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權交易所正式運營

2020-12-18 經濟參考網

  國家級水權交易平臺中國水權交易所28日在北京正式開業運營,這是運用市場機制配置水資源的一個標杆,也是中國水利改革中的一件大事。水權交易所的開業運營將有利於發揮市場機制在水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全面提升水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開業首日,就有寧夏回族自治區中寧縣與北京京能集團、河南省新密市與平頂山市,以及北京市與河北省、山西省等多個水權交易項目籤約。

  為解決水資源短缺、水汙染和水生態損害等問題,國家一直致力於運用市場機制優化配置水資源。2000年以來,浙江、寧夏、內蒙古、福建、甘肅等地開展了水權交易的實踐探索。2011年中央1號文件明確提出「建立和完善國家水權制度,充分運用市場機制優化配置水資源」。2014年水利部在寧夏、湖北、江西、河南等7個省區開展了水權交易試點。這些探索和試點為組建水權交易所提供了有益經驗,2016年5月,水權交易所完成了工商登記。

  水利部部長陳雷表示,水權交易所將緊緊圍繞促進水資源優化配置、保障國家水安全的目標,推動和規範水權交易,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同時,加快形成依靠市場機制增強水資源節約高效利用動力的創新示範效應,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同時,加強對宏觀和全局的把握,科學制定交易所中長期發展戰略,及時跟蹤響應水權交易實踐需要,不斷豐富完善水權交易服務內容,研究建立水權交易標準、交易制度、交易系統和風險防控體系,不斷完善交易規則,積極開拓水權交易市場。

  根據《水權交易管理暫行辦法》的規定,水權包括水資源的所有權和使用權,水權交易是指在合理界定和分配水資源使用權基礎上,通過市場機制實現水資源使用權在地區間、流域間、流域上下遊、行業間、用水戶間流轉的行為。區域水權交易,指以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權的部門、單位為主體,以用水總量控制指標和江河水量分配指標範圍內結餘水量為標的,在位於同一流域或者位於不同流域但具備調水條件的行政區域之間開展的水權交易;取水權交易,指獲得取水權的單位或者個人,通過調整產品和產業結構、改革工藝、節水等措施節約水資源,在取水許可有效期和取水限額內向符合條件的其他單位或者個人有償轉讓相應取水權的水權交易;灌溉用水戶水權交易,指已明確用水權益的灌溉用水戶或者用水組織之間的水權交易。

  水利部水資源司司長陳明忠介紹,到2030年中國將必須堅持7000億立方米的用水總量紅線,包括各省級地區,以及工農業用水和生活用水、生態用水等。通過水權交易的方式,使通過節水方式產生的富餘用水量能夠獲得收益,這樣會鼓勵用水者通過改進技術等各種辦法節約水資源。

  而對於引入市場化交易所可能帶來的風險問題,水利部等部門也有著清楚的認識。水利部財務司司長吳文慶介紹,在監管方面,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國水權交易的監督管理,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水權交易的監督管理。

  同時,根據水權交易管理辦法,開展水權交易,用以交易的水權應當已經通過水量分配方案、取水許可、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權的水行政主管部門確認,並具備相應的工程條件和計量監測能力。另外,水權交易將堅持積極穩妥、因地制宜、公正有序,實行政府調控與市場調節相結合,符合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要求,有利於水資源高效利用與節約保護,不得影響公共利益或者利害關係人合法權益。

凡標註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焦點

  • 中國水權交易所開業
    新華社北京6月28日電(記者 林暉)記者28日從水利部獲悉,國家級水權交易平臺——中國水權交易所28日正式開業。水權交易是運用市場機制優化配置水資源的重要手段。中國水權交易所由水利部和北京市政府聯合發起設立,其業務範圍包括組織引導符合條件的用水戶開展經水行政主管部門認可的水權交易,以及開展交易諮詢、技術評價、信息發布、中介服務、公共服務等配套服務。據了解,目前水權交易主要包括三種形式。
  • 中國水權交易所來了 營業即啟動了三大交易
    28日,由水利部和北京市政府共同發起設立的中國水權交易所正式掛牌運營,揭牌儀式上有3單交易通過協議轉讓的方式籤約。中國水權交易所的業務範圍是組織引導符合條件的用水戶開展經行政主管部門認可的水權交易,以及開展交易諮詢、技術評價、信息發布、中介服務、公共服務等配套服務。
  • 中國水權交易所開業 跟蹤撮合較大水權交易
    經過四年的籌備,中國水權交易所(下稱「水交所」)終於開業運營了。  6月28日,「中國水權交易所開業運營新聞發布會」在水利部召開。據水利部財務司司長吳文慶介紹,水交所是一家股份有限公司,註冊資本6億元,出資人共12家,包括3家水利部綜合事業局所屬企業、水利部七個流域管理機構所屬7家企業和2家北京市企業。
  • 海委與中國水權交易所商談工作
    本站訊 9月14日,海委主任王文生在天津會見中國水權交易所董事長石玉波、總經理張彬一行並就加強合作交流進行座談。   石玉波和張彬分別介紹了中國水權交易所的基本情況和成立一年多來取得的主要業績,並希望深入參與海河流域水權水市場建設,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雄安新區建設等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實施中發揮更大作用。
  • 中國水權交易所來湘調研水權交易工作
    據湖南省水利廳消息 近日,中國水權交易所總經理張彬率調研組一行來湘調研水權交易工作,廳水資源處、省水利工程管理局、長沙縣水利局等部門相關負責人參加調研。調研組一行深入在長沙縣桐仁橋水庫管理所,詳細了解了桐仁橋灌區農業綜合水價改革、水權確定和流轉等情況,對南方豐水地區水資源確權登記、水權交易模式等進行了深入交流。
  • 中國水權交易所糾紛調解辦法(試行)
    第一條為解決在中國水權交易所(以下簡稱水交所)交易過程中發生的交易糾紛,維護交易各方的合法權益,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中國水權交易所水權交易規則》,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交易糾紛調解應遵循客觀、公平、公正的原則。  第三條交易糾紛調解應依據國家現有的相關法律、法規、政策和辦法以及水交所的有關規定進行。
  • 全國性水權交易所構建框架已形成 或上報國務院
    上證報記者獲悉,由水利部牽頭已籌備兩年的國家級水權交易所,目前業務框架基本確定,方案或於近期上報國務院。  「交易所將是企業性質,註冊資本10億元,由水利部牽頭,黃河、長江等幾個大的水系的管理機構都作為股東參與。」一名熟悉相關情況的人士對記者談到。
  • 水權改革取得重要進展 多模式水權交易格局初步形成
    國家級平臺水量交易超11億立方米  中國水權交易所是由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部際聯席會議批准,由水利部、北京市政府聯合發起設立的國家級水權交易平臺。  2016年6月28日,中國水權交易所正式開業運營,標誌著我國水權交易進入新發展階段。
  • 【中國第一宗「雨水交易」順利成交】中國水權交易所14日發布信息...
    文 / editor2020-12-15 08:16:22來源:FX168 【中國第一宗「雨水交易」順利成交】中國水權交易所14日發布信息稱,全國首宗雨水資源使用權交易順利成交,標誌著我國雨水資源等非常規水資源實現生態價值市場化進入了實踐階段
  • 中國首筆雨水資源水權交易在長沙完成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2月12日訊(全媒體記者朱澤寰 通訊員 周群)記者今日從中國水權交易所獲悉,11日,湖南雨創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分別與湖南高新物業有限公司、長沙高新區市政園林環衛有限公司達成水權交易,成為我國第一筆作為非常規水源的海綿城市雨水資源水權交易案例。
  • 以市場槓桿撬動用水新時代 水權交易挺進深水區
    【中國環保在線 原創視點】聚焦時事要聞,追蹤環保動態,關注現場,《環保視野》為您一網打盡每日新環保快訊。水權,這個我們現在還不太熟悉的事物,將在未來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截至目前,中國水權交易所已促成近10筆水權交易,累計實現交易水量近9億立方米,交易價款5億多元。   這是一項全新的探索。所謂水權交易,即指水資源使用權的部分或全部轉讓,通常先由國家將水權分配給各省市,各省市再細分到基層,各地用不完的指標則可以相互交易。
  • 我國水權改革取得重要進展 多模式水權交易格局初步形成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7日訊(記者 喬金亮)日前,作為全國7個水權試點之一的寧夏,通過水利部和寧夏自治區人民政府聯合驗收,成為首個通過驗收的全國水權試點。目前,全國7個水權試點經過3年積極探索,初步形成了流域間、流域上下遊、區域間、行業間和用水戶間等多種水權交易模式,為全國水權改革提供了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做法。
  • 我省首宗水權交易項目成功掛牌
    近日,金安區毛坦廠鎮人民政府與安徽明義旅遊開發有限公司就硃砂衝水庫水量轉讓項目在中國水權交易所達成安徽省首單水權交易。據了解,為推動建立水權制度,培育水權交易市場,我市金安區被確定為安徽省首個開展水權確權登記試點的地區,在完成全區水權確權與登記發證後,金安區毛坦廠鎮人民政府通過招商引資確定由安徽明義旅遊開發有限公司承擔漂流項目建設開發。該項目地處硃砂衝水庫下遊河段,經水權確權登記,水庫的水資源使用權由毛坦廠鎮人民政府持有。
  • 全國「第一單」|首例地下水取水權交易有哪些亮點?
    在宿遷舉行此次交易也是全國首例地下水取水權交易這「第一單」到底有哪些亮點讓我們一起來圍觀水權改革,是利用市場配置水資源的重要手段,更是利用市場機制促進節約用水和水生態環境改善的重要制度。宿遷市水利局組織制定水權改革試點方案,旨在通過試點,在合法取水量範圍內,運用市場化手段,調劑地下水資源配置,由國有水權公司回購洋河股份有限公司的地下水取水指標,向市場釋放,盤活存量,既保護地下水資源,又保證酒企合法用水,有效打通酒企取用地下水的「水脈」,為「中國酒都」建設,乃至宿遷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 中國首宗海綿城市雨水資源水權交易鑑證書在長頒發
    1月7日,中國首宗海綿城市雨水資源水權交易鑑證書頒發現場。紅網時刻1月8日訊(記者 王婷婷)1月7日,由中國水權交易所確認的中國首宗海綿城市雨水資源水權交易鑑證書在長沙高新區頒發,長沙高新區黨工委書記周慶年、湖南省貿促會副會長餘炳銳等領導出席。
  • 河南省水權試點完成首宗跨區域水量交易
    2016年6月28日,河南省新密市和平頂山市在中國水權交易所正式籤訂了水量交易意向書,成為河南省水權試點南水北調受水區首宗跨區域水量交易。雙方約定平頂山市每年調劑2200萬立方米給新密市使用,最長使用期限20年,水量交易價格0.87元/立方米,配套的引水入密工程現已順利完工。
  • 安徽省首宗水權交易項目掛牌 確定交易水量為90萬立方米每年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據安徽省水利廳網消息:近日,六安市金安區毛坦廠鎮人民政府與安徽明義旅遊開發有限公司就硃砂衝水庫水量轉讓項目籤訂水權交易協議,並在中國水權交易所正式掛牌。為深化水權制度改革,我省選取六安市金安區作為首個試點地區,開展水權確權登記試點工作。當地政府結合實際,將轄區內硃砂衝水庫富餘水量使用權,通過招商引資方式,有償轉讓給安徽明義旅遊開發有限公司開發漂流項目。
  • 宿遷市洋河新區達成全國首例地下水取水權交易
    12月9日上午,作為宿遷市洋河新區國有水權公司的宿遷德源水務有限公司,在與江蘇洋河酒廠股份有限公司籤訂水權收儲協議後,又與洋河漢匠坊酒廠和江蘇乾隆江南酒業股份有限公司籤訂了水權出讓協議,就此達成全國首例地下水取水權交易。
  • 《黃河水權轉換管理實施辦法(試行)》正式實施
    促成此項「交易」順利進行的是先期在寧夏回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實施開展的黃河水權轉換試點工作。為規範水權轉換審批權限、程序,保障水權轉換效果,6月30日,《黃河水權轉換管理實施辦法(試行)》正式實施,標誌著黃河水權轉換全面啟動。
  • 全國首宗城市雨水水權交易鑑證書在長頒發
    1月7日,由中國水權交易所確認的全國首宗城市雨水水權交易鑑證書在長沙高新區頒發。這意味著,收集在城市地下海綿中的雨水,可以「擠」出來作為資源進行買賣。  中國水權交易所頒發的這宗鑑證書分為兩套。