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測新型雙金屬納米功能材料

2020-12-22 科學網

 

在新能源和環保技術領域,一直困擾著科學家們的一個關鍵問題是如何尋找和設計高效、廉價且環境友好的催化劑材料。近日,北京理工大學物理學院姚裕貴研究團隊成員郭偉博士和美國德拉瓦大學教授Dionisios G. Vlachos合作,在多尺度能源材料設計領域取得了重要進展。相關成果日前發表在《自然—通訊》上。

據了解,他們通過密度泛函理論結合動力學模特卡羅的多尺度計算模擬,預測了一種新型的雙金屬納米功能材料:通過對一種金屬納米顆粒表面用另外一種金屬作亞單層「缺陷」的修飾,能夠提高2~3個數量級的催化活性。

其研究表明,通過對鉑納米顆粒表面進行鎳原子亞單層修飾,能成功實現多功能催化:覆蓋在鉑納米顆粒上的亞單層鎳原子能有效分解氨氣,同時解離的氮原子擴散到鎳臺階邊緣進而脫附,釋放出無毒害的氮氣。而氫氣很容易從表面脫附,從而實現了無碳的氫氣釋放。這種亞單層的「缺陷」表面不但相對於完美的無缺陷表面有兩到三個數量級的性能提高,也具有更易於實驗合成的優點。該發現為材料設計開闢了新的可能性,即科學家可以通過調控複合材料表面的形貌和成分,從而利用材料的不可避免的不完美性以及不同組分的協同效應來完成各種複雜的反應。(來源:中國科學報 溫才妃)

相關焦點

  • 中國首次建立金屬中納米孔洞俘獲氫定量預測模型
    科技日報合肥7月16日電 (記者吳長鋒)記者從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獲悉,該所劉長松課題組吳學邦與麥吉爾大學宋俊合作,首次建立了體心立方金屬中納米孔洞氫俘獲和聚集起泡的定量預測模型,為理解氫致損傷,以及設計新型抗氫致損傷材料提供了可靠的理論基礎和工具。
  • 功能納米材料在重金屬汙染水體修復中的應用研究進展
    功能納米材料在重金屬汙染水體修復中的應用研究進展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摘要:重金屬汙染對水體生態和人體健康會造成嚴重危害,通過納米材料來去除重金屬是一個簡單便捷的方法,受到了廣泛的關注以及研究。同時,本文對影響重金屬去除的幾個因素(溶液pH值、重金屬濃度、吸附時間、溫度、納米材料性能、離子強度以及共離子影響)進行了歸納總結。最後,對未來納米材料在修復重金屬方面的研究進行了展望。水體重金屬汙染一直以來受到廣泛的關注。重金屬汙染主要來自於蓄電池、化石燃料、冶金、礦山、金屬電鍍產業、農藥以及化肥等行業。常見的重金屬有汞、鉻、鉛、砷、鋅、銅、鎳等。
  • 新型納米吸波塗層材料的研究
    納米材料的這種結構特徵使得納米吸波材料具有吸收頻帶寬、兼容性好、質量輕和厚度薄等特點,易滿足雷達吸波材料「薄、輕、寬、強」的要求,是一種非常有發展前景的高性能、多功能吸收劑。3新型納米吸波材料的種類和主要研製方法納米技術的迅速發展及納米微粉優良的電磁吸波性能使得納米吸收劑成為國內外研究的方向和熱點。
  • 整理出上百種可定製的金屬納米片材料
    納米金屬材料是形成納米晶粒的金屬與合金。具有晶界比例,比表面能,表面原子比例大等特點。粒徑由100nm降至5nm,顆粒表面能與總能量之比由0.8%增至14%,晶界比例由3%增至50%,表面原子的比例增至40%,2nm時增至80%。
  • 鄭州師範學院「新型功能材料科研創新團隊」
    鄭州師範學院「新型功能材料科研創新團隊」依託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量子材料研究中心為研究平臺,以金屬、半導體功能材料為研究主體(包括對材料製備和表徵、性能分析、理論設計和模擬計算等),是一支以把握學科專業前沿,引進和培養高水平研究人才,增強新型功能材料科研實力為發展目標的科研創新團隊。
  • 呂堅院士Materials Today綜述:納米結構金屬材料的結構與力學性能
    金屬材料作為工程應用中極為重要的結構材料,不斷優化其力學性能一直是科學家從事的重要課題。金屬材料在納米尺度下往往具有豐富的微觀結構,這些納米結構與材料性能密切相關。因此,除了通過改變材料組分設計高性能金屬材料,納米結構設計是發展高強高韌金屬材料的重要手段,長期以來受到廣泛關注。近年來,通過納米結構的可控制備提升金屬材料力學性能的工藝越來越成熟。
  • 新型納米鈷多孔碳宿主材料,為新型鋰硫電池正極材料提供思路
    打開APP 新型納米鈷多孔碳宿主材料,為新型鋰硫電池正極材料提供思路 佚名 發表於 2020-05-08 14:59:00 目前針對上述問題研究者們對硫正極的宿主材料提出一系列的優化策略,如通過多孔碳改善硫正極的導電性、通過氮元素摻雜提高對多硫化物的吸附等。但是各種手段所取得的效果有限,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因此需要一種綜合各種功能、更加行之有效的正極宿主材料。
  • 新型金屬強度極高但重量超輕
    左圖為純金屬變形後所得樣本,右圖為新型金屬納米複合材料變形後所得樣本。   科技日報北京12月25日電 (記者劉園園)據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官網消息,該校科研團隊近日研發出一種強度極高但重量超輕的新型金屬。   這種新型金屬——精確地說是金屬納米複合材料——由加入納米碳化矽粒子的鎂構成,可以用來製造輕型的飛機、宇宙探測器、汽車等等,並有助於提高這些設備的燃料效率。研究結果12月24日發表在《自然》期刊上。
  • 納米材料替代 計算機晶片或告別矽時代
    他們認為,藉助一類新型納米材料,生產廠家有可能做出接近分子大小的電路。這類納米材料包括金屬、陶瓷、聚合或複合材料,它們有著自己特殊的結構。    例如,半導體設計人員正研發一些化學工藝,以便讓這些材料在半導體晶片上形成極薄的電路圖案,實現「自組裝」(self assemble)電路。
  • 納米材料是指什麼材料_納米材料的特性
    納米材料是指什麼材料_納米材料的特性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20-03-31 10:08:06   納米材料是指什麼材料   納米材料是指三維空間尺度至少有一維處於納米量級
  • 「量子尺寸金屬納米顆粒」的表面光化學
    在基礎理論和實驗發展一百多年後,具有獨特光學性質的膠體金屬顆粒於20世紀末期開始被廣泛地研究並應用於催化、傳感、顯示、防偽、生物成像以及治療等領域。小尺寸的金屬納米顆粒具有大的比表面積和獨特的表面結構,這使它們成為優良的催化劑。長期研究已表明金屬納米顆粒的光學及催化活性對於尺寸有很強的相關性,這意味著該材料的光催化活性同樣具備尺寸敏感性。
  • 新型材料,無論是高分子,金屬材料,還是陶瓷,塑料等材料
    包括特殊材料學(如生物相容性,陶瓷/高分子複合材料,纖維化學相容性),無機非金屬材料學(原子性質及物理特性,導電/導熱/隔熱/高分子失水/高分子粘結強度,納米材料)以及自然科學材料學(氣候科學,太陽能熱/太陽能電池)等等。
  • 日本開發出一種新型納米薄膜材料;鋰離子電池全球市場數據披露
    NEDO和中央大學研究團隊聯合研發出軸向纖維增強人造肌肉3.美國研究出矽與有機碳基分子實現能量轉移的新方法4.日本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新型納米薄膜材料5.瑞典科學家研發出光學納米天線6.川崎重工開始新型氫液化器商用化的實證試驗
  • 科學家聯手開發出負載型雙金屬納米催化劑—新聞—科學網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劉健團隊與中科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研究員王光輝、江河清團隊合作,開發了一種通用型的納米反應器新技術合成Pd基雙金屬催化劑。該技術將液相中的種晶生長法成功運用到固相中——通過化學配位作用將Pd納米簇種晶和第二元金屬前驅體均勻地引入到固相載體中,在還原過程中實現雙金屬的固相種晶生長,最終獲得雙金屬納米粒子尺寸及組成可控、負載均勻的雙金屬催化劑。研究成果發表於《今日材料》。
  • 一種簡單製備磁性過渡金屬-多孔碳納米纖維催化材料的方法
    打開APP 一種簡單製備磁性過渡金屬-多孔碳納米纖維催化材料的方法 知社學術圈 發表於 2021-01-14 17:14:19
  • 吉林大學盧曉峰教授:鎳-碳化鉬納米粒子碳纖維複合納米材料
    易絲幫訊近日,吉林大學盧曉峰教授等人公開發明一種鎳-碳化鉬納米粒子/碳纖維複合納米材料、製備方法及其在電催化析氫或析氧中的應用,屬於非貴金屬基碳纖維複合納米材料可控制備技術領域。該發明製備的鎳-碳化鉬納米粒子/碳纖維複合納米材料作為電催化水分解雙功能電催化劑,展現出了優異的催化活性,實現了高效製備無汙染的氫能源,為應對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提出了新的策略,具有重要的實際應用價值。氫氣作為可再生替代能源具有清潔、高效、無汙染的優勢。
  • 這麼多年了 為啥發動機還是金屬材料?
    金屬是先進飛行器引擎的基礎材料。雖然其發展已趨於成熟,但新興的計算手段、實驗、工藝的創新,又擴大了新型金屬材料在未來幾代先進推進系統中研究和運用範圍。Nature Materials官網最近聚焦航空航天材料,邀請了加州大學聖巴巴拉校區的Tresa M.
  • 2018新型功能材料大會(ICNFM2018)即將在遼寧鞍山舉行
    針對當前新能源及先進催化領域的熱點問題,圍繞「能源材料與綠色化學」的主題,以促進相關學科建設發展,推動相關領域原始創新為目的,由遼寧科技大學主辦的2018新型功能材料大會(ICNFM2018)將於9月16-18日在中國鞍山舉辦
  •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研製出新型碳納米管微處理器
    二硫化鉬與1納米碳納米柵極組成的電晶體示意圖 (圖片來源: Sujay Desai /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又例如,加拿大麥吉爾大學和蒙特婁大學的研究表明,黑磷有望成為電晶體的一種非常好的候選材料。此外,其他的二維材料,例如石墨烯、六方氮化硼、二硒化鎢等都可以用於打造新型電晶體。
  • 納米材料是什麼 納米材料能做面料嗎 納米材料的應用
    納米材料的應用,納米材料是一種全新的超微固體材料,它是由納米粒子構成,其中納米粒子的尺寸為1nm~100nm。納米技術就是在100nm以下的微小結構上對物質和材料進行研究處理,即用單個原子、分子製造物質的科學技術。納米材料在紡織行業中未來將大有作為,是未來的主力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