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埃及與蘇丹是如何劃分尼羅河水資源的?
埃及修建亞斯文大壩,在蘇丹看來,嚴重傷害到了蘇丹的尼羅河利益。艱苦的談判,從1954年談到了1958年,除了談判桌上的唾沫橫飛,什麼也沒談成。蘇丹對自己的利益堪稱是寸步不讓,表示40億立方米的水根本不夠蘇丹用的,至少也要280億立方米的水。另外,蘇丹的耕地遠多於埃及,蘇丹認為自己應該得到更多的水資源。
-
埃及「亞斯文大壩」的修建結束了尼羅河的泛濫,卻帶來了生態危機
關於埃及亞斯文大壩尼羅河是世界上最長的河流,發源於非洲東北部額蒲隆地高原,自南向北流動注入地中海,全長6670千米,比我國最長的河流長江(全長6300千米)還長370多千米。不過,尼羅河的河水對於地處熱帶沙漠氣候的埃及來說是極為重要的,尼羅河是埃及的「母親河」,可以說是尼羅河的河水哺育了埃及人民。
-
養活埃及一億人的亞斯文大壩,為何是把雙刃劍?
尼羅河全長6670公裡,是世界上最長的河流。尼羅河有兩個源頭,一是發源於衣索比亞高原的青尼羅河,一是發源於中非維多利亞湖的白尼羅河。誰要打埃及尼羅河的主意,基本上就等於向埃及宣戰。青尼羅河發源於衣索比亞,埃塞認為埃及佔用了太多的尼羅河水源,非常不滿。2011年,衣索比亞修了一座大壩,要截留青尼羅河的水,此舉嚴重激怒了埃及。埃及甚至考慮過出動轟炸機,炸掉衣索比亞的復興大壩。埃及認為衣索比亞的復興大壩嚴重威脅到了埃及的用水安全,卻不會提自己在尼羅河上也有一座大壩,這就是舉世聞名的亞斯文大壩。
-
尼羅河上瀰漫的硝煙味
埃及、蘇丹和衣索比亞,這三個尼羅河畔的鄰國又因為水資源分配問題大動幹戈了。今年5月1日,埃及向聯合國安理會致函,拒絕了衣索比亞關於復興大壩(建於青尼羅河上)初步蓄水的建議,呼籲衣索比亞重新進行談判。同月13日,蘇丹灌溉部也表示,他們同樣不接受衣索比亞復興大壩的初步蓄水建議,稱這項建議完全沒有解決長遠的技術、法律和環境問題。
-
多國爭端不斷,尼羅河上瀰漫的硝煙味
埃及、蘇丹和衣索比亞,這三個尼羅河畔的鄰國又因為水資源分配問題大動幹戈了。今年5月1日,埃及向聯合國安理會致函,拒絕了衣索比亞關於復興大壩(建於青尼羅河上)初步蓄水的建議,呼籲衣索比亞重新進行談判。
-
尼羅河:世界上最長的河流,埃及的母親河
今天,我們來聊聊自然之最的第十四篇——尼羅河:世界上最長的河流,埃及的母親河。而尼羅河另外的重要支流青尼羅河和阿特巴拉河流經衣索比亞高原,地處熱帶草原氣候區,全年降水分明顯的雨季和乾季,當雨季來臨,青尼羅河和阿特巴拉河,水量豐富,從而尼羅河也進入洪水期,反之,乾季來臨,尼羅河進入枯水期。
-
復興大壩:「壩權」之下的水權之爭
自沿河上遊國家獨立以來,他們不滿殖民時期的水資源分配規定,在如何合理分配和利用尼羅河水資源的問題上爭論不休,力圖改變埃及獨霸尼羅河水資源的現狀。尼羅河水量主要來源於埃塞高原的青尼羅河,青尼羅河上復興大壩的動工興建,使埃及與衣索比亞的水權之爭趨於白熱化。
-
非洲的大動脈:古老神秘的尼羅河
但是,它也可能會陷入困境。 尼羅河是我們星球上最著名的河流之一,這是毋庸置疑的。雖然,所有的河流對居住在附近的人和野生動物都很重要,但尼羅河無論是從字面上還是從象徵意義上都顯得尤為重要。 為什麼這條河會有如此的影響力、讓人如此嚮往和著迷呢?那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條非洲的大動脈吧!
-
尼羅河、長江、伏爾加河,六大洲最長的河流是哪些?
不過要說到非洲最長的河流,非著名的尼羅河莫屬。尼羅河全長約6671公裡,不但是非洲第一長河,也是世界第一長河。尼羅河有兩個源頭。一條是發源於非洲的赤道地區的白尼羅河,一條是發源於東非衣索比亞高原的青尼羅河。兩條河流在蘇丹首都喀土穆會合,以下河段統稱為尼羅河,由南向北浩蕩流去,最終在埃及北部匯入地中海。
-
世界地理小區域——尼羅河
埃及境內的尼羅河每年會定期泛濫,泛濫之後兩岸留下的肥沃土壤成為農業耕作的最佳場所。1970年6月,亞斯文大壩在尼羅河上建成,大壩上遊形成納賽爾水庫,它在埃及的防洪、灌溉和發電等方面發揮著巨大的作用。下圖為尼羅河圖,左圖為尼羅河河口不同時期海岸線變化圖。讀圖回答相關問題。
-
非洲東北部的尼羅河,為什麼有時候河水清澈而有時候河水渾濁?
尼羅河流域圖所以,尼羅河被埃及人民稱為「母親河」,一方面尼羅河給埃及提供了寶貴的水資源,灌溉了尼羅河兩岸的農田,另一方面在亞斯文大壩建設之前,尼羅河每年都會定期的泛濫,而每次泛濫過後,尼羅河兩岸的農田中都會覆蓋上厚厚的淤泥,這些淤泥十分肥沃,當地人稱之為「尼羅河的饋贈」,在歷史上埃及人的農業活動都是在尼羅河泛濫後進行的。
-
情迷埃及,深陷尼羅河
太陽升起在非洲蔚藍的天空中,滾燙而耀眼的光芒灑在無邊的沙漠上,而眾河之父一尼羅河就在這塊土地上奔流著,在每年定期的泛濫中逐漸孕育出個偉大的文明。尼羅河畔的一座神像的基座.上刻寫著:「我就是一切一過去、現在、未來。」
-
「地中海明珠」亞歷山大:埃及第二大城市,也是全國最大的海港
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明,埃及的國土面積約為100萬平方千米,人口數量約為1億人,是非洲繼奈及利亞和衣索比亞之後,第三個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也是世界上第十四個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
-
「地中海明珠」亞歷山大:埃及第二大城市,也是全國最大的海港
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明,埃及的國土面積約為100萬平方千米,人口數量約為1億人,是非洲繼奈及利亞和衣索比亞之後,第三個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也是世界上第十四個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
-
埃及那麼多沙漠,為什麼不把尼羅河的水引入到沙漠中,變成綠洲?
埃及是非洲最大的國家之一,他們毗鄰尼羅河,有的人有疑問,為什麼埃及人不把尼羅河的水引入到沙漠中,讓沙漠變成綠洲呢?首先,想要把荒漠改造成綠洲,難度是非常大的,整個過程十分複雜,不是單純的灌溉水就可以了,事實上,荒漠想要被改造成適合耕作和居住的綠洲,就需要不停的用淡水灌溉,徹底的改變當地的氣候條件和土地條件才可以,埃及並不具備這樣的實力,實際上,當地也缺乏相應的自然氣候條件。
-
為什麼埃及人不把尼羅河水引入沙漠造地,讓沙漠變綠洲?
埃及人在上世紀末就試過了,結果賠了一大筆錢,差點把國家都搞垮了。就尼羅河那點水量,引入蒸發旺盛的沙漠裡馬上就會蒸發掉,在地表留下一層鹽,不但滋養不出綠洲,反而會加重土地鹽鹼化。把珍貴的河水引入沙漠裡「曬鹽」,簡直是天大的浪費。
-
非洲古國「埃及」的耕地面積僅佔國土的4%,該如何保障糧食安全?
埃及所在的撒哈拉沙漠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總面積超過900萬平方千米,埃及境內也沙漠廣布,沙漠面積約佔全國國土面積的95%(埃及國土面積約為100萬平方千米),降水稀少水源不足成為了埃及最大的限制性因素。
-
他是著名水利工程專家,清華大學教授,因反對修建三峽大壩引爭議
因反對修建三峽大壩引爭議 三峽大壩的修建可謂是讓全世界都認識到中國的實力與技術。不過在三峽大壩建設之初,卻受到了部分專家的反對,而黃萬裡教授便是其中一人。至於為什麼反對,主要是因為黃萬裡教授有兩個方面的擔憂。
-
世界地理小區域——埃及
(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典型例題二:(2020·南開大學附屬中學高三月考)尼羅河發源於東非高原,古代埃及位於尼羅河的下遊地區,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起源地之一。根據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埃及是尼羅河的贈禮。古埃及人很早就發現尼羅河泛濫的規律,並找到與之相適應的農業耕作方式,他們不斷通過築壩、修渠引尼羅河河水發展農業生產,創造了光輝燦爛的古埃及文明。公元前1800年,古埃及人修建優素福運河,從艾斯尤特引尼羅河水進入法尤姆窪地,最後流入加隆湖。下圖示意尼羅河各地(局部)及其周邊地區地理事物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