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學盧曉峰教授:鎳-碳化鉬納米粒子碳纖維複合納米材料

2020-12-12 百家號

易絲幫訊近日,吉林大學盧曉峰教授等人公開發明一種鎳-碳化鉬納米粒子/碳纖維複合納米材料、製備方法及其在電催化析氫或析氧中的應用,屬於非貴金屬基碳纖維複合納米材料可控制備技術領域。該發明利用靜電紡絲技術、空氣氛圍低溫煅燒以及氬氣氛圍高溫煅燒三個步驟,製備了鎳-碳化鉬納米粒子/碳纖維複合納米材料。複合材料整體以纖維形貌存在,鎳納米粒子和碳化鉬納米粒子均勻分布在碳纖維的內外。本方法成本低廉、簡單易行、可實現大規模工業化應用。該發明製備的鎳-碳化鉬納米粒子/碳纖維複合納米材料作為電催化水分解雙功能電催化劑,展現出了優異的催化活性,實現了高效製備無汙染的氫能源,為應對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提出了新的策略,具有重要的實際應用價值

氫氣作為可再生替代能源具有清潔、高效、無汙染的優勢。電化學水分解可產生高純氫氣,其分為析氫(HER)和析氧(OER)兩個半反應,然而大部分析氧反應都在鹼性環境下進行,因此開發鹼性析氫電催化劑至關重要。鉑(Pt)基貴金屬催化劑是公認的活性最高的析氫催化劑,然而其儲量稀少、價格昂貴、易被OH-毒化,阻礙了其廣泛應用。因此,亟需開發非貴金屬鹼性析氫催化劑。

金屬Ni是典型的鹼性析氫催化劑,其價格低廉且具有最佳的OH-Ni2+δ(0≤δ≤1 .5),有利於吸附中間產物,降低過電位。然而Ni納米粒子在強酸強鹼環境中容易腐蝕和鈍化,穩定性較差。最近,碳化鉬(Mo2C)因其製備過程無毒,寬pH值適應性以及具有和Pt族金屬相同的d帶電子結構等特性使其成為是一種有潛力的析氫催化劑。但是其導電性較差,界面反應動力學緩慢,單獨Mo2C的催化性質還是遠不及Pt基材料。將Ni和Mo2C化學耦合可將HBE調整到適中的值,從而平衡了氫吸附和解析之間的熱力學,提升了析氫催化活性。該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高效水分解雙功能的非貴金屬電催化劑鎳-碳化鉬納米粒子/碳纖維複合納米材料、製備方法及其在電催化析氫析氧中的應用,以解決貴金屬催化劑價格昂貴,穩定性較差無法大規模使用的問題。

圖1:800℃下製備的Ni/Mo2C-CNFs-800複合納米材料的掃描電鏡照片。

圖2:800℃下製備的Ni/Mo2C-CNFs-800複合納米材料的透射電鏡照片。

圖3:800℃下製備的Ni/Mo2C-CNFs-800複合納米材料的拉曼光譜。

圖4:800℃下製備的Ni/Mo2C-CNFs-800複合納米材料的X射線衍射譜圖。

圖5:Ni/Mo2C-CNFs-800複合納米材料催化劑對析氫過程的極化曲線(jvsV)表徵圖。

圖6:Ni/Mo2C-CNFs-800複合納米材料催化劑對析氧過程的極化曲線(jvsV)表徵圖。

該方法成本低廉、簡單易行、可實現大規模工業化應用。該發明製備的鎳-碳化鉬納米粒子/碳纖維複合納米材料作為電催化水分解雙功能電催化劑,展現出了優異的催化活性,可大大減小水分解反應所需的過電位,實現了高效製備無汙染的氫能源,為應對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提出了新的策略,具有重要的實際應用價值。

附:專利信息

專利名 一種鎳-碳化鉬納米粒子碳纖維複合納米材料、製備方法及其應用 申請公布號 CN 108823600 A 申請公布日 2018.11.16 申請號 201810705362 .9 申請日 2018 .07 .02 申請人 吉林大學 發明人 盧曉峰 李美璇 王策

連結地址:http://www.espun.cn/news/detail-541.html

文章來源:http://www.espun.cn/

相關焦點

  • 納米材料是什麼 納米材料能做面料嗎 納米材料的應用
    納米材料的應用,納米材料是一種全新的超微固體材料,它是由納米粒子構成,其中納米粒子的尺寸為1nm~100nm。納米技術就是在100nm以下的微小結構上對物質和材料進行研究處理,即用單個原子、分子製造物質的科學技術。納米材料在紡織行業中未來將大有作為,是未來的主力軍之一。
  • 「技術創新」納米複合高分子材料及其製備方法
    納米材料能夠實現諸多方面的效應,主要包括表面效應、小尺寸效應以及量子尺寸效應等。與普通材料相比,納米複合材料性質較為獨特,具有優良的應用效果,是材料領域未來發展的方向。納米複合高分子材料由多個部分構成,分別為納米材料結構單元和有機高分子材料,經過複合後可形成納米複合高分子材料。其中的納米結構單元種類較多,如金屬外殼,陶瓷、高分子等。
  • 【人物與科研】吉林大學崔小強課題組和哈爾濱師範大學趙景祥課題組:配位數精準調控鉬單原子納米酶特異性
    在前期工作中,吉林大學崔小強教授課題組和哈爾濱師範大學趙景祥教授課題組通過理論預測和實驗驗證的方式,系統闡明和建立金屬-氮-碳催化劑與其氧化模擬酶活性的構效關係,篩選出Fe-N3-C作為高效的氧化模擬酶,詳細研究了其酶催化動力學、反應活性中間體,納米酶催化的底物結合、催化反應、產物釋放的各個過程,並用於穀胱甘肽的比色檢測中( Chem.
  • 納米材料是指什麼材料_納米材料的特性
    (1-100nm)的材料,它是由尺寸介於原子、分子和宏觀體系之間的納米粒子所組成的新一代材料。   4、特殊的力學性質   美國學者報導氟化鈣納米材料在室溫下可以大幅度彎曲而不斷裂。研究表明,人的牙齒之所以具有很高的強度,是因為它是由磷酸鈣等納米材料構成的。呈納米晶粒的金屬要比傳統的粗晶粒金屬硬3~5倍。金屬—陶瓷複合納米材料則可在更大的範圍內改變材料的力學性質,其應用前景十分寬廣。
  • 整理出上百種可定製的金屬納米片材料
    納米固體中的原子排列既不同於長程有序的晶體,也不同於長程無序、短程有序的「氣體狀」固體結構,是一種介於固體與分子間的亞穩中間態物質。因此,一些研究人員把納米材料稱之為晶態、非晶態之外的「第三態晶體材料」。
  • 精確控制每一個納米粒子形狀、大小和元素組成?
    納米技術的主要挑戰之一是精確控制每一個納米顆粒的形狀、大小和元素組成。物理方法能夠產生不受表面汙染的均勻納米粒子。然而,它們提供了有限的機會來控制納米對象的形狀和具體組成時。赫爾辛基大學Flyura Djurabekova教授和OIST的Sowwan教授使用計算模型框架,通過一個詳細的多級模型成功地解釋了生長機制。結合動力學和熱力學效應的考慮,解釋了嵌入金層的形成和特定表面的金裝飾。這些結果為設計大量的混合納米粒子,使其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開闢了可能。
  • 新型納米吸波塗層材料的研究
    現代化戰爭對吸波材料的吸波性能要求越來越高,一般傳統的吸波材料很難滿足需要。由於結構和組成的特殊性,使得納米吸波塗料成為隱身技術的新亮點。納米材料是指三維尺寸中至少有一維為納米尺寸的材料,如薄膜、纖維、超細粒子、多層膜、粒子膜及納米微晶材料等,一般是由尺寸在1~100nm的物質組成的微粉體系。
  • 銀納米粒子被證明具有高毒性
    銀納米粒子被證明具有高毒性創新連線·俄羅斯俄羅斯國家研究型技術大學(NUST MISIS)的科學家和俄羅斯科學院的同事用斑馬魚胚胎做實驗,證明了銀納米粒子具有高毒性。目前,銀納米粒子在商業產品中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研究人員納塔利婭·阿布拉緬科表示:「我們使用魚胚胎研究了球形和扁平顆粒兩種銀納米粒子的毒性效應。」兩種銀納米粒子展現出比銀離子更大的毒性,而扁平銀納米顆粒比球形更具毒性。
  • 北京化工大學:一步電沉積法構建高效炭載納米糰簇氧析出催化劑
    近日,北京化工大學王峰教授、張正平副教授課題組在Nano Energy (影響因子:16.602) 上發表題為「One-step electrodeposition of carbon quantum dots and transition metal ions for N-doped
  • 南方科技大學程春團隊在納米科學與技術領域取得多項進展
    近期,南方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簡稱「材料系」)副教授程春課題組在智能系統、能源器件、二維材料生長等多個領域取得多項研究進展。他們首先利用水熱法製備出超長且易於成膜的H2 V3 O8 納米線,採用三相界面法組裝得到取向排列的納米線陣列薄膜並將其與碳納米管(CNT)複合,再使用簡單的退火工藝實現釩氧化物的相轉化,得到二氧化釩納米線陣列(VO2 NA)/CNT雙層薄膜軟體機器人。
  • 納米技術與納米材料在纖維中的應用研究
    這些都為納米材料在紡織工業的應用奠定了基礎。        可以說,納米材料是21 世紀最有前途的材料,在功能性紡織品和高分子科學領域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1]         1 納米技術在化學纖維中的應用方式        納米粒子的奇特性質為納米技術的廣泛應用奠定了基礎,應用納米技術開發功能性化學纖維主要有兩個途徑[2]。
  • 預測新型雙金屬納米功能材料
    在新能源和環保技術領域,一直困擾著科學家們的一個關鍵問題是如何尋找和設計高效、廉價且環境友好的催化劑材料。
  • 我發現宏量合成多孔摻雜 碳納米材料製備新途徑
    科技日報合肥7月29日電 (記者吳長鋒)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俞書宏教授和梁海偉教授研究團隊找到了一種過渡金屬鹽催化有機小分子碳化的合成新途徑,實現了在分子層面可控的宏量合成多孔摻雜碳納米材料。研究成果發表在7月27日出版的《科學進展》上。
  • 歐洲化學品管理局指出:化妝品中的納米粒子皮膚幾乎不吸收!
    但是當皮膚受損時,納米粒子的穿透皮膚的機會顯著增加,尤其是尺寸較小且表面帶有正電荷的納米粒子。然而,報告也指出由於缺乏標準的測試流程,難以比較和評估不同測試標準的結果。這項研究分析了大量的關於商品中的納米粒子是否能夠穿透皮膚被吸收這個問題的研究報告。這項研究分析了關於這個問題的in vivo 和 ex vivo 的實驗結果。皮膚受損對於納米粒子穿透的影響,以及納米粒子的尺寸表面電荷對於穿透皮膚機率的影響。他們發現納米材料幾乎不能通過直接皮膚接觸被吸收。
  • 加熱納米粒子 燒死腫瘤 - 納米生物學專區 - 生物谷
    實際上,50年前,科學家也發現另外一個現象,磁性納米顆粒在改變磁場的情況下,能實現顆粒加熱的現象,稱為特別吸引率(SAR)。但是具有磁性的納米顆粒都是由金屬氧化物組成的,如鐵的氧化物,但這些氧化物無法被探測到,因此,使研究成為難題!
  • ...研究及其環境毒理分析、納米材料、納米生物材料及納米器件的研究
    姓名: 吳明紅       性別: 女       出生年月: 1968-03 所在院校: 上海大學
  • 納米科學:獨特的雙層陰極結構可提高電池性能!
    科學家在2016年1月11日的「 自然能源 」雜誌上發表的一篇論文中描述了陰極材料的微納米級細節。「我們在伯克利實驗室的同事能夠製造出具有兩層複雜程度的顆粒結構,其中材料的組裝方式可以保護自身免受降解,」Brookhaven Lab物理學家和Stony Brook大學兼職助理教授Huolin Xin解釋說。
  • 納米材料改性塗料概況及發展趨勢
    納米複合建築塗料    在德國等一些西方國家,納米複合建築塗料已廣泛應用於內牆塗料。韓國ANP公司已開發成了高性能複合納米複合乳膠漆。國內在乳膠漆中應用納米材料,比國外研究廣泛而深入,2000年至2003年中,中國申請的專利已達20多項,納米材料複合乳膠漆的技術水平居世界水平前列。
  • 863計劃新材料技術領域「車用超耐磨納米複合材料的規模化製備關鍵...
    近日,由武漢元豐摩擦材料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武漢理工大學和西南大學等單位共同承擔的863計劃「車用超耐磨納米複合材料的規模化製備關鍵技術及示範應用(2015AA034602
  • 國外納米前沿最新動態(17年10—18年1月)
    1、如何使材料堅固而質輕?高熵納米晶格結構合金塗層來實現來自香港城市大學的楊露等人利用納米尺度上出現的「越小越堅固」的特徵,將HEA特徵應用到具有宏觀尺度的材料上。並通過微加工三維聚合物納米粒子通過物理氣相沉積法合成了一層薄層的高熵合金(CoCrFeNiAl0.3)薄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