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技術是一個時髦詞彙,有關納米材料、技術以及應用納米技術製造的產品在各類媒體廣為宣傳。我在逛商場時,竟然有人向我推銷納米襪子。
但是要問到什麼是納米?什麼是納米技術?大家同樣滿腦門子問號。
納米象米、毫米和微米一樣,是一個關於長度的單位,但是一個非常小、非常小的度量單位:
1米=1000毫米
1毫米=1000微米
1微米=1000納米
即1納米是1米的十億分之一(10-9)。
納米技術是指在納米的範圍內,研究分子、原子和電子的運動規律和特性,並製造特定功能的設備和材料。
納米材料應用非常廣泛,比如:中科院化學所第一個做出仿荷葉結構的防水納米布;採用納米技術將微粒細化不會燃燒的阻燃劑;比常規電池的容量高、壽命長、低溫性能優異的納米蓄電池;衝擊強度提高接近一倍的納米塑料;可以抗紫外線、應用於生產帳篷、遮陽傘、野外工作服等的納米材料;DNA與納米技術完美結合的納米化妝品……
納米科技在我國的研究還處於起步階段,科研水平及與市場的融合,與美歐等發達國家有一定差距。直到2011年,「北航」、「北科大」和「蘇大」等國內8所院校才開始該專業教學研究。
目前國內開設納米材料與技術專業本科生教育的只有北科大、蘇大等10所院校。在2011年率先開展該專業教學研究的某985高校不在其列,原因不得而知……
納米材料屬於高端製造,在科研領域比較熱門,但市場上真正成熟的納米材料並不是很多。畢業生找專業相關工作時,就業範圍很窄,處於「高不成低不就」的尷尬境地。
現有十所院校累計本科畢業生已經上千,「深造率73%、出國率21%、就業率97%」。
看起來很美,現實很骨感!
本科生直接就業的只佔3%!
其他的都需要往高一點的平臺走:國內讀研優選「清北」和國家納米科學中心,「中科大」和「北科大」也不錯;出國深造可以是新加坡的南洋理工大學、美國的麻省理工學院等。
但即便是博士畢業競爭也異常殘酷,單位老王的兒子是某 「211」大學納米材料專業的博士生,一直找不到合適的單位,前幾天據說要去應聘某高中的物理老師……
綜合智聯招聘網、中華英才網上的信息,只有十餘家企業有招聘納米材料相關人才的需求。這些公司規模大都在50人以下,主要為納米材料方面的研究成果向產品轉化而創業的。畢業生到這些單位有兩個特點:一是底薪低,二是積累時間長。
高等院校及科研機構無疑是納米材料人才的主要去處:兩網中共有近50家高校及院所發布需求信息,佔納米材料人才需求的85%以上。工作地點一個是有著中科院旗下眾多研究所及各大高校的首都北京,另一個是同樣有著眾多科研院所的上海區域(含江浙)。需求的學歷主要是博士(碩士及以下基本沒戲),主要做博後或者助理研究員來承擔科研任務。
雖然一直在「黑」納米專業,但它未來前景是光明的,科學泰鬥錢學森曾指出「納米……將引起21世紀又一次產業革命」。一旦納米產業融合日常生活,納米材料與技術的春天就要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