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樊雪婧 通訊員 朱紅偉
聽不到聲音卻舞出風採的殘疾人藝術團、帶著植物人媽媽上學的女大學生、與病魔抗爭9年的「禮儀使者」……4月10日,曾感動中國的他們,一起站上鄭州師範學院首屆「風尚人物」頒獎典禮的舞臺,1300名師生代表無不被事跡所感動,會場持續響起熱烈的掌聲。
據了解,鄭州師範學院「風尚人物」評選活動是鄭州師範學院面向在職、在崗和離退休教職工,全體在校生和校友,團體或個人舉行的,為貫徹落實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示範引領作用,紮實推進學校精神文明建設,推動形成立足本職、進取有為、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良好風尚,結合學校實際,開展的先進人物評選活動。
「風尚人物」每兩年評選一次,首屆評選從去年6月啟動,整個評選過程按照「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師生」的要求,歷經各黨總支推選、專家評審和全校師生新媒體投票等環節,評選出了省自然科學學術獎二等獎,12項國家發明專利獲得者——崔波科研團隊;「不屈勇士 禮儀使者」東南清;優秀青年教師代表——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心理學系合作研究員、瑞士心理學刊物副主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完成人晉爭;2項國家發明專利、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持有者唐亞楠;「省派駐村第一書記」焦建鵬;「黃大年式教學團隊」培養的鄭州師範學院殘疾人藝術團;樸實無華的學生輔導員喬丹;陽光樂觀的「白髮孝女」底慧敏;優秀校友代表、洛陽培智學校校長劉文婷等七人和兩個團隊。
鄭州師範學院在加強教學科研工作的同時,高度重視學校內涵發展建設。近年來,學校在師生中深入開展系列主題教育活動,繁榮活躍了校園文化,形成了風清氣正,幹事創業的良好氛圍,也湧現出一大批以遠赴川藏「援藏支教」、「全省造95後血幹細胞志願捐獻第一人」——孫賓為代表的有責任、有擔當、樂奉獻的師院個人和團體,學校也成功連創兩屆全國文明單位。
鄭州師範學院風尚人物
獲獎者:鄭州師範學院殘疾人藝術團
推薦單位:特殊教育學院
成立於2009年9月的鄭州師範學院殘疾人藝術團,由鄭州師範學院聾人大學生組成,秉承「自我管理、自我培養、自我服務」原則,承擔著培養殘疾人大學生勵志成材、豐富活躍校園文化、全面組織並開拓校內外的各類公益演出等重要工作,以藝術的形式宣傳黨和國家發展殘疾人事業,為具有藝術潛質的殘疾人提供藝術培訓,傳播正能量,排練和發展積極向上、文明健康、主題鮮明的殘疾人藝術節目和形式。
幾年來,鄭州師範學院殘疾人藝術團進行過多場演出並受到廣泛歡迎和高度評價,2015年曾在中央電視臺《出彩中國人》的舞臺上一舉奪得年度總冠軍的好成績,並榮獲多個舞蹈專業獎項,如:2013年8月榮獲「第八屆全國殘疾人藝術匯演」金獎與銀獎;2014年11月榮獲「第五屆中國舞蹈節、第九屆「荷花獎」現代舞、當代舞比賽「銅獎;2015年2月榮獲「全國第四屆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一等獎;2016年4月榮獲鄭州市「五四獎章」集體獎等。
雨是無聲的,海浪是無聲的,獅子吼叫是無聲的,親人召喚是無聲的,永遠聽不見自己的名字,永遠接受不到回聲......我難以想像這樣的孩子,終身都沒有聽到過時間在錶盤走動的滴答聲,沒有聽到過一個明朗的元音或一個輕觸唇齒的輔音,我難以想像他們的靜寂。這是周曉楓《耳蝸》中有關聾人的婉轉訴說,無辜者為什麼會遭受不幸?當難以猜測因果,我們情願設想一種美好的補償:與災難相伴的,必是一種奇異稟賦,才能升華到悲劇裡蘊含的美學意義。
因此,我很感動,打心眼的敬佩,他們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生命的尊嚴和生活的意義。我想,他們也許就是上天派到人間歷練的天使,雖然身體上存在著缺憾,可是卻能把自己的勤勞化作動聽的音符,留給自己的世界美麗一場。
獲獎者:崔波團隊
推薦單位:生物研究所
該團隊成員:崔波、馬傑、袁秀雲、張仙雲、周紅傑、楊玉珍、楊宗渠、張燕、梁芳、許申平、蔣素華、王默霏、王國霞、田雲芳、高紅雲。以「鄭州市蘭花研究中心」為基礎,結合研究所承擔的省產業集聚區產學研共建工程研發創新平臺項目「觀賞、藥用蘭花河南省工程實驗室」的建設目標,多年來一直進行蘭花的相關研究,在蘭花品種選育、分子育種,種苗生產、技術栽培和藥用蘭花的產品開發方面均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在科研項目方面,該團隊目前承擔多項省級項目,包括科技攻關項目 「河南藥用石斛的種植技術研究及產業化開發」、「珍奇類蝴蝶蘭新品種選育」;產學研結合項目「白芨優質種苗繁育及產業化示範」、「觀賞、藥用蘭花新品種選育及種苗繁育」;省教育廳的重點科研項目「蝴蝶蘭新品種選育及產業化關鍵技術研究」;鄭州市的科技專項和科技攻關項目有「石斛的種植及產業化開發」、「蝴蝶蘭新品種選育研究」、「蛹蟲草優質高產菌株選育及培養條件優化研究」、「蕙蘭產業化關鍵技術研究」等。另外,和企業合作或受企業委託的橫向科研項目有多項。近期,該團隊在「一種齒瓣石斛鮮枝條粉劑加工方法」、「一種提高黃瓜產量的植物生長調節劑組合物」、「一種細葉水團花用組織培養基組合物及快速組培方法」的研發上獲得發明專利。
崔波團隊先後榮獲河南省第三屆自然科學學術獎二等獎,河南省教育廳科技成果一等獎,在SCI、CSCD、中文核心等國內外雜誌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
蘭者,乃花中之君子也。稟王者之秀,其貌猗猗而不媚;賦國香之譽,其香揚揚而不燻。古今賢哲,歌以詠之,詩以頌之,詞以美之,賦以彰之,畫以繪之,楚賦漢篇,蘭章蘭藻,已至登峰造極之境也。
顯然,這是一份美好的事業,它與「蘭」息息相關。這支由崔波帶頭的十五人蘭花研究團隊,以蘭花為起點和中心,將蘭花的科研推廣事業做到了最極致。
獲獎者:晉爭、唐亞楠
推薦單位:研究所、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
他是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心理學系合作研究員;日本菲利斯女子大學訪問學者;美國心理學會(APA)、香港心理學會、美國人格與社會心理學學會會員。2012年2月至今兼韓國國立慶尚大學精神物理學實驗室副研究員、心理學系博士學位論文答辯委員會評審組成員。瑞士心理學刊物Frontiers in Psychology 副主編(SSCI,2016年影響因子2.5),他就是心理學博士,副教授,河南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晉爭。
這位八零後的心理學博士,於2011年獲人性因素(Human Factor)專業博士學位,2011年9月人才引進至鄭州師範學院,在知覺和意識、社會認知、語言認知及心理學發展範式的研究上取得顯著成果,主持了2014年度國家留學基金委國家公派項目、2015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13年度河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青年項目等多項國家級、省市級科技項目。
與美國耶魯大學哈斯金斯實驗室、加州大學社會認知實驗室等研究機構合作,以第一作者兼通訊作者在國內外有影響力的心理學刊物發表論文多篇;主編著作匯集了美國、義大利、德國、日本、盧森堡、愛爾蘭等國家認知心理學研究者的最新研究成果。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承擔並完成國際合作項目兩項,並受國家留學基金委面上項目全額資助;承擔並完成河南省哲學社會規劃項目、河南省高等學校重點科研項目等省部級科研多項項目。曾獲得2014、2015、2016年度鄭州師範學院「科研標兵」稱號,河南省自然科學學術成果獎,鄭州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鄭州師範學院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副教授唐亞楠同志,多年紮根於物理教學第一線,負責《固體物理》、《電工技術》和《大學物理實驗》等專業課程。除了教授理論課程,唐亞楠同志還一直從事新型功能納米材料的光、電、磁性以及氣敏和催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為了讓自己的學生更快更深刻地領會到物理學知識,他將理論授課與物理實驗靈活結合,讓學生們邊學邊看、邊做邊思,在教學工作中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成效。
唐亞楠同志在科研領域成果顯著,先後榮獲「河南省高校科技創新人才」、「鄭州市優秀教師」和「鄭州市學術技術帶頭人」榮譽稱號,是「新型功能材料科研創新團隊」帶頭人、中國物理學會會員;他主持了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河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河南省高校科技創新人才項目和河南省高等學校重點科研項目,申請2項國家發明專利。
唐亞楠同志在專業理論知識上紮實完整,是河南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獲得者,榮獲了河南省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壹等獎2項、貳等獎2項,河南省教育廳科技成果獎優秀科技論文壹等獎8項、貳等獎3項。
物理學工作者常被認作是生活在象牙塔中的人,生活乏味,並且與社會脫節。當我們在看到和使用身邊的家用電器時,我們之中很少有人去思考,那些無處不在的電力器材和電子設備,正是被我們看作象牙塔中的科研者們一次又一次的精心研究和科學實驗,帶來的理性之光和福祉生活。
獲獎者:東南清
推薦單位:學生處
默默耕耘數十載,辛勤澆開教育花!她是「優秀德育導師」、「十佳德育工作者」、「教育宣傳工作先進個人」、「鄭州市職工文化宣傳工作先進個人」、「鄭州市師德標兵」、「鄭州市優秀教育工作者」,她的多篇論文在河南省教育領域榮獲一等獎,她就是為鄭州師範學院校園文化建設及河南省對外宣傳工作作出了突出貢獻的校學生處工作者,東南清。
收穫要在付出中積累。東南清同志籌建的「陽光網站」,帶領學生參加省市及國家級大型文化活動百餘場,在全國、全省各類文藝比賽中屢創佳績。她參與籌建的鄭州師專心理健康諮詢室,組織了多次大型心理團訓輔導,為鄭州師院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做出了貢獻。她啟動了鄭州師院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計劃,有效地為畢業生創造就業機遇。她引進標準規範的職業測評體系,所指導的大學生創業項目「春華藝術學校」榮獲河南省大學生創業大賽一等獎。她創新推廣了大學生藝術團「三個加強和一個推廣」的工作模式,提出把本屬於活躍校園文化生活的藝術團活動納入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總目標,並將它聯接在「培養優秀中小學教師的搖籃」的框架之上,使這項工作有了新意。
生命不息,奮鬥不止。2009年5月,東南清同志被檢查出了直腸癌。得知自己病情後,東南清同志震驚之餘,毅然離開了醫院,半個小時後,她便堅定、沉著地站在自己的崗位上。在與病魔抗爭的兩千多個日日夜夜中,東南清同志不顧醫生「需要靜養」的囑咐,仍然堅持大學生藝術團的指導工作,承擔著學校的禮儀教學工作,主持和舉辦了鄭州師範學院首屆禮儀大賽,並從2014年至今她承擔了宏毅書院的「演講與口才及職業規劃」專題講座和業餘輔導。即使是在病情不穩定的時候,她仍然堅持在網上開辦了「東老師心靈家園」,承擔了大量的學生心理諮詢工作,又主動承擔了學校網上輿情監督工作,及時發現並督促解決學生們在網絡上反映出的困難和問題,她用創新勃發和堅韌不屈舞出了不凡的人生。
獲獎者:焦建鵬
推薦單位: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把扶貧開發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實施精準扶貧,開創了扶貧開發事業新局面。2015年8月,按照省委組織部、省委農辦和省扶貧辦的要求,鄭州師院結對幫扶滎陽市汜水鎮新溝村,從優秀幹部中選出鄭州師院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黨總支書記焦建鵬同志為駐村第一書記,開展具體駐村幫扶工作。2016年底,焦建鵬同志當選滎陽市「修身行善 明禮守法」全民行動楷模人物。
在近兩年的時間裡,焦建鵬同志緊緊依靠上級各部門和所在單位,充分發揮學校科技、文化、教育等優勢,不斷推進民生事業發展,在基層組織建設、基礎設施建設、經濟發展、精準扶貧、四項基礎制度、社會公共事業和文化教育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他把新溝當作他的第二故鄉,把心融在了這塊土地上。一年多來,他爭取資金700多萬元,建起了中心小學宿舍樓、健身路徑、農產品質量追溯系統等,修建道路,種植綠化樹木,成立了盤鼓隊和舞蹈隊。利用職業教育引導脫貧,邀請滎陽市廣志中專開辦了小吃製作和種植技術培訓班,培訓貧困戶100餘人次。聯繫師院捐贈圖書3000冊給汜水小學,六一期間購買玩具文具和體育器材,慰問汜水小學和幼兒園的孩子,積極慰問貧困戶和低保戶。聯繫學校支持價值30萬元的綠化樹木,綠化鄉村道路,美化鄉村環境。利用各界捐贈的物資,建立了新溝村慈善工作站,定期為貧困戶提供幫助。協調熱心公益事業的企業家到村投資50萬元建起了學雷鋒實踐教育基地,供全國各地人員參觀學習。成立了4家合作社,開始鄉村生態遊和農家樂的經營,初步引來投資500萬元。
一件一件的實事,讓新溝村的村民們記在了心裡,村民張珍說:「焦書記真心為咱百姓辦好事、實事,村裡百姓都相信他、擁護他、支持他、感謝他!」
新溝村的扶貧工作受到省委、市委組織部,省、市扶貧辦的多次肯定,被河南電視臺、《河南日報》、《鄭州日報》、《鄭州晚報》、鄭州電視臺、人民網、大河網、等多家媒體多次報導。
獲獎者:劉文婷
推薦單位:特殊教育學院
從業27年來,劉文婷潛心致力於智障兒童的成長教育,堅持用藝術教育打開智障兒童的美麗世界。她用自己熱愛教育、執著追求的情懷,展現了與智障兒童一起成長的教育經歷,在堅守特殊教育、守護折翼天使的責任中收穫了最美人生!她先後被授予「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全國優秀德育工作者」、「河南省優秀教師」、「河南省師德標兵」、「河南省特殊教育先進個人」、「河南最美教師」、「河南好人」、「河南省名師」、「河南省骨幹教師」、「洛陽市特級名師」、「洛陽市教學標兵」、「最美洛陽人十佳人物」。 2016年,劉文婷又被評為「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河南年度教育新聞人物」,受到了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的親切接見。
愛心、耐心、細心、信心,缺一不可,劉文婷深刻明白這個道理,她把這個道理貫徹到工作中的每一天、每一件事情上。她教孩子發音、說話,寫字;走路、唱歌、跳舞……為孩子們換洗尿溼的衣褲、床單、修指甲、理髮、擦鼻涕,給困難學生捐衣送被……
烏鴉反哺,羔羊跪乳。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劉文婷用自己的青春汗水精心滋養著那些需要被細心呵護的孩子,那些慢慢長大的孩子們也開始用自己最有力的成績回報著自己的「媽媽」。在劉文婷女士帶領下,洛陽市老城區培智學校先後培養了30多名特奧運動員,獲得世界級和國家級金、銀、銅牌70餘枚。其中桌球項目成績斐然,多次代表河南隊出徵參賽,在2011年雅典世界特奧會和2013年、2015年、2016年全國特奧會中奪得金牌20餘枚,3名運動員被評為全國優秀特奧運動員,學校獲得特奧體育道德風尚獎,並被評為全國特奧工作先進單位。
那是一群特殊的孩子,他們步履蹣跚,話語含糊,他們是驕陽下的殘缺花朵,是微塵裡的折翼天使。
與這樣一群特殊的孩子打交道,是需要勇氣的;與這樣一群特殊的孩子打了近三十年的交道,是偉大的。劉文婷,洛陽市老城區培智學校校長,自從在27年前接收了這樣一份特殊的工作,她一幹就是若干年,從青春年少,變成了「華發媽媽」、「保姆媽媽」。
獲獎者:底慧敏
推薦單位:生命科學學院
這位主人翁名叫底慧敏,是一個九五後的大二學生,就讀於生命科學學院,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平凡女孩,用自己的仁孝大愛,感動了我們身邊一個又一個年輕人,先後榮獲2014年度「中國新東方自強之星」獎學金、2015年榮獲河南省「年度教育新聞人物提名獎」、2017年榮獲第四屆「鄭州市孝老愛親道德模範提名獎」、鄭州師範學院「朝陽杯自強之星」、「師院活雷鋒稱號」,入選「全國最美青春故事」團員青年組。
今年22歲的鄭州姑娘,本在花樣年華的她卻一夜之間滿頭白髮。在讀高三的時候,母親因為交通意外,確診為重度顱腦損傷,成為「植物人」。為了還債,供養一家四口吃用,底慧敏的父親不得不外出打工,留下了年幼的姐弟二人和癱瘓在床的母親。底慧敏用自己稚嫩的雙肩擔負起了照顧母親和弟弟的重任,除了學習,她日復一日地給母親擦身、清洗、按摩、做飯、餵飯、朗讀,從不間斷。
2014年9月底慧敏如願考入鄭州師範學院生命科學學院,為了就近照顧母親,她毅然決然地決定,帶著媽媽去上學,重複著以前每天要做很多次的事情。除了學習和照料母親外,底慧敏每到周末還要到最近的一個市場做兼職,期望通過微弱的收入支撐自己和母親的生活花銷。
2014年12月,底慧敏帶母求學的事跡被《大河報》以《娘的重病,壓不垮她的夢想》為題連續三天刊發,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她面對現實生活的困境所表現出來的自強、樂觀、自信、堅強的精神,受到包括中央電視臺、新華社在內的全國數十家媒體的關注和報導,她被稱為「當之無愧的中國最美女孩」。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這個陽光的女孩,為當代年輕人詮釋了什麼是孝,什麼是愛。底慧敏的暖心故事從沒有停止,2016年春節前夕,當校領導帶著5000元錢慰問底慧敏母女時,底慧敏毫不猶豫地將其中的2500元轉贈給了同院一位和她有著相似遭遇的同學,在她看來愛心和善意是流動的,她懷揣著來自社會的善意,將愛心溫暖地傳遞下去····
獲獎者:喬丹
推薦單位:生命科學學院
在學生們的心中,她即是非同齡人的知心朋友,又是最年輕的輔導老師;她是為學生撫慰心靈、梳理未來的輔導員隊伍的普通一員,她也是鄭州師範學院文明創建工作的普通工作者,她就是生命科學學院思想政治輔導員,喬丹。
喬丹同志於2016、2017年,先後兩次被評為鄭州師範學院「文明教工」、「精神文明建設文明先進個人」,並於2017年被評為「河南省文明教師」。
眾所周知,做好輔導員工作,必須要懷著一顆「愛心」,帶著一切「細心」,萬事做到「耐心」。做到「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
喬丹同志在不間斷加強自身業務學習的同時,始終將關愛學生學習和生活放在工作首位。生活中,她始終與學生保持良好、密切的師生關係,關愛學生的方方面面。學生生病住院,父母不在身邊,她會第一時間趕到醫院,安撫學生和家長情緒,墊付醫療費用,並做好陪護工作;隨時與課任教師聯繫,了解和研究學生近況,幫扶開導學習薄弱的學生和內向學生的思想跟蹤服務,做到超前防範,信息暢通,堅決杜絕各類安全事故的發生;為學生整理生活小常識,鼓勵宿舍配備醫藥箱,告訴學生如何應對突發事件;通過定期召開學生幹部例會,加強學生幹部的組織能力和服務水平,發揮他們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對學生幹部進行考評,對他們日常學生會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及時進行指導糾正。
作為文明督導員,喬丹同志將學院和校級的文明創建日常工作做到位。在網絡文明工作中,她負責學校和院系網絡文明傳播帳號的運營,保證共4個微博、4個博客和2個論壇帳號按質按量完成,積極組織發動學生參與到網絡文明傳播的工作中來。2015年至今,生命科學學院楊欣雨等多位學生的博文在評比中獲獎,並多次被中國文明網、鄭州市文明網轉載。
2016年,以生命科學學院底慧敏同學帶母求學事跡為主體的道德講堂被鄭州市評為「十佳道德講堂」,並被納入2016年鄭州市道德講堂示範課巡講團,在鄭州市多個區、縣市做示範課展演。2017年,又參與2017年鄭州市道德講堂總堂示範課管城區、惠濟區巡講,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和一致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