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美國家,針對黑人的種族歧視一直根深蒂固,如今平權運動鬧得轟轟烈烈,那些白人至上主義者也收斂了不少。但因為這次疫情,針對亞裔的歧視大有愈演愈烈,後來居上的意思。
在很多地方,長著亞洲臉就會被人當作病毒來源,飽受歧視之苦。在澳大利亞事情就變得更奇怪了,他們似乎拎得更清楚,絕大部分的髒水都衝著中國人來了。
據《每日郵報》報導,一項研究發現,自從新冠病毒爆發以來,中國人已經成為澳大利亞近一半種族主義襲擊的目標。
亞洲澳大利亞聯盟對2020年發生的,400多起種族歧視事件進行了分析。他們發現種族襲擊的目標人群中有49%是華裔。受騷擾的人群中,近三分之二是婦女;62%的種族歧視事件發生在街道和超級市場等公共場所。
錢靜華(音)出生於上海,他認為這種歧視現象在今年年初非常嚴重,特別是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出現新冠病毒大流行的時候。
他告訴澳洲廣播公司,在一月和二月初,關於中國人如何吃蝙蝠的謠言令人作嘔,但顯然很多澳大利亞人相信了。但更過分的是,在中國疫情早已控制住的初夏,還有澳大利亞人不斷地挑事。
亞洲澳大利亞聯盟的報告分析了,從2020年4月到6月間的410個種族主義事件。他們發現謾罵是最常見的歧視形式,在這次調查中,有35%的受訪者都能說出對方謾罵的內容,往往令人非常氣憤。
住在西澳大利亞珀斯的,一名23歲的華裔馬來西亞婦女在報告中說,詳細說明了一群白人是如何對他實施種族主義侵犯的。
她說,當時一群白人走過她身邊,瘋狂辱罵,都是一些針對中國人的不堪入耳的內容。他們叫囂著:「滾出澳大利亞,去吃蝙蝠,一個人死去吧。」 他補充說:「但其實,我是一個馬來西亞人。」
種族主義事件中有40%發生在街道或人行道上,另有22%的則發生在超市中。一名來自雪梨的19歲亞裔澳大利亞女性,在被別人當面諷刺:「亞洲人有冠狀病毒,離我遠點兒」後,甚至在街上遭到別有用心的人士吐口水。
女孩說,「他們試圖踢我,叫我亞洲狗。」接著有人拿刀威脅女孩,並朝女孩臉上吐口水,吐在了左眼上。
有位29歲的年輕人說,一次他在站路邊,在路的另一端,一個小火車慢了下來,上面有人衝他大喊大叫,非常不禮貌,但小夥子當時戴著耳機,只聽到一些f開頭的單詞。
有可能最近澳大利亞政府一系列不理智行為,導致澳大利亞人心存不滿,借題發揮。
我們的疫情早就成為過去式,而澳洲才剛剛陷入病毒的泥沼不能自拔。本來澳洲有一大堆防控疫情的方法可以借鑑,還有幾個月的充足時間去準備,如今一手好牌打爛,卻教唆民眾火上澆油,不斷甩鍋。說真的,2020年過了一多半了,現在還玩川普玩剩下的這一手,有點過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