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亞斯文大壩」的修建結束了尼羅河的泛濫,卻帶來了生態危機

2020-10-18 地理沙龍

四大文明古國都發源於河流的中下遊平原,古代埃及出現在尼羅河流域、古代巴比倫出現在兩河流域(幼發拉底河和底格裡斯河)、古代印度出現在印度河和恆河流域、古代中國出現在黃河流域。數千年以來,人類不斷的向前發展,始終與河流相伴相生,人類社會的發展歷史就是不斷開發利用河流的歷史。

關於埃及亞斯文大壩

尼羅河是世界上最長的河流,發源於非洲東北部額蒲隆地高原,自南向北流動注入地中海,全長6670千米,比我國最長的河流長江(全長6300千米)還長370多千米。尼羅河上遊的白尼羅河為其幹流,主要的支流有阿丘瓦河、加扎勒河、索巴特河、青尼羅河和阿特巴拉河。

尼羅河

尼羅河雖然是世界第一長河,但是由於尼羅河流域內主要的氣候類型是熱帶草原氣候和熱帶沙漠氣候,所以年徑流量並不是很大,尼羅河的年徑流量約為840億立方米,這個年徑流量在我國也只能排在長江、珠江、黑龍江和雅魯藏布江之後,位居第五位。不過,尼羅河的河水對於地處熱帶沙漠氣候的埃及來說是極為重要的,尼羅河是埃及的「母親河」,可以說是尼羅河的河水哺育了埃及人民。

亞斯文大壩

目前,埃及9000多萬的人口大多都生活在尼羅河沿岸和尼羅河三角洲,埃及人民充分利用上天恩賜的「尼羅河」,利用尼羅河的水資源、航運價值、養殖等功能,為了更為充分的利用尼羅河,開發尼羅河的水能價值,從1960年開始歷時10年,埃及在亞斯文修建「亞斯文大壩」,大壩建成後,在後方形成了長500多千米的納賽爾水庫。

亞斯文大壩位置圖

從此這個巨大的綜合性水利樞紐開始運行,具有發電、防洪、灌溉、航運、旅遊、水產養殖等多種效益,對於埃及社會經濟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貢獻。納賽爾水庫蓄水能力超過1689億立方米,給缺水的埃及提供了優質水源。同時,可以調節尼羅河的徑流量,使得尼羅河豐水期的泛濫得到有效的控制,尼羅河下遊地區人民減少了洪水的威脅。

納賽爾水庫

看來,這又是一起人類改造自然的偉大工程,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情況也在慢慢發生變化。亞斯文大壩攔腰把尼羅河截斷,對尼羅河的水生生物帶來了巨大的障礙,許多魚類的洄遊受到了影響。另外,尼羅河在下遊雖然每年都會泛濫,帶來洪水威脅,但是尼羅河的泛濫也會把河底的淤泥上泛,給兩岸的土地帶來養分的補充,隨著亞斯文大壩的建設,這種尼羅河的「饋贈」就幾乎沒有了,埃及農業的發展只能大量依賴化肥的使用。

尼羅河

最後,由於亞斯文大壩的建設,使得尼羅河中的泥沙都沉積在納賽爾水庫之中,導致尼羅河三角洲的泥沙來源大大減少,從而打破了尼羅河河水的沉積作用和地中海海水的侵蝕作用之間的平衡,出現尼羅河三角洲萎縮的現象。所以,人類任何對於自然的改變,都會產生一系列的影響,這些影響既有正面的,也同時有負面的,我們只能權衡利弊,然後再做決策。埃及亞斯文大壩的建設的功過是非還要等歷史去檢驗。

埃及衛星地圖

相關焦點

  • 養活埃及一億人的亞斯文大壩,為何是把雙刃劍?
    誰要打埃及尼羅河的主意,基本上就等於向埃及宣戰。青尼羅河發源於衣索比亞,埃塞認為埃及佔用了太多的尼羅河水源,非常不滿。2011年,衣索比亞修了一座大壩,要截留青尼羅河的水,此舉嚴重激怒了埃及。埃及甚至考慮過出動轟炸機,炸掉衣索比亞的復興大壩。埃及認為衣索比亞的復興大壩嚴重威脅到了埃及的用水安全,卻不會提自己在尼羅河上也有一座大壩,這就是舉世聞名的亞斯文大壩。
  • 尼羅河:世界上最長的河流,埃及的母親河
    尼羅河這種定期的泛濫,對於位於尼羅河下遊的埃及人民來說,就是上天的饋贈,因為每年尼羅河泛濫,都會給尼羅河兩岸帶來肥沃的土壤,等洪水退去,埃及人民就可以開始農業勞動了,由此,埃及人民視尼羅河為「母親河」。
  • 世界地理小區域——尼羅河
    埃及境內的尼羅河每年會定期泛濫,泛濫之後兩岸留下的肥沃土壤成為農業耕作的最佳場所。1970年6月,亞斯文大壩在尼羅河上建成,大壩上遊形成納賽爾水庫,它在埃及的防洪、灌溉和發電等方面發揮著巨大的作用。下圖為尼羅河圖,左圖為尼羅河河口不同時期海岸線變化圖。讀圖回答相關問題。
  • 埃及與蘇丹是如何劃分尼羅河水資源的?
    很多人都知道非洲最大河流——尼羅河之於埃及的關係。可以說,尼羅河是埃及人的「救命河」。埃及面積雖有100萬平方公裡,但埃及有95%的面積都是沙漠和半沙漠。埃及上億人口主要生活在尼羅河兩岸,生產、生活全指望這條尼羅河。埃及的命運和尼羅河緊緊捆綁在一起的。實際上,尼羅河不僅是埃及的「救命河」,還是蘇丹的「救命河」。埃及人沒有尼羅河就活不下去,蘇丹其實也一樣。
  • 為什麼衣索比亞在尼羅河上修建大壩,會招致埃及的強烈反對?
    尼羅河尼羅河位於非洲東北部地區,是世界上流程最長的河流,幹流全長6670千米,自南向北流動,注入地中海,尼羅河的流域面積為287萬平方千米。尼羅河主要支流有阿丘瓦河、加扎勒河、索巴特河、青尼羅河和阿特巴拉河。尼羅河也是一條國際性河流,共流經了盧安達、蒲隆地、坦尚尼亞、肯亞、烏幹達、薩伊、南蘇丹、蘇丹、衣索比亞和埃及等10個國家,因此,尼羅河的開發利用必然會涉及到多個國家的利益,需要彼此間的相互協調。
  • 大壩的6個功能和幾十種負面作用
    為引用埃及尼羅河水,確定孟斐斯城城址,修建了第一座大壩。很多古老的土壩,包括巴比倫人修建的許多土壩,是構思精妙的灌溉系統的組成部分。迄今世界上一半的高壩是專門或主要為灌溉而修建的。據最近估算,當前世界範圍內30%~40%的灌區用水依賴於大壩。在一些地區,灌溉成為未來發展不可缺少的基礎設施。例如埃及,幾乎100%的灌溉是由大壩供水,其中大部分來自於亞斯文高壩。
  • 世界地理小區域——埃及
    尼羅河是埃及的母親河,滋養了兩岸的土地和人民。位於尼羅河幹流上的亞斯文大壩.建成後對埃及的經濟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同時也對生態環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壞。下圖示意埃及河流、城市、鐵路線分布。(1)描述埃及城市空間分布特徵。(2)簡述尼羅河為埃及種植業發展提供的有利條件。
  • 情迷埃及,深陷尼羅河
    太陽升起在非洲蔚藍的天空中,滾燙而耀眼的光芒灑在無邊的沙漠上,而眾河之父一尼羅河就在這塊土地上奔流著,在每年定期的泛濫中逐漸孕育出個偉大的文明。尼羅河畔的一座神像的基座.上刻寫著:「我就是一切一過去、現在、未來。」
  • 非洲的大動脈:古老神秘的尼羅河
    由於來自衣索比亞的季節性水的流入,尼羅河下遊在歷史上一直會在夏天泛濫,淹沒了泛濫平原上的沙漠土壤。但是,水並不能單獨徵服撒哈拉沙漠。尼羅河還帶來了一個秘密的成分:它沿途收集的所有沉積物,主要是被青尼羅河和衣索比亞玄武巖侵蝕的黑色淤泥。每年夏天,這些淤泥質的洪水會湧入埃及,然後乾涸,留下神奇的黑色泥漿。
  • 尼羅河上瀰漫的硝煙味
    1922年埃及名義上宣布獨立,但是仍是英國的衛星國,受英國管控。圖片來源:GeaCron這項決議保證了幾十年的時間裡,1898年英國在埃及亞斯文地區建造的亞斯文高壩是尼羅河上唯一的大型水利工程。埃及取得了獨一無二的用水霸權。這種資源利用的極端不平等的局面,伴隨著英國的殖民統治,一直延續到了20世紀50年代。
  • 多國爭端不斷,尼羅河上瀰漫的硝煙味
    1922年埃及名義上宣布獨立,但是仍是英國的衛星國,受英國管控。圖片來源:GeaCron這項決議保證了幾十年的時間裡,1898年英國在埃及亞斯文地區建造的亞斯文高壩是尼羅河上唯一的大型水利工程。埃及取得了獨一無二的用水霸權。
  • 牛拉犁驢拖車桅杆白帆秀日落,夕陽下的尼羅河景色好美
    另一位是埃及人,在表演的所有曲子中,他對《二泉映月》情有獨鍾,他的評價是:The music penetrates deeply into my heart.If something is beautiful,one must say it.(這首曲子具有極強的穿透力,實在是太美了)中國深厚的文化和傳統跨越時空,感染了全世界,為不同種族民族的人們帶來美好的享受。
  • 尼羅河為沿岸地區人們從事耕種,提供了哪些有利條件?
    不過,尼羅河的河水對於沿岸氣候乾旱地區的人們來說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的,特別是對於位於尼羅河下遊的埃及來說,更為重要。,尼羅河是埃及不折不扣的「母親河」。尼羅河對於沿岸地區的農業生產也具有重要的意義,古埃及之所以有著燦爛的文明,這與尼羅河的饋贈是分布開的,尼羅河不僅為沿岸農業生產提供了灌溉水源,而且還帶來了肥沃的土壤。
  • 非洲東北部的尼羅河,為什麼有時候河水清澈而有時候河水渾濁?
    尼羅河流域圖所以,尼羅河被埃及人民稱為「母親河」,一方面尼羅河給埃及提供了寶貴的水資源,灌溉了尼羅河兩岸的農田,另一方面在亞斯文大壩建設之前,尼羅河每年都會定期的泛濫,而每次泛濫過後,尼羅河兩岸的農田中都會覆蓋上厚厚的淤泥,這些淤泥十分肥沃,當地人稱之為「尼羅河的饋贈」,在歷史上埃及人的農業活動都是在尼羅河泛濫後進行的。
  • 考前每日練 | 尼羅河三角洲
    廣東省汕頭市2017屆高三第一次模擬考在尼羅河河口三角洲,河道不斷改道分岔,形成放射狀的多條分支注入大海。在地中海海水的強烈衝刷下,三角洲兩側受到的侵蝕遠大於中央,形成弧形岸線(圖4)。尼羅河上修建亞斯文大壩後,原本一年一度的洪水泛濫消失了,尼羅河三角洲漸漸停止了生長。請回答7—9題。
  • 非洲古國「埃及」的耕地面積僅佔國土的4%,該如何保障糧食安全?
    埃及所在的撒哈拉沙漠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總面積超過900萬平方千米,埃及境內也沙漠廣布,沙漠面積約佔全國國土面積的95%(埃及國土面積約為100萬平方千米),降水稀少水源不足成為了埃及最大的限制性因素。
  • 告訴我,你的一生必去清單上,有沒有埃及?
    我們為什麼去埃及?為了走近金字塔的傳說,為了一睹亞斯文大壩的壯麗,為了尼羅河上的黃昏,抑或撒哈拉的黎明?這裡是「大地之母」,吉薩金字塔前永遠有風塵僕僕的旅者,為第一次看到金字塔興奮不已;哈恩哈利利中遊客們操著各國口音的英文在和小販討價還價;而埃及博物館中那些已有千年歷史的寶物,仍然孤獨而高傲的詮釋著尼羅河孕育的法老文明。這就是開羅,越混亂,越有魅力。
  • 埃及金字塔的材料來自亞斯文,為何這座採石場,有一塊廢棄的巨碑
    埃及亞斯文地區,是古埃及一座巨大的天然採石場。正是在此處,橫躺著一座巨大的石碑,石碑明顯存在人工雕琢的痕跡。然而它卻沒有被運走,反而是廢棄於此,靜靜沉睡了幾千年。這一切究竟是怎麼回事?巨大石碑又會因為何種原因被廢棄?
  • 「地中海明珠」亞歷山大:埃及第二大城市,也是全國最大的海港
    埃及地處北緯22°至北緯32°之間,北回歸線在埃及南部地區穿過,埃及絕大多數領土都屬於熱帶沙漠氣候,氣候特徵表現為終年高溫少雨,沙漠廣布,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的組成部分,因此埃及絕大多數領土由於氣候乾旱,水源缺乏,人類基本無法生存,埃及的人口主要分布在水資源相對充足的尼羅河沿岸以及尼羅河三角洲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