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4月19日電(周超 王逸濤 羅金沐)「只有用起來,兵棋才有生機和活力;只有用起來,兵棋才能真正體現價值。」張國春生前常對同事說。
開顱手術後,他的記憶力和視力嚴重受損,但他仍念念不忘將要進行的演習,盼著能早點回到工作崗位。
多年來,在兵棋系統應用的部隊演習中,張國春均是作為主力骨幹圓滿完成保障任務。他的眼睛始終盯著戰場、瞄著打贏。「我最大的樂趣,就是研發出來的系統能為提升部隊戰鬥力服務。」張國春在用生命詮釋和踐行兵棋精神。
「只要讓指揮員真正『抗』起來,吃苦也高興」
2011年,張國春奔赴濟南戰區保障部隊演習。為掌握第一手情況,張國春主動隨部隊去了最艱苦地點——位於上遊河床一處非常隱蔽的指揮所裡。
「一輛指揮車,幾頂單兵帳篷,好多天洗不上澡,潮溼悶熱,蚊蟲飛舞,沒病也會睡出病來。」兵棋演習教研室副主任向建華回憶。
演習期間,他白天保障部隊演練,晚上等到導演部修改數據、調整系統之後,再把數據加載到系統,供第二天演習使用。
由於數據量較多,一般需要四五個小時甚至更長,但他從不叫苦叫累,總是最晚才睡,有時熬到天明。
教研部領導考慮到他年齡相對大、身體不好,想抽調年輕同志替換他。張國春不僅謝絕了,還愣是堅持一個多月,直到演習結束。他常說:「只要讓指揮員真正『謀』起來、『抗』起來,使兵棋真正成為0.99場戰爭,吃點苦也高興。」
在總部組織的重大活動中,張國春殫精竭慮的血性感染了身邊的每一個人,他將此視為一種軍人的擔當和責任。
——在一次全軍重大演習開始的前一天,他發現個別參數設置出現錯誤,這個重要「發現」牽動了總部領導。他帶著同事王燕苦幹一通宵,經過反覆試驗,終於發現是兩個相近的參數顛倒了……演習最終獲得軍委領導高度認可。
——蘭州軍區官兵在演習中反映:「新的兵棋態勢不習慣、看不懂」「推演情況太複雜,處理不過來」……為了讓官兵儘快把握現代戰爭制勝機理,他和同事連續加班20餘天,協助部隊改革組訓模式,開設兵棋理論輔導課程,反覆組織試驗性推演。
——某師的兵棋操作員,在一次演習中遇到編組大難題。他得知後,主動帶領官兵熬幾個通宵,對編組進行分析修改,最終系統不僅發揮了各兵種分隊作用,還大大便於操作手靈活處置。
「無限趨近實戰化,向信息化建設的『深水區』進發」
從雪山之巔到大漠邊陲,信息化戰場的範圍拓展到哪裡,張國春和同事們推動實戰化訓練的步伐就延伸到哪裡。
一次重大演習中,張國春被指派到某師保障演習。當他把該師作戰方案輸入系統後,發現他們沒有充分考慮戰時的油料消耗,他及時向師指揮員反映了情況。
師指揮員檢查後大吃一驚,立即完善保障計劃,為部隊增配油料保障車,並明確了油料加注節點。演習時,一個主攻營才機動了60多裡,就消耗了三分之二油料。「幸虧張教授的及時提醒,我們採用了油料伴隨保障,保證了後續分隊及時到達。否則,真打起來可掉鏈子啦!」師指揮員體會頗深。
「兵棋推演就是真打,好多細節要多演多練才能符合實戰要求。」張國春常對同事說,「我們就是要不斷推廣兵棋的實戰化核心理念,向軍隊現代化建設的『深水區』進發,為部隊戰鬥力提升做實事。」
在幾次全軍重大演習中,張國春和同事們一改以往演習「紅軍強、藍軍弱、綠軍有點走過場」的模式,積極建立專業的藍綠軍「磨刀石」隊伍,讓兵棋系統更接地氣。
在一次兵棋演習的關鍵節點,藍方突然對紅方實施強大的電磁幹擾,紅方完全無法決策指揮。藍方多路機群趁機突破紅方防空體系,在空天信息支援下,對紅方關鍵節點目標實施精確打擊,癱瘓了紅方作戰體系,使紅方完全陷入被動挨打的局面。
「未來打仗最怕的就是碰上這種情況,如果我們不按信息化戰爭的制勝機理去練兵,將來就真得會吃敗仗!」南京軍區某師師長說。
「耗盡生命,也要將兵棋延伸至戰鬥力生成的最前沿」
為使兵棋系統成為提高部隊戰鬥力的推手,張國春寧願耗盡生命,也要堅持「將兵棋延伸到部隊戰鬥力生成的最前沿」。
2013年,團隊受領某重大演習保障任務。4個月的時間內,他帶領同事沒日沒夜泡在演習現場。
「那時他就和我說身體不舒服,時常頭疼,但為了完成好任務,他顧不上休息或者去醫院檢查。」戰役兵棋系統教研室副教授劉洋說。
有一次,大家加班到深夜1點,剛準備回去休息,突然系統卡殼了。雖然這個環節不是張國春直接負責,但看著連續熬夜加班的同事們,他主動留下,直到凌晨5點才結束。最終,演習獲得軍委領導的高度認可。
正當所有人都鬆一口氣時,他又被臨時緊急派往別的方向,協助總部制定重大演習活動方案。在沒有任何準備,也沒有攜帶相關資料的情況下,他和同事唐宇波又是連續幾晝夜奮戰……
此時,張國春原本潛伏的病情突然加重,眼睛因為大腦神經受到壓迫,開始看不清東西。「我們勸他休息,因為任務已基本完成,第二天就可以返回了。但他卻在凌晨四五點悄悄起床,逐字逐句校對方案。」唐宇波哽咽說,「在他心目中,兵棋永遠比生命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