亂差。運輸主要靠人背馬馱,交通不便,人稱「爛泥溝」,是典型的深度貧困鄉。全鄉轄7個行政村,均為貧困村,2013年,建檔立卡貧困戶918戶3515人,人均可支配收入1466元,貧困發生率55.9%。
  • 隴南市武都區在建橋斷裂坍塌8人掉下白龍江
    -事發隴南市武都區  -6人獲救1人死亡1人失蹤  每日甘肅網-西部商報訊(首席記者金奉乾記者魏曉倩實習記者吳青霞)昨日上午,隴南市武都區桔柑鄉大園壩村一正在修建的便橋突然斷裂坍塌,致使參與施工的8人和一輛施工吊車掉入白龍江中,造成1人死亡,1人落水失蹤,其中6人被及時救出,但2人受傷正在醫院進行救治,均無生命危險。
  • 隴南市武都區公安局偵破「1989.12.05」特大殺人案紀實
    隴南市武都區公安局偵破「1989.12.05」特大命案紀實這是2020年以來,武都區公安局偵破的第3起命案積案,也是自「隴風-2020」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在一個月的時間內,破獲29年的命案積案後的第2起命案積案,充分彰顯了武都公安奮發有為、攻堅克難的鐵軍精神,在武都公安史上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 邱勇:以自強精神夯實人才成長之基、築牢民族復興之基|在清華大學...
    以自強精神夯實人才成長之基、築牢民族復興之基——在清華大學強基計劃啟動會暨書院院長聘任儀式上的講話強基計劃是國家高考綜合改革的重大舉措,也是國家人才選拔培養機制的重大創新探索。強基之「強」在於「強化」,更在於「自強」;強基之「基」是「人才成長之基」,更是「民族復興之基」。如何實施強基計劃?
  • 隴南市司法局關於對擬申報甘肅省「楓橋式」 司法所、人民調解組織...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根據《甘肅省司法廳印發的通知》精神,我局高度重視,精心組織開展創建和培育工作,通過基層申報、推薦,在廣泛徵求意見後,現將擬申報甘肅省「楓橋式」司法所、人民調解組織、人民調解員名單予以公示。
  • 隴南市通報表彰了這些學校和教師
    在第36個教師節來臨之際,為深入貫徹落實《隴南市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實施方案》和《關於建立激勵機制加快提升普通中小學教育教學質量的通知》,表彰先進,樹立典型,大力弘揚新時代尊師風尚,進一步激勵、引導全市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投身教育,奉獻社會,市委、市政府決定,授予武都區東江初級中學等
  • 【第二百一十六期】隴南市武都區桔柑鄉加快推進小城鎮建設
    構建發展新格局 打造發展示範區  隴南市武都區桔柑鄉「五加強五爭創」加快推進小城鎮建設  隴南市武都區桔柑鄉緊緊圍繞中心工作,以「五加強五爭創」為載體,紮實開展創先爭優活動蘭渝鐵路、武罐高速過境桔柑鄉,按照規劃,部分村的群眾住房需拆遷異地重建,鄉黨委本著既不影響重大項目建設工程進度,又能和諧安置拆遷戶的目的,先後多次召開黨員會、群眾會,引導群眾配合蘭渝鐵路、蘭海高速佔地拆遷,用實際行動支持重大項目建設;同時,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辦群眾之所需,及時協調落實了301戶群眾拆遷異地重建用地145畝,化解各類矛盾糾紛14起,有力促進了蘭渝鐵路、蘭海高速建設項目的順利實施
  • 幹群心齊 處處有家——隴南市武都區馬街鎮泉家灣村安置點見聞
    &nbsp&nbsp&nbsp&nbsp幹群心齊 處處有家&nbsp&nbsp&nbsp&nbsp——隴南市武都區馬街鎮泉家灣村安置點見聞&nbsp&nbsp&nbsp&nbsp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陳多 嚴存義&
  • 嚴摳細訓,訓練場「淬」青春——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組織開展新年度...
    八月末酷暑漸去,金風送來愜愜涼意,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各大高中迎來開學季,一年一度軍訓的鐘聲隨之敲響。在隴南衛生學校操場,1192名新生用整齊的步伐、嘹亮的軍歌、不服輸的韌勁唱響青春旋律,開啟高中第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