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大壩:「壩權」之下的水權之爭

2020-12-18 中國水利

建設中的復興大壩 資料圖片

  □張瑾 上海師範大學非洲研究中心副教授

  尼羅河流經非洲11個國家,流域內有3億多人以此為生。自沿河上遊國家獨立以來,他們不滿殖民時期的水資源分配規定,在如何合理分配和利用尼羅河水資源的問題上爭論不休,力圖改變埃及獨霸尼羅河水資源的現狀。尼羅河水量主要來源於埃塞高原的青尼羅河,青尼羅河上復興大壩的動工興建,使埃及與衣索比亞的水權之爭趨於白熱化。

  流域國家的水權之爭

  1882年至1898年間,英國不僅佔領了埃及,並溯尼羅河而上佔領了蘇丹,進而對兩地推行單一經濟,推廣棉花種植以供英國紡織業發展。由於當時棉花種植採用漫灌,加上蒸發量大,因此耗水量很大。為保證用水,劃分尼羅河水資源利用權益成為歐洲殖民者瓜分非洲時確定邊界和勢力範圍的重要內容之一。

  20世紀上半葉,同處尼羅河下遊的蘇丹和埃及也存在水資源分配問題,經過長時間的協商與談判,雙方最終於1959年籤署《全面利用尼羅河水協議》。蘇丹與埃及擁有尼羅河90%的水資源,但此協議並沒有改變埃及獨享大頭的局面,同時,協議將流域內其他國家排除在外,引起上遊國家尤其是衣索比亞的強烈不滿。

  20世紀下半葉,埃及利用與美國的良好關係,對尼羅河上遊國家開發尼羅河的水利項目進行打壓。當時上遊各國獨立不久,國力不強,埃及的阻擾政策成效明顯。但隨著近年來上遊各國的發展,尤其是進入21世紀以後,埃及越來越難以把控局面。

  近年來,尼羅河上遊國家人口不斷增加,經濟建設規模不斷擴大,對水的需求日益增長,因而,他們迫切需要改變現狀,對水資源份額重新進行分配,享受平等權利。在這樣的背景下,流域各國都在努力為爭取和利用水權開展多邊協商,謀求建立穩定的對話機制和監管平臺,從而加強對尼羅河的水治理。從1990年開始,流域各國經過二十年的溝通與協商,終於在2010年5月14日,在1999年《尼羅河盆地倡議》基礎上簽署了旨在公平合理使用水資源的《尼羅河合作框架協議》,協議提出了開發和保護尼羅河流域水資源應遵循的15條原則,但在水安全問題上沒有達成一致意見。

  「壩權」之下的口水之戰

  衣索比亞雖然雨量豐沛,號稱「非洲水塔」,但水利開發利用率極低。十幾年前,衣索比亞全國發電裝機容量僅為200兆瓦,能用上電的人口不到20%。衣索比亞決定充分利用高原勢力資源大力開發水電,讓電力出口超過咖啡成為最大創匯產業,於是吉巴Ⅲ(187兆瓦)、特克澤(30兆瓦)、戈巴(37.1兆瓦)等一批水電站紛紛湧現。

  復興大壩是衣索比亞實現第二個「增長與轉型計劃」的重要一環。衣索比亞在1950年代就有建壩想法,但囿於當時國內條件和國際形勢一直無法動工。2008年,衣索比亞提出在青尼羅河上遊共建大壩的計劃,被埃及回絕,於是衣索比亞決定自行建造,開始做籌建準備。一直以來沒有大家一致認可的水資源管理和使用協議。經過多年協商,流域內國家於2010年5月在烏幹達擬定了重新分配尼羅河水資源的協議,但埃及和蘇丹以危及水安全為由拒絕籤署此協議。

  2011年1月,「阿拉伯之春」波及埃及,2月,埃及強權領袖穆巴拉克下臺。衣索比亞趁埃及國內政局動蕩之際,於4月舉行了大壩的奠基儀式,並將計劃中的「千年大壩」更名為「復興大壩」。蘇丹可從復興大壩獲益頗多,並不反對建壩;埃及起初反對,後來改變立場。尤其是2014年塞西新任埃及總統後,為了改善埃及國內外環境,開始試圖打破與衣索比亞的外交僵局,恢復談判。

  2015年3月,三國代表在喀土穆發表《原則宣言》,三方同意在不損害各方利益的前提下,展開合作。衣索比亞表示大壩竣工後將採取相關措施保證流入下遊的水量不會減少,並表示枯水期不進行蓄水。此後,專家委員會就大壩的安全、蓄水和運營等問題進行技術層面上的談判。但由於2018年衣索比亞、埃及和蘇丹因為選舉、政權更迭和國內局勢動蕩,談判進程被延誤,拖延導致對地區不穩定的擔憂再度升溫。

  2019年9月,埃及總統塞西在聯合國大會上發言時提出大壩問題,呼籲國際社會對衣索比亞施加壓力,將問題國際化。10月,在索契舉行的俄羅斯-非洲峰會期間,俄羅斯促成了埃及和衣索比亞領導人同意恢復談判。隨後,兩國接受了美國和世界銀行的調解。今年2月,衣索比亞認為美國起草的草案對復興大壩蓄水設置嚴格條件,本質上還是在維護1959年的協議,拒絕籤字。6月起,非盟介入。雖然非盟認為90%的問題已經解決,呼籲儘快就蓄水和大壩運營籤署協議,但衣索比亞認為鑑於目前形勢,不能籤署約束性的協議,只接受指導性的協議。

  有學者認為「非盟沒有在敏感問題上發聲的先例」,最大的作用可能就是把大家拉在一起「談」,而不可能「判」。

  馬拉松式談判的爭議焦點

  首先,首次蓄水是否需要埃及和蘇丹同意。第一,埃及和蘇丹一致認為衣索比亞不能單方面蓄水,但衣索比亞利用雨季在7月已完成第一階段49億立方米的蓄水,且「沒有給下遊國家帶來危害」。這一問題在後續談判中已沒有意義。第二,復興大壩設計蓄水量為740億立方米,衣索比亞計劃分階段在3年內蓄滿(2021年3月前的第一階段49億立方米,之後的第二階段184億立方米,第三階段約500億立方米),力求儘快投產收益,而埃及和蘇丹則擔心蓄水影響下遊河水流量。埃及要求每年只能按第一階段49億立方米的量蓄水,這樣算下來,水庫蓄滿需要15年。衣索比亞前期近50億美元的投入,要想靠發電輸出換匯償還遙遙無期。這也將是後續談判的重點和難點。

  其次,減緩乾旱。美國主導的談判提出要緩解下遊國家的乾旱,甚至設計出三種解決方案。衣索比亞則認為「緩解乾旱」一詞別有用心。埃及大部分地處乾旱沙漠,如接受美國方案,則讓人認為埃及的乾旱是衣索比亞建壩人為造成的。據埃及測算,大壩蓄水後納賽爾水庫將減少5%的庫容。衣索比亞認為,如果埃及擔心上遊來水減少,那麼這個責任要上遊所有國家來承擔,包括白尼羅河沿岸的國家。

  有學者指出,埃及真正擔心的其實不是水量減少,而是對「歷史水權」背後的區域大國地位的撼動,是尼羅河流域地緣政治格局的改變。就目前形勢看,即便各種國際勢力都參與談判,也恐難在近期達成各方接受的協議。即便埃及考慮用空軍先進的陣風、F16等戰機轟炸、發射遠程飛彈或動用特種部隊等手段炸毀大壩,衣索比亞也做好了部署從俄羅斯購得S-300防空飛彈護衛大壩的準備。

  目前,大壩已開始蓄水,工程接近竣工,談判的主動權已經轉移到衣索比亞手裡。如協議籤不下來,大壩項目會繼續推進。如一定要籤署協議,各方尤其是下遊國家,必須要以更包容的心態,權衡「面子」與「裡子」,做出實質性的讓步。

  來源:中國水利報 2020年9月10日

相關焦點

  • 《黃河水權轉換管理實施辦法(試行)》正式實施
    2004-07-06 17:14:35 | 作者:劉自國   近日,困擾寧夏回族自治區大壩電廠三期擴建工程每年
  • 復興大壩爭端談判進行中 埃及強調應在第二階段蓄水前達成協議
    據埃及媒體《第七日》網站當地時間3日消息,埃及外長舒克裡和水資源與灌溉部長阿卜杜阿提參加了旨在解決衣索比亞復興大壩爭端的六方部長級會議。埃及、蘇丹和衣索比亞三國外長和水務部長,以及現任非洲聯盟輪值主席國南非參加了周日舉行的新一輪談判。埃及在會議上強調,各方應在復興大壩和第二階段蓄水開始之前儘快達成協議,以實現三個國家的共同利益,同時確保埃及在其中的權利和利益。
  • 水權制度建設及水權交易實踐中若干關鍵問題的解決對策
    水是生態環境的控制要素,是生態之基,水生態文明建設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涵和組成,是它的發動機和助推器。缺少水生態文明建設,生態文明建設是殘缺的,是不完整的。因此,我國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就必然加強水生態文明建設。
  • 中國水權交易所開業 跟蹤撮合較大水權交易
    水交所的主營業務是組織引導符合條件的用水戶開展經水行政主管部門認可的水權交易。同時,為保證交易市場順暢運行,提高服務水權交易的質量和效率,水交所還將開展交易諮詢、技術評價、信息發布、中介服務、公共服務等配套服務 。  據悉,水交所的近期目標是跟蹤、撮合較大的水權交易。水交所董事長石玉波表示,開業當天即完成了3單交易。
  • 全國性水權交易所構建框架已形成 或上報國務院
    據介紹,水權交易所的框架將涵蓋水權流轉、水權工程與設備招投標、水權企業產權與實物交易、水權評估、水權金融等內容。而作為水權金融創新的重要一環,水權產業基金可能也會隨之成立。  水權交易引出金融創新  在水權交易所醞釀成立的過程中,水權交易亦在層層推進。
  • 中國水權交易所來湘調研水權交易工作
    據湖南省水利廳消息 近日,中國水權交易所總經理張彬率調研組一行來湘調研水權交易工作,廳水資源處、省水利工程管理局、長沙縣水利局等部門相關負責人參加調研。調研組一行深入在長沙縣桐仁橋水庫管理所,詳細了解了桐仁橋灌區農業綜合水價改革、水權確定和流轉等情況,對南方豐水地區水資源確權登記、水權交易模式等進行了深入交流。
  • 水權改革取得重要進展 多模式水權交易格局初步形成
    國家級平臺水量交易超11億立方米  中國水權交易所是由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部際聯席會議批准,由水利部、北京市政府聯合發起設立的國家級水權交易平臺。  2016年6月28日,中國水權交易所正式開業運營,標誌著我國水權交易進入新發展階段。
  • 中國水權交易所開業
    新華社北京6月28日電(記者 林暉)記者28日從水利部獲悉,國家級水權交易平臺——中國水權交易所28日正式開業。水權交易是運用市場機制優化配置水資源的重要手段。中國水權交易所由水利部和北京市政府聯合發起設立,其業務範圍包括組織引導符合條件的用水戶開展經水行政主管部門認可的水權交易,以及開展交易諮詢、技術評價、信息發布、中介服務、公共服務等配套服務。據了解,目前水權交易主要包括三種形式。
  • 我國水權改革取得重要進展 多模式水權交易格局初步形成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7日訊(記者 喬金亮)日前,作為全國7個水權試點之一的寧夏,通過水利部和寧夏自治區人民政府聯合驗收,成為首個通過驗收的全國水權試點。目前,全國7個水權試點經過3年積極探索,初步形成了流域間、流域上下遊、區域間、行業間和用水戶間等多種水權交易模式,為全國水權改革提供了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做法。
  • 福泉馬巖水庫水權交易成功籤約
    日前,黔南州省級水權交易試點—福泉市馬巖水庫水權交易籤約儀式在福泉市舉行,標誌著黔南州水權確權和規範水資源管理邁出實質性步伐。籤約儀式現場據悉,2018年6月啟動水權確權工作的福泉市是貴州省2018年水權確權試點縣之一,馬巖水庫是其水權交易的試點工程,並明確福泉市馬巖水庫管理所作為水權交易的轉讓方,福泉市供排水總公司作為水權交易的受讓方。
  • 中國水權交易所正式運營
    國家級水權交易平臺中國水權交易所28日在北京正式開業運營,這是運用市場機制配置水資源的一個標杆,也是中國水利改革中的一件大事。水權交易所的開業運營將有利於發揮市場機制在水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全面提升水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
  • 黃河水權轉換管理實施辦法(試行)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水權是指黃河取水權,所稱水權轉換是指黃河取水權的轉換。  直接取用黃河幹支流地表水和流域內地下水的取水人,依法向具有管轄權的黃河水利委員會(以下簡稱黃委)或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申請領取取水許可證,並交納水資源費,取得黃河取水權。  第三條 進行水權轉換的省(自治區、直轄市)應制定初始水權分配方案和水權轉換總體規劃。
  • 我省首宗水權交易項目成功掛牌
    近日,金安區毛坦廠鎮人民政府與安徽明義旅遊開發有限公司就硃砂衝水庫水量轉讓項目在中國水權交易所達成安徽省首單水權交易。據了解,為推動建立水權制度,培育水權交易市場,我市金安區被確定為安徽省首個開展水權確權登記試點的地區,在完成全區水權確權與登記發證後,金安區毛坦廠鎮人民政府通過招商引資確定由安徽明義旅遊開發有限公司承擔漂流項目建設開發。該項目地處硃砂衝水庫下遊河段,經水權確權登記,水庫的水資源使用權由毛坦廠鎮人民政府持有。
  • 以市場槓桿撬動用水新時代 水權交易挺進深水區
    水權,這個我們現在還不太熟悉的事物,將在未來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截至目前,中國水權交易所已促成近10筆水權交易,累計實現交易水量近9億立方米,交易價款5億多元。   這是一項全新的探索。所謂水權交易,即指水資源使用權的部分或全部轉讓,通常先由國家將水權分配給各省市,各省市再細分到基層,各地用不完的指標則可以相互交易。
  • 水權交易市場中政府監管做什麼?
    通過運用水權交易供給管理、交易價格管控、水銀行業務等手段,對水權交易市場進行幹預,引導水權交易方向。行政手段。通過制定水權供給計劃、政策等行政手段對水權交易市場進行幹預,矯正市場失靈、信息不對稱等市場普遍存在的缺陷,平衡交易者之間、用水行業之間的矛盾和衝突。
  • 海委與中國水權交易所商談工作
    本站訊 9月14日,海委主任王文生在天津會見中國水權交易所董事長石玉波、總經理張彬一行並就加強合作交流進行座談。   石玉波和張彬分別介紹了中國水權交易所的基本情況和成立一年多來取得的主要業績,並希望深入參與海河流域水權水市場建設,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雄安新區建設等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實施中發揮更大作用。
  • 關於印發自治州水權交易體系建設方案的通知
    一、總體目標2019年底前,設置公益水權交易機構,建立州縣鄉三級水權交易平臺。到2020年底,以縣域用水總量控制指標為控制條件,完成縣域內生活、生態、生產等行業水量分配和農業用水水權確權。研究制定水權轉讓資格審定、水權轉讓程序及審批、水市場監管制度等配套措施,建立縣域水權制度體系。二、基本原則㈠ 總量控制,科學合理。
  • 養活埃及一億人的亞斯文大壩,為何是把雙刃劍?
    尼羅河在埃及人的心目中,已不是「母親河」那麼簡單的定義了,更是生命之河。誰要打埃及尼羅河的主意,基本上就等於向埃及宣戰。青尼羅河發源於衣索比亞,埃塞認為埃及佔用了太多的尼羅河水源,非常不滿。2011年,衣索比亞修了一座大壩,要截留青尼羅河的水,此舉嚴重激怒了埃及。埃及甚至考慮過出動轟炸機,炸掉衣索比亞的復興大壩。
  • 中國水權交易所來了 營業即啟動了三大交易
    28日,由水利部和北京市政府共同發起設立的中國水權交易所正式掛牌運營,揭牌儀式上有3單交易通過協議轉讓的方式籤約。中國水權交易所的業務範圍是組織引導符合條件的用水戶開展經行政主管部門認可的水權交易,以及開展交易諮詢、技術評價、信息發布、中介服務、公共服務等配套服務。
  • 河南省水權試點完成首宗跨區域水量交易
    2016年6月28日,河南省新密市和平頂山市在中國水權交易所正式籤訂了水量交易意向書,成為河南省水權試點南水北調受水區首宗跨區域水量交易。雙方約定平頂山市每年調劑2200萬立方米給新密市使用,最長使用期限20年,水量交易價格0.87元/立方米,配套的引水入密工程現已順利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