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合成用於電化學的Co3O4多通道碳納米纖維

2021-01-08 易絲幫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簡易合成用於電化學的Co3O4多通道碳納米纖維

DOI: 10.1021/acsami.0c06254

鑑於其優異的電化學性能,人們對基於多孔碳納米纖維的複合納米材料進行了廣泛的研究。然而,將無機組分引入多孔結構操作複雜且產率低。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簡單合成鈷氧化物摻雜多通道碳納米纖維(P-Co-MCNF)作為電化學應用電極材料的方法。通過相分離聚合物納米纖維的簡單氧等離子體暴露,在碳結構中直接形成氧化鈷組分。P-Co-MCNF作為超級電容電極顯示出高比電容(2.0 A g-1時為815 F g-1)、速率能力(1 A g-1時為821 F g-1和20 A g-1時為786 F g-1) 以及循環穩定性(5000次循環中為92.1%)。此外,在非酶傳感器的應用中,對葡萄糖分子具有良好的靈敏度(低至1 nM)和選擇性。

圖1.含氧化鈷的多通道碳納米纖維的合成步驟示意圖。

圖2.在每個製備步驟後,電紡多核納米纖維的結構變化。

圖3.氧等離子體處理之前(黑色)和之後(紅色)的電紡多核納米纖維的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FT-IR)。

圖4.含鈷氧化物的多通道碳納米纖維(P-Co MCNF)在不同功率下暴露5分鐘的TEM圖像:(a)100W;(b)130 W;(c)160W;(d)190W。

圖5.具有不同氧等離子體暴露時間(在160 W下)的P-Co-MCNF的FE-SEM和TEM圖像:(a),(b)0分鐘;(c),(d)5分鐘;(e),(f)10分鐘。

圖6.含氧化鈷的多通道碳納米纖維(P-Co-MCNF)的熱重分析(TGA),未經(黑色)和經過(紅色)氧等離子體處理(160W,5分鐘)。

圖7.(a)P-Co-MCNF的掃描隧道電子顯微鏡(STEM)和(b-f)電子能量損失譜(EELS)點映射:(b)整體,(c)碳,(d)鈷,(e)氧,以及(f)氮。

圖8.MCNF(黑色)和P-Co-MCNF(紅色)的X射線衍射(XRD)光譜。

圖9.(a)不同碳納米纖維的氮氣吸附-解吸和(b)孔徑分布曲線:MCNF(黑色);Co-MCNF(紅色);P-Co-MCNF(藍色)。

圖10.(a)在電壓掃描速率為50 mV s-1時,不同MCNF的CV曲線(黑色:MCNF;紅色:Co-MCNF;藍色:P-Co-MCNF)。(b)以不同掃描速率(5-100 mV s-1)的P-Co-MCNF的CV曲線。(c)不同電流密度(1-20 A g-1)下P-Co-MCNF的恆電流充放電曲線。不同電流密度(1-20 A g-1)下電極的(d)比電容(Csp)和(e)電容(C)的計算值。(f)由恆電流充/放電曲線(在2 A g-1下)計算的重複循環中電極的Csp和庫倫效率(黑色:MCNF;紅色:Co-MCNF;藍色:P-Co-MCNF)。

圖11.(a)以不同掃描速率(10-100 mV s-1)獲得的對稱設備的CV曲線。(b)不同電流密度(1-20 A g-1)下對稱設備的恆電流充放電曲線。(c)對稱設備的長期循環性能(電流密度:2 A g-1)。(d)對稱設備(紫色)與其他設備的Ragon圖。

圖12.(a)在添加濃度遞增的葡萄糖時,P-Co-MCNF電極(在0.55 V時)的電流響應。(b)電極對不同葡萄糖濃度的靈敏度校準曲線。(c)不同分析物(抗壞血酸(AA)、尿酸(UA)、多巴胺(DA)和氯化鈉(NaCl))對電極的安培響應。

連結地址:http://www.espun.cn/News/Detail/43210

文章來源:易絲幫

相關焦點

  • 【催化】Pt/N摻雜的碳納米纖維用於CO2的電化學還原及羧化
    使用化學方法固定CO2不但具有環保價值,還可以獲得具有一定經濟價值的化學產品,因而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例如,CO2的電化學還原可以用化學能的形式轉化和儲存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另外,CO2與有機化合物分子可發生羧化反應,可以獲得具有生物活性的羧酸等產物,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儘管CO2電還原與CO2羧化反應都已經得到大量的文獻報導,但是單一催化劑同時具有兩種催化反應活性的仍然非常罕見。
  • 將Co氧化成空心Co3O4負載於電紡納米纖維改善儲鋰性能
    雖然通過各種策略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但Co3O4基陽極的長期循環穩定性還遠遠不能滿足要求,需要進一步改進。近日,東華大學劉天西教授課題組通過電紡以及空氣中熱處理將在電紡(碳)納米纖維中的固體Co納米顆粒氧化成空心Co3O4納米顆粒,從而構建了高性能電紡電極材料。
  • 樓雄文教授AngewCo3O4納米顆粒鑲嵌的介孔碳納米盒用於鋰離子電池
    此外,將納米結構的活性材料與高導電性碳複合,不僅能夠有效緩解充放電過程中活性材料的體積變化和團聚,而且有利於提高電子/離子的傳輸效率。然而,如何將中空結構的過渡金屬氧化物活性材料均勻地限域在納米結構的高導電性碳材料中仍然是材料合成領域的一大挑戰。
  • 【能源】中空Co3O4納米顆粒鑲嵌的介孔碳納米盒用於鋰離子電池
    此外,將納米結構的活性材料與高導電性碳複合,不僅能夠有效緩解充放電過程中活性材料的體積變化和團聚,而且有利於提高電子/離子的傳輸效率。然而,如何將中空結構的過渡金屬氧化物活性材料均勻地限域在納米結構的高導電性碳材料中仍然是材料合成領域的一大挑戰。
  • Nano Mater:RuO2納米棒包覆碳納米纖維用於超級電容器
    DOI: 10.1021/acsanm.0c00579為了研究RuO2納米棒在超級電容器中的電容行為,採用沉澱和重結晶法在電紡碳納米纖維上簡單地生長了RuO2納米棒。在180℃、220℃和300℃的不同溫度下仔細地進行熱處理再結晶。
  • 新疆大學:嵌入煤基碳納米纖維中超細MoO3,用於鋰離子電池的陽極
    本文要點:通過電紡絲技術和後退火技術成功地製備了嵌入煤基碳納米纖維中的超細MoO3成果簡介 本文,通過電紡絲製備了固定在煤基碳纖維中以形成納米複合材料(MoO 3 / CCNFs)的超細MoO3均勻嵌入煤基碳納米纖維中的超細MoO 3納米顆粒(1-3 nm)的獨特結構,顯示出Li +擴散距離短、反應動力學快和體積膨脹減小的優點。MoO3的比表面積和孔體積煤碳化過程中釋放出的小分子氣體引起了/ CCNFs的增加,這可以為電解質離子提供更有益的傳輸途徑,並緩解鋰引起的體積應力。
  • 科技:製造用於柔性和可穿戴電源的開孔介孔碳納米纖維
    「從理論上講,基於中性電解質的鎂空氣電池在生物醫學應用方面具有潛在優勢,優於其他鹼性金屬空氣電池,」柏林自由大學化學系AvH研究員兼碳納米材料專家Chong Cheng博士說。 (德國)。然而,鎂空氣電池的常規應用面臨若干挑戰,其中之一是氧氣的緩慢動力學空氣陰極中的還原反應(ORR)。
  • 中山大學:新方法合成分層多孔碳納米片,用於鋰硫電池的正極材料
    與Ruowen Fu(通訊作者)等研究人員在《Langmuir》期刊發表名為「Template-Free Preparation of Hierarchical Porous Carbon Nanosheets for Lithium–Sulfur Battery」的論文,研究以氧化石墨烯為載體,通過Friedel-Crafts反應輔助負載聚苯乙烯製備了一系列超薄層狀多孔碳納米片
  • 氮摻雜碳納米纖維用作鋰多硫化物電池的獨立式高硫負載電極
    :聚醯胺-胺樹枝狀大分子功能化的氮摻雜碳納米纖維用作鋰多硫化物電池的獨立式高硫負載電極DOI: 10.1021/acssuschemeng.0c00300鋰硫(Li-S)電池由於其能量密度的優勢而被認為是一種很有前途的儲能設備。然而,硫負載量、活性物質利用率低和循環穩定性差限制了其商業應用。
  • 【論文薦讀】羧化單壁碳納米管-殼聚糖功能層的製備及其在量化氨基脲分子印跡電化學傳感器中的應用
    為此,我們以分子印跡聚合物(MIP)為識別元件,研製了一種用於檢測SEM的電化學傳感器。採用計算機輔助分子模擬方法指導MIP的合成,並以MIP/羧基化單壁碳納米管/殼聚糖(MIP/SWNTs-COOH/CS)為傳感平臺開發電化學傳感器。該傳感器的線性範圍為0.04 ~ 7.6 ng mL−1,檢測限為0.025 ng mL−1。
  • 磷酸釩鈉、二維金屬-有機聚合物、超快剝離黑磷、納米ZnCo2O4/多孔...
    該配方中三個Na離子中的兩個可以在3.4 V vs Na+/Na電壓的情況下以V3+/4+的氧化進行脫嵌。在可逆過程中,兩個Na離子發生嵌入,導致放電容量為117.6 mAh g-1。並且,可以發生進一步的嵌入,但在1.4 V vs Na+/Na的低電壓下,伴隨著V3+/2+的還原,從而產生60 mAh g-1的容量。由於其出色的電化學性能,自20世紀90年代發現以來,它就引起了很多關注。
  • 【材料】金屬型與半導體型單壁碳納米管的電化學性能研究
    單壁碳納米管(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 SWNTs)可分為金屬型(metallic,
  • 負極材料:中空管道結構的Co3-O4/CNT複合材料有效提高導電率
    Co3O4作為一種金屬氧化物,可以用於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由於其具有8電子轉移反應,理論容量是石墨的3倍,因此成為未來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潛在替代者。  近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樓雄文課題組巧妙地使用多步驟法合成了具有分層管道結構的中孔Co3O4和碳納米管複合材料作為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該獨特的納米構造很好地緩解了金屬氧化物負極的體積膨脹和電子電導率低的問題。
  • 清華大學化工系與航院在《自然·納米技術》報導超強碳納米管纖維...
    清華大學化工系與航院在《自然·納米技術》報導超強碳納米管纖維領域重大突破清華新聞網5月16日電(通訊員 白雲祥)近日,清華大學化工系魏飛教授團隊與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李喜德教授團隊合作,在超強碳納米管纖維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在世界上首次報導了接近單根碳納米管理論強度的超長碳納米管管束
  • 合肥研究院在碳包覆過渡金屬碳化物納米顆粒合成方面取得進展
    合肥研究院在碳包覆過渡金屬碳化物納米顆粒合成方面取得進展 2016-06-15 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綜上所述,若將表面穩定性高的碳材料製備成TMC的保護層,形成獨特的TMC/C核殼結構,那麼具有此特殊結構的複合材料將有可能成為電化學儲能設備中理想的電極材料。
  • 青島大學本科生「綜述」碳納米纖維製備與應用研究進展
    碳納米纖維該論文介紹各種基於CNF的納米材料的製備和應用的最新進展。重點介紹了CNF的合成方法及各種合成的CNF納米結構。此外,討論了通過與其他納米結構單元(如納米粒子、量子點、碳材料、生物分子等)相結合對CNF材料進行結構和功能的調控方法。
  • 怎樣製備碳量子點_碳量子點的製備
    在CQDs 的合成過程中,還可以通過功能化、摻雜和納米雜化實現碳量子點的改性。自上而下的方法一般是分解大的碳結構,比分解金剛石、石墨、碳納米管、活性炭和石墨氧化物等,分解方法像電弧放電、雷射燒蝕、電化學氧化等。而自下而上的方法則是通過像檸檬酸、糖類和不飽和聚酯等分子前驅體,方法為微波輔助法、燃燒熱處理法、支撐合成法等。
  • 超級電容器電化學分析解決方案
    電極材料是超級電容器的核心部件(電極材料主要包括碳材料、金屬氧化物以及有機聚合物,其中金屬氧化物和有機聚合物材料循環穩定性差),它對超級電容器的性能起著關鍵性作用,研發具有優異電化學性能的電極材料是超級電容器研究中最核心的課題。碳材料由於其高的比表面積(1000~2000 m2.g-1)、高導電率、電化學穩定性和開放的孔結構等滿足了高電化學雙電層電容的要求。
  • 我發現宏量合成多孔摻雜 碳納米材料製備新途徑
    科技日報合肥7月29日電 (記者吳長鋒)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俞書宏教授和梁海偉教授研究團隊找到了一種過渡金屬鹽催化有機小分子碳化的合成新途徑,實現了在分子層面可控的宏量合成多孔摻雜碳納米材料。研究成果發表在7月27日出版的《科學進展》上。
  • 試試這種電化學合成方法
    H2O2在弱酸性(pH = 3.5-4.5)條件下較為穩定,可緩慢分解為水和氧氣,而在鹼性體系、光照、受熱、撞擊和接觸大多數金屬及其氧化物的情況下均可能急劇分解並發生爆炸。 追溯至其生產源頭,2-乙基蒽醌工藝是目前主流製備H2O2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