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在金華江岸邊走路被毒蛇咬了,大家一定要注意……」9月4日上午,金華網友@下雨的樟樹發出的一條微博,令不少本地網友震驚。
「下雨的樟樹」稱,前一天傍晚,自己在婺江邊走路時,被路邊突然躥出的一條蛇咬到了腳。所幸在路人的幫助下,120及時趕到,將他送到醫院進行治療。他也藉此提醒廣大市民,在江岸邊散步要多加小心。
熱鬧的三江六岸邊也會出現蛇?看到「下雨的樟樹」分享的經歷,不少網友憂心忡忡:「我天天在江邊跑步,真的有蛇嗎?」「是什麼蛇知道嗎?」帶著種種疑問,9月7日,我們對此事進行了走訪。
新聞回放
江岸邊走路 被毒蛇咬了一口
通過微博,我們聯繫上了「下雨的樟樹」本人。他姓鄭,事發當晚,正從東關一路往燕尾洲公園走。回憶起當時的情景,鄭先生仍然有些後怕。
「江邊綠道上人有點多,我就從宏濟橋往西挑了一條在綠道和義烏江中間的小路走。」鄭先生說,事情發生在9月3日晚7點左右。當時,他在宏濟橋到燕尾洲公園的一條沿江小路上走著,突然覺得腳上一疼,低頭想要查看,餘光卻瞄到一條蛇快速溜到了路邊的草叢中,而他的左腳被蛇咬出了一個傷口。
隨後,在夜跑的路人的幫助下,他被扶到了中國婺劇院東門的臺階上休息,120急救也快速趕到,將他送到了醫院治療。
從鄭先生拍攝的照片中可以看到,被蛇咬後,他的左腳出現了一個烏黑的小圓點,傷口附近有些紅腫。由於當時天色昏暗,蛇又很快地溜到了其他地方,他並沒有看清那是一條什麼蛇,只記得通體較黑,「根據我十多年的野外經驗,懷疑它是一條蝮蛇」。
送醫後,由於沒有確切地看見蛇的樣貌,醫生也沒法確定究竟是哪種蛇咬傷了他,就給他在腿上和腳上敷了蛇藥。在醫院住了一晚上,鄭先生第二天就出院了。鄭先生說,現在除了走路還有些一瘸一拐外,其他並無大礙。
我們也聯繫上了當時救人的金華一跑友團跑友汪敏華。
「當時我和他正好相向而行,那條路上比較黑,我也沒看清什麼情況,只是跑著跑著聽到有人呼救,說被蛇咬了,就上去幫忙。」據汪敏華反映,鄭先生被蛇咬到的地方位於宏濟橋西側到燕尾洲公園的小路上,邊上就是義烏江,平時往這裡經過的人不多,但會有很多人在這裡夜跑。和三江六岸較為完善的沿江綠道不同,這條小路位置並不起眼,一路上沒有什麼照明設施,比較黑暗,靠近江堤處還有很多雜草,估計正是因為這樣的環境,又無意間驚擾到了蛇,才有了蛇出沒傷人一事。
「幸好當時路人及時幫了我,120也一下子就趕到了,看來晚上跑步或者散步還是要多加小心。」鄭先生說。他很感謝當時幫助他的人。此外,他還有個建議,希望有關部門能在這樣的小路上安裝照明設施,以防類似的傷人事故再發生。
急救&預防
野外遇到蛇怎麼辦 短時自救是關鍵
從金華市中心醫院急診醫學中心了解到,近段時間以來,急診平均每天會收到3~4例被蛇咬傷的病例。由於氣候變暖,以往夏季才會頻繁出現的蛇,在初冬也有可能出現。
「被蛇咬傷後,短時自救是非常關鍵的。」急診醫學中心主任孔來法說,一旦被毒蛇咬傷,急救主要分以下幾步:首先應該撥打120,等待救援,或在旁人協助下趕緊送醫,切忌快速奔跑、呼喚等能引起情緒激動的行為,以免血液循環加快,導致蛇毒在體內快速擴散;在等待救援的時候,自己應該抓緊時間自救,先用清水衝洗傷口,排出部分毒素,然後就地取材,找樹皮、草根或者在衣服上撕一塊布條,在咬傷部位的近心端進行結紮,延緩毒素繼續在體內擴散,但要鬆緊適宜。每隔半小時至一小時放鬆一次,一次放鬆1~2分鐘。
「被咬後,最好能記住蛇的樣子,以便醫生判斷是什麼蛇,對症下藥。」孔來法說,金華市範圍內的毒蛇種類不多,最常見的有五步蛇、眼鏡蛇和蝮蛇等。一般來說,在田間、水邊出現的,以蝮蛇為主。就醫時,如果能判斷是被什麼蛇咬傷,可以最快注射相應的抗蛇毒血清,及時治療。實在不知道是什麼蛇,醫院會採用內服外敷蛇藥的方法,對患者進行消腫止痛。
需要注意的是,被毒蛇咬傷,是否疼痛並不是判斷其毒性強弱的標準。換句話說,無論被什麼蛇咬傷,無論傷口痛感多輕,都應該第一時間就醫檢查。我們了解到,目前,市中心醫院內的抗蛇毒血清是比較齊全的,咬傷之後到注射血清之間花費的時間越短越好。
「除了自救外,預防也很重要。」孔來法說,蛇一般是在晚上活動,市民最好儘量避免夜晚在野外行動。如果在野外遊玩,一定要做好遮擋,穿高幫鞋,萬一被咬,可以擋一擋。另外,蛇一般膽子小,主動咬人的可能性不大,因此不要隨意做出逗蛇、踩蛇等危險行為。
標 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