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個做餐飲業的盆友跟小鈳聊起,好快就五一假期了,想在這個五一假期搞些促銷活動,希望把之前停業的虧損一起搞起來。現在很多同行都在搞促銷優惠,如果他也跟風搞,好像沒有什麼吸引力;如果不跟風搞,個個在搞,更沒人來光顧,問小鈳有什麼好的對策?
如果希望自己的餐飲品牌具有長期宣傳效應,那是需要做一個長期的文案或視頻的分享,讓陌生人關注你,熟人留意你,那你應如何做呢?
很簡單,那就是長期——講故事!
在這裡,小鈳從食材的角度給他三點建議,去挖掘他平常中的故事:
建議一:找初衷
每家餐飲店都有自己的特色招牌菜,這個招牌菜可能是你通過精心研製,花了幾個月的時間和精力,在數百種食材中篩選出來的,通過多種烹調技法而得的一個菜品,那麼你就可以從以下這個問題出發了:
為什麼會想到做這個菜品?
你希望這個菜品,最終能為客戶提供一種什麼樣的感受(感覺)?
這就是你要做這個菜的出發點,記住一點,賺錢不是你最想做的,賺錢只是你初衷中順帶的產物。
比如,有一個做茶飲的品牌推出了一個月餅系列的產品,它的文案是這樣寫的:
「去年月圓時與你一起吃了流心月餅
現在我的舌尖都還是鹹蛋黃味兒
流沙餡好像成為了
我們的秘密暗號……
相濡以沫的愛戀是兩個人團圓
想要每年給你買流心月餅 = 我愛你 」
它的絕妙之處在於抓住了當下90後的年輕人以另一種方式向愛慕的人表達愛意,用這句話「想要每年給你買流心月餅=我愛你」,給自己的月餅賦予了「愛的暖心定義「。
建議二:給食材賦能
就以上面的菜品為例,一個菜品是由很多食材經過多重工藝和精湛的廚技烹調而成的,那麼說明這個菜品不是獨立存在的。每個組成的食材都有他存在的意義。
比如,日本有家雞肉串店,就專門講了一隻雞的尋夢之旅,非常有創意,看完後,你會不捨得吃。
「那麼,我去當香蔥烤雞肉串去了」
「啊,要是把早上下的蛋也帶來就好了」
「我可不能在這種地方被吃掉」
「您好,你的食材到了」
建議三:選材的艱辛
每一個食材都有它的故事,你為什麼會選它?你是從什麼渠道知道它,並找到它?你找到它花了多少時間?這個食材與你有多少公裡?它一般在每年的什麼時候才有?這個食材從下種子後,需要多長時間才能生長成可以供食用的超佳樣子和時機?
比如,一個賣青豆的文案 「春風十裡,不如豆豆你「
又比如,一個賣辣椒樹嫩葉芽的文案 「放肆撒野,咬住春天」
每逢節假日,每個餐飲的負責人都希望通過節假日做點營銷宣傳品牌,帶動業績,所以是餐飲行業最忙的時候,更是體現自身能力的時候。
最後,小鈳跟這位盆友補充講了一點:「五一還有一天就到來了,想把促銷活動做得好點是需要時間的,那你就先跟風做做促銷優惠的活動,例如打折、滿就送、滿折尚折,送消費卷之類的,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至於文案、視頻的分享,現在離端午節還有一個月時間,可以花點時間為端午節的促銷做一定準備。
小鈳有一份《軟文,大咖不會告訴你的賺錢絕技》的電子書,裡面就詳細分享了關於軟文寫作的玩法和背後的原理,還透露了各個行業怎麼通過寫作軟文賺錢的內mù信息,歡迎溝通交流,小鈳直接分享給你!
歡迎關注【小鈳說軟文】,每天學點創業經,助力你創業成功!
軟文寫作,軟文創業,軟文營銷,代寫軟文,軟文代寫……更多分享,歡迎與小鈳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