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材料是指什麼材料_納米材料的特性

2020-12-14 電子發燒友

納米材料是指什麼材料_納米材料的特性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20-03-31 10:08:06

  納米材料是指什麼材料

  納米材料是指三維空間尺度至少有一維處於納米量級(1-100nm)的材料,它是由尺寸介於原子、分子和宏觀體系之間的納米粒子所組成的新一代材料。

  納米材料的尺寸已經接近電子的相干長度,它的性質因為強相干所帶來的自組織使得性質發生很大變化。並且,其尺度已接近光的波長,加上其具有大表面的特殊效應,因此其所表現的特性,例如熔點、磁性、光學、導熱、導電特性等等,往往不同於該物質在整體狀態時所表現的性質。

  納米材料具有一定的獨特性,當物質尺度小到一定程度時,則必須改用量子力學取代傳統力學的觀點來描述它的行為,當粉末粒子尺寸由10微米降至10納米時,其粒徑雖改變為1000倍,但換算成體積時則將有10的9次方倍之巨,所以二者行為上將產生明顯的差異。

  納米材料的特性

  表面與界面效應

  指納米晶體粒表面原子數與總原子數之比隨粒徑變小而急劇增大後所引起的性質上的變化。表現為直徑減少,表面原子數量增多。

  超微顆粒的表面具有很高的活性,在空氣中金屬顆粒會迅速氧化而燃燒。如要防止自燃,可採用表面包覆或有意識地控制氧化速率,使其緩慢氧化生成一層極薄而緻密的氧化層,確保表面穩定化。利用表面活性,金屬超微顆粒可望成為新一代的高效催化劑、貯氣材料和低熔點材料。

  小尺寸效應

  當納米微粒尺寸與光波波長,傳導電子的德布羅意波長及超導態的相干長度、透射深度等物理特徵尺寸相當或更小時,它的周期性邊界被破壞,從而使其聲、光、電、磁,熱力學等性能呈現出「新奇」的現象。隨著顆粒尺寸的量變,在一定條件下會引起顆粒性質的質變。由於顆粒尺寸變小所引起的宏觀物理性質的變化稱為小尺寸效應。對超微顆粒而言,尺寸變小,同時其比表面積亦顯著增加,從而產生如下性質:

  1、特殊的光學性質

  所有的金屬在超微顆粒狀態都呈現為黑色。尺寸越小,顏色愈黑,銀白色的鉑(白金)變成鉑黑,金屬鉻變成鉻黑。

  金屬在超微顆粒狀態都呈現為黑色

  由此可見,金屬超微顆粒對光的反射率很低,通常可低於l%,大約幾微米的厚度就能完全消光。利用這個特性可以製造高效率的光熱、光電轉換材料,以很高的效率將太陽能轉變為熱能、電能。另外還有可能應用於紅外敏感元件、紅外隱身技術等。

  2、特殊的熱學性質

  固態物質在其形態為大尺寸時,其熔點是固定的,超細微化後卻發現其熔點將顯著降低,當顆粒小於10納米量級時尤為顯著。超微顆粒熔點下降的性質對粉末冶金工業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3、特殊的磁學性質

  在研究納米材料過程中科學家發現鴿子、海豚、蝴蝶、蜜蜂以及生活在水中的趨磁細菌等生物體中存在超微的磁性顆粒,使這類生物在地磁場導航下能辨別方向,具有回歸的本領。

  小尺寸的磁性超微顆粒與大塊材料顯著不同。大塊的純鐵矯頑力約為80安/米,而當顆粒尺寸減小到2×10-2微米以下時,其矯頑力可增加1000倍。若進一步減小其尺寸,大約小於6×10-3微米時,其矯頑力反而降低到零,呈現出超順磁性。

  利用磁性超微顆粒具有高矯頑力的特性,已作成高儲存密度的磁記錄磁粉,大量應用於磁帶、磁碟、磁卡以及磁性鑰匙等。利用超順磁性,人們已將磁性超微顆粒製成用途廣泛的磁性液體。

  4、特殊的力學性質

  美國學者報導氟化鈣納米材料在室溫下可以大幅度彎曲而不斷裂。研究表明,人的牙齒之所以具有很高的強度,是因為它是由磷酸鈣等納米材料構成的。呈納米晶粒的金屬要比傳統的粗晶粒金屬硬3~5倍。金屬—陶瓷複合納米材料則可在更大的範圍內改變材料的力學性質,其應用前景十分寬廣。

  超微顆粒的小尺寸效應還表現在超導電性、介電性能、聲學特性以及化學性能等方面。

  碳納米管是一種新型的超級材料,它的強度可以達到鋼材的300倍

  量子尺寸效應

  當粒子的尺寸達到納米量級時,費米能級附近的電子能級由連續態分裂成分立能級。當能級間距大於熱能、磁能、靜電能、靜磁能、光子能或超導態的凝聚能時,會出現納米材料的量子效應,從而使其磁、光、聲、熱、電、超導電性能變化。

  能級結構

  量子尺寸效應:當粒子的尺寸下降到某個值時,金屬費米能級附近的電子能級由準連續變為離散能級的現象和半導體微粒存在不連續的最高被佔據分子軌道和最低未被佔據分子軌道能級之間的能隙變寬現象。

  納米粉末中由於每一粒子組成原子少,表面原子處於不安定狀態,使其表面晶格震動的振幅較大,所以具有較高的表面能量,造成超微粒子特有的熱性質,也就是造成熔點下降,同時納米粉末將比傳統粉末容易在較低溫度燒結,而成為良好的燒結促進材料。

  宏觀量子隧道效應

  微觀粒子具有貫穿勢壘的能力稱為隧道效應。納米粒子的磁化強度等也有隧道效應,它們可以穿過宏觀系統的勢壘而產生變化,這種被稱為納米粒子的宏觀量子隧道效應。

  宏觀量子隧道效應是基本的量子現象之一,即當微觀粒子的總能量小於勢壘高度時,該粒子仍能穿越這一勢壘。近年來,人們發現一些宏觀量,例如微顆粒的磁化強度,量子相干器件中的磁通量等亦有隧道效應,稱為宏觀的量子隧道效應。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納米材料是什麼 納米材料能做面料嗎 納米材料的應用
    納米材料是什麼 納米材料能做面料嗎 納米材料的應用 2018-06-08 11:45:03 來源:全球紡織網 納米材料是什麼?納米材料能做面料嗎?
  • 【好書推薦】院士力作,《納米材料前沿—稀土納米材料》
    內容簡介:本書依據作者研究團隊以及國內外稀土納米材料的研究進展,從稀土元素的特點和性質出發,系統介紹了稀土有機- 無機雜化發光納米材料、白光LED 稀土發光材料、稀土上轉換發光納米材料、場發射顯示器用稀土發光材料、稀土單分子磁性材料、稀土巨磁電阻材料、稀土陶瓷材料
  • 納米技術與納米材料在纖維中的應用研究
    關鍵詞:納米技術;納米材料;功能性纖維;特種纖維         近年來,納米技術與納米材料正引起人們的極大關注。納米材料憑藉其內部所特有的表面效應、體積效應、量子尺寸效應、宏觀量子隧道效應等四大效應,從而擁有完全不同於常規材料的奇特的力學性能、光學性能、熱力性能、磁學性能、催化性能和生物活性等性能。
  • 納米材料:治癌新探索
    陳春英從納米材料的毒理性質研究入手,在分子、細胞和動物機體這三個層面,分別研究了納米材料可能以什麼方式、引起什麼樣的生理效應。她發現,納米顆粒的大小、組成、形狀、顆粒表面的修飾物等多種因素,都是決定納米材料是否安全、有效的關鍵因素。
  • 納米毛巾是什麼材料做成的?
    納米毛巾是什麼材料做成的? 2017-07-24 11:07:33 來源:全球紡織網 納米毛巾是什麼材料做成的?納米毛巾實際是超細纖維毛巾。
  • 新型納米吸波塗層材料的研究
    現代化戰爭對吸波材料的吸波性能要求越來越高,一般傳統的吸波材料很難滿足需要。由於結構和組成的特殊性,使得納米吸波塗料成為隱身技術的新亮點。納米材料是指三維尺寸中至少有一維為納米尺寸的材料,如薄膜、纖維、超細粒子、多層膜、粒子膜及納米微晶材料等,一般是由尺寸在1~100nm的物質組成的微粉體系。
  • 納米纖維及雜化材料
    納米纖維及雜化材料  納 米技術是當今國際上的研究熱點。東華大學在納米纖維及雜化材料方面已取得一些研究成果並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本專業是在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下根據 納米技術、納米材料的國際最新研究動態,結合東華大學纖維材料方面的研究特色經長期積累而設定的新碩士點。
  • 無機納米/零維-三維材料等材料的介紹分類
    無機納米西安齊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將從零維/一維/二維/三維四個分類來提供幾十個產品分類和幾千種納米材料產品,材料的材質包含金屬納米材料和非金屬納米材料以及他們的氧化物或碳化物及複合定製材料等等,產品粒徑從5納米-2000納米均可選擇。
  • 納米新材料實現超疏水/超親水可逆轉
    中科院化學所功能界面材料研究組以江雷研究員為首的科學家,最近成功地通過調節「光」和「溫度」,實現了納米結構表面材料超疏水與超親水之間的可逆轉變,研製出超疏水/超親水「開關」材料,在功能納米界面材料研究領域取得了重要進展。這兩項研究成果在基因傳輸、無損失液體輸送、微流體、生物晶片、藥物緩釋等領域具有極為廣闊的應用前景。
  • 納米新材料實現超疏水 超親水可逆轉
    本報訊 中科院化學所功能界面材料研究組以江雷研究員為首的科學家,最近成功地通過調節「光」和「溫度」,實現了納米結構表面材料超疏水與超親水之間的可逆轉變,研製出超疏水/超親水「開關」材料,在功能納米界面材料研究領域取得了重要進展。這兩項研究成果在基因傳輸、無損失液體輸送、微流體、生物晶片、藥物緩釋等領域具有極為廣闊的應用前景。
  • 歐盟通過納米材料定義
    新華網布魯塞爾10月18日電(記者姜巖)歐盟委員會18日通過納米材料的定義,根據這一定義,納米材料的基本組成顆粒大小應在1納米至100納米之間。這一定義是:納米材料是一種由基本顆粒組成的粉狀或團塊狀天然或人工材料,這一基本顆粒的一個或多個三維尺寸在1納米至100納米之間,並且這一基本顆粒的總數量在整個材料的所有顆粒總數中佔50%以上。
  • 世界納米材料專家解密生活中的納米科技
    世界納米材料專家解密生活中的納米科技 >   中新網南京10月26日電 (記者 吳瞳)將納米技術應用於生物醫藥,納米粉體顆粒可直達癌症病灶,最大限度減少傳統口服治癌藥物對人體的副作用;在噴氣式飛機引擎的表面圖上一層納米材料,可以大量節省燃油消耗,從歐洲到美國單趟航班可節省燃油150噸左右……26日,在南京理工大學格萊特納米科技研究所成立儀式上,該所所長赫伯特·格萊特教授介紹了納米科技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各種福音。
  • 「技術創新」納米複合高分子材料及其製備方法
    納米材料能夠實現諸多方面的效應,主要包括表面效應、小尺寸效應以及量子尺寸效應等。與普通材料相比,納米複合材料性質較為獨特,具有優良的應用效果,是材料領域未來發展的方向。納米複合高分子材料由多個部分構成,分別為納米材料結構單元和有機高分子材料,經過複合後可形成納米複合高分子材料。其中的納米結構單元種類較多,如金屬外殼,陶瓷、高分子等。
  • 淺談納米材料的表徵與測試方法
    納米材料被譽為「21 世紀最重要的戰略性高技術材料之一」。隨著應用領域的擴大和增強,近年來,納米材料的毒性與安全性也受到廣泛關注。表徵與測試技術是科學鑑別納米材料、認識其多樣化結構、評價其特殊性能及優異物理化學性質、評估其毒性與安全性的根本途徑,也是納米材料產業健康持續發展不可或缺的技術手段。
  • 吉林大學盧曉峰教授:鎳-碳化鉬納米粒子碳纖維複合納米材料
    易絲幫訊近日,吉林大學盧曉峰教授等人公開發明一種鎳-碳化鉬納米粒子/碳纖維複合納米材料、製備方法及其在電催化析氫或析氧中的應用,屬於非貴金屬基碳纖維複合納米材料可控制備技術領域。該發明利用靜電紡絲技術、空氣氛圍低溫煅燒以及氬氣氛圍高溫煅燒三個步驟,製備了鎳-碳化鉬納米粒子/碳纖維複合納米材料。複合材料整體以纖維形貌存在,鎳納米粒子和碳化鉬納米粒子均勻分布在碳纖維的內外。本方法成本低廉、簡單易行、可實現大規模工業化應用。
  • 納米材料熱傳導中的新奇物理效應
    文章主要介紹一維、二維納米材料(包括納米管、納米線、石墨烯及其他二維材料)的熱傳導性質。由於篇幅所限,文章集中討論在低維體系熱傳導中的新奇物理效應,如碳納米管熱導率隨長度的發散行為,矽納米線中的聲子相干性,以及石墨烯熱傳導性質的尺寸效應。文章側重強調低維納米材料熱傳導與宏觀體材料熱傳導特性的本質區別。
  • JACS—李明小組—自組裝納米材料研究
    近日,中科院物理所軟物質物理實驗室李明研究組,在自組裝納米材料研究中取得最新進展。他們利用表面活性劑分子的自組裝特性來分散並排列直徑約3 nm的半導體量子點,獲得了固體表面大面積高度有序的納米顆粒-磷脂多層複合結構。
  • 尼龍絲是什麼材料 尼龍絲和納米絲的區別
    尼龍絲是什麼材料 尼龍絲和納米絲的區別 2020-08-19 10:32:59 來源:全球紡織網 尼龍絲是什麼材料?
  • 納米材料與技術,有10所大學招生,1000多畢業生去哪兒了?
    納米技術是一個時髦詞彙,有關納米材料、技術以及應用納米技術製造的產品在各類媒體廣為宣傳。我在逛商場時,竟然有人向我推銷納米襪子。但是要問到什麼是納米?什麼是納米技術?大家同樣滿腦門子問號。納米技術是指在納米的範圍內,研究分子、原子和電子的運動規律和特性,並製造特定功能的設備和材料。
  • 整理出上百種可定製的金屬納米片材料
    納米金屬材料是形成納米晶粒的金屬與合金。具有晶界比例,比表面能,表面原子比例大等特點。粒徑由100nm降至5nm,顆粒表面能與總能量之比由0.8%增至14%,晶界比例由3%增至50%,表面原子的比例增至40%,2nm時增至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