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師範學院「新型功能材料科研創新團隊」依託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量子材料研究中心為研究平臺,以金屬、半導體功能材料為研究主體(包括對材料製備和表徵、性能分析、理論設計和模擬計算等),是一支以把握學科專業前沿,引進和培養高水平研究人才,增強新型功能材料科研實力為發展目標的科研創新團隊。
作為一個新建立的科研創新團隊,「新型功能材料科研創新團隊」無論在團隊帶頭人還是團隊成員方面都具有很強的優勢,並有著明確的研究方向及目標。
一、紮實基礎,凝聚團隊精神
團隊帶頭人唐亞楠博士,一直從事新型功能納米材料的光、電、磁性以及氣敏和催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科研領域成果顯著,先後榮獲「河南省高校科技創新人才」、「鄭州市優秀教師」和「鄭州市學術技術帶頭人」榮譽稱號,他主持了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河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河南省高校科技創新人才項目和河南省高等學校重點科研項目,申請2項國家發明專利。在專業理論知識上紮實完整,是河南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獲得者。除了對科學研究的執著,唐亞楠博士還多年紮根於物理教學第一線,負責《固體物理》、《電工技術》和《大學物理實驗》等專業課程。為了讓自己的學生更快更深刻地領會到物理學知識,他將理論授課與物理實驗靈活結合,讓學生們邊學邊看、邊做邊思,在教學工作中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成效。
唐亞楠博士以其淵博的專業知識、精湛的專業技能、創新的學術思想、超強的團隊組織協調與合作能力,像顆磁石般吸引著團隊的成員,發揮著極強的團隊凝聚作用。團隊現已吸納成員14人,其中教授2人,博士11人。優秀的研究成員,明確的團隊發展目標,清晰的發展規劃,通暢的發展平臺,使團隊青春永駐、動力十足、厚積薄發。
二、勇於創新,凝練研究方向
團隊以提升科技隊伍的創新能力和競爭實力,催生有重要影響的原創性科技成果為目標,所凝練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以下兩點:
1、納米功能材料的模擬與設計:通過理論計算與模擬指導實驗的開展,揭示實驗中觀測到的現象和結果。在納米材料的摻雜改性和新型功能設計的開發、研究,主要採用計算理論模擬來構建新型納米結構;通過改變外部環境和官能團修飾方式來調控材料的結構和電子特性;研究在極端條件下新型功能材料的結構穩定性和表面反應活性,為設計廉價高效的功能器件提供重要指導;
2、燃料電池和熱電材料的研究:鈣鈦礦結構的無機氧化物在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氣等方面的應用研究;研究材料表面修飾層對透氧膜性能的影響、鈣鈦礦結構材料的熱電性能及其作為電解質材料在燃料電池等方面的應用研究。此外,研究類球狀微米金剛石聚晶陣列的發光性質,進一步研究以其作為陰極材料製備場發射顯示器件。
三、團結協作,共創高質量成果
該團隊堅持精勤向學,積極探索新型功能材料創新,爭取在3年內申請到2-3項國家級項目,4-6項省部級項目,經費總計超過100萬;發表高質量學術論文30篇(其中SCI 2區以上論文15篇),獲得3-5項省部級成果獎勵,申請國家發明專利3-5項。始終保持研究工作的先進性和創新性,推出一批在國際有影響的研究成果。積極籌備市級功能材料研究中心,為建設省級重點實驗室奠定基礎。
每一條科研之路必然不是坦途,實驗的過程中必然會經歷千萬重坎坷。我們期待通過新型功能材料科研創新團隊的不斷建設,使之成為匯聚高層次人才,出高水平成果的科研基地,並吸引和培養一批達到國際研究水平的青年教師,打造一支具有國際影響力、創新性強的科研團隊。在新型功能材料研究領域上不斷突破、創新,提升科研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