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
中新社·華輿訊 據微雪梨報導,自從疫情爆發以來,澳大利亞人對華人的歧視,甚至是種族攻擊日益加重,
平時的種族歧視事件數量也翻倍,
而這一次,在澳大利亞阿德萊德的街頭,
又現當地澳人攻擊華人送餐小哥!
從視頻中可以看出,一名身穿工作服的華人送餐平臺的送餐小哥正在工作,
他騎著自己的電瓶車,毫無防備地行駛在街頭。
這時,迎面走來兩位本地澳人,和一隻本地澳狗,
兩人用極其挑釁的態度與其攀談,
其中一人還用手推了一把外賣小哥的電瓶車。
整個過程中,外賣小哥始終表現友好,沒有絲毫侵犯之意,
可是突然間,身著迷彩上衣的澳男用肩膀重重地撞擊了外賣小哥的臉部,
外賣小哥瞬間頭部受撞擊後仰,
可見撞擊力度並不是在開玩笑。
在受到攻擊之後,外賣小哥整理整理自己的口罩,依舊一言不發,
而兩名澳人和一隻澳狗也像沒事人一樣散步離去,
唯留外賣小哥一人在原地悽涼惆悵。
視頻中,兩名澳人明顯在外賣小哥面前絮絮叨叨了一陣,
用歧視的言語和態度攻擊該外賣小哥。
隨後,在迷彩服男子用肩膀撞擊外賣小哥之時,
發出了悶響的撞擊聲,這下可真疼啊……
現場許多人從一旁走過,但卻沒有一個人上前制止,
唯一的安慰聲,是視頻拍攝者在兩人離開後問候了一句,
「Are you ok mate?」(你還好嗎朋友)
隨後這則視頻沒有了下文。
(網絡圖片)
這則視頻隨後在朋友圈瘋傳,許多華人都在為外賣小哥鳴不平。
有華人表示,一定要為外賣小哥搜集證據報警,
嚴懲兩名施暴者。
也有網友表示,沉默才是華人一直被歧視、被欺負的原因,
華人不應該一直沉默,應該站起來反抗。
有華人朋友就此事聯繫了華裔議員,希望通過議員影響力捕獲兇徒,
還小哥一個公道。
自新冠發生以來,大約有30%的種族歧視投訴與新冠疫情有關,
4月這個數字增長至頂峰的37%,
但5月回落至約18.5%。
就昆士蘭而言,昆士蘭警方報告稱對於新冠病毒的恐懼推動了針對種族的犯罪,其中至少22起針對澳大利亞亞裔社區。
但當有人詢問相關的最新數字時,
昆州警方沒有作出回應。
(圖片來自ABC)
由澳大利亞亞裔聯盟(Asian Australian Alliance)進行的網絡調查顯示,
自從組織4月2日成立以來共收到386起關於種族歧視事件的報告。
其中包括侮辱、肢體恐嚇、吐痰等等,其中90%的事件都沒有向警方報告。
另外還有一些亞裔面孔人群遭到種族歧視的個案。
(圖片來自ABC)
一位居住在塔州霍巴特的香港留學生,
3月份的時候該學生因為佩戴了醫用口罩被人拳擊面部;
同樣是在3月,在昆州沿海城市班達伯格(Bundaberg),一位韓國的背包客被一位青少年攻擊,並指責她將病毒帶到了澳大利亞。
在雪梨,兩名女性在3月份遭到種族歧視,據稱她們被吐痰和語言侮辱,事後一名青少年被起訴。
4月,兩名墨爾本大學學生據稱被兩名女性言語和肢體攻擊,這兩名女性對她們大吼「新冠病毒」。
還是在4月,墨爾本一個華裔家庭的房子,
一周內被人三次種族主義塗鴉破壞。
(圖片來自ABC)
然而,在面對中國提出的種族歧視問題上,
澳大利亞卻表示,
「這裡沒有制度性種族歧視」。
「澳大利亞在制度上肯定是不存在種族歧視的,在制度上肯定是保證各個種族的公平和平等的。」
但是這些言辭都加上了「制度上」三個字,
制度是死的,執行是活的,
制度的方向並不意味著民眾的行為如何,
從這麼多的案例來看,
澳大利亞對華人的歧視愈發嚴重。
希望澳大利亞的華人小夥伴注意安全,遇到種歧事件要適當反抗,
並儘量保留證據。
生命誠可貴,千萬不要硬剛,
將證據交給警察,警方會盡力處理好一切。(原標題:恐怖!澳大利亞華人送餐小哥在唐人街被人襲擊!視頻曝光!疑為種族歧視!華人呼籲警方調查此案!)
來源: 微雪梨
安卓用戶,可在各應用商店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