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山大學:新方法合成分層多孔碳納米片,用於鋰硫電池的正極材料
成果簡介 多孔碳納米片具有縱向連續性、橫向超薄、高比表面積、表面原子活性以及微納性能的協同效應等優點,其製備、結構和性能的研究受到廣泛關注。,中山大學Yang Du與Ruowen Fu(通訊作者)等研究人員在《Langmuir》期刊發表名為「Template-Free Preparation of Hierarchical Porous Carbon Nanosheets for Lithium–Sulfur Battery」的論文,研究以氧化石墨烯為載體,通過Friedel-Crafts反應輔助負載聚苯乙烯製備了一系列超薄層狀多孔碳納米片
-
二硫化鉬碳膠囊複合材料製備高性能超級電容器
作為二維過渡金屬硫化物的經典材料,層狀二硫化鉬納米片(MoS2)在場效應電晶體、光電探測器、光伏、鋰電池、太陽能熱能收集等領域得到廣泛的關注。那二硫化鉬碳膠囊複合材料是如何製備出高性能超級電容器的?
-
金屬單原子催化劑、無金屬異質原子摻雜碳、高活性無定型RuCu納米...
人們對無-金屬雜原子-摻雜碳用於電化學還原CO2的興趣日益濃厚。先前的研究廣泛關注了N-摻雜的影響,並且其產物嚴重受到低電流密度(大多蘇州大學李彥光團隊和南京師範大學李亞飛團隊、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陸俊團隊合作,報導認為異質原子共摻雜為上述挑戰提供了潛在有力的解決方案。作為概念證明,通過在NH3氛圍中對植酸-官能化的ZIF-8進行退火處理,製備得到了N,P-共摻雜的介孔碳。
-
物理所發現硼、氮共摻雜使金屬性碳納米管轉變為半導體
近日,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實驗室許智、王文龍、白雪冬、王恩哥等人提出了一種新的方法,在生長單壁碳納米管過程中,原位進行硼(B)、氮(N)共摻雜,實驗和理論研究發現,硼、氮共摻雜使金屬性碳納米管轉變為半導體
-
AM:多孔碳摻雜的高Ti3+濃度TiO2納米片高效光催化合成氨
近日,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唐軍旺教授,北京理工大學韓慶教授報導了一種簡單的自下而上的方法,即以Ti3SiC2 MAX為特定前驅體,製備高濃度Ti3+碳摻雜的銳鈦礦型氧化鈦(C-TiOx)納米片。層狀Ti3SiC2是合成多孔C摻雜TiOx的結構導向模板、摻雜劑C源和Ti源,隨後被用作合成NH3的光催化劑。要點2. 在合成的C-TiOx上,高濃度的Ti3+對N2分子具有明顯的化學吸附和活化作用。NH3的生成活性與Ti3+含量有關,通過調節合成條件可以很容易地調節Ti3+含量。
-
新型納米鈷多孔碳宿主材料,為新型鋰硫電池正極材料提供思路
打開APP 新型納米鈷多孔碳宿主材料,為新型鋰硫電池正極材料提供思路 佚名 發表於 2020-05-08 14:59:00 新型鋰硫電池材料 近日,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新材料學院潘鋒教授領導的清潔能源中心研究團隊基於目前常見的MOF材料製備了一種擔載鈷納米晶的氮摻雜的多孔碳籠作為新型鋰硫電池的宿主材料,通過表徵測試發現其具有優異的電化學性能
-
怎樣製備碳量子點_碳量子點的製備
碳量子點(carbon quantum dots,C-dots),又稱碳點或者碳納米點,是一類尺寸在10nm以下的碳納米材料。更廣泛的定義為在水中或者其他懸浮液中的小碳納米顆粒。 在CQDs 的合成過程中,還可以通過功能化、摻雜和納米雜化實現碳量子點的改性。
-
鈣鈦礦材料的製備方法含溶膠-凝膠法、水熱合成法、高能球磨法
利用水熱法可對材料的晶化度、粒度和形貌進行控制合成,以製備超細、無團聚或少團聚的材料,以及生長單晶球形核殼材料等鈣鈦礦材料,但不適用於對水敏感的初始材料的製備高能球磨法高能球磨法(HEM法)是利用球磨機的轉動或振動使介質對粉體進行強烈的撞擊、研磨和攪拌, 把粉體粉碎成納米級粒子,利用其高速旋轉時所產生的能量使固體物質粒子間發生化學反應。
-
復旦大學:碳點與多孔水凝膠整合製備全碳電極,用於雙層電容器
Energy Mater》期刊發表名為「Integrating Carbon Dots with Porous Hydrogels to Produce Full Carbon Electrodes for Electric Double-Layer Capacitors」的論文,研究以市售聚丙烯醯胺凝膠(PAMG)為載體,製備出具有連續連通孔隙、交聯網絡和良好溶脹性能的CD,形成連續導電碳骨架
-
一種簡單製備磁性過渡金屬-多孔碳納米纖維催化材料的方法
打開APP 一種簡單製備磁性過渡金屬-多孔碳納米纖維催化材料的方法 知社學術圈 發表於 2021-01-14 17:14:19
-
雜原子摻雜碳材料增強電荷存儲的起源
最近,溫州大學王舜和金輝樂聯合北德州大學夏振海老師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發表題為Origins of Boosted Charge Storage on Heteroatom-Doped Carbons的論文。
-
磷酸釩鈉、二維金屬-有機聚合物、超快剝離黑磷、納米ZnCo2O4/多孔...
寡層黑磷(BP)是一類新興的2D(能源)材料。然而,其可控的製備仍然具有挑戰性。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濟南大學原長洲/曹丙強課題組設計了一種快速的雷射-輻照方法,以有效合成具有豐富氧空位的納米ZnCo2O4/多孔還原氧化石墨烯(rGO)混合物作為LIBs的負極。
-
簡易合成用於電化學的Co3O4多通道碳納米纖維
Interfaces:簡易合成用於電化學的Co3O4多通道碳納米纖維DOI: 10.1021/acsami.0c06254鑑於其優異的電化學性能,人們對基於多孔碳納米纖維的複合納米材料進行了廣泛的研究。然而,將無機組分引入多孔結構操作複雜且產率低。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簡單合成鈷氧化物摻雜多通道碳納米纖維(P-Co-MCNF)作為電化學應用電極材料的方法。
-
鄒如強課題組在納米多孔能源材料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鄒如強課題組在納米多孔能源材料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相關論文《具有分級孔道結構多孔碳材料的製備及其儲能應用》(「Facile preparation of hierarchically porous carbons from metal-organic gels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energy storage」)發表在Nature
-
MOF的不穩定性助力新型材料製備
然而,利用這一不穩定性質,也可以構建多種MOF衍生材料。通過這篇文章來看看MOF的不穩定性如何助力新型材料構建吧。MOF材料,特別是M(II/III)(二/三價金屬)基羧酸類MOFs在水中極具易變性,因此是一種在原有微孔結構基礎上放大孔結構的可靠策略。通過合成後水解作用,金屬-羧酸鹽配位鍵會被破壞,從而向溶液釋放有機配體和金屬離子。最終,可控制微孔MOFs轉變形成分級多孔MOFs。
-
小龍蝦殼輔助重質生物油製備電極材料
記者12月5日從中國科技大學獲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工程科學學院熱科學和能源工程系朱錫鋒教授研究團隊提出「廢棄生物質製備高性能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的新方法,採用農林廢棄物熱解獲得的重質生物油和廚餘垃圾中的小龍蝦殼,通過簡單的合成即可製備高性能超級電容器的電極材料。該成果日前發表在國際知名期刊《碳》上。
-
無機納米/零維-三維材料等材料的介紹分類
無機納米西安齊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將從零維/一維/二維/三維四個分類來提供幾十個產品分類和幾千種納米材料產品,材料的材質包含金屬納米材料和非金屬納米材料以及他們的氧化物或碳化物及複合定製材料等等,產品粒徑從5納米-2000納米均可選擇。
-
碳納米管為矽陽極應用鋪平道路 開闢鋰離子電池材料新領域
據外媒報導,美國科學家已經開發出一種碳納米管來製造帶有矽陽極的鋰離子電池。該設備在1500次循環後的容量保持率優於87%。研究人員說,他們的發現克服了將矽用作陽極的許多障礙,開拓了鋰離子電池中電極材料的使用。外媒介紹,美國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PNNL)的科學家使用碳納米管來克服開發鋰離子電池矽陽極所固有的一些問題。
-
儲鉀碳材料的位置選擇摻雜策略
邊緣N摻雜(吡咯和吡啶)已被證明是提高碳材料中K+儲存的有效途徑。現有方法的一個主要缺點是缺乏對生產邊氮形態的精確控制。最近,沙特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KAUST)Husam N. Alshareef教授在Angew. Chem. Int.
-
Eng》:簡易合成高性能氮摻雜...
Eng》期刊發表名為「Facile Synthesis of High-Performance Nitrogen-Doped Hierarchically Porous Carbon for Catalytic Oxidatio」的論文,研究使用硝酸鈉(NaNO3)作為模板,聚丙烯醯胺作為氮和碳的前體,製備具有超高比表面積(SSA)的氮摻雜的多孔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